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维联文化

《老子的心事》第二十四章 远离作秀,归于大道

时间:2022-04-09 20:10:52  作者:雪漠  来源:《老子的心事》  浏览:   评论:0  
内容摘要: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日: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壹 不要做企者,也不要做跨者  企者不立;跨者不...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日: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壹 不要做企者,也不要做跨者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道德经》里的很多章节内容都很相似,但侧重点不一样。比如,这一章的内容就和上一章很像。如果按照写文章的思路,它们应该归入同一章,不知道为什么会分成两章。也许是编书者想凑成“八十一”这个数字,所以把很多非常相似的、可以整合的内容给分开了。当然,分开也很好。

  “企者不立”的“企”同“鼓”,是一个非常形象的动作,就是把脚后跟抬起来,踮着脚站立,目的是让自己显得高一点。很多解读《道德经》的人只讲了这个动作,没有解释其背后的心态,其实真正重要的不是动作本身,而是它背后的心态。你可以观察一下,很多个子矮的人和个子高的人一起照相时,是不是都会踮着脚站立?很多人都会。因为这会让他显得高一些,跟别人的差距就会小一点。“企者不立”讲的主要就是这种心态。这种心态有两层含义:第一,过于急功近利,有一点摄苗助长的味道;第二,好面子、虚荣,想让更多的人认可你,追求一种外相上的成功。如果承接上一章的内容,那么“企者不立”就是“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所以,它仍然是在告诉你应该如何应世,应该如何提高个人修养。除了对道和修道的表述,以及帝王之术外,这是《道德经》中最重要的内容。

  当然, “企者不立”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帝王之术——治理国家要脚踏实地,不能追求泡沫式的、大踏步的增长,不能把这种快速发展作为立国之本,否则很难立得起来。

  中国历史上那些非常著名的盛世是循序渐进,还是快速发展?

  循序渐进。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它们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慢慢地、循序渐进地、踏踏实实地发展经济,不追求一步登天的成功。相反,隋朝和王莽追求的就是快速的成功。隋场帝从隋文帝那儿接手了国家之后,全国各地开始大兴土木,比如开凿大运河等,而且还向高丽发了好几次兵,打了一次打不过,又打第二次,第二次也打不过,就打第三次,每一次战争都会损耗大量的国力,死伤大批大批的老百姓。所以,隋朝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翻车也翻得很快,其原因就在于“企者不立”。如果出现了“企者不立”的情况,就算他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国家,想把国家建设好,最后也得不到很好的结果。王莽也是这样,他当皇帝时几乎是天下归心的,因为他几乎把全天下的人都给收买了,后来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反对他,是因为他非常着急地搞改革,发展得太快了。

  现在看来,他的改革不在王安石的改革之下。——当然,王安石的改革最终也失败了,而失败的原因同样是“企者不立”。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有不循序渐进,有了思路就想马上得到结果的做法,最后都会失败。这是过快发展的必然命运。所以,不要有“企”的心态,要踏踏实实地前进,接受前进时必经的那个过程。

  当然, 《道德经》的大部分读者都不用治理国家,我们更关注的,还是个人修养方面的智慧。

  如果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看, “企者不立”就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过于拔高自己,不要装模作样、弄虚作假,也不要虚张声势,就算你能骗得了一时,得到一些机遇,也终究会失败。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一辈子作秀。靠作秀得来的东西,一旦你不再作秀,露出真实面目,就会马上离开你。在修道上,作秀就是模仿一些外相上的东西,比如姿态、神情、话语等等,而没有真实的内证功德。

  我在《无死的金刚心》中提到过一个叫卢伊巴的人,他跟释迦牟尼有点像,出家前也是一位王子。他的父母为了留住他,不让他出家,用黄金镣铐把他锁了起来,但是他挣脱了镣铐,还把黄金镣铐送给了别人,自己出家了。古印度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古印度有很多小国家,那时的一个国家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市,甚至一个县,非常小。按今天的眼光来看,它们甚至不是国家,而是一个又一个部落。有些部落大一些,有些部落小一些,有些部落比较富有,有些部落比较贫穷。但是,当时的印度把这些部落叫作国家,把部落的领导人叫作国王,领导人的儿子则是王子,被作为下一任国王来培养的王子叫王储。卢伊巴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长大的。他天生器宇不凡,相貌非常庄严,很多人都很喜欢他,经常供给他美食。因为在王族里长大,又是众望所归要成为国王、治理国家的人,卢伊巴本身就有傲慢心,而且他能放下这一切出家,做个一无所有的比丘,这本身就很了不起,再加上出家之后有那么多人敬畏他,他就产生了自己修得很好的错觉,整天端个修道者的架子,这也是“企者”。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空行母,空行母告诉他,你虽然品质很好,修得也很好,但是你还有分别心。如果不破除这个分别心,你的修行就是在作秀,所以你得不了道——空行母的原话很长,这只是大概意思,如果你想知道空行母具体说了什么,可以去看《无死的金刚心》,里面还有很多道歌,也是关于如何修道的——空行母还指出了卢伊巴心中一种非常微妙的东西:你一直在作秀,有人的时候,你秀给别人看;没人的时候,你就秀给自己看。她说,修行的本质,其实是消除分别心,消除自己心里那些作秀的东西,否则你就不可能修成。换了其他虚荣心很重的人,可能一听这些话就火了。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大臣就是因为说了不顺耳的话,被皇帝给杀了,但卢伊巴很有智慧,他立刻明白,空行母说的是对的。于是,他为了消除自己的分别心,专门吃当时人们觉得最恶心的食物——鱼肠。最后,卢伊巴成功了,青史留名。要知道,德行、修养、内证功德达不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即使能装出大师的样子,也装不了一辈子。

