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白話文解析
佛問須菩提,像恒河裏的沙那麼多的恒河裏的沙,你覺得數量多不多?須菩提說,很多,世尊。恒河裏的沙數那樣多的恒河就已經無量無數了,何況那麼多恒河裏的沙?釋迦佛又說,須菩提,我現在要真實地告訴你一個真相。我先問你,如果有一個善男子善女子,用能裝滿三千大千世界的、恒河沙那麼多的七寶布施,得到的福報多不多?須菩提說,很多,世尊。佛對須菩提說,如果有一個善男子或善女子讀過《金剛經》後,哪怕只受持經中的四句偈,並把它傳播開來,他得到的福德也要比前者的福德更大。
恒河沙數眾,七寶供佛尊。此供有福德,不如無為心。
禅心詩意
你只好轉過眼睛了,
那時節沒有陰靈,
但有霧。
恒河上仍有無數的人,
他們的聲音很大,
總是蓋過無諍的你。
你的目光掠過了他們,
你看到了沙。
恒河沙那時仍然很多,
太多的沙像太多的功德,
你知道那空性吸引力太弱,
你只有用這比喻,
許多時候,
對機是最好的寶器。
你仍是說那功德,
你仍是說那珍寶,
你仍是說供佛,
你一次次講這個故事,
你最知道眾生最在乎那個叫功德的詞。
你當然不單純講那空性,
那詞兒,
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就錯,
但這功德卻有太多人歡喜。
你將那功德說得很大,
珍寶充滿了三千大千世界。
這量數是個嚇人的比喻,
驚壞了那些虔誠的善男女。
你只說真理超越了一切,
超越了福德,
超越了功德,
物質總是物質,
它們總是炎陽下的露珠,
真理之光永照,
清靜了無數焦渴的靈魂。
我當然信你的說法,
這說法有很多人相信,
都知道你是實語者,
你從來不欺騙眾生。
你還看到那無量無邊的天人,
還有那些阿修羅,
他們糾鬥正熾,
那清靜之光一照,
戰火就熄了。
他們於是建起了塔廟,
那彩霞,
便是天人的裙裾。
還有那一座座的塔,
從那時起就建到了今天。
一個叫阿育王的漢子最能幹,
他揮汗如雨,
一夜間,
就建了八萬四千座。
只是這功德不如誦經,
你老是這樣說,
這話好些人不愛聽,
他們愛看那一類建築。
就這樣,
質樸的你傳說質模的法,
千年裏,
迎來一陣陣風。
送走一陣陣雨。
你只好將這經名為金剛,
來比喻這無堅不摧的智慧。
你將它置於諸功德之上,
鑄就了一種不朽的孤獨。
雪漠深解
長詩前面的四句話概括了整段經文的意思。轉換為白話文,就是:用恒河沙那麼多的七寶供養諸佛,有沒有福德?有福德,但它不如無為心生起的福德那麼多。
佈施若有相,福德大至極,亦為生天福,福盡復還堕。
有漏之福德,尚落輪迥中。解脫靠大慧,大慧原無為。
布施如果著相,也就是有了佈施之相,那麼福德就不會太大。佈施之相的『相』是執著的意思。你如果執著於布施這個行為本身,就叫有相。有相的意思,就是有求,希望自己的布施能换來某種東西,很多人都是這樣。
佈施之相一般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有布施的「我」這個主體;第二,有布施的客體「他」;第三,有布施的行為本身。心中有這三種分別,就叫有布施之相。如果你著了布施之相,哪怕你的福德大到極限了,像天空一樣廣博,它也會變化的。你不可能解脫,至多投生為天人,藉助福德產生的正能量,升華為六道中更高級別的生命體,享受快樂和福報。任何行為都有反作用力,布施的行為也是這樣,它的反作用力就是福德。有了這種福德,你就會進入跟它頻率相同的信息場,我們稱之為天。這就是『吸引力法則』生命中的所有束西,都是人自己的心感召的。比如,你不斷尋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波段,一旦找到,你調到那個頻率,就會接收到它傳遞的信息。吸引力法則類似於這種規律,根據此法則,福德感召的是福德,罪惡感召的是罪惡,偉大感召的也是偉大。
