•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维联文化

《老子的心事》第十六章 融入虚静,以笃诚滋养人生

时间:2022-04-01 20:19:24  作者:雪漠  来源:《老子的心事》  浏览:   评论:0  
内容摘要: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壹 修道中的虚静笃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前面我们讲过敬,这里老子又专门再讲了一遍。为什么?因为,这是修道中最重要的东西。甚至在整个中国文化之中,这也都是很重要的,它相当于基础。这个基础在这一章里体现得最为重要。

  首先是“致虚极”,虚极是虚的顶点和极致,虚到极致时,就进入了无为法的境界,非常像佛教所说的空性。这里的极致,跟世间法的极致不一样。我们前面说人不要追求十全十美,不要追求极致的、过度的完美。但是,只有虚到了极致,你才能完全接受其他东西——包括你自己的不完美。因为,虚到极致便没有任何执著了,你只有在无执的境界之中,才能做到真正的随缘。

  这时,你就会“守静笃”,守住你那极致的宁静。

  “笃”是一种品德,脚踏实地、稳固纯粹、虔诚笃信,都是“笃”。很多人讲这一段时,对这个字的重视都不太够。实际上,在修道中,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既要守静,也要守笃,你在静中能生起“笃”——也就是恭敬心、虔诚心——才是真正的虚极。大手印虔信瑜伽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内容,很多时候,如果你心里没有笃,那么即使你形式上在修,你也没有修的实质。换句话说,没有“笃”,就没有修道,更没有信仰。破执破到极致、没有任何牵挂和执著,又在极致的宁静中有一种并非作意的虔诚,才是真正的修道。

  所以,老子是有信仰的,道家文化之中,也有一种信仰的内容,它不是单纯地追求长生。所有的修道,都必须有信仰,包括儒家,如果有虔诚心和信仰性,修道就有意义;如果没有虔诚心和信仰性,修道就失去了意义。

  中国的儒释道三家都强调“笃”,不仅仅是道家。

  佛家的“笃”我们说了很多,这里说一下儒家的“笃”。

  孔子强调过很多关于“笃”——也就是“敬”——的内容,他总是做过祭祀再吃饭,每顿饭都这样。祭什么呢?祭天、祭鬼神。那么孔子信不信鬼神?有人说儒家是信鬼神的,孔子也是信鬼神的,但我觉得不一定。因为,每次有弟子问他,世上到底有没有鬼神?孔子都说,鬼神之事吾言难明。鬼神的事情,我也说不清。说不清是什么意思?就是他也不能确定。他还说,“敬神如神在。”他说要尊敬神,就像神真的存在一样。这说明他不一定相信。因为,假如神本身就在,他就不会“如神在”了。我的父亲死后,每次吃饭,母亲仍会装一碗饭给父亲,要是孩子的碗打翻了,她还会训斥父亲,叫父亲不要跟孩子抢饭吃。她不是“如丈夫在”,而是“丈夫本来就在”。西部人心里觉得鬼神确实存在,只是自己看不到而已。这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思维。就像我们知道空气里有细菌,有灰尘,但太小我们看不到而已。我们不敢胡乱吃地上的脏东西,知道东西掉在地上之后,会招惹细菌,就像西部老百姓相信世界上有鬼神,哪怕我们生活在一个空间,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这是真的信。所以,孔子许多时候不一定信鬼神,但也不是不信鬼神,他可能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但有一样他是确定的,那就是“敬”,他心里确实有一种尊敬、尊重的态度。

  儒家提倡慎独。在人面前,他心里有敬;一个人待着时,他心里也有敬。对万物、对大道、对天地、对鬼神,儒家都有一种尊敬。这是儒家思想的特点。

  很多人看到道人炼丹,佛教徒打坐,就以为儒家不修行。实际上,儒家也修行,祭祀就是他们的修行。每次吃饭前,孔子都带头祭祀。我不知道现在山东还有没有这个习惯,如果有的话,也许源头就是孔子。这不是宗教意义上的祭祀,而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祭祀,就像我们国家祭黄帝陵,祭孔子,祭周公一样。祭是儒家的一种修行礼仪,非常像佛家的做道场。这是儒家的第一种修行。

  儒家还有一种修行,是念诵。我们有时候看古代电视剧,会看到一些古代的读书人拿着书,摇头晃脑念书。为什么?它就像搞音乐的人打拍子,也是读书人念书时的一种韵律。儒生念书时也是有节律的,他们讲究诵读出声,“子曰”如何如何,一般都有差不多的调调。古人写文讲究平仄声,就源于儒家。我听过一些人诵读儒家经典,他们诵读的声音很悦耳,有点像和尚们念经,原因就在于平仄声,有一种缓缓的、不紧不慢的味道,就像流水一样。其目的跟佛教的诵经、持咒一样,也是为了摄心——让心安定下来,得到智慧。

  让心安定下来,就会渐渐进入宁静到极致的状态,但这种状态之中,除了虔诚和向往,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观察。观察什么?观察万物和自己一同生长。这时,就有了智慧。如果你观察不到万物,那么你的状态就不对,哪怕你静到了极致,也是一种休眠状态,智慧是死的,因为你在下意识地压抑自己的念头。

