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维联文化

《老子的心事》第十七章 如何治理家、国、心?

时间:2022-04-01 20:21:20  作者:雪漠  来源:《老子的心事》  浏览:   评论:0  
内容摘要: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壹 以道治国,春风化雨  太上,下知有之;  这一...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壹 以道治国,春风化雨

  太上,下知有之;

  这一章讲治国。当然,它影响的不仅仅是国家,也有我们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人。因为,老子所讲的这几种治国方式,其实都可以运用到家庭、单位、个人修养方面。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好几个朝代都受到了这段文字的影响,老百姓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好处。所以,我会重点讲一下这一章的内容,除了从治国和修道的角度讲解之外,也会从家庭教育和管理的角度讲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

  “太上”是最高明的智者,老子被后人称为“太上老君”,在道教中,这是至高无上的意思。所以,这句话讲的是最高明的统治者会怎么做。

  关于“下知有之”,历史上有一些分歧。很多皇帝注解《道德经》的时候,都用了“下知有之”,但也有一些版本是“不知有之”。前者指的是老百姓只知道皇帝的名字,后者是连皇帝的名字都不知道。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从境界上说,连名字都不知道,肯定比知道名字更高。

  为什么历代注解《道德经》的人——尤其是朱元璋、宋徽宗、唐太宗、唐玄宗等皇帝——大多不喜欢“不知有之”,宁愿用“下知有之”呢?因为,他们非常害怕老百姓不知道他们。也就是说,老百姓可以不熟悉他们,不知道他们有些什么样的作为,但不能连他们是谁都不知道。按老子的说法,这不是最好的统治者,他们还没达到最高的治国境界。

  最好的统治者施行的是道治,它不一定是某种手段,或是某个政策等等,它就是大道。大家因为信仰,到了这个群体中来,你不用约束,谁都会做得很好。这就叫道治。目前,中国和印度的神话传说之中,都有这样的故事。比如,佛经中有转轮圣王,这就是印度人心中最好的统治者。

  中国历史上也有这样的君主,或者说,有些君主的治国境界已经非常接近道治了,比如,前面说过的文景之治。文帝景帝都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而且当官的不折腾老百姓,还废除了秦朝一些不合理的政策,包括残酷的刑罚等,让道那无形的大手支配整个国家,所以,汉朝很快就强盛起来了——这是最好的统治,但历史上不多——相反,如果汉朝当时不施行道治,皇帝老是推行暴政,那么老百姓就没法慢慢调养,汉朝根本不会恢复生机,更不会发展强盛。

  老子思想最重要的就是无为之治,尊重老百姓、顺应自然,所以,尊崇老子思想的几个朝代都很好。汉朝有个“萧规曹随”的故事很有名。萧何制定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后来他死了,曹参继任丞相,仍然遵守他的政策,没有自己做出修改。汉惠帝很不满意,有一天就质问曹参,你怎么不办事?曹参就问汉惠帝,陛下,您觉得您比高祖皇帝如何?汉惠帝说,我不如他。曹参又问,那您觉得我比萧何如何?汉惠帝说,你也不如他。曹参就说,既然我们不如他们,他们定了那么好的政策,为什么我们不照着做呢?——这也是很多连锁企业成功的关键,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等。他们一旦发现了成功的案例,就立刻复制,不求创新。鲁迅的拿来主义就是这样。虽然有些人不喜欢拿来主义,但很多企业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善于复制、愿意复制。这其实也是无为之治的妙用之一。

  在某些群体、某些政党、某些信仰者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道治的影子。

  印度的甘地就推行“勿以暴力抗恶”,影响了整个印度。他的团队之中,就有明显的道治的影子。最后,他们让英国政府都不好意思了,主动退出印度,印度才不再是英国的殖民地,宣布独立了,这个事件当时震惊了整个世界。甘地的这种领导方式,无论在统治者中,还是在管理者中,都是最好的。他是以信念管理,以真理管理,以大爱管理。这样,人们不仅会尊重他、敬仰他、服从他,还会效仿他。后世有很多人都受了他的影响,比如托尔斯泰、罗曼·罗兰等。到了今天,甚至有人在研究如何用非暴力手段对付恐怖组织。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理想。我也希望他们能成功。

  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团队、一个群体是以道来管理的话,即使领导人换了一批又一批,负责人换了一个又一个,也不影响整体的运作。因为,人换了,只要信念没有变,他们仍然是追求同一信念的群体,仍然生活在同一种方针、政策之下,追求同样的东西,他们就不会受到影响。