雖然天人也很好,因為天人沒有煩惱,一生都在享福,但天人的福報一旦用盡,仍然會墮落。因為天人不管多麼高級,他也還沒有解脫,他還有執著。解脫必須是無為心,也就是心裏再也沒有執著,再也沒有束縛,再也不會覺得不自由、不自在、不自主,他的主體性已經被喚醒了,無論在甚麼環境,無論他身邊的人群在追逐甚麼,他都能堅守自己的追求,他都能堅持自己喜歡的生活,都不會在乎別人的眼光和評價,不會把外界的東西當成擠壓,因為他沒有索求之心,有也行,沒有也行,所以他不會害怕失去,失去與得到對他來說都一樣,都是人生中翻過去的那一頁。偶爾回想起來他會記起當時有過的生命體驗,但一切對他來說都恍如隔世,自己的心情也是恍如隔世。有一段距離的時候,他也就能淡然處之了。如果一心只想追求福報,追求享受,那麼福報和功德就變成了消耗品,慢慢地也就消盡了,就像一個人坐吃山空,最終一無所有。所以,總是索取,總是消耗,總是享受,對自己並沒有太大的好處福報一旦消盡,人就會墮落。哪怕是天人也仍然會墮落,因為天人沒有超越輪迥,他還是執著和情緒的奴隸。為甚麼那麼多人少年富貴、老來貧寒?正是因為他們過早地消耗了福報,又沒有積極貢獻,積累新的福報。所以,福德是有漏的,只要有漏,就有成住壞滅,就會有始有終,肉體的生命也是這樣。
漏是甚麼?漏是欲望。我們所有的修行之中,如果有欲望,求來的就是福德,而不會是功德。有欲望地修行,修來的也是福德,而不是功德。福德將以有形有相的方式反作用於你,但用完也就沒有了,它改變不了你的本質,不可能讓你成為自己的主人。很多人很富有、很尊貴,那都是福報。但他不會永遠那麼富有、那麼尊貴,除非他不斷地積累福報、種福田,像比爾·蓋茨那樣。比爾,蓋茨不斷地布施,不斷地造福社會,所以他的福報一直消不盡。他老是捐出大量的金錢,幫助非洲那些有需要的人,所以他一直在種福田,他的財富一直用不盡。這就是財富的秘密。布施是一個並不神秘的秘密,很容易做到,但有漏的布施不會讓你得到永恒的受益。永恒的受益就是解脫,是徹底從輪迴中抽離,讓自己像自由的小鳥那樣,在真理的天空中翱翔,沒有束縛,沒有壓力,沒有席港你生命的沙塵暴。
如何才能解脫?破除執著,達到無為、無求、無著、無相、無念、無住。這是無為法,不是有為的東西,不是金錢,不是財富,不是地位,不是權勢,不是心外的一切。
釋迦牟尼說,用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供養諸佛,也不如傳播《金剛經》中的四句偈子,對嗎?對!因為後者可以讓人得到解脫的智慧,前者只能帶來有漏的福報。福報是無常的。它此刻屬於張三,過上一段時間就變成李四的了,它不會永遠屬於任何一個人。元朝人修大都北京城的時候,並沒有想過一段時間之後朱元璋會把它打下來。當然,朱元璋後來建都南京,燕王估據北京城。燕王那時候修北京城,大興土木,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有八旗兵會衝進來,佔領它。清朝人根本想不到,又會被辛亥革命推翻。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福報終究會消失的。
