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白話文解析
用白話翻譯就是:須菩提,如果有人用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來布施眾生、供養諸佛,你覺得這個人的福德多不多?須菩提說,很多啊,世尊。為甚麼呢?因為,這種福德並非我們所說的永恒不變的福德,所以如來說福德多。
這段經裏有很多破相的東西,比如「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經裏還說,如果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功德遠遠大於用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供養諸佛。為甚麼?「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一切諸佛——即無上正等正覺——都是從這部經裏面出來的。須菩提,所謂佛法,其實不是佛法,它是遠離「佛法」這個概念的。
福德大似天,無慧成妄然。了得無執法,超越天中天。
禅心詩意
你當然不想說啥了,
你雖然在說,
但你知道那聲音的步子太溜,
稍不注意,
就不見影兒了。
但你還是得說,
說是你的宿命,
明知道說也無說,
但無說,
你就不是你了。
我知道你很孤獨,
也很無奈。
那白茫茫的大地上,
只有你一人的影子。
你很想找到另一個相應的人,
你於是茫然四顧,
你很想大叫,
但知道,
那無數湧動的人裏,
並沒有你的聆聽者。
你的聆聽者成了童話,
總在另一個故事裏上演劇碼,
你總想擺脫那角色,
但你脱口而出的,
總是你該說的詞語。
鳥早遠去,
還有那些尋歡的魚兒,
波紋也沒了,
你的歎息躍入水中,
了無聲息。
雪漠深解
長詩前面的四句偈說,哪怕一個人的福德比天還要大,如果沒有智慧,也沒有意義。為甚麼沒有意義?因為福德會消失。很多人的福德哪怕這輩子消失不了,也會富不過三代,到孫子那一代,也就消失了。很多時候都是這樣,自己的很多福德也消盡了。豬八戒是天人,沙和尚也是天人,他們的福德很大,但福德消盡之後,豬八戒就堕落成豬了。所以,如果一個人坐吃山空,那麼他的福德就會很快消盡。
很多時候,我不給陳亦新錢,只給他稿費,就是為了讓他用自己的雙手掙飯吃。我希望他從小就明白,如果無功受禄的話,就會把福報給消耗掉。不為社會做貢獻,卻能得到金錢,這是很不吉祥的事。
生命中的很多東西都是這樣。你的所取如果大於你的貢獻,福報慢慢就耗盡了。老祖宗說:『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璎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鉢。』如果一個人只修福而不修慧,他就會像印度那些非常莊嚴的大象一樣,身上掛滿珠寶,看起來很有福氣,但他沒有智慧。很多貴婦人懷裏的龍物狗也是這樣,他們過得比同類要好得多,很有福報,一天吃的東西可能比雪漠一個月的伙食費還要貴。但是他也沒有智慧。修福不修慧的人,有可能會投生為這種福報很大的動物。如果光修慧不修福也不行,就算你證得阿羅漢果也沒有人供養你。為甚麼?因為他非常吝嗇,捨不得把東西分享出去。這一世誰都不會給他供養。有一些阿羅漢都是這樣,智慧很高,但很貧窮。
西部就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的智慧很高,但是非常貧窮。不過,幸好他們有智慧,所以不在乎。我有個朋友就是這樣。他修行很好,但一貧如洗,睡在一個破窯洞裏,只有一塊破席子,卻過得很幸福,每天一躺下就呼呼大睡。相反,一個很有錢的人,可能每天煩惱得睡不着覺。這種情況讓很多人都非常感慨,觸動很大。那個修道的人就是修慧不修福,所以有智慧但沒有福報。
佛家提倡福慧雙修,因為,只有明白無執的金剛法門時,才能超越天中天。天分為很多種,有欲界天,有色界天,有無色界天,所謂的『天中天』,就是超越所有的天人。
