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寶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白話文解析
我先用白話略略解釋一下。
佛問須菩提,「於意云何?」你怎麼看?如來曾經在燃燈佛那裏得到過法嗎?須菩提回答說,沒有,世尊,如來在燃燈佛那裏沒有得到法。佛又問,須菩提,你怎麼看呢?菩薩莊嚴了佛土嗎?須菩提說,沒有,世尊。為甚麼呢?如果心中執著於莊嚴佛土的名相,那麼便不是真正的莊嚴佛土。真正的莊嚴佛土,應該是心中不著一物,沒有刻意地想要莊嚴佛土,也沒有莊嚴和佛土的名相,才是真正的莊嚴佛土。所以,須菩提,諸大菩薩就應該這樣生起清淨心,不應執著於外相,不應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要心無所住,不要有任何執著。
佛又問須菩提,如果有人的身體像須彌山那樣大,你怎麼看?他算不算有大身呢?須菩提說,很大,世尊,為甚麼呢?佛說,沒有身的名相,才算是真正的大身。
我的解釋跟別的地方不太一樣,我的解釋是我的解釋,別人的解释是别人的解释。不用管它。
莊嚴成往事,無得清淨心。了將無住意,融入主人公。
禅心詩意
你老是談那個叫燃燈的往事,
你的談是另一種莊嚴,
那個長滿霸髪的古佛,
給了你一鉢一鉢的經文。
你當然得到了很多,
只是你總是謙虚,
你說你並無所得,
那是你自己說的。
我卻知道你得到了太多,
經過了無量劫的時光,
你仍然那麼富有
那不都是你的遺產嗎?
還有你的身子,
有須彌山那麼大,
大千世界,
只是你手中的微塵。
你總說那身子其實非身,
這當然是另一種比喻,
你總是說這號話,
我聽得懂,
但這世界,
這號耳朵早已稀奇。
你總是說清淨清淨,
但這一曲仍是高山流水,
世人需要下里巴人,
曲高時,
必然和寡,
雖然你不在乎世界的反應,
但你的信徒,
其實是越來越少。
你還叫他們看空眼中之色,
那約麗其實是雨後的虹,
也像炎陽下的露珠,
你總是叫他們了無牽掛,
叫他們看而無看,
叫他們聞所未聞。
只是這話仍是太玄,
天邊沒有回應的響雷,
這如同那拈花一笑,,
破顔者,
只有那個老者。
雪漠深解
我用四句偈子概括了上面的那段文字。
所謂佛國的莊嚴,其實已成往事了。往事是甚麼?往事只是一點點記憶,是過去的虚幻,不值得執著。要將不執著融入自己的主人公。甚麼是主人公?真心。涼州賢孝中有一段關於修行的句子:「無音寺裏撞警鐘,響亮兒一聲,忽然間驚醒了主人公,趕退了魔君。」這裏的主人公,就是真心。
燃燈出家前,世尊為七地。二劫漸滿時,遇佛升八地。
古佛故授記,名釋迦牟尼。已證無生法,明真如實相。
忍亦是通達,無礙不退意。聞法而不取,理體及實智。
雖然小乘上座部認為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是至高無上的大阿羅漢,因功德圓滿被稱為『佛』。但大乘大眾部興起之後,佛教中出現了新的說法,認為釋迦牟尼只是賢劫佛中的一尊,很多佛都早於釋迦牟尼成佛,未來也會有很多佛將要出世,被稱為賢劫千佛。
相傳,燃燈佛就早於釋迦牟尼成佛。燃燈成佛的時候,釋迦牟尼還是七地菩薩,遠行地。到了二賢劫快要圓滿的時候,釋迦牟尼才升華為八地菩薩。注意,在最早的傳說中,圓滿資糧道是非常難的,得用無數劫、生生世世的時間積累資糧,那過程非常漫長。劫是衡量時間的一種單位。據說在釋迦牟尼升華為八地菩薩時,燃燈佛曾授記他將來會在甚麼地方成道,號釋迦牟尼。
釋迦指的是釋迦族,牟尼是聖人,釋迦牟尼便是釋迦族的聖人。釋迦牟尼的心咒是:『牟尼牟尼摩訶牟尼梭哈。」它的意思是:「聖人啊聖人啊,大聖人請加持我吧。」注意,所有咒語中都有『梭哈』。為甚麼呢?因為梭哈是「請加持我」的意思。過去在印度你只要證得登地菩薩的果位,就可以有自己的心咒。部份心咒是巴利語的。最早的時候,釋迦牟尼不讓弟子們用梵文講法唸經,要求弟子們一定要用巴利語。為甚麼呢?因為印度老百姓多用巴利語,梵文是學者的語言,如果用梵文講法的話,老百姓聽不懂,相反如果用巴利語來講法唸咒,老百姓自然就能理解。但後來,咒語被翻譯到漢地之後,人們就慢慢地不知道為甚麼要唸咒了。因為,佛教有「五不翻」的規矩,就是說咒語是不能翻譯的。這雖然是對的,但也影響了成就。因為,知道意思地唸誦是提起正念,咒語的正能量也能熏染心靈,但你如果不知道咒語講了甚麼,僅僅是機械化地、有口無心地唸咒,就容易陷入無記的狀態,這樣的持咒意義不大,
那麼咒語真正的意義是甚麼呢?是用正能量來暗示自己,讓自己慢慢地實現升華,破除執著。『自強不息,天道酬勤』「自強不息,戰勝自己」就是我早年的咒語,每天早上我都會唸。最早的咒語就是這樣產生的,但翻譯到後來就只有音譯了。比如蓮花生大師心咒『嗡啊吽班則爾咕噜叭嘛悉地吽」——「班則爾」是金剛,『咕噜』是上師,完整的意思就是『金剛上師蓮花生請加持我」——如果不知道這些心咒的意思,僅僅是有口無心、沒有正念地唸誦的話,就起不到自我暗示、自我升華的作用了。甚至有些人把一些非常好的咒語進行異化、神化、妖魔化。比如,《奶格瑪百字明》,行者唸誦:『嗡咕噜奶格瑪薩瑪呀,瑪奴巴拉呀,咕噜奶格瑪帝奴巴,地叉知桌美巴娃,蘇多卡右美巴哇…」這段話的意思是:「祈請奶格瑪,滿願守誓戒。佛我本一體,成就本尊身。堅定吾空性,賜吾瑜伽密。空性觀諸法,樂空不相違。賜吾自在行,賜吾金剛勇。成就五佛智,賜吾圓滿功。勿捨弟子我,懺悔靜身心。安住三摩地,不捨金剛性。」如果念誦的人知道意思,始終保持正念,而且非常專注,達到無我,那麼唸誦就是有意義的,因為它會對你產生智慧的熏染——「祈請奶格瑪,滿願守誓戒』,奶格嗎,請您像最初發願的那樣加持我這樣的眾生,幫助我們成佛; 「佛我本一體,成就本尊身」,請加持我讓我證得佛我不二、我與本尊無二無別的境界;「堅定吾空性,賜吾瑜伽密」,請堅定我的信念,讓我始終追求空性的解脫,讓我能接收到傳承教法的生命能量,開啟我的本有智慧;「空性觀諸法,樂空不相違」,在空性境界之中,樂就是空,空就是樂,兩者並不衝突……還有「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類偈子它就是釋迦牟尼最早教給比丘們的咒語。
關於咒語,有個故事很有意思。釋迦牟尼有個弟子記性很差,不記得經文,教甚麼都記不住,也背不下偈子。最後,釋迦牟尼就教他掃地。釋迦牟尼問他,你能記住「掃除」兩個字嗎?他說可以。釋迦牟尼就教他一邊掃地一邊唸誦『掃除』。然後這個弟子就照着做,一邊唸誦『掃除』「掃除」「掃除」,一邊專注地掃地。因為掃除的意思就是掃去灰塵,是正念,所以他久久唸誦就能得道。最早的咒語就是這樣,充滿了智慧信息。知道意思地唸誦,才有意義,因為咒語的本質是作用於心性的正能量。所以,不明意思、根據發音來持咒的修行人之中,證道者非常少,越來越少,因為很多人都不明白咒語的意思。不明咒語的意思,是很難成就的。不過如果你找到了真正的上師,就算你不知道咒語的意思,上師在給你傳咒語的時候,也會告訴你一些心性的、真理性的東西,也就是為你開示心性。開示心性之後的持咒,就能起作用。
咒語的另一重含義,就是和祈請對象建立聯繁,也就是達到相應,這是咒語的秘密之一。這種聯繁就像問某人要上電話號碼,給他打一個電話,問他:喂,你是誰?他回答你,然後你們開始交流,他解答你的問題,讓你不再迷惑。你能不能要上這個『電話號碼』,取決於你有多在乎他,你跟他有沒有緣,這決定了你跟他對不對機。如果你跟他對機,那麼不用言語的溝通,你就能理解他的話。你的心能跟他達到同步,你所想的,正是他所想的,這時一個眼神你們就能明白彼此。不用解釋,一切俱足。但有些人不對機,他不能完全接收到對方的心傳來的信息,所以,他必須不斷地尋覺,不斷地調頻,讓心裏少一點阻礙自己的東西,讓自己少一點凡夫的猜測和計較,讓自己的心像婴兒一樣柔軟、純淨,這樣才能跟宇宙中的偉大存在建立聯繁。覺受也罷,功能也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心裹在乎的東西,是心裹的追求。只有當你的追求跟偉大存在達成一致,你不去計較一些小我的得失時,你才有可能實現相應。有時,相應也是一種資格。這種資格取決於你的心,也體現於你的行為,有時,它更體現於你的思維。你怎麼想,決定了你怎麼做,也決定了你的行為給自己帶來的那種反作用力。
思維是一種能量,念頭也是一種物質。
我曾經和幾個科學家探討過這個問題,人的細胞有全息性,腦波也有全息性,一個人的腦波代表了他所有的證量。所以,智者有智慧的場能。
釋迦牟尼成為聖人之後,就「已證無生法,明真如實相」了。「無生法」就是無生無滅的空性,無生便無死。「明真如實相」,明白甚麼是真如,甚麼是實相,甚麼是真心,世界的本來面目是甚麼樣子。明白,就是解脫為甚麼明白就是解脫?因為實相是一種沒有執著的境界,無執的境界,會和法界中無執的能量達成共振,實現子母光明會,證得法身。你心中有甚麼,就會跟甚麼達成共振,不僅僅會跟宇宙中美好的能量達成共振,有時也會和宇宙中邪惡的能量達成共振,比如,當你追求欲望、非常食婪的時候,你就會和法界食婪的力量達成共振;當你仇恨的時候,就會和法界中仇恨的力量達成共振。所以,阿修羅最喜歡人間的爭鬥,人間有爭鬥的時候,他們就充滿了力量。當你明白這個道理,調整自己的心,呼喚一種正面的能量時,你慢慢地就會明白、放下,跟解脫的力量相應,自己也擁有解脫的力量。相應就是達成共振。當你的生命感受到解脫的力量時,你就能解脫。因為,一滴水一旦進入大海,就會跟大海融為一體,而不僅僅是一滴水本身了。同樣道理,當你證得的子光明和法界本有的解脫的力量達成共振時,你就會融入法界本有的光明,化為光明本身。這就是解脱的原理。
所以,當我們感到難受時,不要想方設法地改變世界,改變自己生存的現狀,要追求破執,所有的難受都是執著帶來的,一切經歷其實都在成為過去。過去對當下所有的影響,都是在某個瞬間影響了你心靈的寧靜,讓你的心多了一點貪婪,多了一點愚味,多了一點仇恨,心的不清淨,會讓你的生命也變得不清淨。所以,有執著就無解脫——既無解脫的心,也無解脫的命運。這就是追求破執的理由。
佛家真正的本質就是破執,離開破執,所有東西都屬於外道,即使是善的,也是外道。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哪怕你現在還沒有實現破執,你也必須有破執的追求,不能一直維護着執著,始終不願意放手。很多人確實還停留在世間法的層面,即使修行人也是這樣,他們破不了執,但他們也許會鄉往破執、追求破執,當他們不去追求欲望,不給自己的心靈增加煩惱和愚味的時候,久而久之,他們就真的可以破除執著。一定要明白,不管我們如何執著,都不可能擁有我們執著的東西,執著是一場自欺欺人的遊戲。
「忍亦是通達,無礙不退意。」證得無生法之後,忍也會變成一種通達。甚麼叫通達?通達就是無礙,就是沒有任何障礙,可以隨心所欲。但這個隨心所欲又不是放縱欲望,而是自主心靈,一切都不能阻礙你實踐自己所明白的真理。當忍也變得通達時,會出現甚麼情況呢?你會發現自己忍無可忍。不是忍耐到了極限,再也忍不住,想要爆發了,而是發現自己即使想找個東西來忍耐一下,也沒有任何東西需要你去忍。一切都是圓滿的,因為一切都歸於空性都在飛快地變化,都在飛快地消失,都在飛快地化為夢幻泡影。知道自己在做夢的時候,還有東西需要你忍耐或是不忍耐嗎?所以,忍無忍。
所謂的『無生法忍』,就是明白其實沒有值得忍的東西,因為無生無死,無來無去,無值無不值。那時,便沒有忍的概念了ه有這個概念,覺得自己在忍耐,就不是真正的忍,不是無生法忍。