  很多人就是在这里摔跤的,比如上世纪80年代那么多的气功大师,那时,他们是多么高深莫测,多么神乎其神啊,但今天,他们在什么地方?不知道。世界不关心他们的现状,即使偶尔有人提起他们,也只是把他们当成一个笑话而已。所以,做人和治国一样,都需要脚踏实地,需要洗去一些东西。我们要向卢伊巴学习。

  禅宗的修行中也有类似的内容。修禅的人刚开始是为了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之后,就叫破了初关;然后就要巩固智慧,慢慢让自己任何时候都有智慧,都不愚痴,当行住坐卧都有智慧,都不会离开智慧时,就叫破了重关;最后就是破牢关。破牢关的时候,要让智慧生起妙用,而且把智慧的概念和外相都扫掉,禅宗称之为扫除悟迹。连悟迹也扫除干净了,法执也没有了,无明也消失了,就叫破了牢关。这时,你就和光同尘了,再也没有凡人能看出你的境界。道家虽然不追求破除道本身,但道家同样追求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达到无为。这时,就不是企者了,没有丝毫的刻意,本来就是那样,就能真正地立住。

  修道者要完全破除作秀之心是很难的,因为在修道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很好的觉受,它会让人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有进步,非常欢喜,也非常享受。比如,禅乐。所谓的禅乐,是感官上、生理上、心理上都感到快乐,这种快乐超越了人间所有的快乐,得到这种快乐的时候,你会觉得世界实在太美好了,再也没有当初那些逼着你去修道的痛苦和烦恼了。如果你贪恋这种状态,意识不到它也不是永恒的,是无常的,得不到禅乐时你就会焦虑痛苦。所以,修行要把禅乐也扫掉,连禅乐也不在乎,只要扫光了一切之后进人的无为法境界,无为法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因为无为法是永恒的,进入这种境界之后,你才能立得住,进不了这个境界,你的一切都有可能在一个不期然的时刻被击碎。

  所以,企者不立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和智慧,在修道中非常有用。

  另外还有一个“跨者不行” ,老是跨步的人心里总是很着急,总想走得快一点,这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过于急功近利的东西是走不远的。所以, “不行”指的不是不走,而是走不远,不可能成为一种常态。比如,有些人总是非常勇猛精进地做事,但一般都不可能长久。做任何事都要像扯皮筋一样,要把握好度,既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如果太紧,皮筋就会被扯断。所以,老子强调“跨者不行”那些速成的东西,比如一年之内让年薪达到多少多少、半年精通外语、一个月变成销售高手等等,都属于“跨者”。我在机场书店还老是看到一些喊着成功学口号的培训讲师,但接受那些培训之后,真能成功的人有几个?又有几个人在看完书的一个月内成了销售高手?所有号称让你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某个大目标的,基本上都是在骗你,它迎合的就是“跨者”的心态——急功近利,总想一步登天。

  一定要明白,成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积累。它不是那种喊口号式的、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式的东西。要想取得人生的真正成功,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一直走下去——不是走一个月,不是走一年,不是走十年,也不是走十二年,而是走一辈子,一辈子按照某种方式生活。它不是考驾驶执照。它甚至不是马拉松式的,而是一辈子的长征。你必须走到寿终正寝的那一天,老子心事确保途中不会翻车,才叫成功。我们不要学王莽,也不要学隋场帝,否则,就算全世界都说你好,你得到了整个江山,或者你从一开始就出生在帝王之家,含着金钥匙、银钥匙出生,你也笑不到最后。

