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說網要
般若六百部,精要《金剛經》。大乘之網要,涵六波羅蜜。
般若為根本,五法方有益。若無大般若,佛法成世法。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我讀過,讀起來非常麻煩。為甚麼麻煩?因為多,厚厚的十本。但是,其中有很多重複的內容顯得很囉嗦。唐朝僧人玄奘譯經時,曾經覺得太囉嗦了,想用幾句話概括那些重複的內容,誰知當晚就做了夢,夢到護法神發怒了不讓他亂改佛經。醒來之後,他就不敢擅改佛經了。他做得對,佛經是不能亂改的。因為,佛陀的『囉嗦』,其實有他的理由。
有時,釋迦牟尼和我一樣,唯恐你聽不懂,就會一遍遍地重複。如果你需要多聽幾遍,他也會多講幾遍。而且,每次聽經的人都不一樣,今天這批人走了,明天不一定全來,明天來的人中,也不一定都是聽過經的人。釋迦牟尼慈悲,怕新人錯過了重要的內容,就會把講過的精要再講一次。比如,在《阿含經》中,釋迦牟尼對「苦集滅道」的解釋就出現了好幾遍。今天,張三問到,釋迦牟尼講了一遍;明天,李四來了,釋迦牟尼又會講一遍,把前面所有的話都重複一遍;後天,王五來了,他仍然會再重複一遍。整部經中,釋迦牟尼就在不停地重複。所以,每一部大經都有很多重複的內容。注意,正是在這種重複中,他的弟子們一天天受着智慧的熏染,熏啊熏,熏啊熏,五百強盗就成五百羅漢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精髓就是《金剛經》,而《金剛經》的精髓又可濃縮成四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但是,這四句話仍然代替不了整部經典。為甚麼?因為,經典代表的是般若,般若太重要了。
小乘偏重於戒定慧,大乘偏重於六種波羅蜜。甚麼叫波羅蜜?波羅蜜就是遠離苦海,到彼岸去。度人的方法、過程和結果,都被稱為波羅蜜。前五種波羅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最後一種波羅蜜,就是般若。前五種波羅蜜其他宗教也有,所以,如果沒有第六種波羅蜜,就不是佛家。比如,伊斯蘭教也有布施,也有禅定,也有精進,也有忍辱,基督教也有摩西十誠,和佛家的十戒很像,所有宗教一一包括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等——都有五度,沒有的僅僅是般若。所以,般若是佛家獨有的,沒有般若,我們便稱之為外道。即使精進地唸佛,如果沒有般若,也仍然是外道。
解脫靠的就是般若,沒有般若就無法解脫,所以,釋迦牟尼特別強調般若的重要性。他定下一條規則: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義不依語。了義就是般若,不了義就不是般若。在佛家中,主要以了義為主,不以方便為主,也就是說,佛家是以般若為主的。『依義不依語』中的『義』就是含義,指的是般若的精髓,整句話的意思,就是不在乎語言文字,不管藏語也罷,漢語也罷英語也罷,都不要緊,只要有智慧就行。
「般若為根本,五法方有益。若無大般若,佛法成世法。」有般若的布施,就是佛家的布施;沒有般若的布施,就可能是外道的布施。有般若觀照的禅定,就是佛家的禅定;沒有般若觀照的禅定就可能是外道的禅定。有般若觀照的精進,就是佛家的精進;沒有般若觀照的精進,就可能是外道的精進,邪教也會精進。有般若觀照的忍辱,就是佛家的忍辱;沒有般若觀照的忍辱,就可能是外道的忍辱。所以,有般若,一切都是佛家的東西;沒有般若,就沒有佛家。
這個時代,如果我們不講般若智慧,佛家就和外道沒有甚麼區別。因為,我們有極樂世界,他們有天堂;我們有阿彌陀佛,他們有上帝;我們唸『阿彌陀佛」可以到極樂世界,他們信仰上帝可以到天國;我們有空行母,他們有天使,等等。如果沒有般若,大家都是相似的,一有般若,佛家就和基督教、天主教等區分開來了。所以,如果沒有般若智慧,沒有《金剛經》的智慧,佛家所有的法門都叫世間法,只有《金剛經》觀照下的法門,才叫出世間法。
天下無如佛,十方亦無比。內覺無妄念,外不染六塵。世與出世間,無有如佛者。
《金剛經》的智慧本體就是般若,般若的意思,就是出世間的智慧、破相的智慧。有般若就是佛家,所以『天下無如佛,十方亦無比』,十方三界裏沒有超過佛的,因為佛有般若智慧的觀照,但其他宗教沒有,其他宗教還在世間法的層面。「世與出世間,無有如佛者。」在這裏,我用十個字來描繪佛的智慧:『內覺無妄念,外不染六塵。」他的心中是沒有妄念的,外面的六麼已經不能污染他了,就是說外面的現象已經不能牽引他的心、干擾他的主見和寧靜了,所以他『內不動心,外不著相』。當你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你就是佛。所以,「人人都能成佛」的意思就是,人人都可能達到這種境界。
外道沒有這個東西。為甚麼?因為,天主教信仰天主,基督教信仰上帝,它不會告訴你人人都會成為上帝,不可能的,他們說神只有一個,所以信徒不可能修成上帝,而佛教信仰者能修成佛。
曾經有人說,我們一定要打破局限,讓佛教民主一些,佛教太專制了。我問他為甚麼,他說上師太專制了。我大笑,說他胡說上師根本不專制。上師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上師,佛也希望每個人都能成佛,否則,他們就不是上師、不是佛。佛家向所有信眾宣講般若智慧,有般若智慧,你就能成佛,外道沒有這個東西。
遺憾的是,這麼好的佛教,在印度還是消亡了。
2014年1月,我們去印度朝聖時,發現印度已經沒有本土佛教了。印度現在的佛教,是後來從中國傳過去的。印度人的思維非常有意思,他們最主要的信仰是濕婆。濕婆是甚麼人?濕婆是印度教的主神之一,是一個說善就善、說惡就惡的人,非常可愛。印度教的另一個主神也很可愛,叫毗濕奴。關於他們的緋聞故事太多了。那些故事如果發生在雪漠身上,就會變成醜聞,但發生在濕婆身上不要緊,濕婆很開心,印度人也很開心,他們覺得這樣的神很可爱。
我舉個例子,據說,濕婆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和印度所有的放牛女郎談過戀愛、產生過緋聞。印度人都知道,但印度人不覺得這有甚麼不好,反而覺得他很厲害。印度文化就是這樣,哪怕他們的神跟全天下所有的放牛女郎都發生關係,他們也仍然崇拜那個神靈。為甚麼?因為他們相信神是永恒的,也相信神有無窮的力量可以毁滅他們。
他們雖然也相信梵天,但他們覺得梵天實在太糊塗了。關於梵天的糊塗,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但梵天也永恒。所以,即使糊塗,梵天也是印度人的一個主神。在印度人的思維中,永恒是最重要的。只要他永恒,不管他糊塗也好,產生緋聞也好,都不要緊,都仍然是印度人所認為的神。
印度大地上有無數人崇拜毗濕奴、崇拜濕婆、崇拜梵天,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恒河裏洗澡,因為印度人認為,恒河是濕婆化現的。恒河裏的水,是從濕婆的頭髪上流下來的。印度人認為濕婆是永恒的,他們崇拜濕婆的永恒,需要濕婆的永恒,需要一個永遠能保護自己的神靈,他們不需要佛。為甚麼?因為佛老是談無常,老是談空性,連自己都要破掉。印度人很害怕,覺得這輩子甚麼都破掉了,一切都歸於空性,這怎麼行?他們需要的是依怙,不是智慧也不是解脱。
注意,印度人最害怕的,就是無所依怙。
當年,印度大地上出現了龍樹菩薩,龍樹菩薩被認為是佛教史上劃時代的人物,他屬於中觀應成派,他對空性的解釋是『只破不立』。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他把甚麼都破了,讓大家非常害怕,因為人類需要神。印度人不知道,龍樹菩薩的觀點,只代表他那個教派的觀點,不能代表整個佛教,佛教還有其他的教派。佛教是無數教派匯成的大海,如果你只看到其中一段支流,就拿它來判斷整個大海,就是錯誤的。世上有多少種心,佛教就有多少種法,其目的都是救心。人類需要神,需要依靠,淨土宗就給人類一個阿彌陀佛,給人類一個極樂世界。人們認為極樂世界是永恒的,阿彌陀佛是永恒的,所以淨土宗在漢地非常盛行。事實上,往生到佛國的目的,仍然是到那裏去證得空性,如果沒有後面的證得空性,淨土就不是佛教,而變成外道了。所以,龍樹菩薩破到後來,讓人的靈魂沒有依靠了,印度人就不願意信仰佛教了,印度教出現之後,佛教就慢慢消失了。所以,有人甚至認為,印度佛教的消失,與龍樹菩薩的出現有很大的關係。
般若生大慧,此慧生諸佛。攝持諸菩薩,外道無此義。
般若十六會,文豐而義富。唯此《金剛經》,博約而深邃。
義蕴多玄廊,條理不繁密。此經若廣傳,佛種遂不斷。
本經之大要,遣除諸妄執。如來之覺性,眾生亦本具。
只因妄執霾,障蔽彼晴日。此經如大風,掃卻諸迷事。
亦如金剛劍,斬斷大煩惱。
『般若生大慧,此慧生諸佛。』《金剛經》雖然也以破為主,但它是破中有立的,它並沒有完全把一切都破掉。它立的那個東西,是智慧本體,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破立不二。這在《金剛經》中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它立起的這個智慧本體,撐起了整個佛教的解脫智慧。而有了《金剛經》的究竟智慧,佛就和外道的梵天、毗濕奴,基督教的上帝,伊斯蘭教的真主區別開了。
