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维联文化

《老子的心事》第三十七章 以『无名之朴』镇压欲望

时间:2022-04-20 21:39:18  作者:雪漠  来源:《老子的心事》  浏览:   评论:0  
内容摘要:  【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壹 守道而万物自化  道常无为而无...


  【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壹 守道而万物自化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大道是无为的,也就是不勉强、不强行作为、自然而然、不执著、顺其自然的,同时它又是无处不为、无所不为的。到处都有道,任何人的生命中都有道。所谓的修道,就是找到自己生命中的道,找到道体的智慧,让你自己的生命接近道,接近真理,慢慢地走向真理。道代表真理、境界、大自然的规律,也代表一种类似于宇宙原创力的存在。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古代中国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其中,侯仅次于公,身份非常尊贵,地位也很高。曾国藩灭掉太平天国之后,就被清政府封为大清的一等侯,当时还建了一座侯府。他的侯府很朴素,很像一座特别大的普通农舍,这一点跟其他的侯府截然不同。不过,在古代中国,侯府确实不能建得过于奢华——实际上,不仅仅是侯府,皇宫之外的所有建筑都不能过于奢华。大门最多能建多大,墙最多能起多高,根据身份的不同,都有相应的规定,一旦超过既定的标准,国君就有权以意图谋反的罪名收拾你。那时候,一个县、一个州的城墙有多高,也是有规矩的,破坏了规矩,就会被当成意图谋反。曾国藩的侯府虽然非常朴素,但一般老百姓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房子,如果老百姓把房子建得这么大,也会惹来杀身之祸,所以,房子的规模仍然彰显了他的贵族身份。而且,只有侯爷才有“府”,一般老百姓没有“府”,只有“舍”,甚至不能叫“家”,大夫的宅子才能叫“家”。不过,老子在这里谈的不是身份和特权,而是一种责任——承担了管理责任的人,无论是当官的、为政者、企业家、统治者,还是单位领导,包括家长,都属于这里所说的“侯王”。老子认为, “侯王”如果能守住道的智慧,顺势而为,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地成功,不需要勉强攀缘。而且,就算你勉强攀缘,往往也很难成功。

  “化而欲作” ,万物一旦变化、运作,人一旦参与社会实践,欲望就会出现。比如,人在经商之前,欲望可能还不算太强,但一旦进入经商者的圈子,见到各种利益和诱惑,被商场中的各种规则所熏染,发财的欲望就会越来越重,整个气场都会改变。当官也是这样,权力欲会越来越强,总想爬到更高的位置,总想管更大的事情、支配更多的人。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被勾起一些相关的欲望。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我将用“无名之朴”来镇住它。这里的“它”指的是欲望, “镇”则是压的意思。我们写毛笔字的时候,会用一种叫镇纸的东西把纸给压住,这里是用一种比欲望更强大的东西压住欲望。所以,这句话讲的是道家如何对治欲望。注意,老子在这里用的是“镇压”,而不是超越,说明他的方法还不是最究竟的,因为其中还存在着一种对立和压抑。不过,老子是用“无名之朴”来镇压,而不是用意识或意志来镇压,这可能比儒家——比如阳明心学——要高明一点,因为“无名之朴”非常接近道。我今天也跟朋友谈到这个问题,我觉得,老子解决了很多阳明心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儒家的基础上又升华了一步,所以,哪怕他的解决之法不是最究竟的,也非常了不起。

  那么,什么是“无名之朴”?为什么它比欲望强大,能镇压欲望?所谓的无名之朴,就是道心。修道时经常会谈到无名之朴,但有时我们不叫它无名之朴,我们称之为平常心。老子的时代还没有“平常心”, “平常心”的说法是禅宗发明的,比老子的时代要晚一些。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是道”,指的就是“无名之朴”的境界,也是一种质朴天然、毫不造作的初心,佛家也称之为本元心。我在《真心》一书中重点讲“本元心” ,修道就是找到这个心,然后守住这个心。

  这个心有点像初生婴儿的心,因为,孩子刚出生时,还没有那些人造的概念,他不知道什么是金钱,什么是权力,房子和车子又代表了什么。他只有一颗淳朴天真的心。而且,他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生起任何的欲望和分别心。四个月之后,孩子就有了欲望,他知道玩具好玩、奶好喝、糖好吃,父母抱着很舒服,就会开始用哭闹来索取,假如得不到,他就会一直哭闹。这时,孩子的心其实已经不是“朴”了。我们提倡不忘初心,老子提倡“复归于婴儿” ,实际上都是在向往那颗没有任何概念、分别和欲望的纯朴之心。