  这种潜意识里的压抑很难破除,你必须破除执著,证得无分别,否则你就有好恶之分,就有善恶之分,就有二元对立,你就会下意识地压抑自己。我在一首偈子中,用“下厌而上欣”来描述这种误区,它是需要对治的,不对治,不破除这种分别心,你的心就得不到自由。

  管仲病重的时候,齐桓公想任命鲍叔牙为丞相,但管仲不同意,他说,鲍叔牙虽然是君子,但不适合当丞相,因为鲍叔牙嫉恶如仇,他容不下别人。鲍叔牙自己也知道这个毛病,当易牙告诉他,管仲不让齐桓公封他做丞相时,鲍叔牙就直截了当地告诉易牙,这是对的,说明管仲了解我,要是我当了丞相,首先就要灭了你们这种人。

  当然,压抑的原因有很多,但不管什么原因,它都不对。

  一定要注意,如果你观察不到万物,说明你修死了。

  很多修行的人都修死了,他们很像没有联网的手机——就算手机可以用,如果它没有联网,你也没法用它跟别人联络,那么它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些顽空更糟糕,跟死机的电脑一样,虽然没念头,没烦恼,但死机了。相反,如果手机联网了,你就能用它跟外界交流了。这就像你的智慧开了,你可以观察到万物的生长了。

  在虚无、虚空、无执、纯净的虔诚状态之中,和万物一同生长,就是“万物并作”。你的心即使静到了极致,没有任何执著,也能观察到万物的生长,体会到自己跟万物之间的关联性,知道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是变化的一部分,自己和世界、和大自然是浑然一体的。自己的一举一动,是变化中的一环,就像小石子掉进水里,溅起水花,水面会荡起一圈圈的涟漪一样。这就是因缘的流动性。修道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认为自己是独立于道之外的、需要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观察道。

  “吾以观其复”,在观察万物跟自己一起生长的同时,还要观察万物周而复始、成住坏空的规律,观察万物循环往复的变化。这就是佛家的“苦集灭道”中的“道”。

  满足了这几点,才是真正的修道。

  过去,有些人找不到修道时的师父,就观察万物的变化。当他在没有杂念的状态下观察万物,就会发现万物一直在变化。树叶由绿变黄,然后落到地下,腐烂,融入土壤,树上又抽出新枝、冒出新芽……一切都在变化。成住坏空是整个宇宙的规律,而自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那么,他就会慢慢地破除执著,最后解脱。这种人,佛教称之为辟支佛,也叫独觉罗汉。没有佛出世时,修道者就是这样修道的。

  这些都是修道中最重要的内容,但很多哲学家没有实修的经验,不知道这一章的重要性,所以,他们讲到这一章的时候,大多几句话就带过了,也就错过了老子思想中很多微妙的内容。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只有修道者,才知道修道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哲学家不修道,他们只能从字面上来理解老子。

  贰 在红尘中寻找那唯一的永恒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物”是什么?物与心相对,心在观察,就一定有一个被它观察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物,是纷纭变化的万物万相。这里的心,指的是精神意义上的心,除了心之外,一切都是物,包括人的肉体。所谓的心物一体、心物一理,就是让心和外物融为一体,浑然一体。当你达到心物一体的境界时,你就进入了“虚静笃”的状态,在极致的宁静之中,有一份无为、一份向往、一份清净的虔诚心,还有一种明明朗朗的智慧眼光,可以发现万事万物的纷纭变化,还有那生生灭灭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芸芸”,非常多、非常复杂,潮起潮落,不是单一的;“根”则是本源、本来的东西,也是“复”,即生生灭灭的规律:从何处来,就必然回到何处去;来于自然,就必然归于自然;来于无,就必然归于无;万物都是无中生有,万物也都会复归于无。没有任何例外。这就是“各复归其根”。

  有一首歌叫《潇洒走一回》,里面有句歌词:“红尘啊滚滚,痴痴啊情深,聚散终有时,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它正好写出了世事的纷繁万变。滚滚红尘就像随风涌动的云层,但不管多么复杂,有多少变化,都会潮起潮落,都有聚散离合,都会生生灭灭。

  庄子的老婆死时,惠子去看他,本来还打算安慰他的,结果到了一看,庄子正坐在地上敲着盆唱歌。惠子就愤愤不平地说,你有没有良心啊,你老婆毕竟跟你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算了,怎么还唱歌呢?庄子说,我本来也伤心的,但一想到她是从无中来、又归于无,便觉得这顺应天地之法,我并没有失去什么,那么我还有什么好哭的呢?为什么不能唱歌呢?