「攝持諸菩薩,外道無此義。」外道認為有一個永恒的神,執著於這個永恒的神,但釋迦牟尼認為連這種執著也要破掉。如來不是一個叫『如來』的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所以,「如來」是智慧本體,是破除一切相、不執著一切相時,才能見到的那個空性。這種智慧把佛家和外道一下子分開了。《金剛經》中提倡的智慧一旦消失,佛教就和其他宗教揉到一起,分不清了。所以《金剛經》非常重要。《金剛經》強調,人人都能成佛,它不承認上帝是永恒的,不承認真主是永恒的,也不承認濕婆、毗濕奴、梵天等神祇是永恒的。它不承認這些東西,它承認一種『常樂我靜』的永恒真理,承認『涅槃』。
過去的幾千年中,很多人都在迥避跟『涅槃』有關的問題,其原因在於:第一,不好講;第二,講不清;第三,人們認為不該講。所以,佛家一直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也一直沒有給外界一個清晰的答案。
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一些遊方者也常問佛陀:如來死後繼續存在嗎?如來死後不再繼續存在嗎?如來死後是既存在亦同時不存在嗎?如來死後既不存在亦同時非不存在嗎?對這類問題,佛陀總是沉默不語。
「般若十六會」,佛陀講《般若經》,一共講了十六會。每次講一場法,叫一會。
「文豐而義富。唯此《金剛經》,博約而深遂。」其他經典的內容非常豐富,又博大精深,只有《金剛經》,佛陀講得非常簡要。但它在簡約的外表之下,卻蕴藏着極為博大深遂的涵義。
「義蕴多玄廊,條理不繁密。」經義深奥,信息容量很大,但條理並不繁冗雑密。很多時候,經中都會出現極有代表意義的偈子能讓人一窥經要。比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些都是《金剛經》的精要內容。所以,《金剛經》不繁冗。
「此經若廣傳,佛種遂不斷。本經之大要,遣除諸妄執。」只要《金剛經》能廣傳,人們還能照着經中的智慧修行,在生活中貫徹經義,佛家智慧就必然得到保存,還能廣傳。因為,《金剛經》幾乎把佛教解脫層面的意義、解脫的智慧、破執的智慧都講透了。其大要,在於遣除各種妄心和執著,妄心和執著一旦被遣除,你自然就能得到解脱。
「如來之覺性,眾生亦本具。只因妄執霾,障蔽彼晴日。」如來藏是每個眾生與生俱來的,誰都有,只要妄心消失,執著消失,遮蔽真心的障礙就消失了,真心就能顯露。這就像天空上布滿鳥雲,人才看不到陽光一樣。只要大風吹走鳥雲,晴空萬里,陽光自然普照,因為太陽一直都在,陽光一直都在。太陽,指的就是真心。那吹散鳥雲的大風,此處指的就是《金剛經》。
「此經如大風,掃卻諸迷事。亦如金剛劍,斬斷大煩惱。」《金剛經》像大風一樣,能吹走籠罩人心的各種迷霧;也像金剛劍,能直接斬斷人的煩惱,讓人離苦得樂。故而,《金剛經》也叫《能斷金剛經》。
2.說真俗
世上有二諦,亦分真與俗。俗諦世間事,執著障大目。
有相之事物,無不當真實。假觀當真觀,夢境成實事。
著相而昧性,捨本而逐末。
我的講解,跟現在流行的《金剛經》講法都不太一樣,因為我講的不是字面意思。如果想知道字面上的解釋,很多書中都有,你随便一翻,就能找到,所以我不講這些。我想講一些別處聽不到的東西,最好能結合中國文化和我的修行實踐,在智慧妙用上着力。
每個人心中的世界,都高不過他的心;每個人心中的《金剛經》,也高不過他的心。學者有學者的《金剛經》,法師有法師的《金剛經》,讀者有讀者的《金剛經》,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金剛經》。就像很多人心中的『雪漠』,都不一樣。随着你對『雪漠』的不斷了解,你心中的「雪漠」也在變化。你的心變了,你對雪漠的印象自然就變了。
一般來說,《金剛經》分兩種講法:一是真諦;二是俗諦。而真正的講法,其實是前者,因為真諦才是了義的講法,了義就是般若,真諦的講法才能講出般若智慧。但俗諦的講法也是必要的,因為它更容易讓世人接受和理解。
甚麼是真諦呢?解脫層面的真理,就叫真諦。相對的,世間法層面的理解,就是俗諦。比如,注重文字、學問和功德的講解,就屬於世間法層面。超越世間法,進入解脫層面的講解,才是真諦。真諦就是無為法,為了解脫、無為的智慧而學《金剛經》,就叫真諦;為了福報、平安、功德誦《金剛經》,就是俗諦。俗諦是世俗有求、有為、有相的,你看得到。能用概念來衡量、來說清、來歸納的,都是俗諦。《金剛經》有俗諦上的意義,但它更重要的,還是無為法層面的意義,這個層次需要理解,也需要實際修證。所謂修證,就是通過修行去體悟那個東西,去驗證真理。
簡單來說,當我們把虚幻的東西看成真實的永恒存在時,就是俗諦;當我們把眼前的一切視為虚幻、歸於空性,知道它在不斷變化時,就是真諦。換言之,當我們認假成真、把夢境視為現實時就是俗諦;當我們著相昧性——執著於外相,蒙味了自性——捨本逐末時,就是俗諦。真俗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我們要明白這一點。
不過,雖然佛家的本質是無求的,但也允許俗諦有求者進入佛家,所以,很多寺院的碑區上,都有「有求必應」四個字。廣東南海有個「觀音借庫日」,每年的那個時間內,你都可以向觀音「借錢」,如果發財了,你再去還錢。佛家允許這種求,也允許你請佛菩薩保佑孩子健康平安等等。這都是不了義的,但佛家不會拒絕。因為,佛家的目的,就是解除眾生的痛苦,哪怕這種解除只是暫時性的。但是,要從本質上解除痛苦,就只能依靠了義的般若智慧。因為痛苦的本質是愚痴、是迷惑,迷惑必然痛苦,認假成真必然痛苦,只有不迷了,人才能消除煩惱和痛苦,所以,只有般若才能真正地解除痛苦,讓你得到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無條件的,是無為的,叫涅槃,有『常樂我靜』四個特點,不是傳統的「死」,也不是寂滅。
那麼,涅槃是甚麼?這個問題不好說,釋迦牟尼就對這問題不予理睬。人們一問到涅槃是有還是無,是非有還是非無,釋迦牟尼就不回答了。為甚麼?因為你一涅槃就知道了,不涅槃我說你也不知道。所以,這在過去一直是一個扯不清的問題。很多人都講不清。講這個東西,需要一定的體驗和文字般若。他沒有文字般若的話,一般很難講得清楚。有時他有文字般若,也有一定的體驗,但他還是不講。為甚麼?因為聽的人根器不到,他無論怎麼講,人家也不會懂,那麼索性就不講了。佛家很講究對機。
不過,既然大家問了,我還是會盡量地講一下。只是先等等,我們先聊完剛才的話題。
真諦即實相,緣起性空義。
真諦就是實相,實相就是本來面目。在佛經中,尤其是禅宗的經典中,老是出現「本來面目」。真如為何,真心為何,自性為何,空性為何,說的其實都是本來面目。明心見性的那個「性」,說的也是本來面目,不同的僅僅是名相。但是,很多人知道的僅僅是概念,它究竟是個甚麼東西,很多人還是弄不清楚。為甚麼呢?因為,它本身就不是文字層面的東西。你在文字上弄明白了,僅僅叫解悟,也就是道理上明白甚麼叫緣起性空,明白了理上的實相。只要你研究《金剛經》的學問,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真正地開悟,是見到事上的實相,明白緣起性空真實的含義就是說,你體驗到了、你的生命證得了本來面目,你不生迷惑了。見到實相,不再被現象迷惑,不把一時當成永恒,就是開悟。開悟了,真正體驗到實相了,就是登地菩薩。這有點像你登上月球了,接下來,你就要在月球上探索,一天,兩天,三天……随着你對月球的不斷了解,你就會變得越來越專業,對月球也就越來越熟悉了。登月之前,月球在你心中只是夜空中的一個玉盤,很美,很詩意,充滿了溫馨。但你不知道它到底怎麼樣,你對它充滿了無窮的想像。你只有真正踏上月球,在上面行走的時候,你才知道,在月球上行走是甚麼感覺。這時,月亮對你來說,就不是一個概念,不是一種想像,而是一種你說不清、但心裏明白的存在了。解悟和開悟之間的區別,就有點像登月前和登月後。
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多,你在經歷任何事情之前,都不會知道你真正經歷時的感覺,真相只會在你經歷的那一刻出現。它的出現就是緣起。它在出現的同時不會永恒,這就是性空。用上面的例子來說,就是月球時時在變化,每分每秒都不一樣。你能夠把握的永遠都只是當下。
人生就是這樣。
有一句話很有意思,它說,任何時候開始幸福的童年都不遲甚麼意思呢?就是說,你的童年怎麼樣其實不重要,你可以為自己編織一段很美的想像,它給你帶來的幸福感,跟你真正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是一樣的。因為,你的童年早就過去了,它變成了一些記憶。沒有人可以證明你的童年到底怎麼樣,只有你自己記得,你的父母也記得,但是,當你們的記憶出現衝突時,有誰能證明自己的記憶是對的?有誰能證明你童年的真相?沒有。因為,它已經消失了,它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幻覺。人生是一個幻覺,生命也是一個幻覺。這些幻覺的意義,在於它對人的心靈產生的作用,它對世界産生的作用。
每一段經歷都在不斷地過去,但它們促成了當下的你——包括你的智慧,你的心情,你的個性,你的經驗,你的記憶,你的價值,你的健康,你的整個生命。所以,或許我們可以想一下:甚麼是虚?甚麼是實?觸摸不到的、看不到的是不是就是虚?觸摸得到、看得到的,是不是就是實?