「無礙」就是不退轉的意思。八地菩薩以上就不會退轉了,為甚麼?因為他的智慧達到了一定的境界,他不容易受到迷惑。但這也只是一種說法,有時仍然會出現例外。我們舉個例子,虚雲老和尚生下來的時候據說是個肉疙瘩,別人把它剖開,才發現裏面的婴兒。一般情況下,人們認為這樣的孩子都是八地菩薩投胎轉世的,不受隔胎之迷,就是說,他剛出生就有智慧,不會因為進入了輪迥,就有了人的愚痴。漢人都相信這種說法,覺得虚雲老和尚是八地菩薩轉世的,但不管他是不是轉世而來的菩薩,他其實都已經迷了。為甚麼呢?因為,他一直朝拜五台山,一直苦修,修到五十六歲的時候,他才開悟。當時他在沏水,開水燙了手,杯子掉到了地下,頓時虚空粉碎,他就開悟了。這時開悟,說明之前沒有開悟,還迷着呢。所以,菩薩非常害怕投胎轉世,哪怕他上輩子已經成就了,證得了智慧,一旦進入輪迥,他還是會迷掉的。他跟凡夫的不同,是他雖然迷了,但仍然知道要修道。虚雲就是這樣,他的修行非常刻苦,他天生知道如何修道,但苦修的過程他続不過去,不苦修,他還是沒有智慧。
所謂的活佛也是這樣,哪怕他真的是大成就者轉世的,真的是某個佛的化身,他也必須得自己修行。活佛即使叫活佛,也不一定是聖者,不管前世是甚麼樣的人,都跟這輩子沒有必然的關係。這輩子的明白,取決於這輩子的修行。如果不修的話,哪怕你有活佛的名號,也沒有用。我就認識幾位愚痴貪婪的活佛,活佛這個名號給他帶來的是利益和誘惑,而不是智慧和慈悲,更不是解脫。
前段時間,我有個朋友寫過一篇文章,叫《失控的活佛》。為甚麼叫『失控的活佛』呢?就是說,活佛現象已經失控了。在藏地,只要你給多少多少錢,他就封你做活佛。比如,漢地的一些和尚只要拿出幾萬元,捐給寺裏,他就能得到活佛的名號。藏地本身是沒有這個概念的,藏語中本身就沒有這個詞,只有「化身」,漢文音譯是祖古。「活佛」的稱謂是漢人想出來的。在藏地,達賴喇嘛不是活佛,而是喇嘛,他不會說自己是達賴活佛,他認為自己是出家人,哪怕是上師,也是導師,他不認為自己是活佛,更不會自封為活佛。包括班禅,也不認為自己是活佛。他們沒有這個概念,也不追求這個概念。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聞法而不取」,聽到法,得到法的精髓,但他不取。所謂的不取,就是不執著。聞法但不執著。為甚麼說釋迦牟尼「在燃燈佛所,於法寶無所得」?就是因為「聞法而不取」,聽到法,得到解脫,但是不執著,沒有法執。不過,他雖然不執著,但確實得到了兩種東西:一是理上的明白;二是實質的證量。就是說他不僅僅明白了智慧本體,也證得了他見到的智慧。佛教就是明白和證得合二為一,也是教與證合二為一。所以,當你修到一定的時候,擁有一定的智慧,你一眼就能看出甚麼是內道,甚麼是外道,甚麼是附佛外道,甚麼是邪教。為甚麼?因為你太了解了,兩條路你也許都走過。你知道內外道最本質的區別,就是前者破執,後者不破執;前者消除你的欲望,後者增加你的欲望。這是兩條截然不同的路子,相當於一個走上海,一個走北京,所以目的地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待在一個群體裏一天比一天清涼,一天比一天放下و一天比一天快樂,一天比一天沒有執著,一天比一天無求,你走的就是正道;如果你一天比一天求得多,一天比一天煩惱,一天比一天貪婪,既想發大財,又想長壽,有諸多的東西都在勾起你的貪心,你走的就肯定不是正道。因為,佛教真正的精髓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四相。如果不但有人我眾生壽者相,還有財富相、名利相,就更不是佛教了。
心中若有法,即非成八地。精進更莊嚴,心中若無事。
心中如果有法的概念,牽掛於法,覺得我得到甚麼法了,他就沒有證得八地菩薩果位。因為他執著於法。只要有執著、有牽掛,不管執著的是法,還是其他的甚麼東西,哪怕是解脫,都沒有得道,都不是八地菩薩。真正的得道,必須是了無牽掛、五智俱足的。它不是一種死寂的狀態。
這個狀態很多人都弄錯了,包括王陽明。我看過王陽明的傳記,王陽明很有意思,他吸收了佛道文化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學問。從「知行合一」「良知」等話語體系之中,就可以看出明顯的禅宗心性學說的痕跡,只是換了名詞而已,他的弟子也能看出來,但他既罵佛,又罵道,這讓人很不舒服。因為,他從別人那兒拿到好東西,發展出自己的東西,反而罵給了他這個東西的人,不認可讓自己受益的佛家和道教,這是不對的。那麼,他為甚麼要否定佛家,否定道教呢?因為他覺得佛道的不牽掛是避世,事實上不是這樣的。他放不下對父親的孝心,就堅決否定佛教,認為佛教教人躲避人倫,是消極的,他根本就不知道,不牵掛不是不做事、不孝敬,而是雖然行為上很孝敬、心裏也很愛父親,但他不執著於孝敬的行為,也不執著於親情,所以沒有煩惱。這是天性中自然智的顯現,是五智俱足之後出現的狀態,並不是只有一片空寂的。
王陽明的問題在於他汲取了佛道積極的東西,卻抓住佛家自己也反對的偏空來否定佛家。但他把佛道的東西披上儒家的外衣,讓儒釋道三者相合,創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體系,這也很了不起。他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但他不是佛教意義上的聖人。因為他不知道甚麼是破執,不知道真正的了無牽掛不是避世清修,不積極做事,而是積極做事但不執著,精進但不執著,孝敬但不執著,貢獻但不執著,愛但不執著,因為一有執著,就有煩惱。佛家反對的是煩惱,而不是行為和情感本身。所以,《金剛經》說:『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精進地莊嚴佛土,但心中沒有莊嚴的名相,這才是真正的莊嚴佛土。
曾經有個名氣很大的朋友想見我,但我拒絕了。我為甚麼拒絕呢?因為,我在他的博客裏看到他跟這個仁波切合影,又跟那個名人合影,他總是攀緣,我很不喜歡這樣的行為,就像有人在文章裏寫到『我和某某交流,某某如何評價我』「我跟某某交流,我得到了甚麼東西」。注意,這說明他心裏有一種東西,他非常脆弱,需要靠外面的東西來支撐。如果他很自信的話,他根本就不需要從外界得到認可。當然,我不願見他,不是因為他不自信,而是因為我不想當幫助別人出名的託兒,也不需要他做託兒來幫助我出名。
一定要明白,精進莊嚴是自己心裏的東西,如果你靠外物來支撐自己的心,說明你心裏有個東西非常脆弱,很容易被別人摧毁,也很容易被自己摧毁。太陽從來不會問小草、問大地、問樹木,證實一下它們有沒有感到溫暖。太陽不會這樣。它只發自己的光就夠莊嚴了,因為它不需要月亮和樹木來證實自己。
在佛家修行中,對手永遠都是自己的執著,降伏對自己的執著之後,就要破除對世界的執著,對心外整個法界的執著,也就是法執。這時,因為你已經破除我執了,心裏了無牽掛,那麼在無我的狀態下,你自然就能破除法執,不需要外部條件來支撑。
為甚麼不需要?因為他甚麼都不求。
當一個人明白自己的一生只需要一杯水,不去貪求其他東西的時候,他還有標榜自己的必要嗎?他還需要別人的認可嗎?他還需要莊嚴自己嗎?不需要。他本來就是那樣的,他不是為了得到甚麼,才那樣的。所以,你認可他,他也那樣;你不認可他,他也那樣。你來他也那樣,你去他也那樣,有也那樣,沒有也那樣,他的心永遠屬於自己,他不在乎世界。因為他不在乎世界,所以所有的外相對他來說,都沒有意義,這就是平常心。
趙州老和尚八十歲才開悟,之前一直在行腳,到了一百二十歲的時候,他已經打成一片了。有一天,一個尼姑來找他,向他求法,他就在尼姑的大腿上摸了一把。尼姑說,哎,老和尚,你還有這個嗎?趙州老和尚說,我沒有這個,是你有這個。這就是機鋒對話。甚麼意思呢?就是說,趙州老和尚已經破相了,他的心中沒有男女之相,也沒有男女之事,但尼姑的心裏還有男女之相,還有男女之事,她有分別心。趙州老和尚真是了不起,怪不得被人稱為古佛再世。他心裏沒有事,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這就叫覺悟。
莊嚴佛土者,應不生取著。執持佛號時,奶格瑪千諾,
唸時亦無唸,妄盡情亦空。
注意,真正的莊嚴佛土,是不執著於莊嚴佛土的。因為,每個人只要做好自己,開啟自己本有的智慧,展示自己本有的智慧,就是對佛最好的莊嚴。展示這種本有智慧的時候,也是沒有執著的。一有執著,便不是莊嚴了。所以,「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就是這個意思。沒有莊嚴的念頭,也沒有莊嚴的執著,本身就是一種莊嚴。一有莊嚴的牽掛和執著,就會流於外道,就不叫莊嚴。唸佛的時候也是這樣,是在無執狀態下提起正念。唸『奶格瑪千諾』的時候就要這樣。
『唸時亦無唸,妄盡情亦空。』唸佛的目的在於遣除妄心,與那個比你偉大的存在達成共振。只要能與偉大存在建立聯緊,達成共振,你就可以得到他的加持,當自力、傳承中的加持力和佛力相合時,你就可以破執解脫。這是密乘獨有的解脫原理,禅宗跟密乘不一樣。禅宗的優秀之處同樣在於破執,但禅宗拒絕比自己偉大的存在,禅宗注重自力。密乘既破執,也承認有一種存在比人類更偉大——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暗物質暗能量——密乘承認這種存在但不執著他。這種比人類更偉大的存在,他們稱之為本尊、空行護法。持咒的時候,就可以與偉大存在建立聯繁,久而久之,便能破除執著,得到一種升華的力量,能夠即身成就。如果隔斷這種力量,解脫是很難實現的。所以,想要實現個人解脫,就要找到很好的善知識,與他達成相應。這屬於即生解脫,不是即身成就。兩者有着生命本體上的不同:前者時間短,就這輩子;後者不但在精神層面成就,也要在生命層面成就。
莊最浄土分一心不亂者,是名佛土靜。淨者無染意,清者無相事。
净土宗追求的往生,要達到「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的境界。所謂的「一心不亂」,就是一句佛號貫穿整個生命時空,也叫心靜。心靜則佛土靜。所以一心不亂就是佛土。
靜『靜』與「染」相對,指的是沒有雑念,沒有污染。修行所有的秘密,就在於去除心上的污染。甚麼是污染呢?世間所有的名聞利養所引起的貪嗔痴慢妒,都是污染,都要掃除。掃到再也沒有東西可掃的時候,就叫靜。擦玻璃、擦鏡子,目的都是把上面的勝東西擦乾淨,擦啊擦啊,擦到上面甚麼都沒有的時候,就成功了。如果你往上加東西,那麼哪怕你加的東西非常華美,也不對,也不叫靜。心靈也是這樣,需要不斷地清理,清到最後,清無可清的時候,便叫證果。
具體該怎麼「清」呢?收攝心神,將老是琢磨世界、琢磨別人的心收回來,讓自己慢慢地靜下來,慢慢地做到心中無思,眼前無相,沒有牽掛雜念,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你走神、讓你心不在焉、讓你心猿意馬,那麼你就不會因為某個東西的出現,而忘了自己該幹甚麼,也不會受到干擾,這就叫清。清淨心就是這個意思。
本性本無染,光明心如是。法界十八界,皆當靜如此。
本性是本來無染的。
我經常將自性比喻為天空,將雑念比喻為鳥雲。無論天上有多少鳥雲,哪怕鳥雲滾滾,風雨雷電響徹天空,也污染不了天空的寧靜。這就像海面無論如何的波濤洶湧,也污染不了大海本體的寧靜,浪濤一旦停下來,大海就恢復寧靜了。光明心也是這樣。修到最後,光明心就像一面明鏡。它是俱足了三身五智之後,本體智慧的顯現。
我們不用問本體智慧甚麼時候才會顯現,也不用期待它的顯現,只管掃除心靈的垃圾就對了。怎麼掃?貪婪的時候放下貪婪,嗔恨的時候放下嗔恨,愚味的時候放下愚味,傲慢的時候放下傲慢,懷疑的時候放下懷疑,嫉妒的時候放下嫉妒,攀比的時候放下攀比,恐懼的時候放下恐懼。所謂的放下,就是不要管它,不跟着它走,不要覺得情緒會永恒,明白它是你心靈的過客,一會兒就會離開,不要放大它的威力,它就影響不了你最根本的追求。甚麼是最根本的追求?破除執著。妨礙你實現追求的,就是妄心所産生的垃圾。清除妄心,心就會越來越寧靜,到了最後,再也沒有心靈垃圾,智慧光明就會顯發。