  当你窥破万物的本来面目,知道它们一定会变,一定会归于空性,不再执著那些变化,心不再追逐那些生生灭灭的现象时,你的境界就叫“静”。这就是“归根曰静”。当你明白万事万物最终归于空寂、归于无常、归于本来面目,于是看破假象不再执著的时候,就叫“静”。这就是清净心。有了智慧之后,才会有清净心;如果没有智慧,你就不可能有清净心。你修死了、没感觉的那颗心不叫清净心。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你还要明白,老子在这里所说的,都是他得道境界的呈现,而不是哲学的思辨。他是安住在得道的境界之中,用智慧观照这个世界,然后说出了《道德经》中所有的表述。如果你离开本源,讲一些文字的东西,就不是《道德经》——当然,我们也允许别人这样讲,但并非老子的本意。他不是学来的,也不是想通了,而是本来就如此。

  “静曰复命”,静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复命”。什么叫“复命”?有两种解释:一是归于本有的清净状态;二是静中有新的生机出现。我倾向于后一种。静到极致,就会出现新的生机。这可能更符合修道的原理。

  因为,如果静到极致,又没有活泼泼的东西出现的话,修道就走错路了。有些人像块石头坐在那里,因为没什么念头,也就没什么烦恼,就觉得自己好像开悟了。其实不是。很多禅僧都讲过,真正的禅定之中,一定有活性的东西,它不是死的。

  我为什么开创意写作班呢?因为,我既想让大家明白真心状态,也希望大家的智慧能活起来。如果你能认知真心,并且妙用真心,你的心中就会充满无穷的诗意和生机,当你让它们流出来,让它们化为文字的时候,你就是在妙用智慧。很多人虽然见过真心,但他们的真心不能生起妙用。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进入真正的“静”的状态,他们以为的真心,很可能不是真正的真心,他们也没有智慧。

  “复命曰常”,回归本有状态,就叫常。常是永恒不变的东西,世界上只有真理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常就是真理。在《大般涅槃经》中,释迦牟尼讲过“常乐我净”这涅槃四德,其中“常”就有点像“复命曰常”的“常”。

  释迦牟尼首先讲了四法印,四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寂静涅槃”,当你进入大清静时,就进入了涅槃的境界。进入涅槃境界之后,就出现了“常”,红尘中没有常,只有超越红尘的诸多现象,才会发现“常”的存在。当你真正地发现“常”,进入“常”的境界时,你心中的万物就回归本来面目了。你的心就会满足“常乐我净”四德。它们是对应红尘世界的。世界是无常的,涅槃是有常的;世界是无我的,涅槃是有我的;世界是苦的,涅槃是乐的;世界是热恼的,涅槃是清凉、清净的。这同样不是文字可以表述的境界,它是一种得道之后、证得涅槃之后,自然出现的境界。当你真正地发现世界的“无常、无我、苦、不净”,就会追求“常乐我净”的涅槃。因为人类所有追求的本质,都是“常乐我净”,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境界,不知道怎样可以达到这个境界,也不一定相信这个境界的存在罢了。不过,它其实是一种生命本有的境界。你把内心所有的欲望之火都熄灭了,彻彻底底地明白世界上没有可以永恒之物,斩断了所有背离真理的追求时,你自然就会进入这种境界。所有的佛教信仰者所追求的,也正是这种境界。这是人类唯一可以叩问和期待的永恒。

  我在《西夏的苍狼》中写了一个奶格玛,但她不完全是香巴噶举的首传祖师奶格玛,她是一个追求永恒的外星人,她们家乡的人本来就有虹身,但他们的虹身也不永恒,一旦远离他们的星球,他们的能量就会越来越弱,他们身上的光就会越来越淡,最后消失。但他们的星球很快就要毁灭了,所以,她到地球上来找永恒。她是一种象征。我们的星球也终将会毁灭,它也是不会永恒的,人类的很多科学家都在寻找让人类延续下去、不要毁灭的方法。他们不断在宇宙中探索,寻找适宜居住的星球,希望赶在地球毁灭之前,给未来的人类找一个避难所,或者说一个新的家园。我们的地球非常美,那么多美丽的高山大川,那么多美丽的海洋岛屿,还有那么美的天,那么美的地,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但总有一天,这一切都会被无常吞噬。我们苦心经营的家园,终究会毁于一旦。如果所有的人类都明白这一点,还会拼命地买房,拼命地建楼房,拼命地做房奴吗?但即使人类知道自己终究会死亡,富贵不可能永恒,也很少能在盛时就想到衰。很多人都没有老子“不求太满”的智慧,永远在追求人生的高峰和精彩,但所谓的精彩是什么呢?是烟花,它无论多么璀璨,也终将消失。

  《红楼梦》的故事多好啊,有那么多美好的、有才情的女子,有那么多或荒诞、或感人的故事,就像舞台上一出唱了很久的戏。每个人在看戏时,都没想过有一天这场戏会落幕,就像秦可卿的灵魂对王熙凤说的那番话,很多人在贾家盛时,是不会想到贾家的衰。谁都仗着一时的权位找乐子,有些人还伤害了别人的性命,但最后剩下什么呢?“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精彩的大戏落幕了,那么多鸡零狗碎的故事都消失了。男儿女儿们的缠绵也罢,相互之间的争风吃醋也罢,都变成了淡淡的影子,一阵风就散了。值得人类用生命去追求的,难道是这种易逝的东西吗?