  老子对治欲望的方法,就是回归初心,一旦回归初心,欲望就会消失。你想一想,如果你同时给孩子金钱和玩具,孩子会选哪一样?大一些,知道钱可以买玩具的时候,孩子可能会选择钱,但很小的时候,孩子一般都会选择玩具,他不一定会要你的钱。为什么?因为他没有钱的概念,只有大人才有金钱的概念。所以,如果一个人笑得像个孩子,这个人就太好了。“像婴儿一样”,是对人最高的评价。

  释迦牟尼跟老子不太一样,释迦牟尼对治欲望的方法是破执,而不是镇压欲望。执著一旦破除,就再也不会生起欲望了。你一定要注意这一点,用初心来镇压欲望和用破执来消解欲望是不一样的。区别在于,前者仍然有欲望,后者却看破了,不存在欲望和诱惑了。

  欲望是什么?不过是一种念头,念头本来就是善变的,这时候看起来有,过一会儿就消失了。欲望也是这样,忽生忽灭,你只要不跟着念头去,破除对念头的执著,就可以消除欲望。所以,释迦牟尼不去镇压欲望,他提倡破除执著,以破执为佛教的基本训练。

  如果不明白这一点,用对抗的形式去拒绝欲望、压制欲望、反对人性,就不可能实现终极超越,只可能实现升华,拥有一种更高的德行。

  贰 欲望消失,天地静好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有了“无名之朴”后,欲望就慢慢消失了。

  在老子看来,压制欲望,提升德行,让自己返璞归真,也可以消解欲望。这也有他的道理。因为,如果我们的心都像初生婴儿那样,就不会想着升官发财,也不会想做太大的事业,只会在每分每秒中开开心心地活着。

  远古人类比现在开心多了,因为那时的诱惑很少,没有小车,没有楼房,没有薪酬、学位、权势等等。人类发明出一切的规则和概念,都是为了让人类社会更有序、更方便、更舒适、更安全,但是,这一切也成了人类不自由、不幸福、不安宁的原因。这肯定不是人类的初衷。其实,即使有这么多的概念和规则,只要学会少欲知足,人类也可以生活得很简单、很快乐。

  你想想看,什么是我们的生活所必需的?食物、衣服和住所。只要能吃饱肚子,不至于饿死,有屋遮身,不会冷死,有衣服穿,可以遮羞,人的生存就没有问题了。如果在生活规律上稍加注意,选择一个比较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减少自己的欲望和思虑,人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自己需要更多的东西,是因为概念对我们造成了挤压,我们的心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应激反应的情绪。我们并不是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我们一顿能吃多少?一年能穿多少?没多少。很多人家每顿饭都有大量的剩菜,每年都有大量的旧衣服需要处理,为什么?因为索取得太多,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真正的需求。很多家庭虽然觉得自己不富有,甚至因为不富有而感到焦虑,但他们的房子和存款加起来,却足够自己活上三辈子了——至少一辈子的温饱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在山东临胸的沂山脚下,我们每个月花不了多少钱,一个人三四百块就够了。如果能种菜,花的钱就会更少。当然,在大城市里生存会相对难一些,比如北京,在北京买一个卫生间的钱,可能就足够一个农村家庭吃一辈子了。但是,很多城市人就算买了一套房子,吃住都解决了,每个月还有上万块甚至更多的收入,心里却还是不舒服、不安心,还想得到更多的钱,不想用手头的余钱去贡献社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总是用“力所不能及”来糖塞别人、欺骗自己。当然,每个人做事都只能力所能及,超越能力的付出不可能长久。但是,每个人对“力所能及”都有自己的定义,我们就算月人几万,也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贡献社会。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是亿万富翁,我们还要买房,还要买车,每个月还要消遣、购物,要让自己活得更舒适一些。所以,欲望是奉献的障碍,也是安心的障碍。

  当然,我不是否定人类对舒适生活的追求,而是在说明一个事实:很多人总是在欺骗别人、欺骗自己,他们永远不会明白,别人对他们其实没有什么要求,也不需要他们成为杰出或高尚的人,但他们的行为决定了自己的价值,决定了自己的幸福指数,决定了自己一生中将会得到什么,又会错过什么。决定这一切的不是命运,也不是别人。

  老子很聪明,他能看破很多人看不破的东西,可以得到却偏要舍弃,他不追求成为人们所认为的智者、伟人,反而抛弃了这一切,他追求无名之朴,追求婴儿一样天然质朴的心,最后也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哪怕他是用压制欲望来提升个人修养,最终让自己变得简单质朴,也没关系;哪怕跟终极解脱还有一段距离,也没关系,因为红尘已经束缚不了他了。他是自在的,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可以自由地拥有或舍弃。不被欲望裹挟的人,就是这么高贵。