很多人都不知道,神通也是垃圾,因為,在證得真正的光明心之前,它只是妄心的顯現,而不是光明心的妙用。它只會干擾你,傷害你的本體智慧,讓你不斷追求心外的東西,比如追求神通本身,或是追求用神通做事。當你將生命用於追求這些東西的時候,你就沒有時間修煉心性了,這是神通的壞處之一。神通的第二個壞處,是容易讓人陷入非常糟糕的狀態。
我認識一個人,他的腿瘸了,很疼。有一天他看了我的書,對我很有信心,於是在佛菩薩跟前發願,如果他的腿三天後不疼了,他就去找雪漠老師,否則他就不找了。結果他的腿真的不疼了。他因此認為雪漠老師就是他真正的善知識。當時我就對他說,你找不找我,跟你的腿有甚麼關係?佛菩薩又不是給你治腿的。我為甚麼要這麼說?因為這種情況其實很糟糕。他見了我之後,如果發生車禍,被撞成植物人,他肯定會覺得,我見了雪漠老師,所以佛菩薩懲罰我了。好笑不?這就是迷信。
很多時候,因為神秘而來的,必然因為神秘而去;因為神通而來的,必將因為神通而去;因為貪欲而來的,必將因為貪欲而去;只有因為智慧而來的人,才能留到最後。因為,一旦你明白了,智慧本體被啟動了,就會知道甚麼是好的,甚麼是不好的。所以,我們要清除一切妄心,包括那些對神秘和神通的執著,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只有智慧和慈悲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智慧和慈悲才值得我們去追求。
在中國歷史上,甚至整個佛教歷史上,所有賣弄神通的人,最終都沒有好結果。比如釋迦牟尼的兩個弟子:目犍連和蓮華色比丘尼。目犍連神通第一,但最後死於外道的亂石之下,被砸成了一堆肉泥;蓮華色比丘尼在比丘尼中也是神通第一,但最後死於提婆達多的重拳之下。他們都沒有得到傳統意義上的善終。禅宗二祖慧可屢現神異,最後也被砍去了腦袋,當然,這只是一種示現,但仍然說明神通是會帶來厄運的。因為,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時代的政府和朝廷,都會害怕追求神異而且有影響力的人,禅宗二祖就是被作為妖言惑眾的妖僧被殺掉的。任何時候都是這樣。一旦示現神通,而且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就會被認為是妖言惑眾,如果是僧人就是妖僧,如果是道人就是妖道。所以,賣弄神通是不吉祥的。
修到一定的時候,「法界十八界,皆當靜如此。」法界的六根、六識、六塵,三六一十八,被稱為十八界。六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塵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這些東西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心主觀的,另一種是內心所感召的世界,是客觀的。整個法界都囊括在這十八界之中。
法界不去考慮六根之外的東西,因為它對人、對覺悟沒有意義,或者說佛家不考慮這些東西,佛家考慮的是如何破執解脫,如何改變本體的生命。除了解脫之外的東西,佛家不去研究。所以智慧只作用於它所認為的十八界,永遠跟自己的本體有關係,永遠觀照眼耳鼻舌身意,永遠觀照色聲香味觸法。六識也是這樣,它永遠作用於本體,作用於跟你有關的世界,跟你無關的世界不是不存在,而是它不去研究。那麼誰研究?科學家研究,物理學家研究化學家研究。佛家研究的是自身的解脫。
雖則不執相,實踐下功夫。妙用戒定慧,息煩憑六度。
雖然不執著於相,外相和內相都不執著,但修行的時候,你一定要在實踐上下功夫。這一點,王陽明說得很好,知行合一。你知道了,就要做到,知和做是同時的,合二為一。知是指導做的,做是知的結果,這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陽明非常偉大的貢獻。
佛教也是這樣,教和證是一個東西。現在為甚麼會出問題呢?就是因為教理和實證分開了。很多學者在研究佛學,但他們不修行;很多修行人在實踐,但他們不研讀教理。所以兩者無法對應。一方面出現了許多盲目的、迷信的教徒,另一方面也出現了許多口若懸河的學者,對於佛家修行來說,兩者都不對。正確的方法,是教證合一,知行合一,心行合一,就是想法和行為要統一。你想得到,也要做得到;你照着做了,也要知道自己為甚麼做
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實踐上下功夫。
甚麼叫實踐?第一,體驗性的實踐,比如修行上的坐禅、觀修;第二,利眾行為,也就是我所說的做事,應對世界的實踐,妙用智慧的實踐。當兩個實踐跟你學到的東西融為一體,能用你的學來指導實踐,用實踐印證所學,讓教證合一時,才是真正的佛教現在,很多人都將兩者分開了,所以成就者非常少,迷信者非常多。實踐者非常少,空談者非常多。更多的,是不懂佛學但迷信的教徒。
過去為甚麼有那麼多成就者呢?因為,過去的成就者自己親自帶弟子,比如釋迦牟尼。釋迦牟尼的弟子可以不研究佛學,「千二百五十人聚」的阿羅漢都不研究佛學,但他們照樣教理通達,為甚麼?因為他整天聽經。佛陀整天講經,他們就整天聽經,這就是最好的學。過去都是這樣,弟子跟着實修實證、實學實證的上師修行,在修的同時學,一代一代都是如此,所以傳承就不會斷裂。每一代都會出現很多成就者。但是後來,帶弟子的傳統慢慢被割斷了,學的專門學、專門研究,修的專門修,偏重實修。結果,教證就慢慢分開了。
有位學者非常了不起,被稱為大師、佛學家,但他不修行。中央電視台採訪他,問他信不信佛的時候,他說他不信。他不信佛,但研究佛教,還寫了很多書。也許,正是因為他不修行,跟家人也不和諧,雙方都不開心。
「妙用戒定慧」,戒定慧的本質也是指導行為的。注意,戒定慧其實就是實踐。聞思學屬於教,戒定慧是修。其中,戒是拒絕,不要作惡,拒絕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定,是專注;慧,把專注用於升華自己的生命。三者是一體的,不分先後。過去還有一種說法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後來也漸漸變了,有戒確實可以得定,不一定能發慧;但真正開啟了智慧,就可以攝戒定。所以,由慧入手時,戒定慧就變成了一個東西,生起慧的同時便有戒有定。
大手印就是這樣。當你真正擁有大手印智慧或是空性智慧的時候,就不會再去執著紅塵中的一些東西了。很多東西對你來說,都味同嚼蠟,讓你去做,你也覺得沒有意思。比如,很多人長大之後就不想玩遊戲機了,為甚麼?因為他們覺得沒意思,耗費生命。但小孩子喜歡玩,因為在小孩子的生命裏,遊戲機是最吸引自己的東西。人就是這樣,你的智慧到了甚麼層次,你就會被甚麼東西吸引,當你有了一定的智慧時,你就不會貪戀紅塵中的遊戲了。
上座部佛教非常注重戒定慧,但現在的和尚戒行好的不多。守不守戒,你一眼就能看出來。
佛家不是一個名相,也不僅僅是一門學問,從本質上說,它是幫助人們離苦得樂、證得智慧的。對上座部來說,「妙用戒定慧」是平息煩惱最根本的方法。大乘佛教偏重於六度。六度也是扎扎實實的修行方法,而且它們有時是一體的,雖然有六度,但每一度中都含攝了所有的六度。比如般若,真正的般若就是含攝戒定的。真正的戒定慧本為一體。如果你想平息煩惱的話,無論選擇六種方法中的哪一種,只要持之以恒,都可以做得到。這就是『妙用戒定慧,息煩憑六度』。
閱經亦常為,慧明增定力。起文起觀照,斷根枯大樹。
約證法身說,實為無相身。
讀經很重要,要經常讀經,『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但讀甚麼經典是有講究的。甚麼講究呢?要讀對機的經典,不要讀不對機的經典。比如,你修中觀就讀中觀的經典,修般若就讀般若的經典,修唯識宗就讀唯識宗的經典,修净土就讀净土宗的經典。為甚麼呢?因為,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話語體系,也有不同的修法,亂讀的話,會造成混亂,影響自己的見地。不過,有時即使在同一部經典之中,你也會發現有自相矛盾的地方,這是因為經典大多是後來人整理的,而佛陀會根據弟子當下的修證境界來講法:你偏右,他得讓你朝左一點;你偏左,他就讓你朝右一點。忽而朝左,忽而朝右,看起來就顯得自相矛盾。實際上不是矛盾,而是智慧的妙用面對不同的根器時,他也會用不同的語言來解答同一個問題,原因同樣是對機。所以讀經也要對機。開悟之後,能自主心靈了,就不要緊,可以談別的,但同樣不能亂讀,絕不允許讀歪理邪說。在金剛乘的十四根本戒中,不讀邪門外道的書就是一條戒律,怕的是不吉祥的信息會擾亂你的心。
所以,讀書不要太雑。書中的文字,或是語言,是一種能量有些信息屬於正能量,有些信息屬於負能量,有些信息屬於干擾的能量,負能量會帶來一種不好的東西。所以,我們不但要多閱經,還要選擇對機的——也就是符合自己需要的——正能量的經典。
密乘有很多說法都是非常有道理的,看起來有點神秘,但事實上很符合選輯。比如,它說夢見破戒之人是不吉祥的。對嗎?對的。為甚麼呢?因為,當破戒之人承載的那種負面的、邪惡的、罪惡的東西進入你的生命深處時,它就在你的潛意識裏種下了惡的種子。你說這吉不吉祥?肯定不吉祥。相反,夢見佛菩薩就很吉祥因為信仰的東西已經進入你靈魂的最深處了。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種說法也是對的。
老祖宗認為,踩了破戒之人的影子都不吉祥。因為,很多東西都承載着一個人的全息,包括他的生物場。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種場能,這個場能代表了他全部的信息。如果他接觸到負面的場能那麼他就真的會招致干擾性的東西。之所以我經常強調讀好書,經常強調正能量,就是這個原因。文字中要是承載了正能量,多看就可以幫助你明理、明白所以,我們要多讀正面的、跟自己對機的經典,某種定力和慧力才會增強。這個讀經的過程,本身就是修行。讀其他的好書也是這樣,正確地讀書,就是一種修行。有很多讀者朋友買了我的書看了之後,對照自己的行為和生活,慢慢的智慧就開了,過去有些不如法的行為,他自己就能發現,以後就不再犯了。這就像通了電,電燈亮了,照出了眼前的垃圾。這個時候,你不能繼續往前面堆垃圾,而是要一點點把垃圾給掃出去,當心裏再也沒有任何垃圾時,心就乾淨了。心乾淨了,沒有染污時,智慧和慈悲自然會生起的,因為,再也沒有甚麼東西干擾你,讓你扭曲了心。在此之前也就是明白心性、安住自性、讓心屬於自己之前,你要盡量地拒一些外緣。
「起文起觀照,斷根枯大樹。」甚麼意思呢?就是說,閱讀文字的時候,文字承載的智慧就會進入他的心,他用這種智慧觀照自己,久而久之就會明白心性,心上的灰塵也會擦淨,那麼心靈的寶珠便煥發出光明了。修煉心性,就是從根本入手,叫「斷根枯大樹」。心性上的改變是究竟的改變,所以讀書比不正確的禪修更為重要。不正確的禅修,即使修上一輩子,也改變不了甚麼東西。以前貪婪的幾十年後照樣貪婪,以前愚痴的幾十年後照樣愚痴。但是,讀好書馬上就不一樣了,因為讀好書會開智慧。智慧的解脫才是最根本的解脫。
關於「斷根枯大樹」,諦諾巴給那諾巴講恒河大手印的時候也用過一個比喻。他說,之所以要從心性入手煩惱才可以斷掉,就是因為煩惱像一棵大樹,只有把大樹的根給鋸斷,大樹才會慢慢地枯死。單純在細微末節上下功夫,比如砍掉哪些樹枝,摘掉哪些葉子,都只是一些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假以時日,它又會長出來,因為樹的根部還在吸收管養。很多人治病之所以治不好,也是這個原因,他們老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不從根本上入手。這樣是不對的。一定要在「本」上下功夫,修行人的『本」,就是心。所有的修煉都必須掃去妄心,讓心性煥發出光明。心性一旦煥發出光明煩惱自然就沒有了。