  现在,我们国家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比如一些南方城市,尤其是广东,我住在那里,甚至感觉不到政府,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当然,这不是说当地政府不作为,也不是无政府主义,而是政府不胡乱干预,当好服务性政府。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是顺应自然、顺应百姓意愿地作为,但不折腾,不用自己的东西去干扰老百姓。就是说,他们是推波助澜,而不是逆天行事。真正好的统治,是“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也就是超越了概念和分别心,积极地做事,它有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味道。

  我们这个院子里有很多桃花和杏花,突然有一天,它们全都开了,满院子都是很美的花。是谁让它们一起盛开的?是春风,是春天,是大自然,但它不会事先就告诉我:“有一天,我要让这些花一起盛开。”也不会对我说:“雪漠,你到了这里,我就让这些花都开了。”就像老子之前说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做任何事都不执著结果,顺应自然规律。“万物做而不辞”,百花开了之后,大自然不会说:“桃花,你开得不够美;杏花,你不该向着这个方向开。”大自然从不评判万物,但万物依然很美。因为大自然总是默默地做事,所以,我们从来感觉不到大自然的存在,但它时时在运作。国家也是这样,最好的政府永远不会指手画脚,他们只默默做好自己分内之事,老百姓甚至感觉不到他们,只能感觉到一种良好的风气。就像春风吹过的时候,从不叫嚣着让百花盛开,但百花自然会盛开。这就是“不知有之”。此外,大自然还是“生而不有”的,它让百花盛开,又不占有百花,让百花变成大家的,变成万物的;“为而不恃”,花开了,还开得很美,但它不会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功成而弗居”,它从来不会向我表功,说:“你到沂山来办雪漠书院,我让这么多花都开了。”或者“这是我的功劳”,从来没有。这就是老子认为的上乘之治——“太上,不知有之”,最上等的,是既做事又不执著它。

  我在广东生活了六年,一直感受不到政府。除了时而有政府的朋友来看我,让我记起还有个政府之外,其他时候,我根本觉不出政府的存在。我不知道镇领导是谁,不知道市领导是谁,感受不到政府的干预,但有需要的时候,我又可以找到政府,还会得到最有力的支持。比如,我注册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的时候,我自己没有去,安排一个学生去,她没什么关系,没什么背景,不认识人,也无处去找门路,但她不用太久就把事情给办成了。因为,政府是在为我们老百姓服务,无偿地为我们提供平台,只要我们愿意为社会做些事情,他们就批准。这种服务型政府多好啊!这一点是广东非常优秀的地方,非常像“不知有之”。现在,国家提倡服务型政府,就有点这个意思。在老百姓心里,政府就像春风,也像空气,没有任何的干预性,但有一种力量凝聚了人心。我们称之为大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贰 以德治国,感动民心

  其次,亲之誉之;

  道治除了强调德行之外,还要求统治者完全消解自己,有一颗公心,但德治不用这样,德治只强调统治者、管理人才的德行。所以,德治比道治次一等。

  汉代之前一直很重视德行,汉武帝时期有个举孝廉的政策,大家可以推举当地品行最好的人当孝廉。后来曹操出现,这个规矩才被打破。因为他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才华,就能当官,不管你德不德的。所以,曹操身边猛将如云、谋臣如云、人才非常多。

  刘备跟他不一样,刘备非常强调德,所以,刘备身边有人才,但刘备也得到了“人和”。所谓“人和”,就是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的意思。

  刘备有很多感人的行为。最让我感动的是,关羽和张飞死后,他带上全国七十万大军为兄弟报仇。他的行为其实很愚蠢,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显得非常滑稽,报仇也报得很失败。但他明知这样是报不了仇的,却偏偏要这么做。为什么?因为,他和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时候,说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他为了守住这个诺言,也要出兵东吴。兵败之后,他到了白帝城,从此一病不起,临终向诸葛亮托孤,说:“你如果觉得刘禅还行,你就辅佐刘禅;如果你觉得刘禅不行,你就自己主持大局。结果,诸葛亮流着泪说自己会至死尽忠、辅佐刘禅。”这一幕让我非常感动。这里面的兄弟情,在整个中国历史里面,也没有太多。中国历史中充满了争权夺利的血腥,为了财富、为了帝位,亲兄弟都可以相残,但刘备为了兄弟之谊,宁愿牺牲国家,牺牲生命,单凭这一点,他就让人非常敬佩。他也许不是一个很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因为他感情用事,最终也确实失败了,但,正是他的失败,让他成了一个真正的人,成了一个真正讲义气的人,而不是伪君子。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人也许会有另一种看法,对刘备也会有另一种评价,但我觉得,不管怎么样,他对兄弟的这点情分都让人觉得非常温暖。所以,刘备是重德的,他治理国家靠的也是德行。他的臣子对他非常忠心,同样是因为他的德行。