  “不欲以静”,无名之朴出现的时候,人就会进人一种极致宁静的状态,这时,欲望就消失了。没有欲望,心灵就会非常宁静,生活也会非常安静,人会完完全全地跟大自然融为一体。比如,我在沂山就很安静,没有欲望,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很开心。这时, “天下将自正”——天下自然就会安定、稳定。有些地方不说“自正”,而说“自静”,这也是对的。老子在这里想表达的,就是当官的不要折腾,要提倡大道,而且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老百姓不用为吃穿发愁,又能少欲知足时,自然就会安稳生活,不会制造纷争。

  所以,想要很好地治理国家,就要学会“无为”,不要勉强、强行、着力地去干预百姓,为老百姓提供了好的制度之后,就任由他们自然发展。同时还要修养心性、返璞归真,不要有那么多的欲望,不要到处去争权夺利、霸占土地,不要无休止地折腾、谋利,久而久之,国君、官员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百姓,让百姓向往“无名之朴”,向往“少欲知足”,那么天下就自然会安定、安宁,还会繁荣富足。这就是老子思想在治国方面的大用。

  管理家庭也是这样,夫妻双方都用“无名之朴”镇压欲望,让自己趋于宁静,家庭氛围就会变得安宁祥和,自然不会有纷争。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也自然会知足懂事,而且会非常优秀。相反,如果夫妻两人都管不住自己的心,在外面瞎折腾,整个家就会一塌糊涂,孩子也肯定不会让父母省心。因此,老子在治家方面也提倡“无名之朴”。

  叁 随性、随意、随缘、随喜

  关于“无名之朴”,我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个禅师带着弟子住在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一块光秃秃的空地,连野草也没有。有一天,弟子对禅师说,师父,这儿太难看了,我们能不能在地里种点草啊?禅师说好,几天之后就给了弟子一些钱,让弟子买了一些草籽。弟子往地里撒草籽的时候,正好刮起了一阵风,有些草籽就被风吹走了。弟子着急地告诉禅师,师父,不好啦,风把草籽吹走了!禅师却不在意地说,没关系,被风吹走的草籽是空心的,不要紧,随性吧。

  第二天,一群小鸟到地里吃草籽,弟子看到又着急地说,师父,不好啦,小鸟在吃草籽了。但他的师父仍然不着急,还告诉弟子,没关系,小鸟吃不完所有的草籽,总会留下一些的,随意吧。

  第三天下雨了,雨水冲走了一部分泥土,草籽也被泥水冲走了。弟子又去找师父,但师父仍然不紧不慢地说,不要紧,随缘吧,冲到哪里都行。

  又过了几天,地里长出了很多草,而且,很多没有撒过草籽的地方也长出了小草。小和尚看到绿油油的土地觉得很开心,这时师父又告诉他,随喜吧。

  注意,禅师第一次说“随性”,也就是随顺万物的本性,让它们自由选择。无论是做人、经商还是交朋友,都要随性。我就是这样,永远随性,朋友们愿意来也行,愿意走也行,我都随顺他们的性子,不去干涉和强迫他们。永远不要去争取那些不属于你、不欣赏你、不支持你的人,无论你怎么争取,他们也不会成为你的朋友,更不会成为你的支持者。所以,面对任何人,都要随性,随顺他们的天性,他们喜欢怎么样都行,让他们自由选择,来者自来,去者自去,就像风中的草籽一样。大风吹来的时候,着力不让草籽被刮走,就叫执著。因为,就算你守得住一颗草籽,也守不住那么多颗草籽;就算你守得住这些草籽一时,也守不住这些草籽一世。该走的终归会走,不如随顺它的天性。

  第二是随意,与我们相遇的人有很多种,有些需要我们的帮助,有些依靠我们生活,有些不愿我们去干涉他,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也要随顺他们的意愿。比如,不要去干涉那些不希望我们干涉的人,哪怕是一片好意。换句话说,为人处事都要自然而然。

  第三是随缘,我们每个人都是“草籽”,都会被岁月之水冲走。比如我,我的老家在甘肃,后来我搬到岭南,又从岭南搬到山东。不管到哪里,我都会随顺因缘,因缘让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无论在哪里都很开心。有一位老师曾对我说:“雪漠,我真佩服你,你的生活能力太强了,到哪儿都能生存。”我告诉他,这不是因为我的生活能力很强,而是因为我随缘。