舉個例子,你做了一個讓你非常痛苦的夢,但醒來之後,你發現它只是一個夢,心裏就不覺得痛苦了。因為你知道它只是記憶不會影響你的生活。生命也罷,人生也罷,最終在本質上都是記憶,都像夢幻泡影。昨天發生的事,現在想起來就像回憶一場夢;此刻發生的事情也是這樣,下一個刹那,它就變成記憶了。記憶是甚麼呢?記憶是很快就會被遺忘的東西。有記憶便有遺忘,兩者是相互呼應的,正如有美好就有醜惡,有真實就有虚假,有對就有錯,有光明就有陰影……有的東西是我們沒有辦法拒絕的。你再怎麼拒絕,消失的也會消失,變化的也會變化,你留不住。你留不住時光,留不住故事,連記憶都留不住。就像很多東西都已經被你遺忘一樣。人只能活在當下。過去的一切,都已經變成夢境了,你回憶那些記不清的事,感覺確實跟夢差不多。說發生過吧,記憶又非常朦龍;說沒有發生過吧,又明明有印象,隱隱約約有一種感覺切都恍如隔世。當你無論面對甚麼,都明白它終究會「恍如隔世」的時候,你就會證得一種離戲智慧,你就不會覺得眼前的一切有多麼真實了,那麼,你的煩惱自然就沒有了。
「約證法身說,實為無相身。」證得法身,就是證得無相之身。甚麼叫無相之身?明白無常之後,他不再執著,不再著相,明明白白看到了,也知道那是虚幻的、暫時的、很快就會過去。那麼他就不會在乎。很多人都有自己很想忘掉的事情,但快樂的事情太容易過去,留下的往往是痛苦的記憶。越想忘掉,越是忘不掉;越想放下,越是放不下。怎麼辦?接受一切。越是抗拒的記憶,就越是清晰,那麼就接受它,不再排斥和拒絕,不再刻意地迥避。像《大漠祭》中的老順那樣,『老天能給,老子就能受』。不要欺騙自己,不要為自己尋找理由,也不要為別人尋找理由,要勇敢地面對真相然後接受它:是的,發生了,但一切都會過去的。最重要的,是你此刻要做甚麼,你此刻需要甚麼,你的心怎麼樣才能坦然安寧,你的生活如何才能寧靜如初。不管發生了甚麼,你都有權享受當下的快樂。因為快樂其實不需要理由。
有個學生問我他如何才能快樂。他的生活中充滿了挫折,他覺得自己缺少開心的理由。我叫他回憶童年時代,回憶那種純真的幸福。在那個年代,他的家裏雖然很窮,雖然喜歡的玩具總是沒錢買,雖然老是被人欺負,雖然太小也談不上甚麼認不認可、自不自信,但他很快樂。他哪怕剛被人打破了頭,鮮血直流,只要他的雙腳踩在水面上,水面蕩起濾漪、濺起水花,他就覺得很快樂,微笑會從他的心裏滲上來,把傷口的疼也淹了。這就是快樂,這種快樂是不需要條件的,只需要你安住在當下,品味那一點點詩意、一點點寧靜,品味一份清風和陽光的感覺,品味一點點鳥鳴,品味活着的一切,哪怕是痛苦。因為,眼前的一切都會很快消失的,你的額角已經長出皺紋了。不是嗎?你的體力也大不如前了,過去你可以肆意地使用身體,但現在你覺出了疲憊,你覺出了身體這部機器正在向你抗議了。你覺出了一種心和身的不協調。為甚麼?因為變化。接受那變化。和諧不是委屈和妥協,而是坦然地接受。接受你無法抗拒的一切,接受發生的一切,接受即將發生的一切,明白它們很快就會過去,很快就會消失,你是怎麼抓都抓不住的。它就像虚空。所以,還是珍惜此刻的活着吧,你很快就老了。你身邊的人也很快就老了,不趁這個時候珍惜,當一切都過去、都消失,你再也沒有辦法珍惜的時候,你的生命裏就會留下遺憾。明白了這一點,你的執著就會慢慢地淡化了。你知道,你渴望的一切都會失去的,無論你得到還是得不到,無論你得意還是失意,無論你光榮還是卑微,無論你開心還是失落,無論你痛苦還是幸福,很快都會變成記憶。
有個學生說過他的一點感受。他說他嫉妒自己的一個朋友,但他同時又非常喜歡那個朋友。有一天午後,他看到朋友拿着工具在修電燈開關,屋裏的光錢有點暗,他突然有些心酸。他覺得一切都過去了,只剩下此刻的溫馨。一切的得失都不重要。因為,人與人的相遇很難,離別卻太容易。所有的熱烈都是夜空中的焰火,精彩過後,剩下的是滿滿的失落。一切都抵不過此刻的平淡和溫馨。因為一切都抓不住,一切都會過去。那麼何不放手?只有放手,才能放下。
明緣緣是夢,了識識非真。因果有法性,究竟亦是空。
明白所有的因緣。
緣是甚麼?緣就是條件。滿足條件叫有緣,不滿足條件叫無緣。因緣始終在不斷地變化。有位朋友想給我買一部iPad ,後來真的買了,拿來給我了。如果他前一個念頭想買,後一個念頭覺得我不喜歡的話,他可能就改變主意,不買了。那麼我就不會拿到這個iPad。所有東西都跟條件有關,條件是不斷變化的。念頭一變,條件就變,事物就變了。所以,世間萬物的本質跟夢幻記憶是同一個東西,都會變化。所以要明白緣,緣是一場夢。『明緣緣是夢』。
「了識識非真」,識是甚麼?識是腦子裏的觀念、理念、念頭知識,識是心內的東西,是不斷變化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會產生識。眼睛可以看到形象,産生眼識;耳朵可以聽見聲音,產生耳識;鼻子可以聞到氣味,產生鼻識;舌頭可以當到味道,產生舌識;身體有觸覺,產生身識;腦子可以思維,產生意識。能夠覺知的東西,就叫六塵,覺知本身就是六識。六根接觸六塵,於是產生六識。六識在不斷消失。眼睛看到的在消失,耳朵聽到的在消失,鼻子聞到的在消失,身體觸碰到的也在消失——注意,這個『注意』剛講出來,就消失了。耳識就是這樣。剛剛明明聽到了,但轉瞬就沒聲音了。所以,聲音非有非空,是最接近空性的。「了識識非真」,就是明白六識本是夢,此時產生,很快就會消失,它不斷在消失。
「因果有法性,究竟亦是空。」空不是不受因果,而是不斷變化。心一變,命就變了。心變是因,命變是果;清淨是因,涅槃是果。沒有這個因,就沒有那個果。但因和果會轉化。
我舉個例子,剛開始你覺得雪漠老師多麼多麼好,恨不得佩服得五體投地,後來別人跟你說了一些不太好的話,你產生了不太好的念頭,就覺得雪漠老師不對勁了,怎麼看都不舒服,然後開始誹謗。前一個善因會種下善果,後一個悪因會種下惡果。善因會轉化為惡因,善果也會轉化為惡果。一切都不是不變的。世界在變化,因果也在不斷變化。這就是因果本空。不是說沒有因果,可以不受因果,有因必然有果,但因果也是無常的,不用執著。
有人在官場裏待久了,慢慢地出現了另外一些因果,就想像陶淵明一樣,歸去來兮,把縣官的帽子掛到衙門上,不當官了,從官場裏逃出來,逃到家裏去,家裏待不住又逃到山野裏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非常悠閒自在,再也不管那些鳥七八糟的事情不當六根不靜的芝麻官了,不再為五斗米折腰。那麼因緣又變了。
因果本空的原因是選擇,選擇不斷在變化,因果就不斷在變化。也正是因為因果本空,凡夫才能成佛。如果因果不空,那麼凡夫永遠都是凡夫,佛永遠都是佛,萬事就一成不變了。這是不可能的。因果在流動,就像自行車的鏈條一樣,始終在流轉着、變化着,它不會停下來。不是說你做了壞事不用受惡報,做了好事沒有福報,不是這個意思。「本空」的意思是不斷在變化。『究竟亦是空』,就是究竟上看是歸於空性的,是變化的。
所謂的明因果,就是要明白因果的必然性和無常性。
因果的無常性就是「究竟亦是空」,因果的必然性就是「因果不空」,所以因果不空也是對的。它指的是某一個階段內必然有因有果,階段性的不空,但到了下一個階段,因果就空了,也就是變化了。種子一旦種到地裏,只要你好好地澆水施肥,它就會長大如果它是蘋果種子,就會長出蘋果樹;如果它是水稻,就會長出水稻。種子是因,結出的是果。但如果你不澆水、不施肥,或者澆水和施肥的方法不對、分量不對,甚至你加上一點硫酸,加上一點幅射性的東西,那麼結果就會變化。所以,同一顆種子種進土壤裏,不一定就會結出同樣的果實。因為中間還有其他的很多影響因素,因素一變,結果就會變。
能所雙亡時,方為莊嚴身。抛卻臭皮囊,還我莊嚴相。
染靜成一味,逸然出大塵。聲色皆無礙,真趨涅槃城。
「能所雙亡」就是自己的執著死了,自己所執著的對象也死了。能就是主體性的我;所就是主體性觀照到的對方。能為空,所也為空,意思就是「我」是空的。「我」是一堆元素和概念、念頭組合而成的,本質上並沒有「我」,沒有『雪漠』,沒有某某,沒有任何人。整個世界都是這樣,都是各種條件聚合而成的現象,随時變化,嘩嘩嘩地變化,生的生,死的死。它就像一個戲台,演員隨時在上上下下;也像一輛列車,乘客随時在上上下下。上上下下就是空,生生死死就是空,變化就是空,條件就是空。明白能所雙亡的時候,就會明白我和世界都是空的,消除了我執,消除了法執,不再執著於我和世界這兩個概念,不再執著於對方,就叫莊嚴身。如果心中還有莊嚴佛土的概念和執著,那麼就不是莊嚴。
「抛卻臭皮囊,還我莊嚴相。」抛卻臭皮囊不是讓你自殺,也不是讓你把肉體扔掉,而是明白身體終將會腐壞,不要太在乎它,不要執著於它,不要為了它去爭奪諸多的東西。當你放下了肉體所產生的諸多欲望時,你就沒有我執了,就會恢復莊嚴相,也就是本自清淨的狀態。
「染靜成一味,逸然出大塵。」修到後來,你自己就成太陽了。雖然太陽上可能有黑子——也就是你的習氣——但它影響不了太陽的光輝。那時候,我們看不到黑子,我們只能看到太陽。到了這個時候,也就無染無靜了,沒有污染本體的東西,也不追求清淨。為甚麼?因為他沒有執著了。他看到的一切,都是佛國净土,行住坐臥都快樂無憂、充滿喜悅、充滿清涼。在他眼中,一切都是圓滿的,不是二元對立的,沒有污染和清淨的分別。這時,心靜了,佛土也靜了,全世界都在向他微笑。他渾身上下的每一個毛孔都在向外散發出安詳、自在、富有、幸福、圓滿、逍遙的氣息,他不再染著紅塵的一切,這才叫『逸然出大塵』。看破紅塵,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聲色皆無礙』,美聲美色他都可以聽,但一切都捆綁不了他,因為他不執著。他知道眼耳鼻舌身意的一切都會過去。所有讓他愉快或不愉快的感覺都會過去。他可以喜歡音樂,但不聽音樂他也不會煩惱,他不會牽掛音樂,覺得沒有音樂的世界非常枯燥。所有東西,他都是來了就來了,走了也不留。為甚麼?因為他享受一切,但不執著。
我像現在這樣跟你聊天的時候,你可能覺得雪漠老師的記憶力真好,嘴一張,就能講出那麼多東西。其實我根本沒有記下甚麼東西,我腦子裏沒有字。我記不下東西,看過的書忘了,背下的單詞也忘了,甚麼都忘了。但用的時候,它又來了。很多時候,我之前背下的許多詩句之類的東西,後來都忘了,但用的時候它就會自己湧出來。這個不是我刻意去記的,它是一種智慧。
第十品莊嚴净土分
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寶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白話文解析
我先用白話略略解釋一下。
佛問須菩提,「於意云何?」你怎麼看?如來曾經在燃燈佛那裏得到過法嗎?須菩提回答說,沒有,世尊,如來在燃燈佛那裏沒有得到法。佛又問,須菩提,你怎麼看呢?菩薩莊嚴了佛土嗎?須菩提說,沒有,世尊。為甚麼呢?如果心中執著於莊嚴佛土的名相,那麼便不是真正的莊嚴佛土。真正的莊嚴佛土,應該是心中不著一物,沒有刻意地想要莊嚴佛土,也沒有莊嚴和佛土的名相,才是真正的莊嚴佛土。所以,須菩提,諸大菩薩就應該這樣生起清淨心,不應執著於外相,不應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要心無所住,不要有任何執著。
佛又問須菩提,如果有人的身體像須彌山那樣大,你怎麼看?他算不算有大身呢?須菩提說,很大,世尊,為甚麼呢?佛說,沒有身的名相,才算是真正的大身。
我的解釋跟別的地方不太一樣,我的解釋是我的解釋,別人的解释是别人的解释。不用管它。
莊嚴成往事,無得清淨心。了將無住意,融入主人公。
禅心詩意
你老是談那個叫燃燈的往事,
你的談是另一種莊嚴,
那個長滿霸髪的古佛,
給了你一鉢一鉢的經文。
你當然得到了很多,
只是你總是謙虚,
你說你並無所得,
那是你自己說的。
我卻知道你得到了太多,
經過了無量劫的時光,
你仍然那麼富有
那不都是你的遺產嗎?