法施勝財施,內含多種義:財施賴有錢,法施須有智。
財施益人身,法施益慧命。財施可伏貪,法施能斷惑。
財施用有盡,法施利無際。
為甚麼說布施《金剛經》的智慧,要大於用珠實供養諸佛呢?因為法施勝於有相的財施。第一,財施靠的是有相的財富,法施必須有無為的智慧。這個智慧就是《金剛經》的般若智慧,而不是世間法的生存之道,比如如何搞好人際關係,如何提升專業能力,如何獲得世間法意義上的成功等等,這些都不是佛家追求的智慧,佛家的入世目的在於利眾,所以,比起入世的善巧方便,無為的智慧才是更重要的。人沒有無為的智慧,就容易被世間萬相所迷惑,不知道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丢掉自己最初的夢想,更談不上為別人傳道授業解惑了。而財施沒關係,不管你是甚麼樣的人,哪怕你只是阿貓阿狗,只要你有錢,就可以財施。有些人做了很多蠅營狗苟的事情,甚至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但他照樣可以把財富捐出來換得一份心安。所以,財施的門艦很低,比法施要低得多。要擁有法布施的資格,你就必須學習真理,用真理指導行為,讓生命承載真理,然後才談得上用生命去傳播真理。所以,法施比財富布施更加高貴。
當然,當智慧融入文化的時候,你不用證得解脫也可以傳播真理。比如很多人聽了《金剛經》,明白了一些道理之後,就可以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向朋友傳播他聽到的東西,這也是法施。轉載微信、轉發文章、捐書等各種行為都是法布施,只要你懷有一顆傳播真理的心,這個時代就會為你提供大量的傳播真理的方式,法無布施的門艦已經越來越低了。當然,雖然說法布施的門艦已經降低了,但很多人還是沒有辦法進行法布施,為甚麼?因為即使他很有錢,但他如果覺得自己沒有時間,不來聽我講課,或者不去看一些很好的智慧經典,將生命用於謀求財富權勢的話,即使他想鸚鵡學舌地說一些東西,他也沒有底氣。因為,他的靈魂沒有被這種道理改變,他的行為和選擇透露了另一種生活。這個時候,他會被人當成騙子,那麼他就不是在法布施,而是在純粹地作秀了——作秀也很好,如果他能把真理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獲益,那麼他就算因此得到了自己所執著的名聲、地位,我們也随喜他。很多東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真理的人能接觸到真理,那麼他們的黑夜裏就有一點亮光了。很多時候,力量並不來自於成熟解脫的心,而僅僅來自於靈魂中有所嚮往的時候,碰巧看到了天邊的一錢光。有光,他就有了希望,不管黑夜多麼黑,他都能跋山涉水,追寻自己心中的那點詩意。這份追求本身,便能讓他的靈魂不會死去。
也有一些人聽了我的講座之後,能擁有《金剛經》的般若智慧,他們能馬上放下留不住的東西,去做一些能留住的事情。這時,他們可能不記得我具體講了哪些詞語、哪些句子,但他們已經放下了,所以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種智慧講出來,把自己生命的改變講出來。他們的心靈、他們的存在、他們的活法,本身就是一種法布施。