  老子不追求这些,他追求的是真正的“常”,是静到极致、归根复命时发现的那种不变的规律,是一种永恒的东西。所以,他最后证得了那个规律。这就是“复命曰常”。

  你感悟到这种规律的存在,叫悟道。当你真正地回归大自然的本有状态,用生命感受到那种规律性、发现变化的必然和恒常时,就叫证道。两者之间是有距离的。因为,单纯地悟道之后,你不一定能控制你生命最深处的那个东西,你还是会渴望永恒,还是会抗拒无常的真理,还是会抗拒变化。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得不到解脱。解脱的心是坦然的,是无求的,也是没有一丝牵挂的。如果有牵挂,有喜恶之心,你就没有证道,更没有跟道合二为一。

  “知常曰明”,当你明白这种真理性的东西时,就是“明”。“明”就是明空智慧;无明就是没有智慧、愚痴的状态。所有人的烦恼都源于无明,也就是没有智慧,轮回也源于无明。

  我在《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中解释过什么叫“明空智慧”,今天也简单地讲一下。

  “明”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明白真理;第二是感受到真理的玄妙。你仅仅明白真理,还没有尝到真理的滋味,这不叫明。明空智慧就像一杯茶,你不但看到它,而且尝了它,知道它是什么味道,这才是明。真正地明白之后,你就能参透万物背后的玄机,感受到真理的妙处,还能妙用它。

  理解它,是道理上的“明”;能用它,是实践中的“明”。对于后者,佛教有一种表述,就是佛的五种智慧:第一是法界体性智,认为世界是变化的,不去执著它;第二是妙观察智,能像老子说的那样,清晰地发现、感受到万物的规律、变化、不同和归宿上的相同,就是妙观察智;第三是成所作智,你虽然知道世界在变化,但你明白该如何取舍、该怎么做;第四是当你明白了万事万物最终归于空性、最终是无常的,你就会觉得什么都是平等的,这叫平等性智。第五是大圆镜智,心如明镜,朗照万物,镜子却如如不动。佛的五种智慧,是具体的、对“明”的表述,清晰地感知到“明”的这些特点,就叫“知常曰明”。这个明和明空的明一样,你也可以理解为光明,真理的光明。当你明白一种不变的真理性的东西时,就叫见到光明,也叫“明”。

  所以,老子很有意思,他的很多东西与佛教的非常相似。可见,哲人到达最高境界时,智慧是相通的。

  有人曾经问我,雪漠老师,您讲《道德经》的时候,能不能讲一些跟您之前的书里不一样的哲学?为什么您讲着讲着,又讲成大手印了呢?我告诉他,我讲的不是大手印,是道,老子证的道和佛陀证的道肯定是一个道。名相不同,本质一样。如果老子没有证到这个东西,那么他就没有证道,他的修行就不究竟,但老子很究竟。大家一定要知道,老子的智慧是非常高的,和佛陀在许多地方都非常相近。他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对世界的影响和不同的呈现方面,其证到的本体,定然相若。

  叁 人如何才能做到宽容?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什么叫“不知常”?不知道万物运作的规律,不知道万物总会变化,就叫不知常。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因为他们“不知常”。一般老百姓不知常,才会追逐许多很快就会消失的东西。世界在不断地变化,它会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说不清。一切都终究会变化,钱会消失,房子会消失,家人会消失,自己的肉体也会消失,什么都会消失。陀思妥耶夫斯基有那么好的天分,人们说他是天才,他能不能不消失?不能,他的肉体已经消失一百多年了。但他的作品没有消失,一百多年后,仍然有很多人在读他的书,仍然有很多人被他感动。这是他的一种不朽。但这种不朽也不是绝对的,它需要条件。比如,必须有人看他的书,必须有人印刷他的书,必须有人为他的书做宣传……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人类必须存在。如果整个人类都消失了,那么他的书也就消失了。这就是无常的绝对性。当你明白这个真理,不去执著任何事物时,就叫“知常”。如果你还能因为这种明白,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可能性、无限的价值,创造一种精神性的东西,你就是智者。相反,不知常的人就会胡作非为,该做的也做,不该做的也做,这就叫“妄作凶”。“妄”有迷乱的意思,痴心妄想就是乱想。“妄作”就是没有规矩地瞎作、乱作。凶,就是不吉祥。

  “知常容”,当你明白这个真理时,你就会包容。因为,你发现无论包容还是不包容,世界都是那样,终究会变化,于是你也就放下了,不去执著一些现象性的东西,所以能包容。你知道,现象始终是现象,终究会消失的。所以,包容不是因为肚量大,而是因为智慧高,看破了,觉得:“大家就这样一辈子,没什么好争的。”你就会有包容心。

  老是有人跟我谈到一些事情,好的,不好的,我都会告诉他:“谁都得吃饭,不过是一个念头嘛,不要管它,好也罢,坏也罢,都过去了,不要在乎。”一切都在飞快地消失,我们追也追不及,留也留不住。有了这种生命体验时,就不会再去计较了。不计较,就是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看破了,不再追逐欲望,不再执著不值得执著之物,包容心就生起了,自己也就慢慢地博大了。这就是“知常容”。