還有你的身子,
有須彌山那麼大,
大千世界,
只是你手中的微塵。
你總說那身子其實非身,
這當然是另一種比喻,
你總是說這號話,
我聽得懂,
但這世界,
這號耳朵早已稀奇。
你總是說清淨清淨,
但這一曲仍是高山流水,
世人需要下里巴人,
曲高時,
必然和寡,
雖然你不在乎世界的反應,
但你的信徒,
其實是越來越少。
你還叫他們看空眼中之色,
那約麗其實是雨後的虹,
也像炎陽下的露珠,
你總是叫他們了無牽掛,
叫他們看而無看,
叫他們聞所未聞。
只是這話仍是太玄,
天邊沒有回應的響雷,
這如同那拈花一笑,,
破顔者,
只有那個老者。
雪漠深解
我用四句偈子概括了上面的那段文字。
所謂佛國的莊嚴,其實已成往事了。往事是甚麼?往事只是一點點記憶,是過去的虚幻,不值得執著。要將不執著融入自己的主人公。甚麼是主人公?真心。涼州賢孝中有一段關於修行的句子:「無音寺裏撞警鐘,響亮兒一聲,忽然間驚醒了主人公,趕退了魔君。」這裏的主人公,就是真心。
燃燈出家前,世尊為七地。二劫漸滿時,遇佛升八地。
古佛故授記,名釋迦牟尼。已證無生法,明真如實相。
忍亦是通達,無礙不退意。聞法而不取,理體及實智。
雖然小乘上座部認為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是至高無上的大阿羅漢,因功德圓滿被稱為『佛』。但大乘大眾部興起之後,佛教中出現了新的說法,認為釋迦牟尼只是賢劫佛中的一尊,很多佛都早於釋迦牟尼成佛,未來也會有很多佛將要出世,被稱為賢劫千佛。
相傳,燃燈佛就早於釋迦牟尼成佛。燃燈成佛的時候,釋迦牟尼還是七地菩薩,遠行地。到了二賢劫快要圓滿的時候,釋迦牟尼才升華為八地菩薩。注意,在最早的傳說中,圓滿資糧道是非常難的,得用無數劫、生生世世的時間積累資糧,那過程非常漫長。劫是衡量時間的一種單位。據說在釋迦牟尼升華為八地菩薩時,燃燈佛曾授記他將來會在甚麼地方成道,號釋迦牟尼。
釋迦指的是釋迦族,牟尼是聖人,釋迦牟尼便是釋迦族的聖人。釋迦牟尼的心咒是:『牟尼牟尼摩訶牟尼梭哈。」它的意思是:「聖人啊聖人啊,大聖人請加持我吧。」注意,所有咒語中都有『梭哈』。為甚麼呢?因為梭哈是「請加持我」的意思。過去在印度你只要證得登地菩薩的果位,就可以有自己的心咒。部份心咒是巴利語的。最早的時候,釋迦牟尼不讓弟子們用梵文講法唸經,要求弟子們一定要用巴利語。為甚麼呢?因為印度老百姓多用巴利語,梵文是學者的語言,如果用梵文講法的話,老百姓聽不懂,相反如果用巴利語來講法唸咒,老百姓自然就能理解。但後來,咒語被翻譯到漢地之後,人們就慢慢地不知道為甚麼要唸咒了。因為,佛教有「五不翻」的規矩,就是說咒語是不能翻譯的。這雖然是對的,但也影響了成就。因為,知道意思地唸誦是提起正念,咒語的正能量也能熏染心靈,但你如果不知道咒語講了甚麼,僅僅是機械化地、有口無心地唸咒,就容易陷入無記的狀態,這樣的持咒意義不大,
那麼咒語真正的意義是甚麼呢?是用正能量來暗示自己,讓自己慢慢地實現升華,破除執著。『自強不息,天道酬勤』「自強不息,戰勝自己」就是我早年的咒語,每天早上我都會唸。最早的咒語就是這樣產生的,但翻譯到後來就只有音譯了。比如蓮花生大師心咒『嗡啊吽班則爾咕噜叭嘛悉地吽」——「班則爾」是金剛,『咕噜』是上師,完整的意思就是『金剛上師蓮花生請加持我」——如果不知道這些心咒的意思,僅僅是有口無心、沒有正念地唸誦的話,就起不到自我暗示、自我升華的作用了。甚至有些人把一些非常好的咒語進行異化、神化、妖魔化。比如,《奶格瑪百字明》,行者唸誦:『嗡咕噜奶格瑪薩瑪呀,瑪奴巴拉呀,咕噜奶格瑪帝奴巴,地叉知桌美巴娃,蘇多卡右美巴哇…」這段話的意思是:「祈請奶格瑪,滿願守誓戒。佛我本一體,成就本尊身。堅定吾空性,賜吾瑜伽密。空性觀諸法,樂空不相違。賜吾自在行,賜吾金剛勇。成就五佛智,賜吾圓滿功。勿捨弟子我,懺悔靜身心。安住三摩地,不捨金剛性。」如果念誦的人知道意思,始終保持正念,而且非常專注,達到無我,那麼唸誦就是有意義的,因為它會對你產生智慧的熏染——「祈請奶格瑪,滿願守誓戒』,奶格嗎,請您像最初發願的那樣加持我這樣的眾生,幫助我們成佛; 「佛我本一體,成就本尊身」,請加持我讓我證得佛我不二、我與本尊無二無別的境界;「堅定吾空性,賜吾瑜伽密」,請堅定我的信念,讓我始終追求空性的解脫,讓我能接收到傳承教法的生命能量,開啟我的本有智慧;「空性觀諸法,樂空不相違」,在空性境界之中,樂就是空,空就是樂,兩者並不衝突……還有「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類偈子它就是釋迦牟尼最早教給比丘們的咒語。
關於咒語,有個故事很有意思。釋迦牟尼有個弟子記性很差,不記得經文,教甚麼都記不住,也背不下偈子。最後,釋迦牟尼就教他掃地。釋迦牟尼問他,你能記住「掃除」兩個字嗎?他說可以。釋迦牟尼就教他一邊掃地一邊唸誦『掃除』。然後這個弟子就照着做,一邊唸誦『掃除』「掃除」「掃除」,一邊專注地掃地。因為掃除的意思就是掃去灰塵,是正念,所以他久久唸誦就能得道。最早的咒語就是這樣,充滿了智慧信息。知道意思地唸誦,才有意義,因為咒語的本質是作用於心性的正能量。所以,不明意思、根據發音來持咒的修行人之中,證道者非常少,越來越少,因為很多人都不明白咒語的意思。不明咒語的意思,是很難成就的。不過如果你找到了真正的上師,就算你不知道咒語的意思,上師在給你傳咒語的時候,也會告訴你一些心性的、真理性的東西,也就是為你開示心性。開示心性之後的持咒,就能起作用。
咒語的另一重含義,就是和祈請對象建立聯繁,也就是達到相應,這是咒語的秘密之一。這種聯繁就像問某人要上電話號碼,給他打一個電話,問他:喂,你是誰?他回答你,然後你們開始交流,他解答你的問題,讓你不再迷惑。你能不能要上這個『電話號碼』,取決於你有多在乎他,你跟他有沒有緣,這決定了你跟他對不對機。如果你跟他對機,那麼不用言語的溝通,你就能理解他的話。你的心能跟他達到同步,你所想的,正是他所想的,這時一個眼神你們就能明白彼此。不用解釋,一切俱足。但有些人不對機,他不能完全接收到對方的心傳來的信息,所以,他必須不斷地尋覺,不斷地調頻,讓心裏少一點阻礙自己的東西,讓自己少一點凡夫的猜測和計較,讓自己的心像婴兒一樣柔軟、純淨,這樣才能跟宇宙中的偉大存在建立聯繁。覺受也罷,功能也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心裹在乎的東西,是心裹的追求。只有當你的追求跟偉大存在達成一致,你不去計較一些小我的得失時,你才有可能實現相應。有時,相應也是一種資格。這種資格取決於你的心,也體現於你的行為,有時,它更體現於你的思維。你怎麼想,決定了你怎麼做,也決定了你的行為給自己帶來的那種反作用力。
思維是一種能量,念頭也是一種物質。
我曾經和幾個科學家探討過這個問題,人的細胞有全息性,腦波也有全息性,一個人的腦波代表了他所有的證量。所以,智者有智慧的場能。
釋迦牟尼成為聖人之後,就「已證無生法,明真如實相」了。「無生法」就是無生無滅的空性,無生便無死。「明真如實相」,明白甚麼是真如,甚麼是實相,甚麼是真心,世界的本來面目是甚麼樣子。明白,就是解脫為甚麼明白就是解脫?因為實相是一種沒有執著的境界,無執的境界,會和法界中無執的能量達成共振,實現子母光明會,證得法身。你心中有甚麼,就會跟甚麼達成共振,不僅僅會跟宇宙中美好的能量達成共振,有時也會和宇宙中邪惡的能量達成共振,比如,當你追求欲望、非常食婪的時候,你就會和法界食婪的力量達成共振;當你仇恨的時候,就會和法界中仇恨的力量達成共振。所以,阿修羅最喜歡人間的爭鬥,人間有爭鬥的時候,他們就充滿了力量。當你明白這個道理,調整自己的心,呼喚一種正面的能量時,你慢慢地就會明白、放下,跟解脫的力量相應,自己也擁有解脫的力量。相應就是達成共振。當你的生命感受到解脫的力量時,你就能解脫。因為,一滴水一旦進入大海,就會跟大海融為一體,而不僅僅是一滴水本身了。同樣道理,當你證得的子光明和法界本有的解脫的力量達成共振時,你就會融入法界本有的光明,化為光明本身。這就是解脱的原理。
所以,當我們感到難受時,不要想方設法地改變世界,改變自己生存的現狀,要追求破執,所有的難受都是執著帶來的,一切經歷其實都在成為過去。過去對當下所有的影響,都是在某個瞬間影響了你心靈的寧靜,讓你的心多了一點貪婪,多了一點愚味,多了一點仇恨,心的不清淨,會讓你的生命也變得不清淨。所以,有執著就無解脫——既無解脫的心,也無解脫的命運。這就是追求破執的理由。
佛家真正的本質就是破執,離開破執,所有東西都屬於外道,即使是善的,也是外道。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哪怕你現在還沒有實現破執,你也必須有破執的追求,不能一直維護着執著,始終不願意放手。很多人確實還停留在世間法的層面,即使修行人也是這樣,他們破不了執,但他們也許會鄉往破執、追求破執,當他們不去追求欲望,不給自己的心靈增加煩惱和愚味的時候,久而久之,他們就真的可以破除執著。一定要明白,不管我們如何執著,都不可能擁有我們執著的東西,執著是一場自欺欺人的遊戲。
「忍亦是通達,無礙不退意。」證得無生法之後,忍也會變成一種通達。甚麼叫通達?通達就是無礙,就是沒有任何障礙,可以隨心所欲。但這個隨心所欲又不是放縱欲望,而是自主心靈,一切都不能阻礙你實踐自己所明白的真理。當忍也變得通達時,會出現甚麼情況呢?你會發現自己忍無可忍。不是忍耐到了極限,再也忍不住,想要爆發了,而是發現自己即使想找個東西來忍耐一下,也沒有任何東西需要你去忍。一切都是圓滿的,因為一切都歸於空性都在飛快地變化,都在飛快地消失,都在飛快地化為夢幻泡影。知道自己在做夢的時候,還有東西需要你忍耐或是不忍耐嗎?所以,忍無忍。
所謂的『無生法忍』,就是明白其實沒有值得忍的東西,因為無生無死,無來無去,無值無不值。那時,便沒有忍的概念了ه有這個概念,覺得自己在忍耐,就不是真正的忍,不是無生法忍。
「無礙」就是不退轉的意思。八地菩薩以上就不會退轉了,為甚麼?因為他的智慧達到了一定的境界,他不容易受到迷惑。但這也只是一種說法,有時仍然會出現例外。我們舉個例子,虚雲老和尚生下來的時候據說是個肉疙瘩,別人把它剖開,才發現裏面的婴兒。一般情況下,人們認為這樣的孩子都是八地菩薩投胎轉世的,不受隔胎之迷,就是說,他剛出生就有智慧,不會因為進入了輪迥,就有了人的愚痴。漢人都相信這種說法,覺得虚雲老和尚是八地菩薩轉世的,但不管他是不是轉世而來的菩薩,他其實都已經迷了。為甚麼呢?因為,他一直朝拜五台山,一直苦修,修到五十六歲的時候,他才開悟。當時他在沏水,開水燙了手,杯子掉到了地下,頓時虚空粉碎,他就開悟了。這時開悟,說明之前沒有開悟,還迷着呢。所以,菩薩非常害怕投胎轉世,哪怕他上輩子已經成就了,證得了智慧,一旦進入輪迥,他還是會迷掉的。他跟凡夫的不同,是他雖然迷了,但仍然知道要修道。虚雲就是這樣,他的修行非常刻苦,他天生知道如何修道,但苦修的過程他続不過去,不苦修,他還是沒有智慧。