  第四是随喜,我永远随喜大家做事。比如大家希望我能阐发下我所理解的《道德经》,我也随喜大家追求真理的心,所以,虽然很忙,有很多稿子等着我校对,但我仍然腾出时间做这件事情。这既是对大家的随喜,也是对大家的尊重。不过,我不执著。在不执著的情况下随喜,就叫无为而无不为。

  对待生命中的很多事情,我们都要像禅师对待草籽一样,既不要不种草籽,也不要执著草籽,随性、随意、随缘、随喜,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里还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天,庄子看见一个人跳进河里,当时的水流很是湍急,还有很大的旋涡,于是他觉得此人一定是自杀。谁知道,过了一会儿,那人从旋涡里冒出头来,原来是在游泳。庄子问他,你的水性真好,你是怎么练出来的?那人说,我出生在水边,所以特别喜欢下水,对水的特性也非常熟悉。他游泳的时候总是顺着水势——旋涡往下,他就屏息下潜;旋涡往上,他就游上水面——从不逆水而行,所以从来没出现过危险。注意,如果他逆水而行,再会游泳也会被淹死,因为他永远没有水的力量大。

  社会就是一条湍急且充满旋涡的河流,进入社会时,特别注意要顺势而行。不同的时代,社会有不同的势,懂得顺势、借势,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顺势而为,也属于无为。记住,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势而做,顺应规律而做,不能硬来。

  《庄子》里还有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也很有意思:有个名叫丁的厨师帮文惠君宰牛,肩膀所靠之处,脚踩之处,膝盖所顶之处,都发出了皮骨相离的声音,刀子刺进去的时候,声音像乐曲一样。文惠君觉得很惊讶,问他怎么会有这么高超的技术?庖丁回答说,因为他了解牛的生理结构,每次动刀,都会顺着牛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较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因此能游刃有余。而且,他从不碰经络相连、肌肉聚结的地方,也不碰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更不会用刀去砍牛的骨头。就算遇到筋骨交错、难以下刀的地方,他也不硬来,而是慢慢将刀刃伸进骨缝之中,小心翼翼地转动刀刃,刀刃转动之际,骨肉就会自然分离。所以,技术一般的厨师用刀子砍骨头,每月换一把刀;技术高明的厨师用刀子割肉,每年换一把刀;而他的刀用了十九年,宰了数千头牛,却仍像新的一样。

  庄子看起来在讲宰牛,其实还是在讲做人——做人也要像庖丁解牛,要顺势而为,如果像一般的厨师用刀砍骨头那样,逆势而行,你不但成不了事,自己也会受到损伤,所以要洞察情势、找到规律,然后顺势而为,不要勉强,不要强行,要无为而为。勉强便是有为。

  肆 顺大道者昌盛,逆大道者不祥

  我们再来讲一讲本章引申出来的道理。

  第一,不要破坏自然规律。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因果报应也是自然规律,日月盈仄是自然规律,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是自然规律……大自然有很多规律,我们都要顺应,不能人为地去破坏它。

  以前常听到一句话:“人定胜天。”这是不对的。人和天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竞争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好一点时可以人天互益,更好的时候可以天人合一。几十年前,当人们不认可人天互益,认为“人定胜天”时,大自然就遭到了严重破坏,现在,它已经开始惩罚我们了。人不可逆天。如果你把山上的草木全都砍掉,土壤就会失去支撑,连续暴雨引起山洪之后,泥土、雨水混合在一起,就会形成可怕的泥石流。所以,破坏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不要跟大自然作对。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支公好鹤”的故事:有个叫支道林——人们叫他支公——的人特别喜欢养鹤,他住在浙江东部的峁山时,有人送过他一对小鹤。他非常喜欢这对小鹤,就像抚养孩子一样抚养着它们。过了一段时间,小鹤渐渐长大了,时不时就挥舞翅膀想要起飞。支公舍不得它们,于是剪断了它们最重要的羽毛。小鹤每次想飞都飞不起来,就变得越来越沮丧,再也不会开心地给支公跳舞,跟支公的关系也不像过去那么亲密了。这时,支公才动了恻隐之心,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仙鹤的天性是翱翔在九天之上,自己不该把它们束缚在自己身边,让它们做自己的宠物。此后,他就着意保护小鹤的羽毛,等它们的羽毛重新长好之后,就把它们给放了。小鹤得到自由之后非常开心,一直在支公的住所上空盘旋,似乎在感恩支公。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让人觉得特别温暖。我知道很多不一样的故事——有些野生动物没有小鹤这么幸运,它们被人类关了一辈子,而且,人类就算把它们放归自然,它们也活不下去,因为,它们被人类拳养久了,已经失去了在野外独立生存的能力。