  所以,我一直强调要从从容容地行走,自然而然地行走,留一份清醒留一份醉,享受行走过程中的诗意,不要只关注那个你所认为的结果。如果你能做到踏踏实实、从从容容地走上一生,只要选对方向,你就必然会成功。

  贰 变化中的主观世界

  自见者不明

  这句话跟前一章很像,刚好讲了如果发生相反的事情,会怎么样。

  “自见者不明”, “自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执著于自己的成见和观点;第二种是暴露卖弄自己的观点,老是想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随时都想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很多人都有这两个毛病,尤其是成见。

  要知道,你自己是一个世界,别人也有别人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主观的世界,而不是客观的世界。所以,别人感知不了你的世界,你也感知不了别人的世界。每个人真正能感知的,都只是自己的主观世界,它由跟你发生关系的世界,以及你对这些关系的感受、理解和表述所共同构成。你的世界观和生命程序决定着你的主观世界。这个世界从你出生开始就一直陪伴着你,直到你死去,但它在不断变化着-不仅世界本身在不断变化,你的主观意志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你感知到的世界也在不断变化。你感知的世界任何人都不能复制,只属于你自己。每个人都有一种对世界的解释,它不是固定的。

  我们的世界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解释构成的。包括历史,史书记载的世界也只是一种勉强的定格,它不是真相。那么,有没有真相?不好说。因为,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真相。不过,总会有人能客观究竟地看到世界的真相,因为他没有偏见,没有执著,也没有个人喜恶,这种人就是智者。没有成见而有智慧的人,我们称之为智者。

  “自见者不明”的“明”,指的就是智慧或者智者。没有成见者便有智慧,没有成见者便是智者。成见是什么?就是有色眼镜。

  一旦你戴上了有色眼镜,整个世界就变了,变成了一个打着你的烙印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你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经验。这时,你就不“明”了。老子、释迦牟尼等智者一一也包括西方的一些哲学家,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一直想破除偏见,让人回到人本身,但直到今天,还没有人真正地完成这个梦想。不过,梦想是人生的方向,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指导人生,让我们知道这辈子该向哪个方向走,该做什么。它能不能实现是另一回事,能与不能都不要紧。

  我为什么愿意提供机会让别人和我一起做事?因为我想让他们进入我的世界,和我的世界建立联系。最终能进人我的世界的,都是参与我们的文化传播事业,和我们一起传播文化的人,不参与的人是进不来的。因为,这个世界是我的心感知的,它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但只可能属于我自己。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这个世界就会消失,除非我用文字定格它。不过,文字定格的世界跟心灵世界还是有距离的。

  不同的人对雪漠有不同的理解也是这个原因——网络上对我有形形色色的评价,我自己也在不断变化着。为什么我在不断变化?因为我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吸收各种营养,小时候吸收的营养跟现在的肯定不一样,定居在武威时吸收的营养跟在广东时也肯定不一样,到了山东之后,我又会吸收到另一种营养。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我的心灵世界也必然会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升华——当然,我指的是知识、想法、见闻之类的东西。我也有不变的东西,那就是我的追求,还有我的明白。我一直守候着不变的东西,在坚守的同时顺应世界而变化。所以,属于我的那个主观世界也在不断变化,它是一个变化中的主观世界。明白这种变化,才能不带偏见,拥有一种无我的智慧。当你将无我的智慧变成自己的生命程序时,就是“不自见故明”。

  叁 世界眷顾能实现双赢的人

  自是者不彰

  “自是者不彰”,“自是者”就是自以为是的人,认为就自己正确,别人都不正确,就自己对,别人都不对,就是“自是”。

  “自是”比“自见”更加偏激,有点削足适履的味道了,用自己的偏见来衡量世界。这是一种很容易引起纷争的偏见,像历史上的斗争哲学。

  人类历史上,有无数人总是斗来斗去,你觉得你有理,我觉得我有理,谁也不让谁,就是因为这种斗争哲学,也就是顽固的个人偏见。

  我曾写过一篇叫《“念佛往生”的误区》的文章,发表在凤凰网的华人佛教栏目。我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那时候大家都在斗来斗去,佛教内部充满了“自是者不彰”,很多人都觉得只有自己的教派和教义是对的,其他的教派和教义都是错的,因此否定后者,恨不得将后者乱棍打死。这已经变成了佛教的一种灾难。

  在学术中,专制是一种灾难,任何文化都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学术界就像一张巨大的桌子,桌子上不能只放一盘菜,因为有些人吃素,有些人却无肉不欢,有些人吃海鲜会过敏,有些人最喜欢的就是海鲜,世界上有太多不同需要、不同口味的人,他们需要远离作秀,归于大道第二十四章不同的菜,我们必须提供不同的菜式、不同的营养,才能满足整个人类的需要。如果只吃一种食物,人类就会营养不良。