七寶說法多,金銀並琉璃,瑪瑙和硨磲,水晶與赤珠。
七寶多泛指,世上之珍奇。
佛家中有很多七寶的說法。不過,現在看來,過去的七寶已經不是七寶了,但是在佛陀的那個時代,金銀琉璃之類的東西也仍然很珍貴。琉璃現在很常見,但是在過去,因為沒有人工製造玻璃的工藝和機器,多是靠天然採集。偶然的因緣聚合之下,大自然也可能會產生琉璃,比如火山爆發的時候,就有可能會出現一種黑琉璃,很珍貴。天然產生的琉璃非常難得。硨磲過去也很珍貴,為甚麼呢?因為很難採到,只有海底有,而且很少。物以稀為貴。瑪瑙也是這樣。過去的水晶也很珍貴,因為沒有人造的,都是天然的。赤珠也是寶石,過去都是非常珍貴難得的實貝。
「七寶多泛指,世上之珍奇。」七寶代指世界上所有的珍寶,除了剛才所說的七寶之外,還有甚麼日月寶、大乘寶等等。我們在這裏不多談。因為這是另外的一種意義。這兒的七寶主要指珍珠,珍貴的寶物、財寶,代表財富。
資糧有兩種,智慧與福德。寶盈諸世間,亦當有盡時。
有漏成大果,亦當生人天。人天不離欲,有欲必有苦。
有漏之福德,不抵無為慧。無為為正信,解悟更證悟。
「寶盈諸世間,亦當有盡時。」即使珍寶充滿整個世界,也會有用盡的時候。
我經常講一個故事:左宗棠晚年時,手頭有了些錢,他覺得留這些錢,子孫們會亂花,就想好好地造一院房子,把它留下去,於是買了名貴的木頭。修建院落的時候,他怕工匠們偷工減料,經常柱着拐杖去監工,有個老工匠很反感他,就說,左大人,我修了一輩子房子,沒有見過房子倒的,只見過主人換了一代又一代。他的意思是,你這麼在乎有啥意思?到頭來還不是為別人做嫁衣?你的子孫能不能住這個房子,都說不清。你不要覺得房子建好些,名貴木頭用多些,財產就留住了,清朝政府修故宮時,用了那麼多珍貴的材料,但主人還不是一次次換?從元朝大都到後來的明清,北京城換了多少主人公?京城會換主人,錢財也會換主人,很多東西都會換主人,都會用盡。
「有漏成大果,亦當生人天。」如果還有欲望的話,修行最大的成果,就是人天福報,也就是升天,做天人,比如有些人老是佈施,卻沒有智慧,就會因為一種巨大的善業的力量,升華為天人,一有智慧,他可能就會證得菩薩果位,甚至究竟佛果。這時,他才算超越了六道輪迥。如果他做了天人,那麼福報一旦享盡,就仍然會墮落。這是佛家的觀點。
為甚麼?因為人道和天道都不離欲望,都屬於欲界。有欲望必有苦,有漏皆苦。因為世界的本質是變化,痛苦的本質是執著。執著,就是不想讓顯現變化。一有愛情,就想天長地久,永遠抓住,永遠相愛;一有財富,就想永遠屬於自己;一有名聲,就想名聲越來越好;一有權力,就想永遠抓住不放。這些都是執著,但他又執著不了。因為生命終究會消失。執著不了,又想執著的時候,人就會痛苦。所有的痛苦都是因為執著、抓住不放、得到越多就越貪婪、越愚昧,越是貪婪愚味,就越容易生起仇恨。所以,人天只要有欲求,就必然會痛苦,有痛苦,就會有輪迥。
我認識某詩歌雑誌的某位主編,不管他到甚麼地方去,都有漂亮的女詩人前呼後擁。他和女詩人之間有很多傳說,據說他們之間有一種類似於潛規則的東西,因為他控制着評獎。據說,跟他關係好的女詩人比較容易得獎。當然,他們發生過甚麼故事,沒有人知道。不過,後來他得了重病,躺在病床上,卻沒有一個女詩人去看過他,所有巴結過他、跟他關係很好的女詩人聽到他得病,據說都發出了輕蔑的冷笑。你想想看,他躺在病床上的時候,心裏是甚麼滋味?一個叱宅風雲,那麼多人來巴結的人,突然失去了健康,失去了權勢,落得一個孤零零、冷清清的下場。他如果貪婪這些東西的話,面對這樣的落差,死時他肯定會痛苦的。但事實上,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這樣,包括權力,對他來說,即使不得病,這一天也定然會降臨的。所以,不要執著。因為你執著不了。執著必然會失去的東西,唯一的結果就是痛苦,甚至墮落。