  所以,不要将野生动物养在家里,这样不符合它们的天性。我们的住处附近有个人养了一只藏獒,那只藏獒每天都被关在笼子里,从小关到大,没在外面的世界里自由地奔跑过,看着让人非常心酸。它虽然体型庞大,却早就没有了藏獒的英气,一副萎靡之态。我们问询它的女主人,既然天天关着它,不陪伴它,为什么不把它放到大自然里去,还它自由呢?女主人说因为她的老公喜欢这只藏獒。但喜欢是什么?喜欢是像支公养鹤那样,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它,看到它痛苦自己心里也难受,宁愿还它们自由,让它们自由地飞翔。我每次见到那只藏獒,心里都会很难过,但也没什么办法帮它,它从小在笼子里长大,定然没有野外求生的能力了,就算买下它,把它放走,它又能活多久呢?不过,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只能在笼子里度过它的一生,而不能在大地上奔跑,感受身体在风中起伏的滋味,它一定会遗憾的。它的萎靡就像小鹤的沮丧一样,可惜它没有一个支公那样的主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违背天性,如果你违背了天性,就不会得到很好的结果,哪怕你的发心很好,也是一样。任何事都要顺势而为,要遵循自然规律。

  我再举个例子。百灵鸟生活在森林里时很开心,它每天都会唱很好听的歌,叫声中充满了灵性。可一旦你把它抓回家里,用笼子养着它,它的生命就会渐渐枯萎,就算你给它很好的笼子,给它很好的食物,它也会越来越沮丧,因为它的天性被压抑了。久而久之,它就再也不会快乐地唱歌了。当然,如果你把从小养在笼子里的小鸟放出去,让它们回到森林里生活,它们就会饿死,或者被猛禽吃掉。因为,它们也许向往自由,但早就失去了野外生存的能力,不懂如何觅食,也不懂如何保护自己。这样的放生,对它们不一定是好事。很多放生者都不明白这一点,明明想要放生,却无意中杀死了很多自己放归自然的动物。

  还有猛虎,它们生活在森林里时,是山中之王,如果你把它们抓回来,圈养在笼子里,它们就会渐渐失去血性,变得像猫儿一样。所以,有些人为了激活老虎的野性,会时不时往老虎笼子里扔进一只活鸡,让它去捕食。不过,这仍然不符合老虎的天性,也不符合大自然的规律。这样养大的老虎,终究还是跟在野外生活的老虎不一样。

  老子反对不顺应大道的行为,认为顺大道者昌盛。我们常说历史选择了谁,那“历史的选择” ,实际上就是大道的选择。顺应时代者,大道就会选择他,他就会成功。不顺应时代者,大道就不会选择他,他就会举步维艰。老子常说“大道无为”“以无事取天下”,也就是心中不要有事、不期待什么结果,但行为上仍然积极做事,唯有如此,才能赢得天下。

  第二,不要折腾。这一章讲的是统治、治世,但治家也是一样。如果一个家庭做什么事都自然而然,谁都不折腾,就会家和万事兴。单位也是这样,单位里如果没有人折腾,大家都齐心合力那么事业就会蒸蒸日上。相反,如果家里、单位里出现一个是非之人,整个单位都会出现问题。

  有一部丹麦电影叫《狩猎》,它的背景是一个丹麦小村。这个小村曾经非常和睦,村里的所有居民都是朋友,互相之间都很友好。后来,有个幼儿园小女孩喜欢上了一个男子,但是在这男子眼里,她只是一个孩子。于是她很不开心,就对幼儿园的女园长说了谎,让女园长觉得她被那个男子侵犯了。女园长没有调查就把事情传播出去,弄得满城风雨,谁都以为男子有恋童癖,对他非常反感,他的工作丢了,女朋友丢了,儿子被欺负,相依为命的小狗也被杀了。简言之,小女孩的谎话和女园长的是非,把他的人生给毁了。更可怕的是,因为这件事,村子里充满了猜疑和仇恨,和睦友好的氛围被整个打碎了。即使小女孩说出真相,那男子恢复了清白,村子里的猜疑和仇恨仍然挥之不去,再也不能像过去那么美好了。你说,是非有多可怕?