  用福利性的东西管理国家也是德治。这一点西方国家做得很好。比如加拿大,加拿大的慈善事业很发达。加拿大有很多慈善家,他们老是把自己的很多收益都捐献给慈善机构,让老百姓能体面生活,所以,很多人都想移民加拿大是有道理的。大家都想移民加拿大,就是“亲”;大家都夸加拿大,就是“誉”。

  比德治再差一点的,是礼治。所谓礼治,就是靠礼乐制度来治理国家,用礼仪和艺术来熏陶百姓。在礼治的时代,什么等级享受什么样的歌舞、礼仪,国家都有明确规定;如果不按规定,就是违反国家的法律。周王朝就是典型的礼治。《史记》中说过,周文王很受诸侯王的尊重,有一次,虞国和芮国闹纠纷闹得一塌糊涂,就一起到周国请周文王评判,结果一进周地,发现人家的老百姓相互谦让,长幼有礼,就非常惭愧地礼让回国了。这就是礼乐制度熏陶老百姓的一个典型例子。孔子非常推崇周礼,儒家也非常推崇周礼。但是,到了春秋末年,周王朝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现象,诸侯王老是做不合礼乐制度的事情,连士大夫都可以不听诸侯王的话,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战乱不断,因此才有秦朝的出现。

  我们前面讲过电影《百鸟朝凤》,它讲的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故事。过去,唢呐一直是礼乐制度的一部分,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死时才能享有“百鸟朝凤”,一般的有钱人、达官贵人都不行。后来,时代慢慢地变了,这种礼乐制度就消失了。人们不再重视唢呐,有些唢呐艺人没钱吃饭,就吹着“百鸟朝凤”在街上讨饭吃。这说明,礼乐制度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它已经慢慢地消亡了,甚至从人心之中彻底消失了。

  但“亲之誉之”中强调的德治和礼治,至今仍然是人们所提倡的。我们也一直提倡以德治国,提了很多年。不过,想要维持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单纯地德治还不够,还需要法治。

  法治就是老子所说的第三等的统治方式。

  叁 刑法治国,威慑人心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商鞅变法,这就是法治。法治是靠法律来治国,属于老子所说的第三等的统治,但还算公平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虽然也会经常出现不平等的现象,但至少法律要求平等,法律的准绳也是平等的,它有它的规矩。所以,法治也有它的优点。正是因为施行法治,秦朝很快就兴起了,后来还统一了六国。有时,德治还不够,国家也的确需要法治。

  在法治出现之前,老百姓是不懂规矩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老百姓很多都不知道。商鞅变法之前,一家人睡在一个大炕上,母亲、父亲、女儿、儿子都睡在一起,谁知道什么礼仪不礼仪?后来商鞅变法,推行了一些移风易俗的分居,慢慢地,秦国老百姓才知道了一些礼仪。

  比法治再下一等的,就是刑治。法治追求公平、守规矩,刑法则纯粹是恐吓老百姓。最明显的就是白色恐怖,白色恐怖是不讲法律的,完全靠酷刑来让老百姓屈服,尤其是文字狱,断章取义,牵强附会,因为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能把人处死。乾隆时代,文字狱一百三十多宗,大多是莫须有的罪名,只要皇帝觉得是就是,完全由皇帝说了算,“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恐怖的酷刑,像车裂、凌迟、炮烙之刑……吕后在刘邦死后对付戚夫人,也用了一种非常恐怖的酷刑——人彘,不但砍去戚夫人的四肢,还将戚夫人的喉咙毒哑,耳朵灌聋,眼睛剜出来,毛发都拔掉,脸也划花,然后把她扔在厕所里,派人照顾她饮食,还叫自己的儿子去看。结果,她儿子看到母亲不但毒死戚夫人的儿子,还对戚夫人做出了这种事,就无心朝政、连命都不想要了,没多久就死去了。武则天对付王皇后和萧淑妃,用的也是人彘之刑,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之中,她还使用酷吏、小人不择手段地收拾政敌、对手。还有朱元璋,他对贪官的刑罚也是令人发指,只要你贪污五十两银子,县官就会把你的人皮剥下来,用草填进去,挂到县衙大堂上示众。非常恐怖。