一切都是這麼虚幻,所以,我一直想要留下一些歲月毁不去的東西。很多人也是這樣,於是就有了歷史,有了圖書,有了音像,有了佛經,有了那麼多的佛家故事,也有了今天我們聊天的緣起,有了很多人積極利眾的緣起,有了很多人因為接觸佛教真理,而改變命運的緣起……世界上的大小事件,都是由若干個緣起組成的,它們本性為空,不斷變化,沒有永恒不變的實體,但並不是不重要。因為,構成故事、傳遞精神、影響世界、改造命運的,都是緣起。緣起就是現象,是看得見的條件、因緣和緣份。各種條件達到了,事件就出現了。
今天我們的相遇,就是過去的無數個緣起構成的,而它在你的生命之中,又會變成另一件事的緣起。這就是緣起性空。
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變化着。所謂的發展,就是變化。為甚麼人們說,把自己留在過去的人,是沒有未來的?就是因為他只看得到記憶,卻看不到無窮的可能性。他忽略了性空,也忽略了跟性空同體的緣起。
世上一切都是這樣,都不會永恒,都是各種條件聚合的,條件一旦消失,現象和場景就會消失,所以叫性空。一切都在告訴你四個字:緣起性空。因緣條件夠了,大家聚到一起,出現一種現象,這種現象性的東西是看得見、聽得見的,叫緣起;同時,它因為是各種條件的聚合,很快就會消失,所以性空。緣起的同時就是性空,而不是說這時候緣起,等一會兒再性空,而是緣起的同時性空,性空的同時緣起。比如,杯子、茶葉、開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這杯茶,我端起杯子喝茶,就是緣起。但喝茶這個動作不是靜止的,它在不斷地變化着,整個過程中,無數條件在變化着,就像蒼蝇的翅膀在不斷地震動,可能幅度很小,你很難察覺,但那變化確實在發生着,你看到的一切,很容易就會消失,而且它一定會消失。所以,緣起的本質不是永恒的,現象的本質不是永恒的,這叫性空。
整個佛教的真理就是四個字:緣起性空。緣起就是我們能夠看到的現象,這是俗諦;性空就是本來面目,這是真諦。俗諦和真諦是一體的,你看到現象是俗諦,你明白性空是真諦。修行中,要明白兩者是一體的,偏向任何一方,都是錯的。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
我說過《六祖壇經》裏的三首偈子:一是六祖惠能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靜,何處惹塵埃』,注意,這才是惠能的原作,敦煌出土的文獻中,記載的就是這個版本;二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現在流行的版本。這首偈子很容易引起誤解,一旦你把『本來無一物』理解為「甚麼都沒有」,就錯了;如果你把「物」理解為『自性』,也就是永恒的本體,那麼它的意思就是『自性本空』,這就是對的。
神秀的偈子是:「身是菩提樹,明鏡亦非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首偈子,提倡漸修。對很多人來說,神秀的偈子可能更為有用。以上幾個偈子,適合不同的根器。
講經也是這樣,這要看聽者是哪種根器,有甚麼需求。如果你只想研究學問,你可以聽學者講經。如果你需要實修上的幫助,那你就要認真地聽我說,最好能聽進去。我說的聽進去,就是把自己的觀點放下,把心清空。當你聽到物我兩忘,卻朗朗明明時,你就聽進去了。聽經就像掛號看醫生,你得了這個病,就要看這個醫生,得了那個病,就要看那個醫生。如果你得的是心臓病,卻去看消化科的醫生,你就很難治得好病。我也是這樣,讀者需要甚麼我就講甚麼。但我不是迎合你,而是為你『望聞問切』,為你開對你有用的藥方。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你的照方吃藥。
佛法講究的是對機,需要對機,需要對應不同的根器。
釋迦牟尼也是這樣,他講經的對象,也是當下的那個人。那個人提問,他就解答,其目的,是解決那個人當下的心靈問題,對的是那個人當下的機。如果提問的是另一個人,釋迦牟尼就會有另一種解答。因為聽經的人很多,有些話是為了對這個人的機,有些話是為了對那個人的機,所以他有時說有,有時說空我也是這樣。一次,我的一個學生說,雪漠老師,您講話有時自相矛盾,忽而叫我們這樣,忽而叫我們那樣,這是為甚麼呀?我告訴他,因為修行就像過獨木橋,兩邊都是懸崖。當我看到你偏左時,就會說:注意,你向右一點。因為,如果再往左,你就掉下去了。當你偏右時,我就說往左。因為你再往右的話,也會掉下去。於是,很多學生就覺得我經常變化,忽而叫向左,忽而叫向右,自相矛盾。事實上,我說的話只是針對當下的那個人,他忽而偏向這兒,忽而偏向那兒,我不能讓他走偏,要讓他走中道。
因為同樣的理由,《大藏經》中出現了很多「自相矛盾」,有時候談有,有時候說空。有人偏有,需要破執時,釋迦牟尼就講空;有人偏空、頑空,需要破空時,釋迦牟尼就談有。他走的始終都是中道
真諦和俗諦就是這樣出現的,其根據,就是不同人的需要。比如,我弟弟生病去世時,母親很痛苦,我就告訴母親,您好好地唸『阿彌陀佛』,您唸得越多,死去的弟弟就越是受益。於是母親就一門心思地唸『阿彌陀佛』,在唸佛的過程中,痛苦就沒有了。她覺得弟弟真的受益了。弟弟是不是真的受益了,這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母親的痛苦解除了。我的這個做法,就屬於俗諦。俗諦的意義,在於解決當下的現實問題。如果用藥來比喻的話,俗諦有點像西藥,多以改善症狀為主;你要是想治本,還得服中藥還得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就是說,你不但得明白真理,還得在生活中實踐,在實踐中驗證。真理是甚麼呢?真理是空性,是弟弟終究會死去,一切終究會消失。但是,為了對母親的機,我不能這麼跟她說,因為,她在那個時候接納不了真理,她不能容忍弟弟的死去,不能理解空性真理對死亡的解釋,我必須選一種能給她帶來利益的說法。所以,我選擇了俗諦。這不能讓她解脫,但能在那個當下讓她離苦得樂,她需要的也是那個當下的離苦得樂,所以,那種說法就是對的。佛經中有很多這樣的故事,釋迦牟尼針對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解答問題,為的是解決不同的問題。
我對《金剛經》的解讀,之所以側重了義,也是為了對機。讀我書者,大多是追求解脫、追求智慧的,如果他們追求有為的東西,他們可以去看別人的書,那樣的書太多了,各種說法都有。佛法是增上法,也就是讓人向上的法,不是是非法。學佛比不學好,唸佛比不唸好,那麼就是對的,沒有那麼多是是非非。所以,佛家需要各種法脈,只要能讓人向上,只要能解除人的痛苦,只要能解除人的心病,就有存在的理由。
你不要按自己的喜好,去衡量哪個對、哪個錯。但你一定要明白,佛家真正追求的,是般若,也就是《金剛經》的了義智慧。所以,釋迦牟尼又說,『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意思是,當了義和不了義同時出現,你必須作出選擇時,要依了義,不要依不了義;要順從了義,不要順從不了義。因為,不了義的東西是有為的,終究會壞滅;了義的東西是無為的,無為法才能永恒。無為的東西,才是佛家真正的追求。是故,《金剛經》說:「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區別了佛家和非佛家。
真諦有八不,龍樹曾著述:不生亦不滅,不來亦不去,
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不悟此八不,即名諸眾生,
悟此八不者,即為大覺者。迷悟有次第,六輪成幻影。
般若離二邊,遣蕩諸情執,洗滌清靜時,圓融成中道。
除妄開大慧,現其本具智。
龍樹菩薩的『八不』——不生亦不滅,不來亦不去,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說的就是破相。它直接讓龍樹菩薩成為佛教史甚至世界文化史上一位劃時代的大師,但這個理論跟『本來無物』一樣,看不懂時,就容易偏空。正是因為在當時的印度,很多人都看不懂他的理論,所以印度人大多不接受八不,佛教就在印度消失了。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學《金剛經》時,也容易產生偏差,因為你一旦出現狂慧,就不想修行了。所以,我老是強調,人要把自己的心態放得很低,踏踏實實地做事,踏踏實實地學習。
當然,單純追求俗諦,也會出現問題
當俗諦出現,也就是各種現象出現的時候,你的心會出現分別,出現六道。六道是俗諦的產物,是心的不同狀態導致的不同結果,也是分別心的產物。沒有分別心,就沒有六道。所以,六道輪迥的說法存在於俗諦之中。對於眾生來說,被緣起迷惑,被現象迷惑,心被牽上走了,六道就產生了。
那麼,如何從六道中解脫?
進入真諦。進入真諦的時候,各種現象就再也不能控制你,再也不能束縛你了。這就叫解脫。
以前有人問我,六道既然是心造出來的幻影,那麼對不相信六道的人來說,有沒有六道?我說有,就算你不相信六道,也會進入六道。為甚麼?因為六道是本有的,它存在於你的自性之中,就像俗諦與真諦本為一體一樣。雖然六道沒有自性,但你的自性中有六道,它只是時時在變化,忽而天道,忽而畜生,忽而阿修羅,它不是固定的。
決定它的是甚麼?是你的分别心生起的欲望。
欲望和情緒是多變的、無常的、沒有自性的,六道也是多變的、無常的、沒有自性的。每個人不管信不信佛,都會有喜怒哀樂等情緒,都會痛苦,都會焦慮,所以每個人都會進入六道。信佛者如果學佛、修行、明白了真理,就能超越欲望,超越六道;不信佛者雖然不相信六道,卻也因為不相信真理而受制於欲望六道,無法超越,随着欲望的變化,時而升華,時而隨落。因為,即使不知道分別心是甚麼,人也有分別心。分別心滋生了各種現象,也構成了六道。明白了,不迷惑,消除了分别心,才可能超越六道。
明白甚麼?明白般若智慧,明白如何超越。有了般若智慧,才能遠離幻影,遠離二邊,但行中道,不受欺騙。
甚麼是二邊?分別就是二邊,左邊是一邊,右邊也是一邊。左邊說有,右邊說空;左邊說好,右邊說壞;左邊說高,右邊說低;左邊說善,右邊說惡這些都叫二邊,也叫二元對立。有了二元對立,就有輪迥;沒有二元對立,就沒有輪迴。般若就是超越二元對立的,所以,有般若,就不入輪迥。《金剛經》之所以要破相,就品是要破除二元對立,讓人從輪迴中解脫。
《六祖壇經》中那首「本來無一物」的偈子,就容易導致偏空,而惠能原來的「佛性常清靜」不會。
為甚麼我要強調這一點?因為,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一種糾結:既然甚麼都是空的,那還修甚麼行啊?這就是典型的偏空,覺得一切都歸於空性,所以甚麼都沒有意義,他們的錯誤,就在於沒有關注到緣起。
不注意緣起的人,可能不會去放生,不會去布施,不會有利眾行為,覺得甚麼都沒有意義。因為行為很快就會結束,而行為的結果又在不斷變化着,最終消失的那個結局,是誰都改變不了的,那就是死亡。要是認為一切因此沒有意義,就成了虚無主義,是不對的。因為,雖然所有行為終究都歸於空性,會變化,但行為本身的意義,卻可以是非常積極,可以影響世界的。比如放生,放生的小動物終究會死亡,這個命運是誰都改變不了的,但放生所代表的大善大愛,卻會給世界帶來一種溫馨和美好,傳遞一種珍惜生命、感恩生命的理念,這個理念本身,就可以影響世界,改變社會風尚這就是意義。所以,我們不能廢除現象和行為,否則,就是斷滅。
比如,有些阿羅漢修到一定時候,就會偏空,然後他就甚麼都不想做了,既不想度眾,也不想活着,光想寂滅。這就是釋迦牟尼所說的『焦芽敗種』。因為他們不去傳遞真理,不給世界貢獻正能量,不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不想去幫助別人離苦得樂。他們明白空性真理,可以解脫了,這時候,肉體反而會造成了他們的痛苦,構成一種障礙。
阿羅漢在肉體活着時證得的解脫境界,叫有餘涅槃。這時,肉體制約着他們的解脫,所以,他們想進入無餘涅槃,灰身滅智。但他們礙於戒律,又不能自殺,怎麼辦呢?有一天,有人就請來一些外道,用自己的所有東西作為交換,請那些外道殺了他們。於是外道就把他們給殺了。釋迦牟尼知道後,就制定了相應的戒律,呵斥了那些因為偏空而厭世的人。
為甚麼他們會厭世呢?因為他們修的是『不靜觀』,他們總在觀想身體壞掉之後的場面,比如腐爛後發出臭氣,流出壞水,各種蛆蟲螞蟻在上面亂爬,他們感到肉體非常惡心。這種觀修讓他們破除了身執和我執,但他們沒有慈悲心,不想度眾,所以就厭世、想死,不想忍受肉體帶來的痛苦,想要享受永恒之樂。這些人就是偏空、頑空,在修行上走錯了。
初地菩薩修到七地的時候,就會出現偏空難。甚麼是偏空難?