  “容乃公”,包容心大到一定程度,能包容很多很多事物时,就会出现“公心”。所谓的“公心”,我们前面也说过,就是天下为公之心,和私心相对。因为不再有私心,所以才能包容;有了包容心,说明他没有私心。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很多人都知道,民国就是这一思想的指引下诞生。

  孙中山专门解释过“民国”二字的含义:“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中国的历朝历代,都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底下的土地都是皇帝的、皇家的,老百姓只是奴仆。那时候,不管谁当皇帝,国家都是私有的。这导致中国不断地出现很多问题。孙中山参考西方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认为只有推翻清政府、彻底结束封建制度,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最初,孙中山的思想没有被社会理解,只有一百多人跟随他,大部分人还是对清政府寄予希望的,希望能通过改革解决中国问题,不要革命。只有在维新变法失败之后,人们才意识到革命的必然性。孙中山的伟大,在于他一辈子坚持和强调“天下为公”,一直有一颗公心,不追求私利。辛亥革命非常了不起,革命成功推翻清政府之后,最初建立的北洋政府,实现的正是目前西方的民主选举制度,各省派代表选出大总统,从此,中国才有了民主监督的观念,解决了国家私有化产生的许多问题,比如中央集权、臣子篡位所引起的诸多政治斗争,甚至战争等等。孙中山自己在当上大总统的时候,也始终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以百姓公仆为己任,不把总统视为地位和特权,总是挂心总统该有的责任,努力让国家独立富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就是公心。

  权力为什么没有让孙中山变质?因为他有包容心,包容心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公心,变得公正,不再为私。他明白,私的东西无论多好、多吸引人、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都留不住。无论如何想要留住它,也不过是自己心里的鸡零狗碎。世界始终在变化,所有存在都会被无常吞噬,何况那一点点利益?让过去很多当权者变质的利益,其实只是阳光下的露珠,很快就会蒸发的。很多菩萨之所以最后能做到无我,就是因为他明白了这个道理。

  很多人或许也觉得,就算自己死了,积攒下来的财富也可以留给孩子。但你看一看中国历史,秦始皇的阿房宫,留下了吗?越王怕文种谋他的江山,就把文种赐死了,那么越国留下来了吗?清朝时期那些百年望族,民国全部消失;民国的大家族,解放后也被打土豪分田地分掉了。有些贪官弄了很多钱,觉得这些钱都是自己的,结果活着的时候就被反腐给反掉了。贪上几个亿、几十个亿,又有什么用?他儿子都用不上。人们总是站在当下给未来做计划,但人算总是不如天算。日新月异,社会也在不断地变迁,无数新的情况、新的意外都在发生,生活、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所以,老子有谋略,但他不去算计,尤其不去算计着让自己得到什么东西。他懒得有私心。他知道,一切的私,到最后都是一场空。

  中国有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明白这个道理,或者说,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才成了伟大人物,才在几百、上千年后仍然被人们熟知,他们的精神和思想也仍然在影响世界。比如林则徐,留下那句有名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也做到了这一点,活着时,他从不给儿子弄钱。他说,儿孙若像我,留钱做什么?儿孙不像我,留钱做什么?意思是,如果儿子像我林则徐,那么我就算不给他留钱,他自己也会有钱花;如果儿子不像我,我就更不能给他留钱了,留下也是让他挥霍,要是再闯点祸,造点罪恶,反而是害了他。很多人就是不明白,才会把巨额财富留给孩子,结果孩子不用努力就什么都有了,从小在富贵的环境里长大,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就容易被环境和财富所腐蚀。所以,西方一些有见识的富翁,把自己的钱大多捐了,不给孩子留下财产,不给孩子创造便利,让孩子一切都靠自己。这种观念很有意思。

  前段时间,我到湖南去,参观了曾国藩的故居。曾国藩故居很朴实,不像一般侯府那么奢华。据说,他活着的时候,就是位非常清廉的官。曾国藩要是想要钱,他的机会就太多了。中国古代有五种爵位,公侯伯子男,自从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清政府就封其为一等侯。除了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之外,清朝时期汉人封侯封王还没有太多的先例,曾国藩是文人封侯的第一人了。但即使是这样,他的侯府也很普通,门就像一个农户家的庄门那么点大。刚开始,我以为那不是正门,问过之后,才知道那就是正门。整座侯府都土模土样的,也矮矮的,看不出任何富贵。听说,建整座侯府,才花了七千贯铜钱。为什么这么便宜?因为,他用的都是土坯、青砖,就跟曾国藩本人一样低调。没搞什么装修,睡觉的房子也是青砖铺地的。除了书之外,看不出任何了不起的东西,清清朴朴的,比现在的达官贵人家里简单多了。其实,就连这个所谓的“新房子”,他也没“享受”上,房子刚修好,他就死在两江总督的任上了。