  翻开中国史书,类似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些超越法律规范的东西,其目的,都是让人害怕,不敢做出一丝半点对皇帝不利的事情。这就是“畏之”。

  大家都听过“苛政猛于虎”的说法,它背后也有一个故事:孔子和子路到了一个地方,看到一个妇女跪在坟墓前哭泣,孔子就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告诉孔子,此处猛虎为患,自己的老公和儿子都叫老虎给吃了。孔子问她,那你为什么不走啊?那女人说,这里虽然有老虎,但没有苛政啊。可见,古代的苛政比老虎还要可怕。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故事。

  到了这种程度,百姓私底下肯定不只“畏之”,还会“辱之”,也就是虽然惧怕他,但心里非常痛恨他,夏桀、商纣、周幽王,都是被百姓辱骂的对象。百姓为什么骂他们呢?因为他们过于残害老百姓。当全天下都开始辱骂统治者、辱骂官府的时候,天下就该大乱了。

  所以,老子非常了不起,短短的几句话,不足二十个字,就把中国的历史变迁给概括了:“太上,不知有之”,得道明君统治时期,但很少出现;“次之,亲之誉之”,最好的朝代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也是国家最强盛的时期;“其次,畏之”,法治、刑法出现了;“其次,辱之”,最后百姓们忍无可忍,天下大乱,因为老百姓对朝廷已经没有任何信心了,觉得这个朝廷肯定不会变好,失望透顶了。这标志着国家诚信的丧失。诚信是国家的道德底线,假如诚信丧失,不可信任,这个国家就失去底线了。随之而来就是暴乱。

  清政府进行了那么多次大屠杀,为消灭反清思想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他们怎么压都压不住老百姓,到最后失去民心的时候,总会出现让他们崩溃的力量。

  所以,真正高明的统治者、管理者不会折腾老百姓,他会从容、自在、悠闲地等待树木的成长,他不会拔苗助长,不会随便发号施令。团队、家庭中也是这样。如果一个女人总是折腾来折腾去,人们就会骂她妖精、狐狸精,整个家就给败掉了。什么都怕折腾。所以,做任何事,都要顺其自然,不要折腾。等事情成功之后,老百姓还会说:“我本来就是这样。”

  这也是道,是万物运作的规律。

  在这一章中,老子通过对统治层次的表述,描述了大道,以及不合大道的种种现象,他的目的就在于说出真理对民族、国家、文化的重要性。真正的最高明的官吏,永远是靠真理和文化本身影响整个国家、影响整个群体,而不是人为地干预道的规律。不管谁做什么事,都不可能改变道,不可能改变万物运作的规律。这个万物,既包括人,也包括团体,包括群体,包括民族和国家。要让事物良性发展、良性循环,就要顺应自然规律,一切事物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急功近利,想要通过一种人为的手段得到某个结果,于是斗来斗去、折腾来折腾去的话,就有可能会破坏事物的规律,加速事物的衰败,让它提前进入“坏空”的阶段。无论是人、家庭、团体、群体、民族还是国家,都是这样。

  所以,老子一直提倡无为而治。这种看似消极的方式,其实是最高明的,它是一种顺水推舟,让小船走得更快、走得更远的态度。

  肆 教育的四种境界

  老子的这一章看似跟生活没什么关系,其实有很大的关系。只要你细细去品味、理解,就会发现,在任何时候、任何方面都用得着老子的智慧。

  比如家庭教育。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不去教训孩子,在家里营造一种氛围,像春雨润物一样滋养孩子,让他自己去变化。

  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从来不用暴力管教孩子,始终是靠自己的言行去感化他,让他自己学会选择。我会像最好的朋友一样理解他、尊重他、帮助他,不会像主人那样奴役他。我的家里一直有很多书,到处都是书,我经常都在看书,也经常谈一些对孩子有益的东西,他从我这里汲取了营养之后,就会自己选择,自然成长,他甚至感受不到我在教育他。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不仅仅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办作文班的时候,我对所有参加作文班的孩子也是这样,所以,孩子们都喜欢上我的课。到了后来,他们的父母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们,就会威胁他们说:“你如果数学考不到九十五分以上,我就不让你上雪漠作文班!”这就叫“畏之”,令人产生畏惧。很多家长用的都是这种方式,但孩子不一定会接受。最好的教育是养成一种好风气,孩子只要进了这个氛围,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成长,因为这个环境里有一种文化在熏陶他、影响他。这就是“大而化之”的早期含义。