  那么“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发扬光大、得到好处。我们经常说“相得益彰”,就是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帮助,也就是双赢甚至多赢。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只有自己才对,别人都不对,他是不可能实现双赢的一更谈不上多赢了一因为他否定了别人的立场和观点,凡事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只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只能损伤别人的利益,几乎不可能让别人跟他一起获益。如果他不能让别人跟自己一起获益,怎么会有人愿意与他合作呢?所以,自以为是的人很难把事情做大。我老是说谁能做大事,谁不能做大事,衡量标准就是他是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能不能跟别人达到多赢。

  我认识几个做大事的人,他们非常低调,你始终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也感觉不到他们在做事,但他们在做事,而且做了很多事。只要你有需要,他们就会出现。所以,他们才能做成大事。相反,那些昨昨呼呼、自以为是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无论他有怎样的才能,都做不大。

  在这个时代,任何自以为是的人都是笑话。因为,世界上的是与非、对与错都是相对的,不是固定的,不是绝对的。这是由二元对立所决定的。只要有二元对立,就有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世界,也就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是非和不同的对错。这个民族认为对的,在另一个民族眼中就是错的;这时候看来对的,过一段时间可能就成了一种错误。因此,我也老是在变。

  前些日子,有人说雪漠老师善变。真是这样,但同时,我也有不变的,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很少有人像我这样不变的。我的变,是因为因缘变了,我就得变。那么什么是因缘?因缘就是条件。时代变了,政策变了,人心变了,我们也得变。

  对学生的点拨,我也常常变。我经常给他们举一个例子,有一座很窄的独木桥架在悬崖上方,你要通过这座桥到对面的山上去。 你要是蒙了眼睛,我就得告诉你怎么走。你一旦偏左了,我就会叫你往右;你一旦偏右了,我又会叫你往左。看起来我忽而叫你往左,忽而叫你往右,自相矛盾。但我的出发点从来没变过,就是让你走在正路上,不要掉下悬崖摔死。

  老子也是这样,他提醒大家,不要自以为是,要消除自己的偏见,不偏不倚地看待问题,唯有如此,你承载的文化才能发扬光大、发挥作用。相反,如果你老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只有自己才是正确的,就会制约自己的发展——老子太有智慧了,他发现了很多看似平实简单,却总是被人忽略和遗忘的规律,这是一种非凡的智慧,也是智者所独有的智慧。

  肆 为什么自己不能表功?

  自伐者无功

  前面说过,老子认为沾沾自喜是在伤害自己,而所谓的自伐,就是以炫耀自己、沾沾自喜来进行自我伤害。

  自伐有很多种,除了自我炫耀之外,做了好事自己说出来,也叫自伐。佛家在很多时候都强调无相,就是不要自伐,不要说自己做了多少事情,不要老是为自己的功绩沾沾自喜,不要老是自我吹嘘、自我炫耀。

  刚开始哪怕“自见者不明”也不要紧,因为他可能不想当智者; “自是者不彰”也不要紧,因为他可能只想当寻常老百姓,既不想承担什么重任,也不想扬什么文化。但是,如果他自伐的话就很麻烦,有时甚至会招致杀身之祸。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之前讲张良的时候,我们谈到了刘邦身边的另一大功臣韩信。韩信跟张良截然不同,张良将功劳都给了刘邦,韩信却不是这样。其实,韩信确实有很大的功劳,如果没有韩信,刘邦绝不可能成功,因为他的大部分地盘都是韩信打下来的。刘邦自己也知道这一点。韩信屡次犯忌,挑战刘邦的底线。前面提到的假齐王事件就是一个大忌,作为将军,打了胜仗固然是大功一件,但借打了胜仗来要挟谋私利,就不对了。再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刘邦和韩信探讨带兵的问题时,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能带十万兵。刘邦又说,那你呢?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这就是自伐。后来,他之所以死在未央宫里,跟他的自伐有很大关系。所以,自伐者无功。

  自伐是很危险的,有时,就算你不自伐,社会上对你的评价很高,你也会非常危险。比如,岳飞活着时,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虽然说这句话的人是金兵,不是岳飞自己,但宋高宗等人听到还是会不舒服。

  通达的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他会用反面的东西来化解它。比如萧何。萧何在做人方面有很高的智慧。有一段时间,萧何的名声特别好,老百姓都夸萧丞相是个好丞相,刘邦听了很不舒服。你想想看,丞相只是皇帝的打工仔,一个打工的要是有这么好的名声,让民心都向着他,会被疑心是不是想当皇帝?如果皇帝心里有了这种嘀咕,做臣子的就危险了。萧何很敏锐地发现了这个苗头,于是马上让家里人干了些坏事,比如欺负百姓、霸占土地,他自己也贪了些小钱,结果他的名声就臭了。这时,刘邦才放下心来。否则,萧何也会像韩信那样被杀。这就是自辱。