「財施益人身,法施益慧命。」財施更多的是在幫助生命本體的生存,對智慧層面的幫助很小,而法施是有益慧命的。慧命就是智慧的生命,包括這一世的慧命,也包括生生世世的慧命。如果慧命俱足的話,你即使生活在一個非常貧寒的家庭,也能走得出來。我就是這樣,我的父母不識字,但我一天一天也就走到這一步了。因為,人本性中有一種智慧一旦開啟,很多東西也就自然俱足了,不用別人給他。這就是有慧命。雖然我一直提倡學習,但慧命其實不是學來的,很多道理的意義不是在於叫你記住它,而是在於打開你的眼界,幫助你改變思維角度,當你的價值觀轉變,你的思維方式有了變化時,你自然會放下一些東西,放下一切時,你的智慧就會開啟,你就能做自己的主人。
「財施可伏食,法施能斷惑。」財施除了在生存層面幫助別人之外,也是在對治自己的貪心,破除自己對財富的執著。一旦你破除了執著,明心見性,升華為登地菩薩了,你的財施就會變成一種無為的奉獻。在六度之中,一旦有了般若智慧,修行就要以布施為主。這時的財施雖然也能幫助你破除對財物的執著,但更主要的目的是積累功德,為最後的成就做準備。而法施的目的就是斷惑,它是為別人提供一種解脫的思路,提供另一種活法,提供離苦得樂的方法,提供直趨涅槃的方法,也就是解除各種精神上、生命上的迷惑和疑慮。
「財施用有盡,法施利無際。」你用財富幫助別人,你給的錢他很快就會花光,花光就沒有了,他就會期待你下一次的布施。曾經某地搞了一個扶貧活動,一個幹部聯繁了一戶人家,希望幫助他們脫離貧窮。後來我也想參加這個活動,但負責人告訴我,你千萬不能給錢。我問他為甚麼,他說,活動剛開始的時候有人一下就捐了三五百塊,結果拿到錢的人很開心,馬上就到飯館裏大吃了一頓。品聽了這番話,我心裏很難受。為甚麼呢?因為,這說明那些人平時吃不上好東西,也許連肚子都吃不飽,我小時候也餓過,我也知道餓肚子的難受,我知道一個人在餓着肚子的時候,他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吃飽肚子。我能理解那些不珍惜捐贈的人,我覺得他們能吃上一頓好飯,也挺好的。但是,這些錢用完就沒有了,不像智慧。你把智慧傳遞給他,他是用不盡的,他可以用這個智慧創造無量的財富,也可以用這個智慧貢獻社會,還可以把這個智慧傳承給孩子傳播給跟他有緣的人,越傳越廣,那麼智慧對社會的貢獻就會越來越大。所以,金錢的幫助是越來越小,而智慧的幫助是越來越大甚至是無窮盡的。
最初聽佛陀講《金剛經》的人,也就是給孤獨園裏的那些人,那個地方雖然大,但比起整個世界來說,它實在太小了。如果當初佛陀給他們的是金子,那麼這些金子早就消失了,但佛陀給他們的是智慧,他們從普通的老百姓、生活在熱惱中的凡夫,變成了自在逍遥、能夠利眾的聖者,他們的命運改變了。他們把讓自己受益的智慧傳遞出去,利益了世世代代的人,至今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但仍然不斷有人因為《金剛經》而離苦得樂。智慧的利益就像原子彈爆炸那樣,威力無邊,而且會幅射出去,跟原子彈不一樣的是智慧的衝擊波是沒有止境無窮無盡的,隨着時間的推移,智慧自己就會繁衍,以一代又一代的人為載體,相對永恒地傳遞下去。所以,智慧永無邊際,智慧的作用也是永無邊際的,整個世界都能因為智慧而受益,而且是生生世世地受益。這種利益既超越了時間也超越了空間。你想想看,釋迦牟尼是多麼偉大、多麼了不起啊!