覺得甚麼都沒有意思,不想度眾,只想涅槃,這就是偏空難。這時,他容易變成『自了漢』。按內證功德的證量來說,一地菩薩到二地相當於初果羅漢,二地、三地相當於二果羅漢,他們缺的是發心,所以,到達七地時,容易出現偏空難。一旦偏空,他們就甚麼都不想做了,只想盡快地寂滅,安住於自己的解脫境界。他們只有修到八地,才能穩定下來。阿羅漢的內證證量就相當於八地菩薩。但他們不一定有菩薩的發心,所以,他們有解脫的智慧,卻不一定有利眾的行為。有些人就不想出來,不關心別人,這就叫偏空難。唯一的辦法,就是發大心,只有發大心才能讓他們進入大乘。
所以,我們不能單純追求真諦,而忘記俗諦。這樣是會出問題的。很多人誦《金剛經》的時候,就出現了問題,偏空了,但他們自己不知道。偏空之後,他們就陷入了狂慧,覺得甚麼都是空的,這個是空的,那個也是空的,空空的,沒有意思,就甚麼都不想做,也不唸經,也不修行了。但他們一回到家裏,仍會跟家人打架、揪門,糾纏不休,他們口頭上說空,行為上照樣執著,照樣煩惱,和俗人沒有兩樣。所以,見地和行為不要分開,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扎扎實實地去修。打好地基,才能萬丈高樓平地起,否則就是空中樓閣,不起作用。所以,比起「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覺得「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更好,神秀的偈子很好。在行為上,我們需要有這樣的態度,要好好地漸修。
這就是「般若離二邊」。
「遣蕩諸情執」是甚麼意思呢?就是消除各種情執對你的控制。
情執是情感導致的執著。你愛上一個女孩子,心跟着她去,不由自主,就是情執;想當官,一旦換届就着急焦慮,怕出現甚麼問題,就是貪愛權力,心被牽走了;眼前有張幾千萬的訂單,你天天盼着快點簽下來,生怕被別人給搶走了,心裏忐忑不安,這也是被利益控制了心……這些都屬於執著。
注意,並不是這些東西不好,而是你的執著不好,因為你一旦執著,它就會控制你的心,讓你進入輪迥,讓你焦慮不堪。
《金剛經》就像一把利劍,能把你的執著一下給斬斷,這時你可以做,但不會再去執著,因為你知道,你無論如何執著,都留不住它。在世界展現出各種緣起或現象的時候,你都能明白它的自性是空的,不會永恒,你的執著就會消失。當你的各種執著都消失了,你不再迷惑的時候,你就會明心見性,進入一種境界,見到真心,擁有般若智慧。這時,你會覺得世界非常圓融,你不需要取這個、捨那個,也不需要來這裏或去那裏,你不執著一切變幻現象,如鏡映百花,心如如不動,就是龍樹菩薩的『八不』。
這是一種超越的境界,叫『圓融成中道』,真正地達到了圓融沒有任何分別了,才叫中道。《金剛經》的價值,就在於讓你遠離空有二邊,破除妄想開智慧,破除虚幻見真實,俱足你本有的智慧,進入中道。為甚麼?因為你的智慧被妄想給遮住了,破除各種執著,妄想消失之後,本有智慧自然會出現,裡宗所說的「本來面目」,就是這個東西。
無相無不相,說空而不空。
注意,這句話非常重要。為甚麼?因為,如果你單純地著相把幻覺當作真實的話,你就會痛苦焦慮。
有個朋友有一天來聽我的課,因為遲到了幾分鐘,他一直很懊惱,老是覺得自己真是沒有福報,竟然遲到了幾分鐘。這個念頭一直在折磨他,結果出現了甚麼情況呢?他的不能釋懷,導致他整整一堂課都沒聽好,這就是本末倒置了。他不知道,就在他遲到的那一刻,他遲到的場面就消失了,留給他的只是記憶,除了他,誰都不記得了,大家都在安心聽課,我也在安心講課。但他老是在折磨自己,惴惴不安。他不知道,自己執著的東西,只是一點點記憶跟夢境一様。
你也聽過我的幾次講座,當時發生過甚麼事,你還記得起來嗎?你記得雪漠說了甚麼嗎?在場的那麼多人裏,我不知道能記住的有多少。很多東西大家都忘掉了。記憶就像夢一樣,不斷在消逝着。但是,對你的生命來說,這段經歷肯定跟其他經歷不一樣。因為,聽過雪漠的講座和沒聽過,肯定是不一樣的;聽過雪漠講《金剛經》和沒聽過,肯定是不一樣的;見過雪漠和沒見過,也定然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沒有見過雪漠,只聽說他長了滿臉的大鬍子,頭髪長長的,在街上看到一個瘋子,也是一把大鬍子、頭髪長長的,你就會懷疑這是不是雪漠。如果你見過我,你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因為你一看,就知道那不是我。如果你聽說雪漠穿紅衣服,遠遠看到一個穿紅衣服的人,你可能就以為是雪漠走過來了,結果走近一看,才發現那是個女人,原來不是雪漠。如果你見過我,你就不用靠衣服來認人了,因為你真正見過雪漠之後,就知道雪漠的模樣了。
同樣道理,明心見性之後,你就知道那個東西了。單純告訴你它是甚麼,是不對的,因為說得再多,你也不知道,還不如讓你自己見到它。你一旦見到它,心裏就會頓然明白:噢,就是它。
相是緣起,消失是性空,既不執著相,也不否定相,就是「無相無不相」。
行為上的利眾也是這樣,它也是沒有自性的,但行為卻能承載一種精神。比如,一些慈善家幫助了很多窮人,雖然他們捐助的大米不能永恒,他們幫助的人很快又會面臨下一個難關,他們助人的行為也會很快過去,但是,每當我們想起慈善家的行為,他們的慈善精神就會滋養我們的靈魂,讓我們覺得很溫暖、很嚮往。有了這點溫暖和嚮往,很多人就能善良地活着,也去利眾。這就是意義現在,微信上有很多傳播慈善精神的公眾號也是這樣,他們不斷在發怖一些國內外的慈善故事:小女孩給流浪漢捐衣服、捐食物、蓋房子;退休女強人將公車改造成免費流動澡堂,讓流浪漢有尊嚴地活着;小女孩省下零用錢為非洲孩子買帳篷,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被蚊子叮而患瘧疾;巴士發生車禍,司機的腹部被飛來的重物嚴重刺傷,但他忍痛把車停好,讓乘客們安全下車,然後才接受治療諸多行為早就結束了,這些文章也被淹沒在信息的海洋裏,但它們感動了很多人,當人們將它們傳遞出去的時候,又會有更多的人受到感動。他們會發現,原來奉獻、幫助別人比購物、享樂更加開心這時,他們可能會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多關注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就是意義。
有人說,當他看到國外的孩子如何利眾時,就覺得利眾是一件有趣的事,確實是這樣的。善心會讓人的世界變得很美,充滿了驚喜。他會發現,他不需要拯救人類,不需要做甚麼大事,只需要随時隨地傳遞溫暖,有一顆充滿溫度的心。所有宗教的本質,都是為了讓你能夠這樣。佛教也一樣,但同時,它知道一切都是不可以執著的,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終將變成夢境,但它也不否定行為本身,這就是「說空而不空」。
菩薩明明知道眾生的根器,知道眾生度不盡,知道很多壞人不會向善,不會追求解脫,知道世界是怎麼回事情,但菩薩仍然積極地度眾,正是因為「說空而不空」。
我難道不知道「一切皆空」嗎?我辦了那麼多次講座,能聽懂的有幾個?聽懂之後能照做的有幾個?能記住的有幾個?能歡喜雀躍、信受奉行的有幾個?說不清。一切都在變化,但我仍然要做。
菩薩也是這樣,菩薩明知六道不會空、輪迥不會盡,但菩薩仍然要度。
明知一切都歸於空性,但仍然積極地有為,就是菩薩。他是空性不空相,空性不廢相。因為他知道,如果他不去積極地度眾,眾生就不可能得度。為了讓眾生有一個得度的機會,他願意做無數可能沒有意義的事情,這個行為本身,就是意義,也代表了他的價值。
我再展開一些。
緣也是一種因果。
因果是鏈條,就像我們騎的自行車一樣。一個鏈條帶動下一個鏈條,車輪就會滾動。第一個鏈條的轉動是行為,也就是緣起。它很快就轉了一圈,但它帶動了另一個鏈條,另一個鏈條也開始轉再帶動下一個鏈條…… 一鏈扣一鏈,自行車就動起來了。鏈條們轉動的過程是無常或變化的,但自行車往前走了很遠。那本質為空的過程,促成了後者的果,也就是自行車的移動。這就是因果鏈正面的因果鏈會產生正面的行為,給眾生帶來好處;負面的因果鏈會產生負面的行為,給眾生帶來災難。所以,菩薩會多種善因、多造善緣,啟動正面的因果鏈,希望給眾生帶來善果。雖然這個因過去了,不能永恒,果也過去了,也不能永恒,一切都在變化,都不能永恒,但眾生在進步着,聽過我講課的人們在進步着,有些人甚至覺悟了。那麼,對整個社會來說,這些本質為空的行為,就構成了讓他們向上的因果鏈,這對社會是有益的。這就是「說空而不空」。
佛家明明知道萬法皆空,還要度眾,就在於它知道,對整部車子來說,鏈條不空,有精神的東西在傳承着,沒有鏈條,車子不會往前移動,眾生的心性也是這樣。
萬相雖森羅,覓其本體無。此經為大網,涵攝諸佛智。
無法而不顯,無義而不障。俗諦與真諦,第一義空義,
皆融此經中,一一而俱足。無我等四相,即是大空義。
滅度諸眾生,即為俗諦事。實無滅度者,燦然見真諦。
俗諦行布施,真諦無所住。通達無我法,諸法平等事。
「萬相雖森羅,見其本體無。」世界上雖有紛紛擾擾的現象,各種假象輪番上演,但它們不會永恒,在不斷消失。比如,熱戀中的情人想要海枯石爛,發三生願,要生生世世做夫妻,但結婚三年之後,就有可能離婚,有的不到一年就開離婚。所以,愛情怎麼可能不變呢?人心随時都會變化,願望也就隨時都會變化,世上沒有永恒不變的東西。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不要執著眼前的東西。
過去,很多人講《金剛經》時都沒講到『不空』,他們只談破相,只講鏈條的空,不講鏈條轉動會讓自行車前進,不講人類的發展和進步,不講眾生的自行車需要無數鏈條的推動,才能向前滾動,他們漏掉了積極的那部份內容。就算有人講到了,也沒有講透,所以,外界對佛家的印象,大多是消極避世的。很多人讀《金剛經》時,都會覺得一切皆空,沒甚麼意思,這就把《金剛經》給理解錯了。《金剛經》不是教你厭世的,而是教你如何才能既熱愛世界又不生煩惱。