  我经常提到这个例子,因为萧何太有智慧了。你想想看,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心灵有多强大?他已经不在乎外面的世界了。这样的人绝不会自吹自擂、自我炫耀,因为他没有虚荣心需要满足,他的心已经从外界的束缚中挣脱了。这样的人不管修佛还是修道,都容易成功。韩信、岳飞等人,他们并不是不优秀,相反,他们太优秀了,但结局都不好。这跟环境有关,也跟他们自己的处世方式也关。

  曾国藩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当时,整个清朝政府对太平天国都没有办法,曾国藩却自己筹集军费,组织湘军,把太平天国给灭掉了。天下人怎么能不夸他呢?但是,过高的声誉,在他看来也是危险信号。于是,他就在信里告诉家里人一些琐碎的事情,把自己假装成一个婆婆妈妈的人。他的弟弟曾国荃还做了一些很不好的事情——把洪秀全的金银珠宝一掠而空,这件事让清朝对曾国藩放心多了。清政府不怕你抢点钱,也不管有没有人骂你,他们只怕你太好。因为,民心要是向着你,你再手握兵权,就会变成一个地雷,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让人家粉身碎骨。

  所以,有时候,让自己有太好的名声,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把自己弄得世俗一点,免得名声过高,功高震主。

  在乱世中生存,需要明白“自伐者无功”。明白的人就能活下去,不明白的人哪怕立了大功,到头来也没什么好下场。

  伍 智者明白自己的渺小

  自矜者不长

  “自矜者不长”, “不长”就是不能长久。自矜也是一种炫耀、表现,认为自己了不起,自高自大,都属于自矜。自矜跟自伐有点相似,区别是前者是在心里觉得自己了不起,不一定向外炫耀;后者是不但心里觉得自己了不起,还老是对外炫耀、卖弄。虽然自矜没有自伐那么危险,但自矜对自己的伤害也很大,因为它会让你下意识地拒绝很多营养。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不再优秀了,很多过去不如你的人都超过了你,这就是自矜所导致的。因此,老子特别强调虚心、低下,而且是从心而发的虚心、低下。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名臣最后能保全自己,就是因为虚心、低下。比如曾国藩,他给自己的书斋起了个名字叫“求阙斋”,意思是允许缺陷,不过分地追求完美。这也是一种谦卑的心态。

  事实上,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没什么了不起的,世界那么大,厉害的人那么多,人类离了谁都可以活,谁能称得上了不起呢?包括中国历史上的一些伟人,他们去世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哭,大家都觉得世界末日来了,没法活了,但后来发现,出了更杰出的人,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了。所以,世界离了谁都可以,谁都不是不可替代的,谁也都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你不在了,又会有下一个人扮演你的角色,说不定比你做得更好。

  世界不可能因为某个伟大人物的去世而怎么样-当然,某个人物的去世对历史是一种损失,对文化也是一种损失,但是,对于整个人类来说,这确实是太寻常的事情了。每一个个体都必然会死去,每天都有无数人在死去,甚至很快就会有一种文化消失。但这一切,似乎都没有影响人类的生存。

  我们老是觉得文化的消失非常可怕,某一段历史的消失也非常可怕,但真是这样吗?真有这么可怕吗?我们可以静静地想一想。

  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个体的消亡是必然的,而生活却一直在继续。任何人类的存在都是一种时间性的东西,过了一定的时间,他就会消失-这不是佛教认为的,而是本来就那样。世界本来就是如此。也许听起来有点残酷,但这就是真相。在时间构成的历史长河之中,一个个生命就像一个个水泡那样,瞬间诞生,又瞬间消灭,生生不息,对长河本身会有什么影响吗?不会的。每个个体生命,甚至每个朝代,相对于历史长河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

  同样包括地球本身,太阳系那么大,除了太阳系之外,宇宙还有无数的星系、无数的星体、无数的存在,宇宙太大了,小小的地球虽然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但相对于无限的宇宙来说,它算不了什么。我们这些小小的人类就更是微不足道了。所以,自矜者是非常滑稽的。

  许多时候,很多人总是想改变世界,想拯救别人,但他连自己都拯救不了,连家里人都拯救不了,连自己的儿女都拯救不了。

  这是不是很滑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很滑稽,我们以为很伟大的一些想法,以及“伟大”在我们心中激起的那些情绪,都是很滑稽的。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很有限,影响力也很有限,所有认为自己了不起、自高自大者,都很滑稽,因为这只能说明他的无知。