  现在,有人批评别人时,才用“大而化之”,意思是他做事不谨慎,过于粗枝大叶。最早不是这样,最早的大而化之,是指将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感化人心。一个人得到了真理,就要把真理变成自己的行为,用行为本身教化别人。他没有概念,也不要概念,纯粹靠真理和文化的气息熏陶别人。

  管理也是这样。最上等的管理者,就是刘邦、唐僧、宋江那样的领导。为什么?因为,刘邦从不突显自己的本事,他从不期待自己比别人强,他最大的本事,就是发现别人的本事、借用别人的本事。

  唐僧也是这样,在取经团队中,唐僧是最无能的一个人,但他知道方向,也懂得收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些有本事的徒弟,让徒弟们来保护他。在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肯定不认为唐僧是领导,他觉得唐僧是个受保护的人,自己应该保护他。一定要知道这一点。他面对唐僧,就像我们面对孩子一样。当然,孩子不是我们的领导,但唐僧是孙悟空的领导,而且是个很好的领导。他跟孩子的区别,就在于孩子无知,要大人带路;但唐僧有智慧,知道方向,能带着那些有本事的徒弟往正确的方向走。这就是一个好领导。

  宋江也是好领导,梁山一百零八将里面,就他的武艺最差,只有那么三两下功夫,随便一个好汉就能把他打倒,他也从来不找人比武,尊重所有比他强的人。所以,谁都不嫉妒他,谁都觉得他很好,谁都愿意帮助他。最高明的就是他这种人,虽然高明,但谁都觉不出他高明。所以,梁山好汉里只有他能当领导——当然,他的德行和智慧还不够,够不上老子所说的“不知有之”。

  如果你跟“不知有之”“亲之誉之”相反,使一些“畏之”的手段,比如拿炒鱿鱼来恐吓别人,让别人害怕你、守规矩,那么你的管理手段就不高明了;如果部下都在背地里骂你,你就跌到了最后一等,“侮之”,说明你已经不行了。

  比“不知有之”次一等的教育方式,是做孩子的朋友,让他觉得最亲的就是父母,父母是他最好的朋友,这就是“亲之”。如果孩子不但亲近父母,还以父母为傲,就是“誉之”。能做到“亲之誉之”也不错。

  具体该怎么做呢?要懂得我们上面说的德治、人治和礼治。就是说,你要完善自己的德行,这是最重要的,好父母的品德一定要好,而且不是只对孩子好,还要对所有家庭成员都好,如果你的胸怀再大一点,就是对所有你认识的、跟你相遇的人都很好。要懂得关怀别人,最好让家里形成一种读书的氛围,用文学、艺术的力量来熏染孩子。能做到最后一点的不多,因为,现在有好多家长都不看书了。

  前段时间,我到湖南去考察,发现几家名牌大学门口虽然有很多报刊亭,却没有文学杂志。一路上,我都见不到卖文学杂志的地方。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文学远离了现代人的生活。不要觉得这没什么,只是个人爱好,文学表面看来没有用,但对生命非常重要。文学和艺术的衰亡,代表着实用和功利文化的盛行。

  有个孩子告诉我,有个音乐网站办得很好,但因为不是流行音乐网站,所以老是举步维艰。几年来,它换了好几个名字,换了好几种模式,越办越不好,就像一个绝症病人挣扎着想活下去一样,但今年还是停了,这件事让人心里很难受。还有一个摄影杂志的网站,也办得很好,上面有很多非常好的新闻图片,还有国际上一些主题摄影展的照片,传递了很多人文方面的信息,但它也在今年四月停掉了。

  这个变化,跟文学杂志的消失一样,都代表了一种情怀、一种追求的消失。但它也是符合道的。万物都免不了“成住坏空”,当它不再具备存在的条件时,它的消失就是必然的。周礼的消失也是必然的。儒家喊了那么久,孔子喊了那么久,想要恢复传统礼教,但那个时代已经远远地过去了。我们不谈对还是不对,我们只谈这个变化。到了必然变化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化。