釋迦牟尼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全心全意只想眾生受益,他不追求自己的利益。他每天只要一鉢飯,鉢不大,不管供養人想供養多少,他也只要一鉢飯。裝滿一鉢,他就不要了;裝不滿,他就走夠七家,如果走了七家還要不滿,他也不要了,只吃那一點點飯。回去之後,這份飯也不只是他自己吃,他會分成三份,一份供養鳥雀,一份留給生病的人,剩下的自己吃。當時他就是這樣生活的他還設立了戒律,比丘不能拿金錢,如果拿了金錢,就是犯戒。據說,釋迦牟尼某天帶着弟子們經行,半路上看到一堆金子,釋迦牟尼就說:「哇,毒蛇!毒蛇!」然後阿羅漢們也說:「啊,毒蛇!」然後大家都繞開,走掉了。旁邊有個人就覺得很奇怪,這明明是黃金啊,為啥說是毒蛇呢?但他也不管那麼多,釋迦牟尼們不拿他拿。他高高興興地把金子撿回家,誰知道馬上就遭了禍。為啥?因為那是盗賊從國王的金庫裏偷出來的金子,上面有金印,用不成,他一用,國王就把他當成了賊,給殺掉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所以,貪婪沒甚麼好處,人一有貪心,命運中也就有了厄運。
釋迦牟尼時代,真正的修行只有四個字:少欲知足。他們所有的修煉和戒律都是為了少欲知足。少欲知足本身就是他們的戒,他們守住這個戒,然後開始修定,定慧雙修。釋迦牟尼甚至只允許比丘有三衣,也就是三件衣服,後來增加為三三衣,也就是多了一件大衣,一件上衣,一件下衣。剛開始還有比丘收藏鉢,甚麼紫金鉢、木頭鉢、石頭鉢,他們一看到,就會留下來,非常喜歡。後來釋迦牟尼一看,知道鉢會引起比丘們的貪心和牽掛,就不允許他們蓄鉢了。只允許每人拿一個鉢,讓他們在任何事情上都要知足,不要貪婪。
最早的佛教行者也不在精舍裏居住,大多在墳地、山洞裏修第十一品行。後來因為比丘尼出家,住在山洞裏不安全,再加上印度的雨季很長,大概有三個月,一到雨季,各種蟲子、蚯蚓就會爬出來,很容易就會被行者們踩死。所以,有一段時間,釋迦牟尼不讓弟子們在雨季裏出去,怕他們踩死蟲子、蚯蚓之類的眾生。因為不能出去,他們就在樹下坐着,風吹日曬,雨水淋身,生活過得非常艱難。給孤獨長者一看,覺得很心酸,不忍心他們受這種苦,就想給他們蓋一座房子,讓他們在雨季的時候不要受那麼多苦。於是就有了給孤獨園。但釋迦牟尼仍然不允許比丘們安定地生活在那裏,他只允許結夏——也就是雨季——的三個月住在裏面,其他時候仍然要出去,像過去一樣住在墳地、樹下、山洞裏。他們一邊經行-邊乞討,一邊教化眾生。當時的教化不是像現在這樣,開個講座讓有興趣的人來參加,而是碰到一個就跟一個講一些東西,碰到另一個又跟另一個講一些東西,這就叫随緣度化。過去都是這樣的。釋迦牟尼雖然是佛陀,但他同樣不能長期住在精舍裏,雨季一過他就會帶着阿難,拿上蒲團墊子。阿難在後面背着行李,釋迦牟尼在前面走路。走上一陣,釋迦牟尼的背就疼得受不了了,他就停下來,對阿難說:阿難,我背疼。阿難就為他鋪好墊子,讓他躺在上面緩一緩。佛陀過的就是這種日子,他沒有因為自己的社會地位而享過福。這就是他的偉大人格。他活到八十歲,四十九年之間,他一直沒有中斷過教化眾生,一直教化到他圓寂前的那一刻。他不追求供養,他只在乎弟子的證悟。
我們去印度朝聖時,給孤獨園早成了一片廢墟,依稀看得出那裏曾發生過的故事,但釋迦牟尼的生活場景已無從想像了,非常可惜。不過,給孤獨老者的供養雖然消失了,他傾其所有供養佛菩薩的精神還在,這也是一種法布施。所以,財施雖然是有漏的,會消失,但財施背後的利眾精神卻是法的一種,以無為之心布施,本身也是一種法布施,六度中的布施就含攝了其他五度(禅定、般若持戒、忍辱、精進),它本身就是用行為傳遞佛教的利眾精神。這是佛教最偉大的精神之一。