  谈论是非的人有一种非常阴暗的心理,他们总是希望达到某种目的,这种心态不是在顺应大道,而是在攀缘,结果就打乱了事情原本的发展轨迹,引发了很多问题。所以,我们提倡不折腾,折腾不会有好结果。

  伍 守无为心,随波逐流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这一章在修道方面的启示。

  从修道的角度看,“侯王若能守之”中的“侯王”指的是心。心中无事、无为,没有一丝勉强的意愿,能顺应因缘、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也不去勉强自己做违背规律的事情,让自己的心守住一种无为之境,万事便能自然达成。这就是“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比如,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来山东,从来只是随缘应世、随波逐流,从来只管安住在自己的境界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根本不管明天自己会在哪里,明天自己要做什么事情。对我来说,自己静静地待在关房里,静静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才是最幸福的。如果有人来找我,要我抛头露面,去跟大家见面,去给大家讲一些东西,我反而会觉得很麻烦,因为,很多该做的事都会因此没时间做。但我一般不会拒绝别人,尤其是那些帮过我、我非常尊重的人。这就是“随波逐流”——当然,能见一见老朋友,交一些新朋友,我也会非常开心。

  很多人都以为随波逐流不好,其实随波逐流很好。所谓的随波逐流,其实就是随顺因缘,不去勉强,顺应当下的条件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跟着别人学坏、别人堕落自己也堕落。自己是个什么人,就做什么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一个快乐的、不勉强、不贪婪的人,同时做一些利众的事情,这才是我所认为的随波逐流。在我看来, “波”是大道之波,而不是欲望之波; “流”是大道之流,而不是欲望之流。

  此外,你还可以把“侯王”看成自己的元神或真心。不过,元神跟真心不完全一样。它们一个是道家词汇,追求长生、成仙;一个是佛家词汇,追求破执、涅槃。简言之,两者代表了两个不同的路子,虽然表述上很相似,有时我们甚至会混用,但严格地说,它们不完全是一个东西。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当成国家,真心和元神就是国王、君主,所以,我们要像皇帝管理国家一样,做到无为,不要过于勉强、强求,不要有过多的欲望,也不要折腾。要知道,大自然有多少种可能性,人就有多少种可能性。只要我们能顺应大道的规律,守住无为之心,各种条件就会逐渐成熟,我们就会达到自己的终极目标。因缘到了,条件有了,事情自然就会发生。条件再次变化,因缘散了,事情就自然会结束。大道一直在默默地运作着,我们干涉与不干涉,都改变不了它。所以,我们不如不要干涉,只管在每个因缘到来的时候,做最好的自己。而且,在随顺因缘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到无为,没有目的,没有欲望,也不执著。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始终守住一颗无为之心。它就是老子所说的“朴”, “无名之朴”。做人一定要有一颗质朴的心,尤其是修道者。修行如果没有纯朴、无求、无功利的心,根本就修不成道。因为,有了这样的心,你才没有欲望,才能慢慢地静下来。如果有求、有欲望、有功利,你就会杂念纷飞,静不下来。静不下来,就谈不上修道。

  我有几个朋友就是这样,从年轻的时候开始,他们就在为各种生意、各种项目奔波。而且他们的项目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比如,他们会告诉你,国民党的哪个高官在逃亡到台湾前,曾经在瑞士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大概有几万根金条,他们可以找人弄来这个账户的密码,但需要多少多少钱。他们总是用类似的理由去骗钱,也老是被类似的理由所骗。结果,他们兴冲冲地跑了一辈子,却仍然穷困潦倒。他们就是我的长篇小说《白虎关》中大话的原型。对这些人,西部人称之为“想钱疯”,也就是太想挣钱于是得了精神病的人。

  我跟他们刚好相反,我不去考虑如何挣钱,只想如何花钱。比如,稿费到账了,我就想一想买些什么书,做些什么事。如果没钱了,就节省一些,等有钱再做事。有趣的是,我从来不去挖空心思地挣钱,钱却老是来找我。我花啊花啊,却从一个没什么钱的穷人,变成了一个有些积蓄、能资助一些孩子追求梦想、能做一些公益事业的人。所以,守住无为之心,做最好的自己,任一切自然发展,就会一切圆满,根本用不着苦苦地算计。

  我经常对学生们说,你只管播种,只管耕耘,只管施肥,只管给自己的生命和事业浇水,莫问收获,到了一定的时候,你撒下的种子自然会成熟,你自然会有收获。你也不要勉强种子快点长大,更不要强行把它们拔高,否则你就是揠苗助长,最后很可能会一无所获。修道也是这样,有了纯朴之心,消除欲望之后,心自然会变得宁静。心静了下来,就自然会得定——什么叫得定?能安住心,实现心安,就叫得定。