《金剛經》是佛家經典中最精要的部份,涵蓋了諸佛所有的智慧。它雖然破相,但融合了三藏十二部的精要,不僅僅有無為法,也有有為法,有、空、緣起、性空、真諦、俗諦、諦義、空義、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都俱足了,沒有缺陷,非常圓滿。其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空性,是消失、變化、無常、無我,也專門講到了滅度眾生,也就是救度眾生。
注意,救度眾生就是俗諦,因為救度是一個世間行為,這個行為本身是有為的,會消失,是一種現象。
比如,今天這個法師在講法,明天那個法師在講法,後天又有另一個法師講法,第四天講法的是一個菩薩,第五天講法的是佛陀。大家都在講,場面就在嘩嘩地變化,這就叫俗諦。菩薩度眾的所有行為,都叫俗諦。放生、布施、助印等行為也是俗諦,也會消失,但其中有功德,《金剛經》也肯定這個功德。而且,類似的利眾行為,就是佛家修行真正的意義。
佛家修行的目的,一是心靈的升華,二是行為的利眾。
就算你的心變得無為了、有智慧了、升華了,如果不體現於有為的行動,就仍然沒有意義。
所以,沒有俗諦,就沒有佛家,沒有修行。換句話說,就是必須有不計結果、不求回報的行為,才有出世間的超越。這個行為就是俗諦。
那麼甚麼是真諦呢?《金剛經》說,「實無眾生可度」。雖然菩薩在積極地度眾,但菩薩心裏明白,眾生是歸於空性的,都是各種條件的聚合,並沒有一個實質本體不變的東西,所以,並沒有眾生可以得度。眾生在變化,度眾的行為在變化,一切都在變化。這個變化就是真諦,是智慧之水,度眾的行為就是杯子,是俗諦,智慧之水必須有裝它的杯子,否則,人就沒辦法用水來解渴。所以,沒有杯子,沒有行為,就沒有佛家。
佛家把沒有行為的智慧叫狂慧,狂慧者明白道理,但不實踐這部份人佛家稱之為「佛不救」,不是佛不肯救,而是佛也救不了,因為他把空性作為藉口,不去修自己的心。
《般若經》專門說過:『未見勝諦,未證實意,若有犯者,仍可還靜。』甚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沒有見到空性,沒有證到空性犯了錯也不要緊,因為你相信因果,懂得懺悔,這樣罪業就可以消掉。如果你證得空性之後,還是產生了邪見,不信因果,不去懺悔,那麼佛也救不了你。
這是大邪見,故而說「佛不救」。
比如,有人說一切歸於空性,修行沒有意義;還有人說,一切都是大圓滿,一切都是空性,眾生本來是佛,我本身就是佛,不用修了……這就是狂慧,佛也救不了。他如果不修,口頭上雖然說『我是佛』「我是佛」「一切都是空的」,但回家之後照樣和老婆打架轉身又和情人偷情,又過了兩天,破了點財就痛苦不堪。哪有這樣的佛?佛不是這樣的。
一定要明白,仰望星空的時候,你還沒有飛上星空,你可能還在臭糞坑裏。臭糞坑是甚麼?就是你的貪婪和分別心。你身在臭糞坑裏,但自己不知道,一味地說:『我仰望星空,飛在天空中,我是大宇宙,我是北斗星。』但在生活中,一遇事你的智慧就沒了你就掉進臭糞坑裏了,控制不了心。這樣根本不行,沒有用。所以,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之所以要仰望星空,是因為自己還沒變成星星,要朝着啟明星的方向,走出臭糞坑,走出分別心。盲目、狂妄、否定實際行為、否定腳踏實地地修行,都是佛家所摒棄的。
也要明白,《金剛經》破相而不廢相,也就是不否定相,不否定緣起。而且修《金剛經》有個基礎,就是必須持戒修福。《金剛經》中專門說過,既持戒又修福會怎麼樣,持戒修福者如何如何,它利益的不是不持戒不修福的人。所以,我們必須通過俗諦的行為實現真諦的解脫,不要廢掉行為。一旦廢掉行為,就是狂慧。
3.說執著
執著有兩種,我執與法執。我執執色身,五蕴以為實法即諸萬相,執此亦為執。
《金剛經》主要講甚麼?破執。破執是《金剛經》解決的主要問題。
甚麼是執著?讓你的心不能自由的,就是執著。你想快樂地活着,偏偏充滿了煩惱,讓你煩惱的就是執著;你想大氣地活着,偏偏很狭隘,讓你狹隘的就是執著;你想怎麼樣,偏偏做不到,讓你做不到的那個東西,就是執著。讓你的心不清靜、不自在、不安詳的,就是執著。任何東西,不管它本身怎麼樣,都可能讓你生起執著,包括佛教真理。但是,對佛教真理的執著,是成了菩薩之後才能破除的,沒有成菩薩之前不需要破。為啥?因為,執著於佛家你才會精進地修行,精進地追求佛的智慧和悲憫。這時,你會看到另一個世界:某人罵你,你覺得是上師在考驗你;甚麼東西摔在地上碎了,你看到了無常,提醒自己要打碎小我;有人需要你幫忙你感恩他給了你機會,讓你布施、幫你增長菩提心;東西丟了,你很輕鬆,因為你知道,你們終究會成為彼此生命中的過客;工資不高,你不在意,因為你沒有過多的物欲需要滿足……當你執著於佛家、執著於真理,而且追求到極致的時候,你自然會超越紅塵中的很多負累,也會少了很多煩惱。如果你過早地破除這種執著,你的心就會被紅塵牽走,被欲望牽走,讓你在假象的誘惑下不能自主。
對佛教真理的執著,就像孫悟空頭上的金箍。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跟上唐僧去西天取經時,觀音菩薩就給他戴上了金箍。他不聽話,唐僧就唸緊箍咒,所以他才會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經。否則,他就會留在花果山,當個美猴王,有吃有喝,很多猴子圍着他叫「大王」,他也很開心很快樂,還自封為「齊天大聖」,覺得自己和老天一樣偉大。事實上,他只是一個妖精、一隻猴子而已。所以,在他還是不安份的猴子時,你就要用佛家的某種東西來規範他,給他套上一個金箍,逼着他向西天走,不然,幾十年、幾百年後,他還是待在花果山當妖精——當然,幾百年後,世界已經變了,他也老了。那時節,他可能會被新時代的推土機趕出花果山,因為花果山要開發成旅遊項目了。不過,如果孫悟空沒有修成門戰勝佛,沒有保護唐僧上西天取經,沒有經歷那九九八十一難,又有誰會關注一座小小的花果山呢?更可能發生的事情,是幾百年後他的壽命盡了,不得不把實座讓給別人,然後奄奄一息地,聽着猴子猴孫們喊另一個「大王」。世界就是這樣。整個世界都是花果山,每個人都是孫悟空,都有兩種選擇:一是躲在花果山裹當妖精,若千年後老死(就算是妖精,也不可能長生不老);二是跟着唐僧到西天取經,歷盡艱辛,打碎傲慢和執著,升華為門戰勝佛,這時,他才可能實現一種永恒。一旦選擇了西天,孫悟空就要忍受頭上的金箍,讓金箍一樣的執著約束自己的獸性直到有一天,他到了西天,見到佛祖,成了門戰勝佛,這個金箍就消失了,他已經用不着這個東西了。所以,對佛教真理的破除是最後的事,達到這個境界之前,「金箍咒」是必須的,否則拴不住那顆不安份的猴心。
「執著有兩種,我執與法執。」
所謂我執,就是對生命本有的執著。破除我執,就是阿羅漢。阿羅漢之所以修不靜觀,就是為了破除對身體的執著。所以,阿羅漢不會像現在的很多女孩子那樣,花大量的金錢買很多化妝品,化妝、整容、隆胸,像製作工藝品一樣對待自己的身體,覺得這樣漂亮、那樣漂亮,不停地折騰。她們之所以要折騰,就是執著身體希望身體更完美,希望身體永遠完美。這有可能嗎?沒有。身體是必然會腐壞的。
注意,尼姑之所以做尼姑,就是因為她們發現了無常,想要放下對身體的執著,放下對情感的執著,放下建立在「我」之上的諸多執著。一旦她們修成阿羅漢,也就不執著了,她們知道這個臭皮囊遲早會壞掉,雖然現在還沒有壞掉,也不過是一堆肉、一堆骨頭、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湊成的,肯定會消失,它是無常的。
你如果真正地明白了這一點,不執著身體,不執著『我』,就能解脫,就是阿羅漢。因為,你不執著於『我』,就不會執著「我的」一切,對紅塵也沒有諸多的嚮往和牽掛了,你知道一切都不屬於『我』。臨終時,你安住在無我的境界之中,自然會像一滴水進入大海那樣,達成涅槃。所以,我執破除之後,就解脫了。《金剛經》中的「無我相、無人相」就是這個意思。
另一種是法執。法執就是對世界的執著,除了我執之外的所有執著,都屬於法執,包括對佛法的執著。
法執中的『法』,是對世界的一種特別表述。眼耳鼻舌身意能感知的一切,都叫法。破除法執,不再執著佛國,不再執著世界,不再執著眾生,就是菩薩。
有一天,我和復旦大學醫學院的賈教授交流,他談到人體的蛋白質,說人體細胞有很多種蛋白質,有些蛋白質負責這個功能,有些蛋白質負責那個功能,就像國家機器一樣,各司其職,井然有序,還有很多氣基酸之類的東西,也非常有趣。我當時就發現,如果這樣分析下去的話,人體除了蛋白質、氣基酸和各種元素之外就只剩下一點精神性、思想性的東西了。而這精神和思想,也會時時變化。
「我執執色身,五蕴以為實。」如果不明白我上面的話,你就會執著於自己感受到的那個世界,執著於五蕴,也就是色、受、想、行、識。
色是看到的東西;受是感受到的東西;想,就是思想、思維;行,是行為;識,就是意識。這些都是變化的,是無常的你那些幸福、痛苦、憂愁、焦慮等覺受,是不是一直都存在?它是不是時常在變化着?
有一次,有人告訴我他失戀了,很痛苦,問我怎麼辦,我就叫他觀修那痛苦,叫他看看能觀修幾天,結果他觀上一會兒就不痛苦了。還有一個人,色欲特別重,問我怎麼辦,我說不要緊,你就觀你的色欲,看你能不能觀上七天七夜?結果他觀不了。想問題也是這樣,你的念頭能持續多久?不用多久,它就變了。行為也是一樣的,行為總會結束,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所以,念頭在變,行為在變,思維在變,肉體在變,細胞在變,蛋白質在變,氣基酸在變,溫度在變,情緒在變。
一堆念頭和一堆元素說,我的錢,我的老婆,我的房子,我的車子,這是不是非常滑稽?