  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步?因为他的修养到了,不想再给儿孙们谋私利了,他确实想做事。所以,曾国藩被称为“圣人”,也有它的道理,毕竟他的个人修养确实很了不起。他的这个境界,就叫“公”。

  当你有了公心时,就会“公乃王”。王是王者、王道的意思,可以指心灵的主人;也可以说的是王侯贵族的王,因为大家都会推举有公心的人做王;还可以说是一种威严的王者之势,因为,有公心的人自然有不一样的气度。也有人说是“公乃全”,“全”是圆满的意思。我更倾向于“公乃王”,而且,我认为,“王”指的是心灵的王者,就像我在一本书中说的:让心属于自己。当你有了公心,破除了私利之后,你的心也就属于自己了。你就是你的王,就是你心灵的主人。这种理解可能更好。

  “王乃天”,“天”是大自然、天道。当一个人成为自己心灵的王者时,他就是“天”,他的行为就符合天道,他就能天人合一,他就是大自然。因为心大于天,能自主心灵的人,比能主宰天道的人更有智慧、境界更高。所以,在一些佛教传说中,帝释天都请过释迦牟尼讲法,这说明佛陀的智慧比天主要高。

  “天乃道”,当你成为大自然的时候,也就合道——符合大道了。

  合道之后,就会“道乃久”,你就能长久。

  这个“久”也有很多种解释,炼丹的人认为是长寿、长生,当然不一定仅仅是这个意思,更多的是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

  “殁身不殆”,肉体消失之后,他就没有任何危险了。“殆”是危险的意思。

  注意,这些只是一些字面上的解释,这里面还隐藏了修道上的窍诀,我们下面再说。

  肆 让虚静变成你的活法

  这一章的重点在“虚静”二字。为什么?因为,所有的人生境界,都需要在虚静的状态中修炼。在真正的修道之中,儒家也罢,佛家也罢,道家也罢,都需要在虚静中下功夫。

  “虚”是心中无事,没有任何杂碎,没有任何鸡零狗碎的想法,重空性、无执、无欲、安静、有专注力。最早的时候,虚心也是这个意思。

  只有在虚静境界之中,你才会认知本来面目,即老子所说的“归根”。

  过去,中国出现了一些会道门——也就是一些秘密的宗教社团,关于这些组织,说法很多,有称其为邪教者,也有说其并非邪教者——他们认为归根认母的“母”是无生老母,一个女性创世神、救世者,类似于女神,有点像藏传佛教的空行母。他们非常崇拜这位无生老母。比如一贯道,当年一贯道发展得很大,后来一度被认为是邪教,就被政府取缔了。在清朝——尤其是清末民初,崇拜无生老母的人非常多,我最早写《白虎关》时,就写到这种信仰。据说,现在河南的一些地方仍有无生老母殿。这种信仰的源头就跟老子的思想有关。

  事实上,归根认母的“母”是本来面目的意思,禅宗经常说,你知道你的本来面目吗?本来面目就是“母”,万物之母。它是“无中生有”的无,是“真空生妙有”的真空,是万物生长的本体性。关于无生老母的说法,很可能是一种理解上的错误。

  道家有很多类似于真空生妙有、一空万有的说法,“空”就是归根认母的那个“母”。当你发现万物归于无常,进入一种无执无欲的境界时,就叫“空”。它不是什么都没有。《红楼梦》中,薛宝钗跟宝玉开玩笑时引了慧能的一首偈子,里面有一句话很有名,却是后人篡改的,并非慧能的原话,就是“本来无一物”。书中说,慧能的偈子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实际上慧能的原作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两者的区别,我在《雪煮〈金刚经〉》中会涉及到,此处不再赘述。简单来说,它不是从突然什么都没有,到出现了很多东西,不是先一空、然后万有,而是一空的同时就万有,因为万有所以一空。这个“空”,不是空白的空,而是空性的空。它是一种不断变化和消失的流动状态。

  比如,刚才大家来的时候,我还没有来,那么刚才的这里就没有我;过上一会儿,我就来了,讲课讲到现在,再过一会儿,我讲完课又会离开这里,就相当于在这个世界里消失了,这就是“空”。我讲出的话一直在变,不可能永远在讲同一个字,这也是“空”。老子特别强调这种状态,“无为”“知常”“曰明”“静笃”“虚”指的都是这个状态。当你感受到不断变化的世界,知道自己想有为也没法有为,因为当什么都留不住的时候,你也就无为了,顺应一切的变化了,这时,你既顺应变化,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反而能“无为而无不为”,因为你没有执著。没有执著,就能包容,因为没有放不开、很在乎的东西,没有私心,不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才能实现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合一,那么你的心灵便能做主,便能合乎大道了。

  但你要记住,这不仅仅是一种看法,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就是“常”。

  一定要明白,修道也罢,做事也罢,什么也罢,都要变成生活方式,才起作用。也就是成为常态才起作用。因为你有肉体,肉体在不断地变化,细胞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你的生命状态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像净水器,必须把净水器接在水龙头上,每次用水都要经过它,你喝到的水才是经过了净化的,不是说净化了一次,后来所有的水都是净化水了。你只有把修道的状态变成生活的常态,它才能不断地为你清净内外的污染,让你的心始终在虚静状态之中,不要生起执著,不要生出牵挂。