  大家要注意,不管你是谁,地球没了你都照样转动,任何人没了你都照样生活。如果不相信,你就关掉手机,消失一段时间,看看世界会不会变成热锅上的蚂蚁,心急火燎地到处找你?不会,甚至没人知道你关过机。我有一位老师就有类似的经历。有一次,他去了台湾两个星期,一直关机。他以为,回来之后,一定会有很多人问他去哪儿了,结果只有一个他想也想不到的人问他,别人根本不知道他离开过两个星期。为什么?因为没人找他。他很出名,在他的领域很有影响力,但即使他这么厉害,也还是这样,何况我们?所以,我们不要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对世界来说,谁都只是过客,它不会在乎任何人。明白了这一点,你才可能让自己低下来,不要把自己放得很高。心高必然气傲,气傲者不可能守住纯朴之心。所以,要让自己低调一点,像泥土一样让别人踩在脚下。该放下的,就全都放下,守住宁静之心,不要着急。

  现在,谁都很着急,因为世界发展得很快,科技发展得很快,随着世界的变化,人的脚步也变得很快,生活节奏始终慢不下来。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快速发展是一件好事,但事实上,对人类的存在来说,这不一定就是好事。因为,过于匆忙,人就会丢掉自己的心,更守不住纯朴之心。守不住纯朴之心,就很难实现真正的升华;如果没有心的升华,活上一辈子,也像一眨眼就过去了,到最后你才会发现,自己一辈子竟然什么都留不下。忙碌了一辈子,却像白活了,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可惜,这却是很多人不得不演绎的人生。

  陆 不懂知识,静坐调心也可成道

  《丹阳修真语录》中说:“大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净为基。若施于心身,节饮食,绝思虑,静坐以调息,安然以养气。心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精全,神不扰则丹结。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可谓不出户而妙道得矣。”这段话刚好可以诠释老子这一章的思想,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大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无心”和“绝思虑”样,都是不可思虑,不要经常胡思乱想,不要有各种贪爱的念头和欲望,不要老是因为得不到而仇恨。既要有为做事,也要无心做人,在无为的心态中积极地度过人生。

  大道之体是无心的,也是无为的。春天来的时候,从来不会有一个神对人类说:“是我让春天来的。”该来的时候,春天自然就来了,该走的时候夏天自然就到了,夏天过完是秋天,秋天完了又到了冬天。冬天快要下雪时,神灵也不会现身告诉你:“今天我要下雪,你们准备好。”从来没有这种事。该下雪的时候,天自然就会下雪。为什么?因为大道的规律。所以,大道忘言。

  “柔弱为本”,因为明白大道的规律,所以心像水一样柔弱,不强求任何东西,也不着意地挽留,随顺一切。丹阳真人认为,这就是修道的根本。就像那个在旋涡中游泳的人一样,永远顺着旋涡的势而浮沉,永远不跟旋涡作对,随波逐流。做大事的人必须有这样的心,柔弱随缘,永不对抗——老子特别注重这方面内容,学《道德经》一定要明白这一点——这样就会像水一样,虽为天下至柔之物,却力能穿石,无坚不摧。所以,要以柔弱为本,柔弱胜刚强。

  “清净为基”,还要以清净为修道的基础。所谓清净,就是不要有太多的贪念,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不要有过多的建功立业的心。

  儒家的特点是注重伦理纲常,讲究人世,追求当官,也就是“学而优则仕”。如果当不上官,得不到重用,才能得不到施展,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就会非常痛苦,觉得自己很失败。包括孔夫子,他的周游列国不仅仅是为了推广文化,也是为了找一个机会当官。如果某个国君能留下他,让他做大官,他可能就不会周游列国了。孔子是中国文化公认的圣人,但他一辈子都在找机会当官。当然,我不是说当官不好,也不是说想当官不好,而是说这也是一种欲望。想当官、有能力当官、有机遇当官,最后真的当了官,而且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这也很好,我们也需要好官。但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当官,没有机遇当官,却很想当官,他就会很痛苦。假如他没有能力当官,却阴差阳错地当了官,糊糊涂涂地做了很多对老百姓没好处的事,老百姓也会很痛苦。所以,我不是对孔圣人不恭敬,而是在表达一个事实。

  我的家乡就有一个很想当官的人,他是一个老师。他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当官,却一直没有机会当官。后来,他听说某所小学的教务主任得了肝癌,于是就想方设法,调到这所小学。为什么?因为,一旦教务主任死掉,这个位置就会空出来,他就有可能接替这个职务。实际上,他原来的学校很好,比这个小学要好多了,而且小学教务主任没多大权力,但他就是看不开。结果怎么样?那个据说得了肝癌的教务主任一直没死。有段时间,我刚好跟他联系,问他身体怎么样,他说他的身体现在很好。他身体好固然很好,不过,那个专门调到他们学校,等着他死后接班的人,可能就不那么开心了。你想想看,如果你是这个教务主任,碰上这么个专门调到你身边,等你死掉好接你的位置的人,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所以,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们不要学那个人,不要为了自己想当官就盼着人家死掉,我们要有一颗无为之心,处在什么环境,就做什么事情,无论如何都要做最好的自己。