雖可不執著,但亦不斷事。供養有兩種:事供與法供。
事供有十事,八供並衣物。飲食湯藥等,左右當承事。
我發現,釋迦牟尼一直在破除對布施的執著,但也一直在強調布施的重要性。可見,我們既要破除對布施這一名相的執著,也要保存佈施的行為,以及佈施之心、慈悲之心、敬畏之心。佈施精神是不能破的,一旦破了,就沒有佛家了。所以,即使相本身並不重要,在不斷地消失,不能執著,但我們也不能廢相,所有精神都需要依託相來實現,我們在傳承相的同時,其實是在傳承佛教精神只要佛教精神得到了傳承,哪怕世界不會改變,每個行為的結果都會很快消失,也沒關係,總有一些心靈會被照亮,佛教的火矩也不會熄滅,這就是做事的意義。
做事而不執著,不是說做事可以懈怠,可以不精進,而是說不要把做事當成壓力,讓自己覺得很累,覺得有負擔,很在乎結果,在乎自己能不能改變世界。一旦我們有了改變別人的心,也就有了我慢,有了執著,心裏就會生起煩惱。所以,我們不能斷事,也就是在事相上不能斷,仍然要積極精進地做事。在做事的過程中不斷消解小我,不斷趨向偉大、趨向無私,我們才能更快地破除我執,融入大我。當你沒有我執,不再執著福德時,做事積累的就不是福德,而是功德了。如果還沒有破除我執,做事、布施的時候心裏還有『我』,積累的就不是功德,而是福德,因為你有求,在乎結果有相有為的布施帶來福德,只有無為無相的布施才能帶來功德。為福慧俱足才是功德,福就是福德,無相無為就是智慧。當你在積累福德的同時不斷訓練你的智慧,破除你的執著,你的福德就會不斷升華,最終化為解脫的智慧,實現相對的不朽,所以,我們不能不做事。
『供養有兩種:事供與法供。』供養分為事供和法供兩種。事供就是為上師做事,用做事來進行供養;法供一般有很多種,包括八供。所謂的八供,就是供佛時經常觀想八種供養物,包括三水,也就是飲用水、洗臉水、洗腳水,一般供三杯;還有花、燈、香,香分為燃香和塗香,燃香是點的香,塗香是香水、化妝品之類的東西,這裏主要側重於一種表法,表現出佛法的莊嚴,此外的供物還有伎樂,比如樂器、法器、法物等;過去還會給僧團供衣物,供飲食,供湯藥,比如在釋迦牟尼時代,阿羅漢有時也會得病,阿羅漢得病的時候也需要吃藥,並不是說得了病就說明修得不好。阿羅漢有時的得病也是在消業,了掉一些該了的宿債。密勒日巴過去也是這樣,他懂得如何把病毒轉移到物體上面,或是別人身上,所以他喝下毒酒之後,其實是不用忍受痛苦的,但他選擇了忍受,沒有把所有痛苦都轉移到門板上,也沒有轉移給別人,他自己承受了幾乎所有的痛苦。為甚麼呢?因為,他覺得既然還有業障沒有消靜,就要趁着這個機會把業障給消掉,他不躲避,坦然受報,就像世間法的還債一樣,他明白那債務遲早是要還的,那麼還不如現在就還掉。一定要有這種勇氣。因為,還掉所有債務,才可能解脫,如果你的業障消不掉,就解脱不了。所以追求解脱的人,就要把該了的東西了掉。
過去有一位高僧快要圆寂了,他算到自己此生可以解脫,但必須把一些宿債給還掉,那點業障如果清不掉的話,他就解脫不了。於是他叮囑弟子,他圓寂之後,一定要把他的骨灰撒到十字路口讓車碾馬踏。他的弟子們不明白其中的深意,覺得師父是不是糊塗了,自己怎麼能這樣做呢?就沒有聽師父的,最後把師父的骨灰建塔供養了。弟子雖然是好心,但師父卻因為這點誤差沒有得到解脫。後來很多弟子都夢到師父罵他們,說自己本來不用再來了,結果他們不聽話,他又得回來償還債務。老祖宗認為,這個身子既然造了業,不還掉他是解脫不了的。