  要知道,越有智慧、见识越广,就越是会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苏格拉底活着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最无知的人。当时希腊人问过一个先知——类似于我们西部的神婆,据说神会附体在她身上,传达自己的某种心念——希腊最有智慧的人是谁?先知说,是苏格拉底。整个世界都觉得苏格拉底很有智慧,他的弟子和追随者更是觉得他很有智慧,但他自己并不这么认为。当神也这么说了之后,苏格拉底因为敬神、信神,就开始思考神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神的依据是什么。思考到最后,他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所以他最有智慧。

  苏格拉底不是作秀,他是明明白白地看到了自己的局限,他看到的世界比别人更大,更广阔,在那个世界里,他渺小得就像是一颗水滴。当他面对不可捉摸的那个巨大存在时,深深地感到了个体生命的脆弱和渺小,他知道,任何个体在这个存在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他是对的,生命本来就是脆弱的,很容易就会被摧毁。

  很多现在看起来很健康的人,如果饮食等不注意,血液里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凝聚形成血栓,堵住他大脑里的血管,或者心脏里的血管,他的生命就可能终结;走出家门,一辆失去控制的汽车呼啸而来,他躲避不及,他的生命也会终结;不小心感染了无药可医的传染病,他的生命也会终结…… 无数个因缘都会让他的生命终结,他根本控制不了。你想想看,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能把握,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把握?还有很多人,活着时老是胡思乱想,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她明知道忧心忡忡会让自己生病,但她把握不住自己的念头,老是沉浸在思虑之中,老是把一切都放在心上,于是很年轻就死了。她又能把握住什么?其实,人都是这样的。那么,你连生命都把握不了,连念头都把握不了,连情绪都把握不了,还有什么好自高自大的?

  所有智者都不是装腔作势地谦虚,而是确实发现,面对一个巨大的存在时,任何一个人类个体,包括他自己,都是非常渺小的。

  当然,也有些圣人认为自己很伟大,比如释迦牟尼。他有十种尊号——佛、世尊、如来、调御丈夫、无上士等。但释迦牟尼不是自矜,他是实实在在地证得了那个境界,他和那个巨大的存在已经融为一体了,已经与真理合二为一了,真理是圆满无缺的,因此他也是圆满无缺的。这时,他那些看似狂妄的表述,就是一种佛慢,而不是自矜。

  在释迦牟尼的那个时代,需要他表露出佛慢。因为,当时有九十六种外道,如果释迦牟尼低调、低下,收敛自己的锋芒,就有可能会被淹没。那时,婆罗门教占据了绝对的话语权,也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释迦牟尼如果不运用传播学的智慧,不显露自己的真实智慧,而是过于谦虚,他怎么能赢得世界的认可和关注?

  当然,即使没有十种尊号,佛经也自然会显示佛陀的伟大,《道德经》自然会显示老子的伟大,这些都是掩盖不了,也埋没不了的。

  陆 不做大家都讨厌的、多余的事

  其在道也,日: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其”指的是前面谈到的企者、跨者、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也就是好面子的人、急功近利的人、固执己见的人、自以为是的人、自吹自擂的人和自高自大的人。

  “馀食”,出去吃饭吃不完,打包回去的,就叫馀食。

  “赘形”,有些人体内长了肌瘤、囊肿,这些肌瘤和囊肿就是“赘形”。

  对于大道和修道者来说,企者、跨者、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和自矜者在乎的东西都是多余的,企、跨、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行为本身也是多余的,是自己不需要的,是身外之物。

  人们总说“过眼云烟” “身外之物”,指的就是“馀食”和“赘形”。它们对人生没有真正的影响,对大道也没有真正的影响,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水泡、一个气泡,很快就会消失,对修道没有任何作用。这就是“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

  “物或恶之”,所有由主体性的我感知到的客观世界,甚至主观世界,都称为“物”。简言之,除了“我”之外的所有东西统称为“物”。我们经常说“物我两忘”,就是把外界和自己都忘了,修道中称之为能所俱空。“能”是能够感知到道世界的那个主体,也就是每个人自己,被感知的世界则叫“所”。所以, “物或恶之”的意思就是,你如果是企者、跨者、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中的任何一种人,或者有其中的任何一种毛病,都会被你所在的环境和世界所厌恶。

  越学《道德经》,我就越是觉得自己年轻时的不足。那时,我经常犯忌。比如,每次跟朋友见面,我都会自吹自擂,展示自己的优点——当然,当时我并不觉得那是自吹自擂,总是觉得自己真是那样,说出来也没关系。但是,后来我发现,很多朋友都不见了。