  “节饮食”,也就是不能吃太多。修道者要特别注意自己的饮食。我很注意饮食,不乱吃,不多吃,这就是“节”。如果老是贪图美味,想吃好东西,人就会产生欲望。“食色,性也”,女色和美食是人之大欲,一定要节制。尤其在修道的时候,一定要节制饮食,而且要“静坐以调息”。如何“静坐以调息” ?静静地坐着,静静地观察自己的呼吸,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呼吸,让眼耳鼻舌身意都围绕着自己的呼吸,慢慢地,心就会静下来。

  无论佛家还是道家,都很注重观呼吸。这一点很有意思。释迦牟尼在印度、尼泊尔一带,老子在中国,两个国家离得那么远,彼此之间又没有信息的互通,但两者都注重呼吸,都会教人观呼吸、调节呼吸、让呼吸绵长。为什么?因为,人只要活着,就必然有呼吸,所以,借助呼吸来修道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安然以养气” ,静静地调息、调心,就可以养气。

  “心不驰则性定”,心不要往外面跑,要收回来。心不向外,不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关注自己的呼吸,关注自己气息的运作,关注自己的智慧,关注自己当下该做的事情,心就会慢慢地安定下来。

  “形不劳则精全”,不要让身体过于劳累,不要过多地活动,就不会多耗精气。

  “神不扰则丹结”,元神不死,真心显现,慢慢就会结出内丹。

  “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可谓不出户而妙道得矣。”把各种情感和欲望都融入虚空,让各种思虑都归于无极,不要有过多的杂念。到了最后,你足不出户便能成就得道。

  唐朝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就记载了一个女子静坐成仙的故事。这个女子也是唐朝人,叫杨敬真,十八岁时嫁给了同村的一个年轻农夫,生了三个孩子。她天性好静,不喜俗乐,也不跟其他农妇来往,只喜欢静静地坐着。二十四岁那年的某一天,她突然对丈夫说:“我心神不安,不喜欢听到别人说话,今天能不能让我单独在房间里待一待?”丈夫答应了她的请求,当天晚上带着孩子到别的房间里休息。第二天早上,她一直没从房间里出来,她的老公觉得很奇怪,推门进去看她,却发现床上只剩她的衣服,人却不见了。这件事惊动了全村的人,把当地的县令也惊动了,县令命人把她的房间用荆棘围住,但第二天她又在房间里出现了。县令觉得很奇怪,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说,她被仙人接走了,本来要在仙境里成仙的,但她割舍不下作为媳妇的责任,想伺候公婆终老,然后再回仙境,于是仙人就把她给送回来了。县令问她如何修道,她说:“但性本虚静,闲即凝神而坐,不复俗虑得入胸中耳。此性也,非学也。”意思是,她天生就是这样,没多少欲望,心很清净,一有空就静静地坐着,不喜欢胡思乱想,久而久之,她的心中就再也没有俗虑,红尘诸事也干扰不了她的心了。其实这就是修道。

  这个女子的经历跟奶格玛大士(香巴喝举的首传祖师)有点像,但奶格玛不仅仅是天性清净,喜欢静坐,她还喜欢听经,一听经就能入定。她的家里人知道她将来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所以没有逼她结婚。她成年之后,家里人还带她去圣地朝拜金刚座,她见到了金刚持,开启了智慧,得到了佛家所追求的最高成就。后来,琼波浪觉千辛万苦地找到她,从她那里得到最核心的智慧以及训练之法,并且结合其他一百五十多位大师的教授,创立了香巴喝举。这故事,我写进了长篇小说《无死的金刚心》。

  这是题外话了,我们言归正传。

  杨敬真的故事,刚好说明了老子所强调的无为,大道无为,即便没有人造的概念,不懂人造的知识,只要静静地坐着,生命机能就会自然运作,人就会自然成道。哪怕静坐的时候出现了欲望,也不要紧,用“无名之朴”去调伏它即可。只要进入“无名之朴”的境界,欲望就会消失,心也自然会静下来。然后继续静坐,让生命机能继续运作,让大道继续运作,让身体随着道行而变化,最后就会证得道果。所以,第三十七章实际上是第三十六章的强化和概括,它强调的仍然是无为。 (007238220419)

Tags: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