所謂的活佛也是這樣,哪怕他真的是大成就者轉世的,真的是某個佛的化身,他也必須得自己修行。活佛即使叫活佛,也不一定是聖者,不管前世是甚麼樣的人,都跟這輩子沒有必然的關係。這輩子的明白,取決於這輩子的修行。如果不修的話,哪怕你有活佛的名號,也沒有用。我就認識幾位愚痴貪婪的活佛,活佛這個名號給他帶來的是利益和誘惑,而不是智慧和慈悲,更不是解脫。
前段時間,我有個朋友寫過一篇文章,叫《失控的活佛》。為甚麼叫『失控的活佛』呢?就是說,活佛現象已經失控了。在藏地,只要你給多少多少錢,他就封你做活佛。比如,漢地的一些和尚只要拿出幾萬元,捐給寺裏,他就能得到活佛的名號。藏地本身是沒有這個概念的,藏語中本身就沒有這個詞,只有「化身」,漢文音譯是祖古。「活佛」的稱謂是漢人想出來的。在藏地,達賴喇嘛不是活佛,而是喇嘛,他不會說自己是達賴活佛,他認為自己是出家人,哪怕是上師,也是導師,他不認為自己是活佛,更不會自封為活佛。包括班禅,也不認為自己是活佛。他們沒有這個概念,也不追求這個概念。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聞法而不取」,聽到法,得到法的精髓,但他不取。所謂的不取,就是不執著。聞法但不執著。為甚麼說釋迦牟尼「在燃燈佛所,於法寶無所得」?就是因為「聞法而不取」,聽到法,得到解脫,但是不執著,沒有法執。不過,他雖然不執著,但確實得到了兩種東西:一是理上的明白;二是實質的證量。就是說他不僅僅明白了智慧本體,也證得了他見到的智慧。佛教就是明白和證得合二為一,也是教與證合二為一。所以,當你修到一定的時候,擁有一定的智慧,你一眼就能看出甚麼是內道,甚麼是外道,甚麼是附佛外道,甚麼是邪教。為甚麼?因為你太了解了,兩條路你也許都走過。你知道內外道最本質的區別,就是前者破執,後者不破執;前者消除你的欲望,後者增加你的欲望。這是兩條截然不同的路子,相當於一個走上海,一個走北京,所以目的地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待在一個群體裏一天比一天清涼,一天比一天放下و一天比一天快樂,一天比一天沒有執著,一天比一天無求,你走的就是正道;如果你一天比一天求得多,一天比一天煩惱,一天比一天貪婪,既想發大財,又想長壽,有諸多的東西都在勾起你的貪心,你走的就肯定不是正道。因為,佛教真正的精髓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四相。如果不但有人我眾生壽者相,還有財富相、名利相,就更不是佛教了。
心中若有法,即非成八地。精進更莊嚴,心中若無事。
心中如果有法的概念,牽掛於法,覺得我得到甚麼法了,他就沒有證得八地菩薩果位。因為他執著於法。只要有執著、有牽掛,不管執著的是法,還是其他的甚麼東西,哪怕是解脫,都沒有得道,都不是八地菩薩。真正的得道,必須是了無牽掛、五智俱足的。它不是一種死寂的狀態。
這個狀態很多人都弄錯了,包括王陽明。我看過王陽明的傳記,王陽明很有意思,他吸收了佛道文化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學問。從「知行合一」「良知」等話語體系之中,就可以看出明顯的禅宗心性學說的痕跡,只是換了名詞而已,他的弟子也能看出來,但他既罵佛,又罵道,這讓人很不舒服。因為,他從別人那兒拿到好東西,發展出自己的東西,反而罵給了他這個東西的人,不認可讓自己受益的佛家和道教,這是不對的。那麼,他為甚麼要否定佛家,否定道教呢?因為他覺得佛道的不牽掛是避世,事實上不是這樣的。他放不下對父親的孝心,就堅決否定佛教,認為佛教教人躲避人倫,是消極的,他根本就不知道,不牵掛不是不做事、不孝敬,而是雖然行為上很孝敬、心裏也很愛父親,但他不執著於孝敬的行為,也不執著於親情,所以沒有煩惱。這是天性中自然智的顯現,是五智俱足之後出現的狀態,並不是只有一片空寂的。
王陽明的問題在於他汲取了佛道積極的東西,卻抓住佛家自己也反對的偏空來否定佛家。但他把佛道的東西披上儒家的外衣,讓儒釋道三者相合,創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體系,這也很了不起。他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但他不是佛教意義上的聖人。因為他不知道甚麼是破執,不知道真正的了無牽掛不是避世清修,不積極做事,而是積極做事但不執著,精進但不執著,孝敬但不執著,貢獻但不執著,愛但不執著,因為一有執著,就有煩惱。佛家反對的是煩惱,而不是行為和情感本身。所以,《金剛經》說:『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精進地莊嚴佛土,但心中沒有莊嚴的名相,這才是真正的莊嚴佛土。
曾經有個名氣很大的朋友想見我,但我拒絕了。我為甚麼拒絕呢?因為,我在他的博客裏看到他跟這個仁波切合影,又跟那個名人合影,他總是攀緣,我很不喜歡這樣的行為,就像有人在文章裏寫到『我和某某交流,某某如何評價我』「我跟某某交流,我得到了甚麼東西」。注意,這說明他心裏有一種東西,他非常脆弱,需要靠外面的東西來支撐。如果他很自信的話,他根本就不需要從外界得到認可。當然,我不願見他,不是因為他不自信,而是因為我不想當幫助別人出名的託兒,也不需要他做託兒來幫助我出名。
一定要明白,精進莊嚴是自己心裏的東西,如果你靠外物來支撐自己的心,說明你心裏有個東西非常脆弱,很容易被別人摧毁,也很容易被自己摧毁。太陽從來不會問小草、問大地、問樹木,證實一下它們有沒有感到溫暖。太陽不會這樣。它只發自己的光就夠莊嚴了,因為它不需要月亮和樹木來證實自己。
在佛家修行中,對手永遠都是自己的執著,降伏對自己的執著之後,就要破除對世界的執著,對心外整個法界的執著,也就是法執。這時,因為你已經破除我執了,心裏了無牽掛,那麼在無我的狀態下,你自然就能破除法執,不需要外部條件來支撑。
為甚麼不需要?因為他甚麼都不求。
當一個人明白自己的一生只需要一杯水,不去貪求其他東西的時候,他還有標榜自己的必要嗎?他還需要別人的認可嗎?他還需要莊嚴自己嗎?不需要。他本來就是那樣的,他不是為了得到甚麼,才那樣的。所以,你認可他,他也那樣;你不認可他,他也那樣。你來他也那樣,你去他也那樣,有也那樣,沒有也那樣,他的心永遠屬於自己,他不在乎世界。因為他不在乎世界,所以所有的外相對他來說,都沒有意義,這就是平常心。
趙州老和尚八十歲才開悟,之前一直在行腳,到了一百二十歲的時候,他已經打成一片了。有一天,一個尼姑來找他,向他求法,他就在尼姑的大腿上摸了一把。尼姑說,哎,老和尚,你還有這個嗎?趙州老和尚說,我沒有這個,是你有這個。這就是機鋒對話。甚麼意思呢?就是說,趙州老和尚已經破相了,他的心中沒有男女之相,也沒有男女之事,但尼姑的心裏還有男女之相,還有男女之事,她有分別心。趙州老和尚真是了不起,怪不得被人稱為古佛再世。他心裏沒有事,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這就叫覺悟。
莊嚴佛土者,應不生取著。執持佛號時,奶格瑪千諾,
唸時亦無唸,妄盡情亦空。
注意,真正的莊嚴佛土,是不執著於莊嚴佛土的。因為,每個人只要做好自己,開啟自己本有的智慧,展示自己本有的智慧,就是對佛最好的莊嚴。展示這種本有智慧的時候,也是沒有執著的。一有執著,便不是莊嚴了。所以,「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就是這個意思。沒有莊嚴的念頭,也沒有莊嚴的執著,本身就是一種莊嚴。一有莊嚴的牽掛和執著,就會流於外道,就不叫莊嚴。唸佛的時候也是這樣,是在無執狀態下提起正念。唸『奶格瑪千諾』的時候就要這樣。
『唸時亦無唸,妄盡情亦空。』唸佛的目的在於遣除妄心,與那個比你偉大的存在達成共振。只要能與偉大存在建立聯緊,達成共振,你就可以得到他的加持,當自力、傳承中的加持力和佛力相合時,你就可以破執解脫。這是密乘獨有的解脫原理,禅宗跟密乘不一樣。禅宗的優秀之處同樣在於破執,但禅宗拒絕比自己偉大的存在,禅宗注重自力。密乘既破執,也承認有一種存在比人類更偉大——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暗物質暗能量——密乘承認這種存在但不執著他。這種比人類更偉大的存在,他們稱之為本尊、空行護法。持咒的時候,就可以與偉大存在建立聯繁,久而久之,便能破除執著,得到一種升華的力量,能夠即身成就。如果隔斷這種力量,解脫是很難實現的。所以,想要實現個人解脫,就要找到很好的善知識,與他達成相應。這屬於即生解脫,不是即身成就。兩者有着生命本體上的不同:前者時間短,就這輩子;後者不但在精神層面成就,也要在生命層面成就。
莊最浄土分一心不亂者,是名佛土靜。淨者無染意,清者無相事。
净土宗追求的往生,要達到「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的境界。所謂的「一心不亂」,就是一句佛號貫穿整個生命時空,也叫心靜。心靜則佛土靜。所以一心不亂就是佛土。
靜『靜』與「染」相對,指的是沒有雑念,沒有污染。修行所有的秘密,就在於去除心上的污染。甚麼是污染呢?世間所有的名聞利養所引起的貪嗔痴慢妒,都是污染,都要掃除。掃到再也沒有東西可掃的時候,就叫靜。擦玻璃、擦鏡子,目的都是把上面的勝東西擦乾淨,擦啊擦啊,擦到上面甚麼都沒有的時候,就成功了。如果你往上加東西,那麼哪怕你加的東西非常華美,也不對,也不叫靜。心靈也是這樣,需要不斷地清理,清到最後,清無可清的時候,便叫證果。
具體該怎麼「清」呢?收攝心神,將老是琢磨世界、琢磨別人的心收回來,讓自己慢慢地靜下來,慢慢地做到心中無思,眼前無相,沒有牽掛雜念,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你走神、讓你心不在焉、讓你心猿意馬,那麼你就不會因為某個東西的出現,而忘了自己該幹甚麼,也不會受到干擾,這就叫清。清淨心就是這個意思。
本性本無染,光明心如是。法界十八界,皆當靜如此。
本性是本來無染的。
我經常將自性比喻為天空,將雑念比喻為鳥雲。無論天上有多少鳥雲,哪怕鳥雲滾滾,風雨雷電響徹天空,也污染不了天空的寧靜。這就像海面無論如何的波濤洶湧,也污染不了大海本體的寧靜,浪濤一旦停下來,大海就恢復寧靜了。光明心也是這樣。修到最後,光明心就像一面明鏡。它是俱足了三身五智之後,本體智慧的顯現。
我們不用問本體智慧甚麼時候才會顯現,也不用期待它的顯現,只管掃除心靈的垃圾就對了。怎麼掃?貪婪的時候放下貪婪,嗔恨的時候放下嗔恨,愚味的時候放下愚味,傲慢的時候放下傲慢,懷疑的時候放下懷疑,嫉妒的時候放下嫉妒,攀比的時候放下攀比,恐懼的時候放下恐懼。所謂的放下,就是不要管它,不跟着它走,不要覺得情緒會永恒,明白它是你心靈的過客,一會兒就會離開,不要放大它的威力,它就影響不了你最根本的追求。甚麼是最根本的追求?破除執著。妨礙你實現追求的,就是妄心所産生的垃圾。清除妄心,心就會越來越寧靜,到了最後,再也沒有心靈垃圾,智慧光明就會顯發。