所以,有欲必有苦,有漏的福報不如無為的智慧,因為有漏的福報永遠依託於某種條件。它依託的條件,我們稱之為緣。緣來則聚,緣盡則散。人和物都是這樣。緣有很多很多,各種各樣,千奇百怪,說不清道不明。有時,有些物品也會跟你有緣,所以,我到外地去的時候,如果碰上一些書,就會買上,雖然上當當網也能買,而且更便宜,但我總是覺得既然碰上了,就該買上,就當是跟這塊土地結個緣。我願意結緣。第一,和書店結緣;第二,和書店老關結緣,給他一份善心,讓他賺到錢。有趣的是,後來我結緣的所有書店都進了我的書,不知道是甚麼原因。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自己的努力,因為你如果不努力寫出好書,人家哪怕跟你多麼有緣,也不會進你的書。但是,這種結緣的善念,或許也是一粒很好的種子,構成了一種非常好的因緣。
「無為為正信,解悟更證悟。」無為是破執後的境界,也就是一種空性的境界。無為就是一種境界。無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執著,積極地做,而不執著結果。有時他也沒有積不積極的區別,僅僅是始終那樣在做,所謂「春蠶到死絲方盡」,像春蠶那樣做,不執著,這就是無為。
剛開始進不了無為境界也不要緊,但你要在道理上明白。聽經的時候叫解悟,把該理解的道理理解了,修行的時候,就會進入一種境界。這種境界就是無為的破執境界,我們叫契入空性。證道就是你證到了自己在道理上明白的東西。道理上不明白,能不能證道?不能。為甚麼?我以前說過,佛家必須有兩個翅膀:一個教一個證。如果單純地證,就落於覺受,而不是智慧。教是解悟,證是證悟。解悟加證悟,才是成就,只出現覺受是不對的。
有一次,幾個老太太去見一個上師,那個上師告訴她們,你們來的時候是凡人,聽完我的法,就變成菩薩了。然後,她們的上師就印證她們三人為明心見性的登地菩薩。對不對?不對。這純粹是騙子,哪有這樣的人?可能你在聽經時會進入某種覺受,可能連某種覺受都沒有。因為,他只講了個道理而已,你還沒有證得那個東西。開悟不是這樣的。
開悟必須有非常嚴格的智慧上的明白,還必須扎實清晰地在生命上實證——也叫認證、安住、保任。認證就是你道理上明白那種境界,生命中也出現一種實際的體驗和境界。它不是覺受。當一個人到了一定境界的時候,他不會做出太差的事。所以,開悟者是不會堕落的,除非他破戒。解悟和證悟是不一樣的。
解悟就是學養,我認為學養也算是一種成就,加上傳統的身、口、意、事業、功德五種成就,一共是六種成就。其實,準確地說,學養應該包括在意成就裏,但很多人不知道意成就,把意成就中的學養部份誤解了。所謂的學養,就是對你所傳承的文化必須有清晰、理性的認識和掌握,如果沒有這個認識和掌握,就不對。一個愚痴的老太太突然有了某種感覺,她是不是開悟了?不是。所以,我經常強調讀書,回應全民閱讀,提倡辦讀書會,提倡『讀書鑄就信仰』,就是因為理上明白了,才能解悟。有了解悟,才有學養成就,才有開悟。真正出現信仰的時候,才是證悟,在此之前你要一遍一遍地讀書,這跟一遍一遍地修行是一樣的。讀一天書和坐一天禅是一樣的,當然,我所說的讀書,是讀你真正適合讀的經典的書,而不是那些可有可無、僅供消遣的書。讀經典一天,就等於修了一天,因為你得到的永遠是正念的熏染。只要你的正念熏染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改變你的生命。所以,許多時候,讀好書是可以代替修行的。或者說,讀好書本身就是在修行。過去的很多大德閱藏,都會進入一種境界,比如太虚法師。太虚法師閱藏時,就多次進入一種境界,他最後的成就非常高。明朝不是有四大高僧嗎?太虚法師的成就比他們還要高。這跟他的深入經典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讀書也是修行。但你不能胡亂讀書,更不能讀邪書,要讀能指導你行為和實證的經典,不用雑,更不要讀互相干擾的書。現在有很多書是互相干擾的,會讓你削足適履、南帳北辙。甚麼叫削足適履?你買鞋的時候如果先試穿,那麼鞋合不合適,你肯定知道,不會買到不合腳的鞋。但要是你量下腳的尺寸,在網上買了一雙鞋,然後發現不合穿,小了一點,只好把腳削短一點,好讓自己能穿上新鞋。這就叫削足適履。換句話說,就是你用自己非常鮮活的生命,去對照一些教條,然後自以為是地判斷自己到了甚麼層分次。這樣對嗎?不對。成就不成就,自己其實是知道的。破執了沒有?還有沒有煩惱?能不能安住?能不能放下?能不能更慈悲?能不能貢獻社會?這些才是成就的標誌,你自己就能判斷得出來。如果達不到上面的那些條件,尤其你還沒有破執的話,根本就談不上成就。
