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久久的立在窗前,直到东方泛白。
窗外的雪飘洒在窗台上的蜡梅枝上,覆盖了整个花苞,他转身端坐在办公桌前,又通读了一遍已经写好的《辞职信》,良久才郑重的签上自己的名字。
郑新最近工作很不在状态,主任前天找他谈心,他随口说:“我想辞职。”
三年前,他像打了鸡血一样,挤破头要来DNA鉴定中心。他还记得当时的情境,老领导气急败坏的冲他吼:“这么多案子还不够成就你的成就感?非要去那地方?刑侦队供不下你这尊佛?”
郑新站起身,整了整衣冠,很诚肯地给老领导说:“不是我不热爱刑侦工作,恰恰相反,正是我太热爱刑侦工作了,我才做出了这个决定,你看,越来越多的案子,需要进行DNA对比筛查,到了那里我能更好地为刑侦工作服务,更为直接地向咱们提供抓捕的方向和目标。”
老领导不言语,大笔一挥,“同意”二字跃然纸上:“去吧。”老领导的食指和中指按在《调动申请书》上,一推推到郑新面前,目光始终不正视他一眼。
从此,郑新来了DNA化验中心工作。
郑新歪头想到走廊看看,主任还没有回来。他心怀忐忑地坐在自己座椅上,不由将目光落在桌子上的那张全家福照片上。这张照片不是他家的,而是一位前来做亲子鉴定的中年男人的。
一日,一位中年男人拉着一个小男孩走了进来,身边还有个花枝招展的女人。“这是我太太。”中年男人介绍说,“这是我儿子,我们一家三口想做一下亲子鉴定的。”
中年男人说话的口气很平静又和缓,只是太太的神色却有点不自然,小声对中年男人说:“有必要做这鉴定吗?”那男人看着她,神色间没有一点儿异样:“没事,就是做个鉴定而已,迟早都要做。”
半月后,结果出来了。那一次的鉴定结果让这一家人彻底崩溃,女人甚至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并拿出全家福企图挽回男人的心。但这种结果明显超出了男人承受的底线,他一把夺过那张全家福照片,扔在地上,再也不顾女人以及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
女人顾不上捡起地上的全家福,抱着孩子追了上去。郑新随手将全家福捡了起来,摆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他突然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如果不是那一份结论,可能刚才的那一家三口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时针指向八点十五分,按说主任马上该来了,他探头往走廊看了看主任办公室的门,依然关闭着。
正当他要返回办公室时,突然听到一位老人的声音:“郑副主任,我又回来了。”
他定睛一看,是王老伯。他急忙把王老伯让进办公室:“女儿的病情怎么样?”
时间回到半年前,王牵着一个三十岁女儿的手走了进来,他的那个女儿智力明显有些问题,大概也只能达到正常人六七岁的智力水平。
那一次,王老伯的情绪明显十分激动。“我要做亲子鉴定。”王老伯说。
郑新一下子也蒙了,这都六十好几的人了,怎么就会想到做这个鉴定呢?
最后一问才知道,王老伯的这位本来就有些智障的女儿,前一段时间检查出来了尿毒症,需要医学配型。王老伯要求医生首选自己,结果一配却配出了一个惊天秘密,自己竟然不是女儿亲生父亲。
一时间,他不相信这个事实,于是就来DNA鉴定中心,郑新的结论和医院的一致。老人一下子瘫坐在走廊的椅子上。良久,老人走到郑新的面前,哀求说:“我能求你一件事情吗?”
郑新能体会到老人的感受,说:“可以,只要我能办得到。”
谁知,老人却说:“请你一定要保守这个秘密,不能告诉女儿,还有自己的老伴,因为老伴已经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无论当年是一个什么情况,她万万不能受这种刺激。”
郑新一下子错愕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老人会说出如此出乎意料的话来,他重重的点头。
“郑主任,我是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的。”
王老伯的一句话将他拉出回忆:“哦,你快说,让我也高兴高兴。”
“女儿已经配型成功了,下周做手术,今天我去医院路过这里,就想给你报个喜,我们一家都很高兴,也感谢你为我们保守这个秘密。”
郑新露出了喜悦的表情:“那就恭喜你们了。”
送走老人,郑新抬眼刚坐下,就听主任在走廊叫他:“郑新,抓紧时间准备工作。”
“怎么?”郑新一边回答,一边拿起桌子上的《辞职信》。
“其他的工作先放放,赶紧给这一家验个DNA。”
这时,一对夫妇抱着一个孩子走进来。郑新一怔,这八成又是男人发现了什么秘密了。只见那位妈妈焦急地说:“我要做亲子鉴定,我要证实他就是我们的孩子。”
原来,他们手里抱着的,是警察刚刚从人贩子手中解救出来的孩子。
于是,郑新将《辞职信》扔进了垃圾桶里。(No.004224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