一切都在變化,嘩嘩嘩地變,「我」是不可能永恒的,世界也是不可能永恒的,所有東西都在變。明白這一點,也就破除了我執和法執,不再期待不可能永恒的東西永恒了。
人類一切的煩惱,都是因為有所執著而產生的,不是執著自己,就是執著世界,渴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屬於自己,渴望某種東西能永遠屬於自己,渴望自己永遠那麼快樂,永遠不要煩惱,永遠不要憂傷,永遠不要痛苦,永遠不要經歷悲劇,永遠不要變得不幸。但世界偏偏是變化的,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甚麼事。你也許現在還在擔憂,在焦慮,在期待,在貪婪,但下一秒死神就降臨了。
要知道,活着和死去,有時就是一口氣的距離。每分每秒,世界上都有很多人在死去,也有很多人在失去健康。有些人斤斤計較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下一秒會失明,他要是知道這一點,就會好好地看看世界,最後看看藍天,最後看看白雲,最後看看偶爾飛過的小鳥,哪怕是地上的小爬蟲,此時也會變得非常可愛。為甚麼?因為他知道,下一秒,他的世界就會變得一片黑暗了。因此晚霞會變得格外壯闊,大江會充滿了悲戚的顔色,地平錢就像永恒那麼遥遠,燦爛的太陽將不再屬於他,而月亮淡淡的影子,也會變得非常凄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剩下的時間並不多,可以安詳、可以快樂的日子並不多時,就不會有那麼多超出當下的期待而是會把每一分每一秒過好,會珍惜自己的健康,珍惜自己的活着,珍惜可以去愛的日子,珍惜可以奔跑、可以追夢的日子。你說對嗎?
你該感謝上蒼,你還有一對可以騎聽的耳朵,還有一雙可以看書的眼睛,還有一個可以思考的大腦,很多人連這些東西都已經沒有了。世界在不斷變化着,沒有不變的東西,要是你明白這一點就不會把奮門的時間讓給貪婪,因為,你一定想創造更好的明天。所以,《金剛經》專門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有為法就是我們看得到的東西,它們是由若干種條件構成的就像夢一樣,随時都會消失——昨天的場景,昨天發生過的故事有些你已經想不起來了吧?就算你想得起來,它們也像夢境、像水泡、像幻覺、像影子、像陽光下的露珠那樣,已經消失了。一切都是這樣。所以,明白這種變化,不再執著,不在乎自己,也不在乎世界,你就解脫了。《金剛經》的意義,就是教你如何破除這兩種執著。
如果你破除不了執著,你就肯定有煩惱。
執我成煩惱,執法所知障。二障因無明,故名為惑障。
那麼甚麼是煩惱?貪是煩惱,嗔是煩惱,痴是煩惱,慢是煩惱,妒是煩惱,疑也是煩惱,還有很多很多的煩惱。佛家說八萬四千煩惱,《紅樓夢》說『萬根煩惱絲」。
為甚麼人有那麼多煩惱?因為人執著肉體,覺得肉體是實有的,肉體承載的「我」也是實有的,不明白世界上沒有「我」,只有一堆一堆的元素和念頭,所以會產生各種妄想,生起各種煩惱誰都是這樣,只是程度不同罷了比如,你如果在乎外表,别人比你漂亮時你就會失落,你比别人漂亮時你又會驕傲;你如果在乎學識,那麼別人比你博學時你就會失落,你比別人博學時你就會驕傲;你如果在乎品位,那麼別人比你有品位時你就會失落,你比別人有品位時你就會驕傲;你如果在乎品格,那麼別人比你高尚時你就會忌妒,你比別人高尚時你就會得意;你如果在乎財富,那麼別人比你有錢時你就會美慕,你比別人有錢時你又會傲慢;你如果在乎名氣,那麼別人比你更受關注你就會失落,你比別人更受關注時,你才會感到心理平衡……諸如此類,都是煩惱。
想要破除煩惱,就要對治貪心,對治貪心的前提,就是破除執著,既不在乎虚幻的世界,也不在乎虚幻的自我,知道我和世界都會過去的。
很小的時候,我就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一直不太在乎別人怎麼看我。有人告訴我,雪漠老師,誰誰誰說你壞話,我就會告訴他,早就過去了,不要在意,那只是一點情緒,說不準他這會兒正在讚美我呢,不要說這些東西。但很多人都做不到,總是拿人家某個瞬間的想法來衡量他。比如,別人在幾年前某個時刻的某一秒,曾罵他不是人,他幾年後還耿耿於懷,非常生氣,他根本不知道現在別人不但覺得他是人,還覺得他是好人呢。曾經的罵,不過是人家的一點情緒,早就過去了,卻讓他煩惱了很多年。
這就是愚痴,覺得人的想法永遠不會變,覺得自己永遠是過去的那個人。這就是法執和我執,是一種對自己不必要的折磨。
其實,不管人還是世界,都在分秒變化着。你以前喜歡他,後來他對你不好你就不喜歡他了;你以前討厭他,發現他很善良之後你就不討厭他了;你以前嫉妒他,發現他很可憐之後你就不嫉妒他了;你以前懷疑他,發現他其實非常單純之後你就不懷疑他了;上午有人說愛你,下午她就有可能愛上別人;昨天有人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今天他就有可能跟你一刀兩斷;去年有人幫了你,明年他可能就會害你所有想法都在變,所有顯現都在變,世界上沒有不變的東西。要說有的話,那也只是真理。當你明白真理,不再執著時,你就解脫了。
如何破執?接受世界的變化,知道世界必然變化;接受自己的變化,知道自己必然變化。既不要害怕世界會變,自己會變;也不要害怕世界不會變,自己不會變。就是說,你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也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恐懼。
當你能做到時,你就會明心見性,進入一種空性境界。
這種境界,也叫無分別智。就是說,你在無執的智慧境界中時,是沒有分別心的。你知道世界在嘩嘩嘩地變,你留不住任何東西,也懶得管那些鳥七八糟的事情。你知道,無論管還是不管,它們都會變。小孩子會為了買不到玩具而傷心,但他不會因為肥皂泡破了而傷心。為甚麼?因為他知道肥皂泡肯定會破掉。他無論多麼喜歡那些肥皂泡,肥皂泡爆掉的時候,他也不會哭鼻子。人傷心是因為有期待,沒有期待,人就不會傷心。實際上,玩具也罷,世界也罷,都像五彩的肥皂泡,雖然很漂亮,很吸引人,但一定會消失。當你明白世界就像水泡,必然生生滅滅,你無法執著時,你的煩惱就會消失。你不會再執著那些虚幻短暫的存在,包括你自己。所以,如果你想解脫,就要找到這個境界,進入這個境界,然後安住於這個境界。
這些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他的明白、你此刻的明白,可能只是字面上的明白,或是邏輯上的明白,也可能是自以為的明白。就是說,你覺得你的想法就是我想表達的東西,別人也覺得他的想法是我想表達的東西,但你們的想法不一樣。誰的對?對你們自己來說,都對,但都不一定是真相。因為,你們有不同的基因、遺傳習性、知識,也處在不同的環境裏。這些東西,都會成為你們進入真理的障礙,讓你們『自認為』如何如何,把真相給遮罩了。這就是所知障。
所知障是法執的一種,很難破除。過去,無數法師、學者、專家解讀《金剛經》時,都是在說『我以為』的《金剛經》,有些甚至是把『他以為』的東西鵝鵝學舌地說一遍——也就是用自己的語言,重複一次別人的看法。這樣的『解讀』非常多。
面對我的時候,很多人也是這樣,老是「我以為」怎麼樣。有個學生曾經想送一本書給我,但他覺得這本書這麼好,雪漠老師肯定有了,於是就沒有送。有一天,當我從他的書櫃裏發現這本書問他是不是想要送給我的時候,他才知道原來送才是對的。那麼是甚麼讓他沒有做他想做的事情呢?因為『我以為』。「我以為」把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了。
還有一個學生,他很喜歡畫畫,小的時候跟朋友一起畫過漫畫,但長大之後,卻再也沒有抓起畫筆,把成為畫家的夢想也丢掉了。為甚麼?因為他以為他沒有繪畫的天份,沒有才華。但是,很多年後,有人看了他小時候的畫,才告訴他,他的畫裏有一種東西是別人沒有的。如果當初,他能專心地練繪畫,那該多好啊。他這才知道,所謂的沒有才華,沒有繪畫的天份,不可能畫到老,肯定要以其他方式謀生這些都是他以為的,某種消極的自以為是障礙了他去實現夢想。如果他選擇了追求夢想,他追求的就不僅僅是繪畫,或是成為畫家,而是一種形而上的東西;同樣,當他放棄繪畫的時候,他放棄的也不僅僅是繪畫本身,而是一種超越物質、超越功利的生活。這裏面除了「我以為」之外,還有一種功利心,導致了他必然會留下遣憾。
很多畫家活着時,連吃飽肚子都很難,但他們對繪畫的熱情——直沒有降低。他們一直用所有的生命繪畫。繪畫代表了他們的靈魂世界,代表了他們不能割捨的生活方式,代表了他們的活着本身為甚麼?因為,對藝術的愛充滿了他們的生命。他們沒有想過自己能不能成功,他們僅僅想要這麼活着。他們中的很多人,直到死後才終於有了名氣,他們的作品也賣出了不可思議的價格。這一切雖然跟他們已經沒有關係了,但是跟世界有關係。因為,很多被他們感動的人,也會為了愛而放下物質、放下名利、放下享受,放下很多藝術之外的東西,他們會活在一個超越物質的世界之中,因為熱愛而充滿激情和生命力,也會給世界創造一種超越作品的美。比如梵高。
梵高的活着,既有開心,也有不開心,很多人都知道他有精神病,但是他創造的藝術作品、他的種種古怪行為,卻給人帶來了一種燦爛的、動人的美,這是藝術之外的東西,是純粹的精神世界總說的東西。他的畫之所以能燥發出非凡的色彩,在那麼多年之後,依然能感動世界,正是因為他在追求藝術和大美的過程之中,把自ا己的靈魂推向了一個相當的高度,這個靈魂本身便散發着光芒。當他把這個靈魂所感知的世界展現在人們面前時,人們就會感動,就會對世界多一份愛。但你可以去看他最早期的作品,那些作品雖然精緻,卻充滿了陰鬱,雖然也能看到非凡的繪畫能力,但很多人都不約而同地忽略了它們,只記住了那個在油畫作品中散發熱情的梵高。不過,當他們因為熱情天真的梵高,而去關懷那個陰鬱的梵高時,就會看到另一種更加感動他們的東西——靈魂蛻變的過程。梵高不說一個字,也不寫一個字,人們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然後充滿感動。如果梵高放棄了他的求索,墮入平庸的深淵,他也許不會像後來那樣,受到那麼多經濟和精神上的折磨,但世界上就少了一個梵高。今天的梵高,已經成了一個符號,代表了一種生活的可能。所以,他的很多經歷雖然給他帶來了痛苦,讓他活得並不快樂,但他為世界創造了一個童話。在那些在乎精神的人心裏,他的生活是完美的。