解悟非學問,身心如脫落。證悟生大用,了生更脫死。
福慧當雙修,智悲應俱足。相則生變動,性則恒空寂。
福德亦是相,證性成大智。如來不住相,無住之真詮。
波息水自靜,除妄莫覓真。佛從性上證,無上之菩提。
皆從此經出,法界大秘密。
「解悟非學問,身心如脫落。」解悟不是學問。注意,在這個問題上,我跟別人講的不一樣。我所說的解悟,其實就是別人所說的開悟,裏面包括了一種生命體驗,而不僅僅是道理上的明白。你只有在修證上也進入一種狀態,真正地當到你學到的那個東西,才叫解悟。過去認為這就是證悟,實際上不對,這不是證道,只能說是明心。真正的證悟包括兩方面:一是悟,一是證,兩者合一才叫證悟。單純的開悟叫悟道,當到滋味。所謂的滋味,就是理上的明白,加上生命中的感受。俱足了這兩點,才叫真正地解悟。
甚麼叫「身心如脫落」呢?就是說你不再執著於身與心了,再也沒有神智和心智,沒有對心的執著,沒有對雜念的執著,沒有對生命的執著,這就是身心脫落。當你進入開悟境界的時候,你就會出現身心脫落的狀態。嚴格地說,這屬於悟道的範園,不屬於證道的範園。甚麼時候是證道呢?打成一片之後。
「證悟生大用,了生更脫死。」這時候能生起大用,完全控制心,讓心屬於你自己,真的能生死自在,真的能得到解脫,才叫證道。解屬於體驗層面,修屬於保任層次,證則屬於妙用層面。
福慧當雙修,智悲應俱足。相則生變動,性則恒空寂。
剛才講的內容都屬於慧,明白、積極地做事利眾,明白積極就是慧,做事利眾就是福,福慧雙修,福慧俱足。我們說貢獻社會積累功德,就是這個意思。
我經常有個比喻,福慧就像一盞油燈,其中,慧是點燃的燈芯,福就是燈油。我們常說的資糧之柴,就是這個燈油,不斷地往燈裏加油,你的智慧之燈就會一直亮着。否則,你的智慧之燈就會熄滅。所以,我們要積極地積累功德、福德,讓智慧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
利眾的另一個意義,就是容易破執。你在生起同情心,關懷別人的時候,特別容易忘記自己——既忘記自己的得失,也忘記自己的榮辱。過去有個名醫,他的脾氣不好,據說老是跟人發火,但是一到病人面前,他的脾氣就全都消失了,對病人非常寬容,忍受病人一切的無理取開和不信任、不理解。人們說他很有醫德,實際上,他就是本着一顆利眾心,把自己給忘掉了。正是在利眾的時候,才能檢驗出你的智慧是不是真的得到了受用。當你的智慧得到受用的時候,你的心靈就會改變,你就會智悲俱足,你的生活方式也會改變。所以,有人說大手印是一種生活方式,修道是一種生活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這是對的。沒有相應的生活方式,就沒有信仰。智悲俱足、福慧雙修,就是要用這樣的心態生活。
『相則生變動,性則恒空寂。」面對紛繁萬變的世間萬物時,你也可以在相上隨緣應化,或布施,或持戒,或修福,積極地利益社會。你的空性智慧如如不動、了了分明,不随你福德的修而波動,你既不會沾沾自喜,也不會妄自菲薄。這時,你便可隨順萬物地修煉福慧,而智慧的本體如如不動。
福德亦是相,證性成大智。如來不住相,無住之真詮。
雖然我們說修行要修福德,但事實上,福德也是相,它不是我們真正的追求。所有的福德,都由相上來,都由相而去。比如,積累福報的相一般是布施,供養諸佛、佈施眾生,也就是上供下施。布施和供養的行為本身是相,因為布施和供養而得來的財富、尊貴等諸多的東西也是相。福德是從相上來,再從相上去;從相上而種,從相上而得。同時,你必須證到那個如如不動的智慧,這時相上雖有來去,但心卻如如不動,無來無去,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也是修行真正的追求。