佛家認為,有時的病痛不僅僅是身體的問題,也是在消業,所以達摩有隨緣行、報冤行、無所求行、稱法行的說法,叫做達摩四行。其中報冤行就是消業,認為這輩子報復自己的人都是冤親債主,是過去自己傷害、虧欠過的人,所以他不怨恨報復自己的人,反而會坦然受報,把該還的債務還掉,有些甚至是有意地還債。尤其對於未證空性者——也就是沒有徹悟的人——來說,因果是必須了掉的,不能因為修行,就想躲避因果。自己造的孽,還是得自己來償還。該來的總會來,躲也躲不掉。徹證空性之後,他不昧因果,就是說他不會被因果的表象給欺騙,對他來說,甚麼都一樣,甚麼都好,因為甚麼都會很快過去,本質上都一樣。但他不是不落因果,因果是必然存在的。所以無論修到甚麼程度,都一定要明白因果,修行之初就要明白因果、深信因果,尤其是修道之人。如果第品不明因果,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帶來甚麼樣的果報,會造成甚麼樣的影響,那麼很可能會在無意之中種下很多惡因,把自己的命運弄得非常糟糕。目犍連證得了阿羅漢果,也證得了大神通,他是能夠解脫的,但他最後仍然要受報,他只是不因受報而生起煩惱而已。《高僧傳》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左右當承事」,這就是做事供養。很多人一直待在上師身邊照顧上師,不去弘法,也不去閉關專修,但他們同樣是在做事。歷代高僧大德的很多繼承人都是這樣。比如仲敦巴。仲敦巴是阿底峽尊者的侍者,他是居士,但他一直照顧阿底峽。阿底峽是出家人,他有很多很多的出家弟子,但很多弟子寧願閉關專修,也不願留在上師身邊做事,只有仲敦巴無怨無悔地照顧阿底峽,他覺得照顧好上師就是自己的使命。在他照顧阿底峽尊者的過程之中,曾經發生過很多故事,但歷經波折之後,仲敦巴證得了成就,而且是阿底峽尊者的弟子中成就最高的,最後還繼承了阿底峽的法位,以居士的身份領導着很多出家人。
為甚麼仲敦巴的成就這麼高?因為事供養相當於生命供養,跟上師一起做事是非常非常大的功德。
法供當如法,如法而行持。攝受諸眾生,不離諸菩提。
法供有兩種:第一種是修法供養,也就是精進、認真地修法;第二是如法地做事。這兩種都是法供養。
如法不如法,有時是有沒有信仰很重要的標誌。我發現身邊的很多人貌似有信仰,其實不一定有信仰。貌似信仰者和信仰者最大的區別,在於信仰者一般不會做不如法的事情,比如上師叫他做事的時候,他不會說「不」;貌似信仰者可能覺得自己很有信仰,但他經常會說「不」。經常說『不』的人,信仰其實有問題。惹瓊巴就是這樣。惹瓊巴是密勒日巴月亮一樣的弟子,但他還要轉世三次。為甚麼?因為他老是不聽上師的話。密勒日巴叫他不要去印度,他偏去,於是遭遇了違緣。他在密勒日巴的弟子之中,是跟隨密勒日巴時間最長的一個,但密勒日巴的弟子中有很多人只見過密勒日巴一面,就證得了解脫,證得了大成就,惹瓊巴卻還要轉世三次。這就是因為他三次違背了密勒日巴的教言,壞了緣起。對於這事,《密勒日巴尊者傳》中便有記載。當然,你也可以把它看成-種傳說,但這種說法確實有它的道理。所以,修行一定要如法行持。很多時候,有些成就上師讓弟子做事,是在觀緣起,看緣起怎麼樣,好還是不好?也就是看看他的心性成熟到甚麼程度了。從日常生活的細節之中,往往能看出很多東西。
「攝受諸眾生,不離諸菩提。」法施就是如法地利眾。成就之後,當一個很好的火把,不要離開菩提心,不要離開般若智慧,這些都是法供養。