  我没剩下几个朋友。过去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回过头来看,才知道自己一直在树敌。

  如果你老是急功近利、自吹自擂、自以为是,老是有自己的见地,老是说别人不对,除非你不进入任何环境,只要你进人一个有人的环境,你就会树敌。小环境小敌人,大环境大敌人,谁都看你不顺眼,谁跟你在一起都不舒服。只有超越环境之后,你才会无敌,因为你已经不受这个环境的约束了,你不需要这个环境给你什么东西,认可也罢,支持也罢,都不需要。这时,也就谈不上敌人了。真正的无敌是没有敌人,而不是比谁都厉害。一位企业家谈到竞争的时候,说过一句很好的话,他说,为什么我总能战胜竞争对手?因为我从来不把他们当成对手。这就是成功的秘密。永远只想如何成就别人,永远不考虑如何打败别人,这样才能不败于江湖。

  过去,我还有一个习惯也不好,就是喜欢说“不”。不管别人说什么,我首先说“不”。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好心的朋友,他告诚我不要这样。他说,说话是一门艺术,不要老是否定别人、质疑别人,这样谁都不舒服,所以,不但不要说“不”,也不要说“但是”,你想表达更多的意思时,就用“同时”来代替。比如,我们既想夸奖某人某件事做得很好,也想告诉他,他还存在一些毛病时,一般会怎么说?大部分人都会说“某事你做得很好,但是……”不能这么说。因为,“但是”是一种转折,你一旦说了“但是”,就把前面所有的赞美都否定了。哪怕你没有否定的意思,别人也会产生这样的认知。这样,别人一听你的赞美与附和,心就会一沉,因为他知道你接着就会说出“但是如何如何”,大部分人都不喜欢那个“但是”。不过,如果你把“但是”换成“同时”,也就是“某某事你做得很好,同时如果你怎么怎么做,就会更好” ,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因为, “同时”表达的是一种共存、并列的关系,它是在承认前面的基础上表达后面的观点。所以,虽然你想传递的是同一个意思,但换了“同时”之后,听的人接收到的信息就完全不同了,他会舒服很多,也会把你的“怎么怎么做”给听进去。

  我观察过身边的很多人,发现大部分人都跟过去的我一样,都喜欢表达个人观点,也都喜欢说“不”和“但是”。所以,老子的应世智慧非常重要,尤其适用于现在这个时代。当然,如何与时俱进地解读老子智慧也非常重要。有容乃大,我愿意把自己对老子的理解分享给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学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因为,世界需要多种营养,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做事,也需要多种智慧。

  “故有道者不处”,大家都讨厌上面的那些毛病,它们对修道无益,所以有智慧的人不犯这些毛病。

  柒 虚静纯然,光明遂生

  关于这一章的内容,我专门作了一首偈子:

  不生速进念,常存不满心。

  不好高骛远,筑基成一景。

  虚静若纯然,恒安无事生。

  默默对大闹,无惧亦无惊。

  心镜无尘滓,静水无波纹。

  深潭映明月,清净光华生。

  心空坦荡荡,无事若无心。

  养心当无为,虚明遂通神。

  “不生速进念”,不要老是想着如何突飞猛进,也不要老是希望能尽快实现某个目标。

  “常存不满心”,要经常对自己感到不满意,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

  “不好高骛远,筑基成一景。”虽然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但不要老是想着做大事,要老老实实地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地修道。

  “筑基”就是打好基础。什么基础?做人的基础,修道的基础,也就是心、德行和习惯。心不是心脏,而是智慧本体,德行是你找到子智慧本体之后的行为,习惯是你在智慧观照下的生活方式。

  “虚静若纯然”,人安住于一种虚静状态时,会显得很愚蠢,因为没有机心,不去算计,也不精明。这时,外界看不出你的智慧,但你有智慧。“纯然”就是老子所说的难得糊涂、大智若愚。

  很多真正的智者是看不出来的,能看出来的人,都是半瓶子醋。

  “恒安无事生”,心中不要放任何事情,不要急功近利地追逐一些东西,只管在安详和虚静中完成一个过程。

  “默默对大闹,无惧亦无惊。”默默地看着这个巨大的闹市,既不要害怕,也不要吃惊,也就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心镜无尘滓,静水无波纹。”心里没有任何乌七八糟的东西,就像明镜,也像没有受到干扰的水面,无波无纹。

  “深潭映明月”,心灵深邃而纯净,就像深潭的水面映照着明月。

  “清净光华生”,因为心清净,所以能生出光明。

  “心空坦荡荡,无事若无心。”心中无事,坦坦荡荡,就没什么能扰乱心。

  “养心当无为”,常怀无为之心,便是最好的养心。

  “虚明遂通神”,安住在虚静光明之中,便可以通神-不是跟某个神灵建立联系,而是让智慧生起妙用。智慧生起妙用之后,你就会慢慢进入一种做而无做的状态——既精进做事,又心无挂碍,任何事都干扰不了你的心,也扰乱不了你做的事。