很多人都不知道,神通也是垃圾,因為,在證得真正的光明心之前,它只是妄心的顯現,而不是光明心的妙用。它只會干擾你,傷害你的本體智慧,讓你不斷追求心外的東西,比如追求神通本身,或是追求用神通做事。當你將生命用於追求這些東西的時候,你就沒有時間修煉心性了,這是神通的壞處之一。神通的第二個壞處,是容易讓人陷入非常糟糕的狀態。
我認識一個人,他的腿瘸了,很疼。有一天他看了我的書,對我很有信心,於是在佛菩薩跟前發願,如果他的腿三天後不疼了,他就去找雪漠老師,否則他就不找了。結果他的腿真的不疼了。他因此認為雪漠老師就是他真正的善知識。當時我就對他說,你找不找我,跟你的腿有甚麼關係?佛菩薩又不是給你治腿的。我為甚麼要這麼說?因為這種情況其實很糟糕。他見了我之後,如果發生車禍,被撞成植物人,他肯定會覺得,我見了雪漠老師,所以佛菩薩懲罰我了。好笑不?這就是迷信。
很多時候,因為神秘而來的,必然因為神秘而去;因為神通而來的,必將因為神通而去;因為貪欲而來的,必將因為貪欲而去;只有因為智慧而來的人,才能留到最後。因為,一旦你明白了,智慧本體被啟動了,就會知道甚麼是好的,甚麼是不好的。所以,我們要清除一切妄心,包括那些對神秘和神通的執著,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只有智慧和慈悲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智慧和慈悲才值得我們去追求。
在中國歷史上,甚至整個佛教歷史上,所有賣弄神通的人,最終都沒有好結果。比如釋迦牟尼的兩個弟子:目犍連和蓮華色比丘尼。目犍連神通第一,但最後死於外道的亂石之下,被砸成了一堆肉泥;蓮華色比丘尼在比丘尼中也是神通第一,但最後死於提婆達多的重拳之下。他們都沒有得到傳統意義上的善終。禅宗二祖慧可屢現神異,最後也被砍去了腦袋,當然,這只是一種示現,但仍然說明神通是會帶來厄運的。因為,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時代的政府和朝廷,都會害怕追求神異而且有影響力的人,禅宗二祖就是被作為妖言惑眾的妖僧被殺掉的。任何時候都是這樣。一旦示現神通,而且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就會被認為是妖言惑眾,如果是僧人就是妖僧,如果是道人就是妖道。所以,賣弄神通是不吉祥的。
修到一定的時候,「法界十八界,皆當靜如此。」法界的六根、六識、六塵,三六一十八,被稱為十八界。六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塵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這些東西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心主觀的,另一種是內心所感召的世界,是客觀的。整個法界都囊括在這十八界之中。
法界不去考慮六根之外的東西,因為它對人、對覺悟沒有意義,或者說佛家不考慮這些東西,佛家考慮的是如何破執解脫,如何改變本體的生命。除了解脫之外的東西,佛家不去研究。所以智慧只作用於它所認為的十八界,永遠跟自己的本體有關係,永遠觀照眼耳鼻舌身意,永遠觀照色聲香味觸法。六識也是這樣,它永遠作用於本體,作用於跟你有關的世界,跟你無關的世界不是不存在,而是它不去研究。那麼誰研究?科學家研究,物理學家研究化學家研究。佛家研究的是自身的解脫。
雖則不執相,實踐下功夫。妙用戒定慧,息煩憑六度。
雖然不執著於相,外相和內相都不執著,但修行的時候,你一定要在實踐上下功夫。這一點,王陽明說得很好,知行合一。你知道了,就要做到,知和做是同時的,合二為一。知是指導做的,做是知的結果,這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陽明非常偉大的貢獻。
佛教也是這樣,教和證是一個東西。現在為甚麼會出問題呢?就是因為教理和實證分開了。很多學者在研究佛學,但他們不修行;很多修行人在實踐,但他們不研讀教理。所以兩者無法對應。一方面出現了許多盲目的、迷信的教徒,另一方面也出現了許多口若懸河的學者,對於佛家修行來說,兩者都不對。正確的方法,是教證合一,知行合一,心行合一,就是想法和行為要統一。你想得到,也要做得到;你照着做了,也要知道自己為甚麼做
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實踐上下功夫。
甚麼叫實踐?第一,體驗性的實踐,比如修行上的坐禅、觀修;第二,利眾行為,也就是我所說的做事,應對世界的實踐,妙用智慧的實踐。當兩個實踐跟你學到的東西融為一體,能用你的學來指導實踐,用實踐印證所學,讓教證合一時,才是真正的佛教現在,很多人都將兩者分開了,所以成就者非常少,迷信者非常多。實踐者非常少,空談者非常多。更多的,是不懂佛學但迷信的教徒。
過去為甚麼有那麼多成就者呢?因為,過去的成就者自己親自帶弟子,比如釋迦牟尼。釋迦牟尼的弟子可以不研究佛學,「千二百五十人聚」的阿羅漢都不研究佛學,但他們照樣教理通達,為甚麼?因為他整天聽經。佛陀整天講經,他們就整天聽經,這就是最好的學。過去都是這樣,弟子跟着實修實證、實學實證的上師修行,在修的同時學,一代一代都是如此,所以傳承就不會斷裂。每一代都會出現很多成就者。但是後來,帶弟子的傳統慢慢被割斷了,學的專門學、專門研究,修的專門修,偏重實修。結果,教證就慢慢分開了。
有位學者非常了不起,被稱為大師、佛學家,但他不修行。中央電視台採訪他,問他信不信佛的時候,他說他不信。他不信佛,但研究佛教,還寫了很多書。也許,正是因為他不修行,跟家人也不和諧,雙方都不開心。
「妙用戒定慧」,戒定慧的本質也是指導行為的。注意,戒定慧其實就是實踐。聞思學屬於教,戒定慧是修。其中,戒是拒絕,不要作惡,拒絕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定,是專注;慧,把專注用於升華自己的生命。三者是一體的,不分先後。過去還有一種說法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後來也漸漸變了,有戒確實可以得定,不一定能發慧;但真正開啟了智慧,就可以攝戒定。所以,由慧入手時,戒定慧就變成了一個東西,生起慧的同時便有戒有定。
大手印就是這樣。當你真正擁有大手印智慧或是空性智慧的時候,就不會再去執著紅塵中的一些東西了。很多東西對你來說,都味同嚼蠟,讓你去做,你也覺得沒有意思。比如,很多人長大之後就不想玩遊戲機了,為甚麼?因為他們覺得沒意思,耗費生命。但小孩子喜歡玩,因為在小孩子的生命裏,遊戲機是最吸引自己的東西。人就是這樣,你的智慧到了甚麼層次,你就會被甚麼東西吸引,當你有了一定的智慧時,你就不會貪戀紅塵中的遊戲了。
上座部佛教非常注重戒定慧,但現在的和尚戒行好的不多。守不守戒,你一眼就能看出來。
佛家不是一個名相,也不僅僅是一門學問,從本質上說,它是幫助人們離苦得樂、證得智慧的。對上座部來說,「妙用戒定慧」是平息煩惱最根本的方法。大乘佛教偏重於六度。六度也是扎扎實實的修行方法,而且它們有時是一體的,雖然有六度,但每一度中都含攝了所有的六度。比如般若,真正的般若就是含攝戒定的。真正的戒定慧本為一體。如果你想平息煩惱的話,無論選擇六種方法中的哪一種,只要持之以恒,都可以做得到。這就是『妙用戒定慧,息煩憑六度』。
閱經亦常為,慧明增定力。起文起觀照,斷根枯大樹。
約證法身說,實為無相身。
讀經很重要,要經常讀經,『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但讀甚麼經典是有講究的。甚麼講究呢?要讀對機的經典,不要讀不對機的經典。比如,你修中觀就讀中觀的經典,修般若就讀般若的經典,修唯識宗就讀唯識宗的經典,修净土就讀净土宗的經典。為甚麼呢?因為,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話語體系,也有不同的修法,亂讀的話,會造成混亂,影響自己的見地。不過,有時即使在同一部經典之中,你也會發現有自相矛盾的地方,這是因為經典大多是後來人整理的,而佛陀會根據弟子當下的修證境界來講法:你偏右,他得讓你朝左一點;你偏左,他就讓你朝右一點。忽而朝左,忽而朝右,看起來就顯得自相矛盾。實際上不是矛盾,而是智慧的妙用面對不同的根器時,他也會用不同的語言來解答同一個問題,原因同樣是對機。所以讀經也要對機。開悟之後,能自主心靈了,就不要緊,可以談別的,但同樣不能亂讀,絕不允許讀歪理邪說。在金剛乘的十四根本戒中,不讀邪門外道的書就是一條戒律,怕的是不吉祥的信息會擾亂你的心。
所以,讀書不要太雑。書中的文字,或是語言,是一種能量有些信息屬於正能量,有些信息屬於負能量,有些信息屬於干擾的能量,負能量會帶來一種不好的東西。所以,我們不但要多閱經,還要選擇對機的——也就是符合自己需要的——正能量的經典。
密乘有很多說法都是非常有道理的,看起來有點神秘,但事實上很符合選輯。比如,它說夢見破戒之人是不吉祥的。對嗎?對的。為甚麼呢?因為,當破戒之人承載的那種負面的、邪惡的、罪惡的東西進入你的生命深處時,它就在你的潛意識裏種下了惡的種子。你說這吉不吉祥?肯定不吉祥。相反,夢見佛菩薩就很吉祥因為信仰的東西已經進入你靈魂的最深處了。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種說法也是對的。
老祖宗認為,踩了破戒之人的影子都不吉祥。因為,很多東西都承載着一個人的全息,包括他的生物場。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種場能,這個場能代表了他全部的信息。如果他接觸到負面的場能那麼他就真的會招致干擾性的東西。之所以我經常強調讀好書,經常強調正能量,就是這個原因。文字中要是承載了正能量,多看就可以幫助你明理、明白所以,我們要多讀正面的、跟自己對機的經典,某種定力和慧力才會增強。這個讀經的過程,本身就是修行。讀其他的好書也是這樣,正確地讀書,就是一種修行。有很多讀者朋友買了我的書看了之後,對照自己的行為和生活,慢慢的智慧就開了,過去有些不如法的行為,他自己就能發現,以後就不再犯了。這就像通了電,電燈亮了,照出了眼前的垃圾。這個時候,你不能繼續往前面堆垃圾,而是要一點點把垃圾給掃出去,當心裏再也沒有任何垃圾時,心就乾淨了。心乾淨了,沒有染污時,智慧和慈悲自然會生起的,因為,再也沒有甚麼東西干擾你,讓你扭曲了心。在此之前也就是明白心性、安住自性、讓心屬於自己之前,你要盡量地拒一些外緣。
「起文起觀照,斷根枯大樹。」甚麼意思呢?就是說,閱讀文字的時候,文字承載的智慧就會進入他的心,他用這種智慧觀照自己,久而久之就會明白心性,心上的灰塵也會擦淨,那麼心靈的寶珠便煥發出光明了。修煉心性,就是從根本入手,叫「斷根枯大樹」。心性上的改變是究竟的改變,所以讀書比不正確的禪修更為重要。不正確的禅修,即使修上一輩子,也改變不了甚麼東西。以前貪婪的幾十年後照樣貪婪,以前愚痴的幾十年後照樣愚痴。但是,讀好書馬上就不一樣了,因為讀好書會開智慧。智慧的解脫才是最根本的解脫。