如果每個人只在乎自己的嚮往,而不在乎結果的話,很多人都不會半途而廢,但在流行文化的熏陶下,願意這麼做的人,實在太少了。因為一時的激情,很多人都能作出一種看似偉大的抉擇,但随着時間的慢慢流逝,随着世事的變還,一切經歷打在他心上時是會讓他變得更明白、更淡然、更從容,還是讓他變得更世故、更儒弱、更容易退縮?說不清。心靈的力量,決定了人的命運,也決定了一個人能不能主宰他的命運,決定了一個人在確立他的人生方向時,能不能化解負能量,讓他的靈魂變得更加博大,足以跟世界平等對話。有時,夢想、嚮往和現實之間,是有差距的。一個很平凡的小人物心中,可能孕育着一個偉大的夢想,但他的儒弱扼殺了他實現夢想的可能性。那麼,真正扼殺了他的,是他的平凡和渺小嗎?不是,是他心靈的脆弱,還有他意志的不堅定。如果一個人寧願死,也不願被物欲和平庸消解的話,即使面臨絕症、面臨絕境面臨命運中最可怕的深淵,他也會義無反顧。因為他不願隨落,他接受不了放棄後的生活。很多人缺乏的,就是這種深入骨體的追求。有時,如果他有這種追求的話,厄運也會逼着他成長,就像很多年前,打在我身上的那些命運之鞭。它沒有讓我後退,反而讓我扎扎實實地走下去,讓我變得更加強大,在每一個有可能變得平庸的節點上,都能選擇一條跟平庸相反的路。其實,我的命運就是一個個選擇構成的,誰的命運都是這樣。每一個不甘堕落的選擇,最後必然導致一個不會堕落的結果。那結果,定然是升華。
當然,也有些執著追求夢想的人,最後都得了重病,過早地走向死亡。梵高本人也只活到三十七歲。所以,我們在這個童話的背後,也看到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如果不放下執著的話,你的人生或許會非常精彩,也可能非常痛苦。你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掙扎,但你的掙扎最終還是會落空。就像海明威的歸宿是一顆子彈。可見,藝術可以感動人,可以讓人激情澎湃,但多麼澎湃的激情都只是情緒,當情緒消失時,留在他心中的,仍可能是深深的黑夜,還有執著所帶來的焦慮、憤怒、恐懼和失落。藝術是很難讓人得到救贖的,能救贖人心的,永遠都是信仰和智慧。
所以,很多偉大的藝術家都痛苦了一輩子,始終在跟另一個自己抗衡。為甚麼?因為他們沒有破執。他們因為慈悲的增長、人格的升華,破除了對名利享受的貪執,但他們沒有證得窥破虚幻的終極智慧。有一天,當他們再也承受不了那些叩間和糾結時,他們就會陷入精神危機。像托爾斯泰,他有着非常偉大的心靈,但他仍然品痛苦了幾十年。雖然他的宗教修養很高,但他沒有開悟。他對道的嚮往,僅僅是一種興趣和認可,沒有上升到信仰。所以,托爾斯泰是偉大的藝術家,也是世間法層面的偉大智者,但他不是出世間層面的智者,也不是佛家所說的聖人。
只有修證,才能破除執著,破除所知障等諸多障礙,否則,你就沒辦法實現真正的超越。當你修到不再『我以為』,而是真的能安住那種智慧時,才有意義。
很多人講起道理來口若懸河,好像已經開悟了,但一遇到事情他們就迷了。這說明他還有我執。有我執,就不是開悟,有我執的人肯定沒有開悟。
有些學生經常問我,雪漠老師,某人開悟了沒有?我就告訴他,開悟有三個標準:第一,沒有我執;第二,有智慧;第三,有行為。有我執,就沒有開悟;沒有智慧,也沒有開悟;沒有行為,也沒有開悟。
當然,有些人表面看來有我執,其實無我執,有些大成就者就是這樣,但這些人是例外的。大部份看起來有我執的人,也確實有我執。所以,知道覺受不等於開悟,開悟必須有智慧的境界。見到實相,見到世界的本來面目,知道「我」是怎麼回事、「世界」是怎麼回事了,並且能用這智慧指導行為,才叫開悟。
為甚麼很多人都沒有開悟呢?因為有所知障和煩惱障,這兩種障礙構成了無明。
無明是甚麼?無明是愚痴,是沒有智慧,也就是我所說的不明白。不明白甚麼?不明白世界的真相,認假成真,以為現在這樣永遠都會這樣,不明白一切一定會變化,就是無明。這兩種障礙構成無明之後,就會產生惑障。
由惑而造業,業障於此起。因業而受苦,又名為苦障。
苦障亦報障,成生老病死。
惑就是疑惑,也就是困惑、不明白,它是愚痴造成的障礙《金剛經》的目的,就是破除惑障,讓你越來越明白。
除掉一點障礙,你就變成斯陀含;再除去一點障礙,你又變成阿那含;再除去一點障礙,你就是阿羅漢。換言之,每除掉一種障礙,你的境界就會高一點。
人為甚麼會造惡業?就是因為有惑障。除去迷惑,知道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還能控制自己,才能真正斷除罪業;相反,如果你老是糊糊塗塗,就難免會造惡。
業是甚麼?業是行為。所有行為都叫業。做的事情,想的東西,都叫業,所以修十善要修身口意,也就是身口意的十種善行。
所謂的業力,就是行為的反作用力,容易造成障礙。障礙越多,你就越難解脫,我們稱之為業障。業障如果清不了,你的心就沒辦法清靜,你會把聖人看成凡夫
善星比丘就是這樣,阿難出現之前,他是釋迦牟尼的第一個侍者,他和阿難一樣聽明,但是他的業障特別重。他老說釋迦牟尼的壞話,說釋迦牟尼除了頭上有點白光之外,沒有任何功德,根本不是佛。這就是業障。因為有業障,他的智慧開不了,不相信釋迦牟尼是佛。
業障是甚麼?業障就是無數負面行為構成的障礙,這種障礙會唱影響解脫、影響智慧,讓我們造下更大的業。所以,業障會導致很多惡果,我們的很多疾病、煩惱、痛苦、厄運等負面的東西,其實都是由業障帶來的。
業障分為很多種,受苦帶來的苦,叫苦障;所謂的因果報應之類的行為,叫報障。這輩子有些人殘疾、有些人得病、有些人貧困等,很多都是報障。有的人一出生,就會顯示出很多業障,但只要遇到正法,如法修行,業障很快就清除了。香巴學派的『奶格嗎百字明咒』就是靜障的,《金剛經》也是除障的利劍。過去,《金剛經》被稱為能斷,金剛能斷如何如何,正是因為它能斷除業障和煩惱,成就法身的功德。
那麼,如何誦《金剛經》呢?
過去,很多修行人教大家誦《金剛經》時,都會叫大家甚麼都不要想。注意,這是在修定。這樣修可以解脫嗎?不能解脫。為甚麼?因為,解脫靠的不是定力,而是智慧。止觀雙運,才能成佛。止便是定力,觀則是智慧的觀照。有定有慧,才是正修。
正確的誦經,要求不要胡思亂想,安住智慧,提起正念,把智慧和專注力合二為一,做到定慧雙修。
修任何法都是這樣。如果沒有智慧的觀照,僅僅像錄音機那樣機械地誦經,就算你的定力很好,能誦到沒有任何雑念,也不一定能得慧;不能生慧,就無法解脫。所以,一定要提起正念。
正念是甚麼?就是明白世上一切都是虚幻的,是幻覺,是變化,不生執著。念頭來了也不執著,有人走過也不執著,聽到聲音也不執著,有人在議論你你也不執著,甚麼都不執著,當你能放下眼耳鼻舌身意感知到的一切,沉浸在誦經的境界中,享受誦經的過程,體悟經文給你的感悟時,經文的智慧就會慢慢成為你的智慧,久而久之,你就能解脫。所以,明白心性後的誦經,才是最好的誦經,但這需要因緣,不能強求。
此外,還有一些誦經之法,就是將誦經跟修行結合起來。過去,陳亦新的母親修香巴學派五大金剛法,但她喜歡《金剛經》。我就教她將五大金剛法和《金剛經》一起修。所以,她在誦《金剛經》的時候,其實也在修五大金剛法。就是說,如果你明白經文後面的意思,明白佛在說這些話時心處於甚麼境界,你就可以有很多種誦經的方法。在那種智慧的觀照之下,你自然會明白甚麼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在「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的境界中誦經你必然解脫。因為它是一種智慧見地,當這種見地融入你的生命變成你本有的思維方式時,你就不會被輪迴的假象所欺騙了。
我們把六道輪迴比喻為美貌的女子,當她去引誘男人——我們把眾生比喻為男人——的時候,很多男人都可能上當。如果有個男人突然開了智慧,發現這女人是騙子,那麼,無論她說得如何天花亂陸,他也不會相信了。六道輪迴就是這個騙子,你就是這個男人。當你擁有《金剛經》的智慧,發現世上諸種現象,無論多麼紛繁,無論多麼混亂,無論多麼豐富多彩,無論多麼悲痛欲絕,無論多麼花花緣緣,都只是瞬息破滅的水泡時,你就再也不會執著了。同樣道理,當你發現自己不過是元素和念頭構成的偶然存在時,你也會放下很多執著,不去在意別人怎麼看你,不去計較得到甚麼得不到甚麼,只想在肉體消失之前,做一些自己該做的事情。
有了這種智慧之後,你就在這種智慧狀態下誦經,不要丢了它,永遠安住其中。在這種狀態中誦經,就是智慧的誦法。誦經的目的,就是讓智慧成為你生命的本能。一旦智慧成為你生命的本能,你的人格就會提升,當你有了一定的人格和智慧時,你就會有跟你境界相符的行為。
因為,如果你明明白白地知道這世界是怎麼回事、自己是怎麼回事,你就不可能做出那些在你境界之下的事情,因為你已經窥破虚幻了,不再被世界上花花緣緣、紛紛擾擾的諸多假象所迷惑,你知道一切都會過去。
所以,不要機械地誦經,要讓《金剛經》的智慧進入你生命的最深處,變成你自己的智慧。我經常對一些學生說,一遍一遍地讀「雪漠心學大系」,其實也是一種修行,誦經也是一樣。
誦經的時候,你同樣不要管那些覺受。
有些人修行時老是沒有覺受,就懷疑自己,說:哎呀,我這樣是不是修得不好?我就對他說,你已經很好了,沒有覺受也沒關係,因為修行修的不是覺受,修行修的是智慧。你做人做到那個層次,智慧到了那個層次,已經很好了,有沒有覺受都沒關係。你知道目的地,知道如何到達那個目的地,就已經能解脫了。這時,身體有沒有這兒跳一下,那兒跳一下,這兒熱一下,那兒涼一下,都不重要,跟解脫沒有關係。覺受是身體的事,身體終究會變成骨灰,被裝進骨灰盒裏,你在骨灰裏找中脈,找快樂,找這個,找那個,你根本找不到嘛,骨灰哪有甚麼覺受?所以,肉體是虚幻的不要在乎肉體,重要的是智慧和見地。要在活着的時候,就修出一種智慧和見地。