  文学也是这样。文学代表了一种务虚的东西,当整个时代都在追求实用的时候,文学必然会被很多人忽略。但事实上,人的生命中必须有一些务虚的东西,不能太实在了,不能说今天你给我多少钱,我挣了多少钱,不能这么衡量。如果一个家庭充满这样的声音,它是很难幸福的,因为里面少了一种人的情感。一个有灵魂的人,他必然是爱艺术、爱文学、爱音乐的,他的心中必然有一个物质世界之外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之中,他才可能感觉到生命的饱满、心灵的幸福,因为它是远离功利的,它有点像《道德经》中那个无为的世界。

  就像唢呐。现代人需要唢呐吗?可以说需要,也可以说不需要。但唢呐曾给人们带来很多愉悦,它所在的土地也因为它的出现,变得精彩了很多。凉州的贤孝和花儿、陕西的秦腔也是这样,山东也有很多类似的非物质遗产。当然,山东很好,我发现这里的文化比别处都要厚,这块土地上普遍有一种务虚的东西。临朐是潍坊市的一个县,有“书画之乡”“小戏之乡”之称。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之下,很多人心里还保持着一种礼乐的东西。这对一块土地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虽然它带不来任何东西,但是它很重要。

  家庭也是这样,不要老是谈钱、福利和物质,这样会让孩子变得非常功利,要尽量让家里多谈一点虚的话题,也就是跟心灵、灵魂、精神有关的话题。它不一定会给你带来金钱,但对你的灵魂有好处。所以,我说它非常重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的孩子长大就不会有出息。他最多就是个小商人,在别人那儿算计点小东西,他永远做不大。中商人永远不算计,他只管尽量多做一些事情。最大的商人在干什么呢?在帮助别人,在利他,比如我常说的淘宝、微信和阿里巴巴等等。所以,家里必须要有一种“亲之誉之”的氛围。

  再下一等是“畏之”,拿上皮带抽孩子,最恐怖的就是这个。如果家里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就变成了封建统治时期的暴君,家庭教育就变成了暴政。所以,不要对家里人动用暴力,对谁也不要用暴力。一旦使用暴力,对孩子来说就是非常可怕的摧残。哪怕你真的是为他好,也不能这样。你一定要明白,如果你打孩子,欺负孩子,就降到老子所说的第三等了。如果你让孩子开始在心里嘀嘀咕咕,甚至瞪着眼看你,你就降到第四等了,就变成了最差劲的父母。

  伍 人格修炼的五种境界

  世界上有很多种人,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层次。

  有这样一种说法:最好的人很聪明、有智慧,但他很懒惰。比如发明家,他们懒得走路,就发明了汽车;懒得上楼,就发明了电梯;懒得折松枝当火把照明,就发明了电灯。换句话说,他们是在利他,他们觉得什么生活最好,就想让大家都生活得好一点,尽量省下一点时间、省下一点精力,就努力地去做,还能实现它。发明家都是如此。

  第二等人是聪明且勤奋的人,我估计我可能是这种人——不一定多聪明,但很勤奋。这种人很多,脑子很好,也积极地学习做事。但他比第一等人差一点。我就是这样,我不喜欢搞发明,只喜欢走路,所以就一步一步地走路。

  第三等人是什么人呢?是既不聪明又不勤奋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人,就是芸芸众生。为什么?因为,人类也是一种动物,动物的本性就是好吃懒做。所以,懒惰是人的本性。人类如果想提升自己,不仅仅做一种动物,就必须超越人类本性中的动物性,那么就要积极一点。

  最后一等人就是既愚蠢又勤快的人,这种人也很多,他们老是好心办坏事,这种人越勤奋越糟糕。我经常遇到这种人,他们不会办事,又爱办事,就把很多事情都给弄砸了。

  但最可怕的,还不是这种人,而是既聪明又勤奋又坏的人,比如希特勒。希特勒简直是世界的灾难。他非常自律,非常聪明,也特别坏。当然,他也许不觉得自己很坏,他也许以为自己在做好事。毕竟,世界上有很多人种,不同种族的人又有不同的心思,不同的心思就会产生不同的好恶,所以,很多统治者都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某种好恶乱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你随便翻开一本中国的史书,就可以看到无数的折腾,无数人都在自以为是地折腾,很多灾难都是折腾的结果。一个好好的国家,折腾着折腾着就败掉了。一个好好的王朝,折腾着折腾着就灭亡了。尤其是封建时代,那些帝王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他们杀多少人都不算犯法。明朝就是被几个皇帝折腾掉的,大家可以看一看《明史》。