關於「斷根枯大樹」,諦諾巴給那諾巴講恒河大手印的時候也用過一個比喻。他說,之所以要從心性入手煩惱才可以斷掉,就是因為煩惱像一棵大樹,只有把大樹的根給鋸斷,大樹才會慢慢地枯死。單純在細微末節上下功夫,比如砍掉哪些樹枝,摘掉哪些葉子,都只是一些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假以時日,它又會長出來,因為樹的根部還在吸收管養。很多人治病之所以治不好,也是這個原因,他們老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不從根本上入手。這樣是不對的。一定要在「本」上下功夫,修行人的『本」,就是心。所有的修煉都必須掃去妄心,讓心性煥發出光明。心性一旦煥發出光明煩惱自然就沒有了。
舉個例子,你做了一個讓你非常痛苦的夢,但醒來之後,你發現它只是一個夢,心裏就不覺得痛苦了。因為你知道它只是記憶不會影響你的生活。生命也罷,人生也罷,最終在本質上都是記憶,都像夢幻泡影。昨天發生的事,現在想起來就像回憶一場夢;此刻發生的事情也是這樣,下一個刹那,它就變成記憶了。記憶是甚麼呢?記憶是很快就會被遺忘的東西。有記憶便有遺忘,兩者是相互呼應的,正如有美好就有醜惡,有真實就有虚假,有對就有錯,有光明就有陰影……有的東西是我們沒有辦法拒絕的。你再怎麼拒絕,消失的也會消失,變化的也會變化,你留不住。你留不住時光,留不住故事,連記憶都留不住。就像很多東西都已經被你遺忘一樣。人只能活在當下。過去的一切,都已經變成夢境了,你回憶那些記不清的事,感覺確實跟夢差不多。說發生過吧,記憶又非常朦龍;說沒有發生過吧,又明明有印象,隱隱約約有一種感覺切都恍如隔世。當你無論面對甚麼,都明白它終究會「恍如隔世」的時候,你就會證得一種離戲智慧,你就不會覺得眼前的一切有多麼真實了,那麼,你的煩惱自然就沒有了。
「約證法身說,實為無相身。」證得法身,就是證得無相之身。甚麼叫無相之身?明白無常之後,他不再執著,不再著相,明明白白看到了,也知道那是虚幻的、暫時的、很快就會過去。那麼他就不會在乎。很多人都有自己很想忘掉的事情,但快樂的事情太容易過去,留下的往往是痛苦的記憶。越想忘掉,越是忘不掉;越想放下,越是放不下。怎麼辦?接受一切。越是抗拒的記憶,就越是清晰,那麼就接受它,不再排斥和拒絕,不再刻意地迥避。像《大漠祭》中的老順那樣,『老天能給,老子就能受』。不要欺騙自己,不要為自己尋找理由,也不要為別人尋找理由,要勇敢地面對真相然後接受它:是的,發生了,但一切都會過去的。最重要的,是你此刻要做甚麼,你此刻需要甚麼,你的心怎麼樣才能坦然安寧,你的生活如何才能寧靜如初。不管發生了甚麼,你都有權享受當下的快樂。因為快樂其實不需要理由。
有個學生問我他如何才能快樂。他的生活中充滿了挫折,他覺得自己缺少開心的理由。我叫他回憶童年時代,回憶那種純真的幸福。在那個年代,他的家裏雖然很窮,雖然喜歡的玩具總是沒錢買,雖然老是被人欺負,雖然太小也談不上甚麼認不認可、自不自信,但他很快樂。他哪怕剛被人打破了頭,鮮血直流,只要他的雙腳踩在水面上,水面蕩起濾漪、濺起水花,他就覺得很快樂,微笑會從他的心裏滲上來,把傷口的疼也淹了。這就是快樂,這種快樂是不需要條件的,只需要你安住在當下,品味那一點點詩意、一點點寧靜,品味一份清風和陽光的感覺,品味一點點鳥鳴,品味活着的一切,哪怕是痛苦。因為,眼前的一切都會很快消失的,你的額角已經長出皺紋了。不是嗎?你的體力也大不如前了,過去你可以肆意地使用身體,但現在你覺出了疲憊,你覺出了身體這部機器正在向你抗議了。你覺出了一種心和身的不協調。為甚麼?因為變化。接受那變化。和諧不是委屈和妥協,而是坦然地接受。接受你無法抗拒的一切,接受發生的一切,接受即將發生的一切,明白它們很快就會過去,很快就會消失,你是怎麼抓都抓不住的。它就像虚空。所以,還是珍惜此刻的活着吧,你很快就老了。你身邊的人也很快就老了,不趁這個時候珍惜,當一切都過去、都消失,你再也沒有辦法珍惜的時候,你的生命裏就會留下遺憾。明白了這一點,你的執著就會慢慢地淡化了。你知道,你渴望的一切都會失去的,無論你得到還是得不到,無論你得意還是失意,無論你光榮還是卑微,無論你開心還是失落,無論你痛苦還是幸福,很快都會變成記憶。
有個學生說過他的一點感受。他說他嫉妒自己的一個朋友,但他同時又非常喜歡那個朋友。有一天午後,他看到朋友拿着工具在修電燈開關,屋裏的光錢有點暗,他突然有些心酸。他覺得一切都過去了,只剩下此刻的溫馨。一切的得失都不重要。因為,人與人的相遇很難,離別卻太容易。所有的熱烈都是夜空中的焰火,精彩過後,剩下的是滿滿的失落。一切都抵不過此刻的平淡和溫馨。因為一切都抓不住,一切都會過去。那麼何不放手?只有放手,才能放下。
明緣緣是夢,了識識非真。因果有法性,究竟亦是空。
明白所有的因緣。
緣是甚麼?緣就是條件。滿足條件叫有緣,不滿足條件叫無緣。因緣始終在不斷地變化。有位朋友想給我買一部iPad ,後來真的買了,拿來給我了。如果他前一個念頭想買,後一個念頭覺得我不喜歡的話,他可能就改變主意,不買了。那麼我就不會拿到這個iPad。所有東西都跟條件有關,條件是不斷變化的。念頭一變,條件就變,事物就變了。所以,世間萬物的本質跟夢幻記憶是同一個東西,都會變化。所以要明白緣,緣是一場夢。『明緣緣是夢』。
「了識識非真」,識是甚麼?識是腦子裏的觀念、理念、念頭知識,識是心內的東西,是不斷變化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會產生識。眼睛可以看到形象,産生眼識;耳朵可以聽見聲音,產生耳識;鼻子可以聞到氣味,產生鼻識;舌頭可以當到味道,產生舌識;身體有觸覺,產生身識;腦子可以思維,產生意識。能夠覺知的東西,就叫六塵,覺知本身就是六識。六根接觸六塵,於是產生六識。六識在不斷消失。眼睛看到的在消失,耳朵聽到的在消失,鼻子聞到的在消失,身體觸碰到的也在消失——注意,這個『注意』剛講出來,就消失了。耳識就是這樣。剛剛明明聽到了,但轉瞬就沒聲音了。所以,聲音非有非空,是最接近空性的。「了識識非真」,就是明白六識本是夢,此時產生,很快就會消失,它不斷在消失。
「因果有法性,究竟亦是空。」空不是不受因果,而是不斷變化。心一變,命就變了。心變是因,命變是果;清淨是因,涅槃是果。沒有這個因,就沒有那個果。但因和果會轉化。
我舉個例子,剛開始你覺得雪漠老師多麼多麼好,恨不得佩服得五體投地,後來別人跟你說了一些不太好的話,你產生了不太好的念頭,就覺得雪漠老師不對勁了,怎麼看都不舒服,然後開始誹謗。前一個善因會種下善果,後一個悪因會種下惡果。善因會轉化為惡因,善果也會轉化為惡果。一切都不是不變的。世界在變化,因果也在不斷變化。這就是因果本空。不是說沒有因果,可以不受因果,有因必然有果,但因果也是無常的,不用執著。
有人在官場裏待久了,慢慢地出現了另外一些因果,就想像陶淵明一樣,歸去來兮,把縣官的帽子掛到衙門上,不當官了,從官場裏逃出來,逃到家裏去,家裏待不住又逃到山野裏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非常悠閒自在,再也不管那些鳥七八糟的事情不當六根不靜的芝麻官了,不再為五斗米折腰。那麼因緣又變了。
因果本空的原因是選擇,選擇不斷在變化,因果就不斷在變化。也正是因為因果本空,凡夫才能成佛。如果因果不空,那麼凡夫永遠都是凡夫,佛永遠都是佛,萬事就一成不變了。這是不可能的。因果在流動,就像自行車的鏈條一樣,始終在流轉着、變化着,它不會停下來。不是說你做了壞事不用受惡報,做了好事沒有福報,不是這個意思。「本空」的意思是不斷在變化。『究竟亦是空』,就是究竟上看是歸於空性的,是變化的。
所謂的明因果,就是要明白因果的必然性和無常性。
因果的無常性就是「究竟亦是空」,因果的必然性就是「因果不空」,所以因果不空也是對的。它指的是某一個階段內必然有因有果,階段性的不空,但到了下一個階段,因果就空了,也就是變化了。種子一旦種到地裏,只要你好好地澆水施肥,它就會長大如果它是蘋果種子,就會長出蘋果樹;如果它是水稻,就會長出水稻。種子是因,結出的是果。但如果你不澆水、不施肥,或者澆水和施肥的方法不對、分量不對,甚至你加上一點硫酸,加上一點幅射性的東西,那麼結果就會變化。所以,同一顆種子種進土壤裏,不一定就會結出同樣的果實。因為中間還有其他的很多影響因素,因素一變,結果就會變。
能所雙亡時,方為莊嚴身。抛卻臭皮囊,還我莊嚴相。
染靜成一味,逸然出大塵。聲色皆無礙,真趨涅槃城。
「能所雙亡」就是自己的執著死了,自己所執著的對象也死了。能就是主體性的我;所就是主體性觀照到的對方。能為空,所也為空,意思就是「我」是空的。「我」是一堆元素和概念、念頭組合而成的,本質上並沒有「我」,沒有『雪漠』,沒有某某,沒有任何人。整個世界都是這樣,都是各種條件聚合而成的現象,随時變化,嘩嘩嘩地變化,生的生,死的死。它就像一個戲台,演員隨時在上上下下;也像一輛列車,乘客随時在上上下下。上上下下就是空,生生死死就是空,變化就是空,條件就是空。明白能所雙亡的時候,就會明白我和世界都是空的,消除了我執,消除了法執,不再執著於我和世界這兩個概念,不再執著於對方,就叫莊嚴身。如果心中還有莊嚴佛土的概念和執著,那麼就不是莊嚴。
「抛卻臭皮囊,還我莊嚴相。」抛卻臭皮囊不是讓你自殺,也不是讓你把肉體扔掉,而是明白身體終將會腐壞,不要太在乎它,不要執著於它,不要為了它去爭奪諸多的東西。當你放下了肉體所產生的諸多欲望時,你就沒有我執了,就會恢復莊嚴相,也就是本自清淨的狀態。
「染靜成一味,逸然出大塵。」修到後來,你自己就成太陽了。雖然太陽上可能有黑子——也就是你的習氣——但它影響不了太陽的光輝。那時候,我們看不到黑子,我們只能看到太陽。到了這個時候,也就無染無靜了,沒有污染本體的東西,也不追求清淨。為甚麼?因為他沒有執著了。他看到的一切,都是佛國净土,行住坐臥都快樂無憂、充滿喜悅、充滿清涼。在他眼中,一切都是圓滿的,不是二元對立的,沒有污染和清淨的分別。這時,心靜了,佛土也靜了,全世界都在向他微笑。他渾身上下的每一個毛孔都在向外散發出安詳、自在、富有、幸福、圓滿、逍遙的氣息,他不再染著紅塵的一切,這才叫『逸然出大塵』。看破紅塵,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聲色皆無礙』,美聲美色他都可以聽,但一切都捆綁不了他,因為他不執著。他知道眼耳鼻舌身意的一切都會過去。所有讓他愉快或不愉快的感覺都會過去。他可以喜歡音樂,但不聽音樂他也不會煩惱,他不會牽掛音樂,覺得沒有音樂的世界非常枯燥。所有東西,他都是來了就來了,走了也不留。為甚麼?因為他享受一切,但不執著。
我像現在這樣跟你聊天的時候,你可能覺得雪漠老師的記憶力真好,嘴一張,就能講出那麼多東西。其實我根本沒有記下甚麼東西,我腦子裏沒有字。我記不下東西,看過的書忘了,背下的單詞也忘了,甚麼都忘了。但用的時候,它又來了。很多時候,我之前背下的許多詩句之類的東西,後來都忘了,但用的時候它就會自己湧出來。這個不是我刻意去記的,它是一種智慧。 (007259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