《維摩詰所說經》中的維摩詰就是這樣,他家豪大富、妻妾成群,看不出是修行人,可他不但是修行人,智慧還比那些阿羅漢高了不知道多少。為甚麼?因為他不執著。在相上,他随順因緣,但心上毫不執著。不管有沒有,都很好。他守住心裏如如不動的那個東西。
『如來不住相』,「不住」也罷『無住』也罷,都是不執著的意思,無來無去。
波息水自靜,除妄莫見真。佛從性上證,無上之菩提。
福德非常像水中的波浪,福德之修,也是水中的波浪。心和行為同樣是水中的波浪。無論水如何波動,終究會平息,所以你只要息妄,不要有烏七八糟的雜念、貪婪、仇恨、愚味,就不需要追求更高的境界,也就是所謂的『但盡凡心,別無勝解』。
過去,很多人一直想見我,一直想聽大手印,很多人也確實來了。見過我,聽過我講課之後,他們要麼生起了信心,要麼生不起信心,也有人產生了邪念。我曾寫了一首詩:「葉公好龍今猶在,可惜卿卿不自知。月在天心正皎潔,但盡凡心莫相疑。」葉公自稱喜歡龍,但一見真龍,反而感到害怕。很多人不知道甚麼是信仰,單純抱着一種激情和好感,就認為自己有信仰,喜歡信仰,實際上不一定是這樣。但很多人自己不知道。那麼如何才能擁有真正的信仰呢?『月在天心正皎潔,但盡凡心莫相疑。』月光本身就非常皎潔,心也是這樣。心的本質是清浮無染的,只要把真心上附着的垃圾——也就是凡夫心的貪嗔痴慢妒等污垢——掃掉,把疑心去除,就會看到月亮。看到月亮,就是擁有真正的信仰。所以,不用刻意追求月光的皎潔,只管清除自己的凡夫心就行了。把凡夫心上的垃報圾掃掉,你本來就是覺悟的佛。
有位文化志願者很有意思,他無論做甚麼事,都喜歡說一句話:我也不去想那麼多,做就對了。他不追求功德,所以沒有太多的想法。注意,這就對了。沒有太多的想法,沒有太多的雑念,沒有太多的妄心,本身就是真心。正如一片大海,妄心是波浪,風平浪靜時,便是真心。所以,真心和妄心不是兩個東西,而是同一個東西的兩種狀態。
『佛從性上證,無上之菩提。』持戒修福本身不能成佛,想要成佛,必須修空性智慧,但求道者要有離相基礎上的利眾行為,也就是福慧雙全。當然,這也是個人自己的選擇。像大迦葉的修行就不追求福報,釋迦牟尼佛住在精舍裏,但大迦葉不住在精舍裏,他永遠身着掃糞衣,永遠披着破袈裳,永遠穿得破破爛爛的,永遠日中一食,永遠風吹日曬。這是他的選擇。他也可以住精舍,也可以接受供養,但是他選擇苦行。並不是說他福慧資糧不夠,他的福慧資糧僅次於佛,據說他的肉身現在還住世,有人曾見過他。
為甚麼說『無上之菩提』呢?因為菩提是成佛之因,沒有智慧是不可能成佛的。所以,供養三千大千世界的功德和福德也不如唸四句偈。四句偈代表真理,真理可以讓你解脫,巨大的福報不能讓你解脫。許多時候,巨大的福報反而會帶來痛苦,帶來糾紛,帶來煩惱。你看有些人一貧如洗的時候容易滿足,過著簡簡單單的生活就會非常開心,一旦擁有了財富,家裏就出現了是非。財富越多,是非就越多,處理不好就會開得家無寧日。所以,真正的福報是得到放下的智慧,而不是讓你得到多少利益。《金剛經》的智慧就是放下的智慧,也是法界的秘密,可以讓人解脫。所以,《金剛經》非常偉大。
那麼,四句偈具體是哪四句偈呢?有人說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有人說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哪個才對?哪個都對。事實上,《金剛經》中的任何四句話都可以是四句偈,沒有固定的說法。因為,《金剛經》中的任何一句話都承載了般若智慧,只要把般若智慧傳遞出去,就遠遠超過用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供養諸佛。為甚麼?因為,有了智慧才能成佛,沒有這個智慧,他就成不了佛。他如果福報很大的話,可以做天人,但他永遠成不了佛。智慧是諸佛之母,成佛之母,所以功德非常大。 (007257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