在如法的行持之中,一定要注意幾方面內容:第一,不談密說空。在過去,談密說空是犯大戒的行為,是十四條重堕性戒律之一。第二,不談神通。玩弄神通者,幾乎結局都不好,包括阿羅漢。有時,成就上師也會隨緣示現一點神通,但玩弄神通是引火自焚,成就上師不會輕易這麼做。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不要玩弄神通。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專門講了目犍連和蓮華色比丘尼的故事,就是想要告訴你,神通跟解脫毫無關係,跟智慧也毫無關係。所以,你觀察上師的時候,也要看看他是不是老是談論神通,談論神通的人都不如法。如果他真的有內證功德,就會把自己藏得很深,生怕被別人知道他的很多東西,一般不會賣弄。因為,知道的人越多,麻煩就越多,消耗生命的事也越多,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有賣弄的人,都是半瓶子,如果他的內心已經滿了,他就不會賣弄了。越是半瓶子的人,得到一點東西越是會沾沾自喜,但沾沾自喜恰好說明他沒有得到,這樣的人一般都成不了大器。因為他的心阻礙了他自己。如果發現自己有這個毛病,發現自己還沒有成熟就要讓自己成熟起來,不要晃蕩那小小的半瓶水,要讓自己的心靈富足起來,不要在外界尋找認可,也不要掩飾自己的無知。要盡力地改正自己,因為生命經不起表演,也經不起拖延。一不小心,人就老了,時光就沒了,事情就過去了。無常在吞噬夢想,吞噬生命,很多機會在你自欺欺人的時候就過去了,哪怕結果仍然是失敗,也要盡力地演輝出生命的精彩,因為那盡力本身就是你生命的激情,你需要的是點燃你的生命、點燃你的心靈,讓你的心像太陽那樣放射出無窮無盡的光明,刺穿一切陰靈,所以,永遠不要忘記你需要甚麼,不要辜負自己的靈魂,不要追逐那些很快就會消失的煙火,煙火再美,也只是一種感覺,它留不下任何東西,不如把自已化為大地,滋養萬物,用生命去成就一個傳奇。當你真正地化為大地,你也就學會了謙和,你會明白,讚美聲再大,也不過是空谷的迥響,稍瞬即逝,毫無意義。真正有意義的,是讓大地肥沃,滋養更多的植物,創造一個森林。這才是真正的美。所以,真正的大師永遠非常謙和低調,他不會把大師兩個字寫在臉上,因為他不需要從外界索取東西。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攝受眾生時,也要以智慧為主,不要炫耀神通。
有些教派專門有戒律:終生不得炫耀神通,甚至不能談論神通。因為,神通與解脫沒有關係,業力一來,你所有的東西都會消失,包括神通,該受的業障你還是得受,該遭的罪你還是得遭。如果得不到究竟的智慧,偶爾的神通只是妄心的顯現,它不是真心的妙用。過於偏執的時候,人特別容易出現神通。
過去,高僧大德也不會像氣功師那樣發功給人治病,因為這改變不了別人的本質。改變不了心的本質,很多治療就沒有意義。只有把內心的欲望消掉,把分別心清掉,把開水底下的火熄掉,讓心清涼下來,降伏煩惱,才是最根本的。所以,智慧的佈施,俱足提心的布施,才是如法的利眾。
有個太極拳師拳打得特別好,可惜她讓弟子們故弄玄虚,表演隔得很遠一掌把人打倒的這種東西,被中央電視台曝了光,結果弄得臭名遠揚。為甚麼?因為她炫耀神通。
我們一定要避免這種東西,倡導讀書、文化和智慧。 (00726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