  前段时间,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百鸟朝凤》,里面有个情节对修道很有启迪意义。焦三爷给弟子们教唢呐的时候,一旦发现有弟子出去打工,不生活在唢呐的世界里时,他就会非常愤怒。为什么?因为,弟子一旦出去打工,唢呐就不是他的生活方式了,打工变成了他的生活方式,这时,他就会把唢呐给丢掉。修道也是这样,无论修行还是写作,都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你才会成功。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僧人要出家修行的原因。他们想从红尘生活中淡出,换一种修道的生活方式。

  当然,现在有好多出家人已经不是在修道了,他们是在做道场、做法事、赶经忏、做水陆法会等,这些都不是佛教。佛教的本质,是改变自己的心,让心属于自己。当你把佛教的一些仪式变成职业,让它帮你赚钱的时候,它就不是佛教了。佛教早年很反对这些行为,但和尚们为了赚钱,后来还是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这跟佛教本身没有关系。早期佛教认为,为了钱,去给人家赶经忏是很丑陋的行为。早年的佛教,就是打坐修行,它是不赶经忏的。同样道理,道教的本质也是修道,修性修命,而不是牟利。牟利的追求,是宗教的堕落。一定要明白这个东西。

  当一个道人、一个和尚老做牟利之事时,他的生活方式就异化了。很多东西都会进入他的心,他的心是定不下来的。定不下心,就进入不了虚静境界。进不了虚静,就不可能开悟,也不可能结丹。内丹是什么?是精气神凝聚在一起的产物,它是一种功能性的产物,它既无形无相、也有形有相。这种表述看起来很玄、甚至很矛盾,你必须真正去修道才会明白。“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想非非想”“非有亦非无”等表述都是这样。只在字面上理解,你就进不了那种境界。有执著、有概念,都进不了那种境界。所以,要让自己过一种清净的生活,从心里扫去一切俗事——你也要明白,所谓俗事并不是贬义,不是在贬低别人,而是一种与红尘生活相对的生活。

  真正的成就者即使证得成就了,进入了无修道,他也仍然会在无相的安住之中修行一样,他无时无刻不在修。所以,无论对道人来说,还是对佛教信仰者来说,修道都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种生活方式。你选择了这种生活的时候,就要养成正确的习惯,一点点改变你原来的生活习惯。原来只把早上两小时当成修道的,就要尽量让自己时时刻刻都在修道。香巴噶举甚至有一种梦观成就法,它让你在梦境中也修道。这种修法有什么好处呢?当你始终生活在智慧的修炼中时,智慧就变成了你的生命习惯,它就会取代你原有的、无知的生命习惯,在面对死亡、或是大小磨难的时候,你仍然会有一个很好的心情,仍然能自主心灵,那么你的生命质量就始终很好,不会迷乱,能自主命运。

  接下来,《道德经》还会讲到虚心实腹等,这些东西都跟在虚静中打坐有关,虽然比较麻烦,但能帮你保持很好的状态,让你修出的东西不要散掉。因为,你一旦不保护它,心中出现了不虚静的、执著的想法,比如一些计较、算计等等,你的心中就会出现幻觉、幻境,你一旦执著,就容易走火入魔。

  所以,即使你没法远离红尘,必须在红尘中生活,也要把虚静之心变成一种常态,始终保持一种虔诚的、纯净的心态。这也很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修道。

  伍 放空心灵,采天地之灵气

  雪煮《道德经》最独特的地方,就是一定会让你学到能用于生活的东西。那么,我们今天讲的这种虚静状态,具体该如何用于生活呢?

  首先,你做任何事都要关注自己的心,不要被事情本身控制了,忘记了心灵的状态:你是被妄心控制了,胡思乱想;还是始终安住,不生执著,不会慌乱,从容淡定?如果是后者,就叫虚静。做什么事,都要养成从容、按部就班、不急于求成的习惯。日久天长,浮躁的心就会沉淀下来,你的生命也就变了。

  当你明白虚静的心态时,你的身上就会出现一种不一样的磁场、生物场。为什么善星比丘说佛陀身上有光?就是因为佛陀的磁场不一样——不过,他虽然能看到佛陀身上的光,却不知道佛陀身上为啥有光,把佛陀当成一般人,这就是他最愚昧的地方——网上流行过一篇文章,上面有一个能量表,说你处在什么心态时,你的能量级是多少,会发出什么样的光,也许是有道理的。它是一种生命表征,证明你的生命发生了客观的变化。

  所以,我们要学会不去计较,学会绝思绝虑,不要想太多,事情来了就应对它,做完之后,不管怎么样都不去牵挂。这样,你就会慢慢变得专一,做什么都很专一,你的执著就会越来越少。当你没有任何执著时,你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你的真心就会跟天地灵气合二为一,你就能采到天地之灵气,会觉得非常轻松。这就是打坐让人身心舒畅的原因。