只要你有智慧、有修養,就不會做出沒智慧、沒修養、非常下作的事,就像億萬富翁的女兒不會被三個銅板誘惑而賣身一樣。同樣,如果你的智慧到了一定境界,你也不會被迷信和愚昧所迷惑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智慧境界,然後用智慧指導你的行為。靠這種形式來修行,就叫修慧。
有人問,修行就是打坐嗎?修定需要打坐,但打坐一萬年定一萬年,仍然解脫不了。為甚麼?因為修行的關鍵在於修心,而不是修身體。
禅宗有一則公案:車子不走,你是打車,還是打牛?當然是打牛。因為牛就是心。那麼心不聽話怎麼辦?修心,修出智慧,讓智慧指導行為。
我的一些學生雖然沒有修行的名相,但他們已經修得很好了,無我了。他們做的所有事,都是利眾的事,他們沒有自己。他們用智慧破除了執著。所以,只要用《金剛經》的智慧觀照行為,就是最好的修行方式。六祖惠能成就之後,吃飯是修行,喝茶是修行,做農活也是修行,行住坐臥都是修行。為甚麼?因為他用智慧觀照所有的行為,不生迷惑。
佛教創立之初,釋迦牟尼也要求弟子這樣修行,他带着一群弟子,用雙腳丈量着印度大地。當時,他們一邊走,一邊修行,所有的走路、吃飯、休息,都是在修行,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是在修行。當然,他們的定也是修行。對於修定的弟子,他教他禪定;對於修慧的弟子,他教他智慧。修智慧而解脫的弟子,被稱為慧解脫阿羅漢;修禅定的弟子,哪怕證得四禅八定,最終還是得進入智慧,由定發慧之後,才能解脫,發不了慧,就解脫不了。
成佛除報障,而成法身德。
成就就是破除思惑和見惑。破掉多少惑,達到甚麼果位,破掉甚麼疑惑,升華到甚麼層次,這些都是有特定標準的,不是說你一定十分鐘、二十分鐘,就是初果羅漢,不是那樣的。一果、二果、三果、四果跟禅定有關係,但沒有絕對關係,決定它的是智慧。而且,我所說的定,不是坐在那個地方的定,而是行為中的定。一些人的行為明明白白已經擁有智慧,明明白白已經不再造惡業,明明白白能奉行大善,明明白白知道如何解脱,明明白白知道般若智慧的時候,他就已經得定了,他的修行也已經很好了。在這種智慧指導下的行為,就是修行。有一天,當《金剛經》的智慧變成了你的生命程序,你跟佛有了同一種精神境界的時候,就是成佛。當然,成佛還需要功德,需要事業,需要利他,除了智慧本身的要求之外,還有其他行為的要求。佛是自覺覺他的,不但自己要達到這種境界,還要覺他、要度化弟子,還要覺行圓滿,要有一定的影響力。沒有影響力,就沒有大功德。
如果有一個老漢,長着三根山羊髯髪,躲在一個山洞裏,唱着歌,說我解脫了,我解脫了。他認為自己解脫了,是的,他可能真的解脫了,死的時候,他也示現寂滅,但是對整個人類、整個世界來說,這種解脫意義不大。有一天,當這個老漢走出山洞,唱着歌,將自己證悟的真理傳播開來,讓很多人接收到他的智慧,改變很多人的命運,改變社會風氣,將自己證悟的真理變成可以傳承的文化時,他的解脫對人類、對世界才有意義。
所以,佛必須有影響力。「雪漠心學大系」中有《大手印瑜伽次第簡表》,次第的要求有身、口、意、功德、事業、學養。只有身口意的成就,不是大成就。而阿羅漢的學養也肯定比不上佛的學養。因為佛陀的智慧大海能讓眾生解靈魂之渴,而阿羅漢的學養可能只有一杯水,只夠自己喝。我的意思是,能滋潤整個眾生的時候,才是佛陀。所以,所有想要成佛者,都要努力去學習,讓自己有智慧,有修養,也有一定的學識,這樣才可能有佛的功德、事業和學養。光有成佛的念想,沒有成佛的行為,不出離,不刻苦,不精進,不培養慈悲心,是不可能成佛的。
有一次,有個法師談到他的一個居士,說那居士比佛更高了。我就笑了,說,比佛更高的是佛頭上的鵝鵝。為甚麼?因為,當你具有佛的智慧時,你就和佛一樣,無二無別了。那時,你就是佛佛就是你,不會再有誰高誰低。雖然佛頭上的鵝鶏比佛站得高,佛說「阿彌陀佛」,鵝鶏也說『阿彌陀佛』,佛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鵝鵝也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但鵝鶏永遠都是鵝鶏,牠沒有佛的智慧,只懂鵝鶏學舌。所以,唸經不要學鵝鵝,不要跟着佛的話說那些文字,要明白佛說那句話時的智慧境界。
剛開始達不到那種境界也不要緊,你明白佛的意思,慢慢地觀照,慢慢地融入,慢慢地走近,慢慢地像一滴水進入大海那樣,進入佛講《金剛經》時的那種境界,去感受釋迦牟尼佛的心跳,去感受釋迦牟尼佛的慈悲,去感受傳遞了千年的利眾精神,去感受讓佛章陀成為佛陀的那種美好的智慧。最後,你要變成《金剛經》本身。《金剛經》的目的就是這個,因為佛經就是讓你成佛的,不是保佑你平安健康夢想成真的,也不是保佑你只望着星空,而不去走路,就能成佛的。佛在那兒招手,說孩子來吧!你就通過誦經,一步一步向佛走近。佛一邊招手,一邊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就按照他的說法往前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時你不要管路邊的野草,也不要管路邊的小花,哪怕你在路上看見一些很可怕的東西,你也不要管它。因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麼你就「如是觀」,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慢慢地,你就會投入佛的懷抱,和佛融為一體。佛講的所有經,都是在朝你招手,讓你走向他。有時候,一些孩子不肯來,佛就「空拳度子」,對一個走到懸崖邊的孩子說,來來來,給你塊糖,這裏是極樂世界。那些食吃的孩子就跑過去,結果到了佛陀跟前,才發現佛陀手裏沒有糖。這就是「空拳度子」的典故。但你不能說釋迦牟尼騙人,因為他沒有利己的目的,他所有的目的,就是把你從懸崖邊引過來,讓你遠離苦,進入樂。這是佛的意義。所以,誦經時,要明白釋迦牟尼招手的方向,明白他讓你到甚麼地方去,然後走向他。如果你光坐在那裏誦經,不走向他的話,佛經就沒有意義了,誦經也沒有意義了。所以,一定要明白誦經的目的,要一步一步地接近佛,要讓自己的生命融入佛,要讓自己的境界升華到佛的境界。
二障有粗細,粗障因分別。分別心起時,此障即出世。
細障日俱生,多生成習氣。滲入八識中,緣生隨念出。
粗細皆妄執,無始起無明。猶如大霧霾,生生又世世。
二障若不除,此心不能浄。愛執生娑婆,淨土成迷路。
故當學般若,明理開正智。
那麼,通過這種智慧觀照來修法,很多粗分的煩惱就沒有了。
甚麼是粗分的煩惱?我們感受到的貪婪、仇恨、愚昧、傲慢、嫉妒這五毒,就是粗分煩惱。還有一種細分的東西,叫習氣。八地菩薩也有習氣。甚麼是習氣?比如,小時候我聞過一種花的香味,很久很久之後,某一個不經意的瞬間,我又聞到了那種花香,怪怪的。注意,那朵花其實沒有出現,只是我突然又記起了那種香氣,我始終覺得自己能聞到那種花香。習氣就是這個東西。又比如,一個桶裏面盛了很多尿,尿早都倒靜了,也洗了半天,按說應該已經沒有尿的痕跡了,但時不時地還會聞到尿騒味,這就是習氣。這個習氣,就叫細分障的煩惱。很多人平時是沒有這個習氣的,但在一個不經意的瞬問,它就出現了。
習氣是很難清除的。因為它在你的潛意識深處,在你的遺傳基因裏面。它是一種細分障礙,是一種細微無明,是生生世世的習氣,阿羅漢也有,每個人都有。但是證悟之後,它就不能改變你不能讓你生起煩惱了。
那麼,我們如何對治習氣呢?你不能害怕它,無論誦經也罷修行也罷,都要直面自己的習氣,它發動了,你就把它掃掉。不要把它看得太實在。否則,它在你的世界裏就非常龐大,它會始終佔據你心靈的空間,讓你非常痛苦。因為,那是一個你未知的自已,你從來不知道自己心裏還有這種東西。你也許會想:啊,我怎麼又堕落了呢?我的心裏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未知的一面,這不要緊,既然出現了,你把它掃掉就對了。用甚麼掃呢?用《金剛經》的破執智慧來掃。你明白它是虚幻的,跟外面的一切一樣,不管它多麼真實,也走不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規律。該來的時候,它就會來;該走的時候,它就會走,你唸執著也執著不了。你再怎麼執著,人的生命也就那麼長,過上若干年,你就死了,所以,你既然執著不了,那麼索性放手,不要執著了,追求一點能永恒的東西。甚麼東西能永恒呢?真理,無為法真心。只有明白真心,才能掃除這種細微習氣。
這種習氣是一種所知障,也是一種細微的煩惱障,如果你對治不掉的話,你就解脫不了。所以,要用《金剛經》的智慧去對治它,用你的修行去對治它,用你明白的真理去對治它。不要修行時是一回事,面對習氣時又是另一回事,不用智慧來對治煩惱習氣的話,智慧就是知識,不是真智慧。如果我講了半天,你也不對治煩惱,也不對治習氣,那麼我等於沒有講。
我為甚麼要講這麼多東西呢?就是為了讓你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不是生存問題,而是解脫的問題。你只有將《金剛經》的智慧用到你的行為之中,指導你的行為,在生活和工作中能窥破虚幻,不生執著,你的人生才會發生質的改變,你才會真正活得安心、自在。如果你不把這種智慧用到行為之中、生活之中的話,你就只是聽了一堂課。雖然你非常廉價地聽了一堂很好的課,但你的生活仍然不會發生大的改變。所以,一定要實踐。不實踐、不對治行為,智慧就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哪怕你只聽了我的一句話,開始實踐,開始改變你的生命,將道理用於生活了,那麼我就沒有白講。
所以,釋迦牟尼每次講完經,『眾弟子歡喜雀躍,信受奉行」。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句話,釋迦牟尼的講才有了意義。釋迦牟尼當時所有的講經,都是針對弟子出現的心靈問題、現實問題,他是在講經中指導弟子該怎麼做,弟子聽了,若能照着去做,就能破除執著,對治煩惱,所以《金剛經》的目的就是讓你破除煩惱,讓你的生命中始終有個太陽照着你,溫暖你,讓你看到路。 (0072482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