  你属于哪一类人呢?——不过,这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想成为哪一类人。这就是《道德经》的意义,也是人活着的意义。

  “太上,下知有之”,“之”就是心,充满了执著牵挂的妄心。最高明的人已经感觉不到心了,这种人叫无心道人。

  《四十二章经》上说:供养一百个恶人,不如供养一个善人。供养一千个善人,不如供养一个受五戒的人。供养一万个受五戒的人,不如供养一位出家人。供养十万个出家人,不如供养一位证初果圣人。供养百万个初果圣人,不如供养一位证二果圣人。供养千万个二果圣人,不如供养一位证三果圣人。供养万万个三果圣人,不如供养一位证四果罗汉。供养四果罗汉的功德,不如供养一位无心道人。由此可知,供养无心道人的功德,是无可限量。

  那么,什么叫无心道人?心里没有鸡零狗碎,没有执著,没有概念,没有分别心,但又是明白了真理的人。无心道人没有分别,没有杂念,没有计较,没有烦恼,没有执著,只有对世界的贡献。

  我就有一些这样的朋友,你根本感觉不到他们在努力地帮我,但他们就是在帮我;你感觉不到他们在做事,但他们就是在做事;你感觉不到他们对我好,但他们就是对我好。他们从来不说,从来不居功,但不知不觉中,你就能感觉到他们春天一样的心。当你交到这样的朋友时,你的一生会非常快乐。所以,我们自己也要尽量做到这一点,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别人,让别人感觉不到我们在帮他,给别人一份好心情。

  有人曾经问过孔子,如果朋友做了坏事,我该不该劝?孔子说,该劝。别人又问,如果我劝了,但他不听呢?孔子说,他不听,你就算了。为什么?因为,该劝不劝叫失人,不该说说了就叫失言。有的时候,说与不说,要看机缘,也要看分寸。分寸代表智慧。

  老子也做得很好。孔子拜访老子的时候,老子就不怎么说话,他静静地坐在一边,像个呆木头,偶尔说上几句话,都是在回应孔子。孔子不问,他也不说。孔子就非常敬佩老子,觉得他神龙见首不见尾,自己摸不清他的底。这就是“不知有之”。老子从来不觉得自己想当孔子的老师,要教给孔子什么东西。他心里根本没有这个东西。他就像一口钟,你敲一下,它才会响;你如果不敲,它就静静地待着。智者都是这样。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是修德。如果你做不到“不知有之”,就必须从品德上着手。修德靠什么?靠行为。我们常说高僧大德、德高望重,标准都是他的行为,也就是他做过的事情。你如果是个大德,你就必然有大德的行为。当你有这个行为时,人家自然知道你是大德,不用你自己说。如果你明天上午到街上去,随便告诉一个人,说自己是大德,你看人家会怎么说?人家会说你是个疯子。为什么?因为,大德不是说出来的,是靠行为来展示的。只有利益众生、贡献社会的人,人们才称之为大德,也就是德高望重的人。所以,有几个朋友加我微信,想当我的学生,我就对他们说,你还是先做事吧,用你的行为告诉我:你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行为上做不到利益众生,那么你有一颗仁爱的心也行。仁爱的心,就是对别人好,对别人有一份关爱,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爱心。但体现你的仁爱之心的,仍然是行为。这是修身的第三等。

  第四等是什么呢?是礼仪。礼仪就是基本的行为规范。有了礼仪和修养,你没有仁爱之心也不要紧,没有行为也不要紧,只要你尊重别人,对别人有礼貌一些,遵循一些礼仪,也够了。

  有些人不一定多好,但他非常有修养。他可能很自私,但自私是人的本性,他不会因为自私而害人。他就像杨朱所说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拔一根汗毛就能利益天下,他也不愿意做。虽然他不愿意利益天下,但他独善其身,待人彬彬有礼,这也很好。这是人格修养最低的标准了。

  第五等是守最基本的戒律,不要干坏事。比如不要杀人,不要偷东西,不要抢劫,遵守基本的社会规范,也就是法治。

  这就是修身的几个层次。你最少要尊重法律、尊重基本的社会规范;然后要学会尊重别人;再上一层,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继续上一层,用行为贡献社会;这些都做到了,你就扫除这一切,不要所有的概念和分别,但你无时无刻不在利益社会。 (007215220401)

Tags: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