  西方有人专门做过实验,一个人就算非常疲惫,一旦进入无我的虚静状态,并且安住上若干秒之后,他的所有细胞就会充满活力,这就是入定。很有意思。这说明,宇宙中可能有着某种能量,当你的生命频率接近它、甚至跟它达成一致时,它就会成为你的生命能量。

  这个说法有道理吗?有道理。我自己经常会有这种体验。哪怕我很累很累,只要眼睛一闭,心放空,在虚静中待上几分钟,最多十几分钟,我的生命就会重新充满能量。过去的很多道人也有这种体验,他们可能结不了丹,可能修不成阳神,但他们都有过这种体验。他们都曾经有过跟大自然合二为一、身心皆忘的瞬间。有些人不贪恋红尘中的娱乐,醉心于修道,就是因为这种状态太美妙了,比红尘中的任何享受都更加美妙。

  所以,你如果觉得累了,不妨给自己的心放放假,把所有事情都忘了,在一种没有执著的状态中静坐一下,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不要求什么结果和觉受。你也不要因为听我说了这种体验,就有意地去寻找这种体验。如果你有造作心的话,你是进不去的。哪怕在做事的时候,你也要训练自己,让自己进入虚静的状态,不执著过程,也不执著结果,一边专注地做,一边观察万物的变化。永远不要被纷繁的现象和变化卷进去,永远不要迷失,永远不要渴望什么不变,也不要害怕什么会变,因为你渴望也好,害怕也好,该变的时候,它都一定会变。你执著不了,不如让自己安住在虚静之中,享受生命最美好的礼物。像老子这样,将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永远不被搅进去,永远这么淡淡地活着。

  心静下来,淡淡地活着,你的气就会调和,就会清净。这时,你就会出现“道貌”。现在,人们一说“道貌岸然”,就是在讽刺别人,但是在过去,道貌是一个很好的词,就像呆若木鸡是一种很好的状态一样。它不是贬义的。所谓的道貌,是你修到一定程度了,身上已经没有红尘的浊气,有一种超凡之气。很多修道之人身上都有道貌。只要专心地修道,你身上就会出现一种清灵之气、清净之气。

  道家说的采丹也是如此,在虚静的状态之中,你的生命会分泌出一种东西,现代医学称之为内分泌,道家称之为精气神的精气,藏传佛教称之为明点。当一个人非常焦虑时,他的内分泌就会失调,久而久之,他就容易得抑郁症,或者狂躁症。

  前几天,我遇到了一位朋友,他说他的孩子得了抑郁症。我说没关系,只是内分泌失调了。他觉得很奇怪,说医生也是这么诊断的,还说孩子的脑子里缺了一种分泌物,你怎么会知道?我告诉他,我早就知道了,那种分泌物专门让神经产生兴奋反应,这个功能受到抑制,这种东西没了,神经就兴奋不起来,情绪就老是抑郁。所以,抑郁症病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有问题。如果他破除所有执著,始终安住在虚静状态之中,没有牵挂,大自然就会他补充精气,修复他的身体,他的病就会慢慢好起来。

  在所有牵挂之中,情是最可怕,情欲、色欲最伤身体。所以,一般来说,过去修道要求戒掉情欲,斩断情欲,不能牵挂儿女私情。有个据说有神通的人说,他每次出现情感方面的纠纷,或是出现一些欲望性的行为时,他身上的光就慢慢地淡了。这是有道理的。光是一种生命能量,我们观想的时候,如果把光放出去不收回来,人就会觉得非常累。虽然现代科学没有具体表述,但修道时特别注重这个东西。

  当你进入虚静状态时,就能把大自然的能量摄入你的身体。这就是所谓的采天地精华、吸日月灵气。这不用专门去学,你只要进入无执、无我、安静、专注的状态,自然就能做到。

  你可以在生活中试一试,找到感觉时,就尽量把它变成你生活的常态。

  比如,睡觉之前,你可以把自己观空,在一种没有杂念的虚静状态中入睡。做事的时候,你同样可以入空,在虚静中生起观照,在这种无执的境界中做事。

  如果能进入这种状态和境界,你就实现了“归根”,你的气和精都能归根。有些人甚至能把气收入中脉——这是藏传佛教的说法,道家是将气收入任督二脉。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摄心,不要让心气散在外面,消耗得太多,否则你会非常累。

  当你慢慢地实践,成为习惯之后,你就会经常得到大自然的滋养,你的精神气儿就会变得很足,你就会出现神光、灵光。精神的“神”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有传承的话,也可以在虚静状态中祈请上师,这时,你也能补充能量。

  过去有一种辟谷的修法,他们纯粹安住在虚静状态之中,尽量少吃东西。虽然他们吃得很少,但因为始终能得到大自然的滋养,所以不会出现什么身体问题,反而有益于健康。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其实,你打不打坐都可以,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虚静的心态,当你没有杂念,没有执著,向往一种美好的正能量时,本身就是在修道。(007214220401)

Tags: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