  我的事情很多,大事小事都有,谁都来找我,但我的智慧本体一直不动摇,所以,不管什么事情来到眼前,我都能随缘地处理,一心多用。当你修到后来,能安住在那种境界之中,可以一心多用时,同时处理很多世间事务就成了一种特殊的训练。经过这种特殊训练,久而久之,你就不会把闲事放在心上了,即使总是有闲事来找你,你也可以随时处理,但处理的同时,仍然安住在自己的智慧本体之中。这就是“通神”这是修道的一些窍诀。

  在这一章里,老子还重点讲了得道后的境界呈现,从另一个角度告诉大家,有道者该怎么为人处世。我们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不要装模作样、故作高深,因为“企者不立”,做人做事都要脚踏实地。

  第二,不要急功近利,凡事都要循序渐进,因为“跨者不行”。

  第三,不要有自己的成见,因为“自见者不明”。

  第四,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因为“自是者不彰”。

  第五,不要自吹自擂、夸夸其谈,因为“自伐者无功”。

  第六,不要自高自大、沾沾自喜,因为“自矜者不长”。

  在这个世界上,没几个人会真心认为别人很好,并且真心地随喜别人。有时候,不少人都非常讨厌和反感比自己强的人,尤其在一个大家都差不多的环境里。所以,如果你比同一个群体里的其他人都强,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这不仅仅是人的特点,也是所有动物的特点。一个鸡群里如果进去一只孔雀,所有鸡就会围上去啄那只孔雀,把它身上的毛都拔掉。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心理。

  智者明白人有这个特点,一般不跟环境对抗。在智者眼中,所有的变化都只是变化,不是大道,只是身外之物,无论有多少显现,对修道来说都没有意义。所以,智者一般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你不问,他就不说,你问了他才说。释迦牟尼讲《金刚经》也是须菩提问了才说的——除了《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几部经之外,佛陀的所有经典都是在回答问题。别的时候,他就像一口大钟,静静地待在那里,敲时才响,不敲不响。

  那么,什么是身外之物呢?非本然性、非本体性的,都是身外之物,不是人必需的。什么是人必需的?空气和水。没有空气,没有水,人就会死去,这就是必需。除此以外,很多物质的东西都不是必需的,甚至包括一些精神性的东西,比如感官享受等,也都不是必需的,有它们很好,没有它们也很好。而且它们是忽生忽灭的,此时有,下一刻可能就会消失。除了真心和智慧之外,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是这样。就连那些必需的东西,比如水和空气,有时也会消失,人的肉体也会随着它们的消失而消失,但真心不会消失。只要有生命,便有真心,它是道在个体生命中的呈现。它会伴随着我们的生命信息存在。然而,企、跨、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会让我们看不到真心,让真心被遮蔽,所以老子提醒我们,不要在乎那些可有可无、忽生忽灭的东西,更不要让它们影响自己的修道和人格。只要跟生命本体的升华没有关系,就把它们给去掉,不要它们。

  我在鲁迅文学院学习的时候,有个同学教育我,让我不要这么老实,要趁着在北京上学,多交几个有力量的“朋友”。他说,很多同学都在交“朋友” ,你居然还在认认真真地写作?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怕我落后于人,专门来提醒我。我很感恩他的好意,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拜访了几个“朋友”。但那时的拜访并没有改变什么,也没有改变我的本质。我跟那些朋友很少联络,直到他们退休甚至去世了,我也没有找他们帮过忙,倒是一些自然而然认识的人,一直和我维持着生命的联系。比如雷达老师,他是先认可我的作品,再认识我本人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和他交朋友,或者让他帮我点什么,但他在还不认识我的时候,就给了我巨大的帮助。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疏远,我始终把他当成一位非常重要的老师,他也始终在关怀着我。

  所以,有意为之的很多东西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我们的生命里也盛不下那么多东西。每天只要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已经很好了。像我,每天只要能读书、写作、禅修,就很开心、很幸福了,也觉得自己活得很有价值,此外的很多东西,我都看得很淡。

  就像老子所说的,它们都是身外之物。这么多年来,我得到过一些东西,也失去过一些东西,但我还是我。让我发生变化一尤其是让我改变了本质的,并不是它们,而是我对升华的追求——换句话说,让我发生变化的不是身外之物,而是我自己的选择。日积月累之后,甚至已经谈不上选择了,它对我来说,已经变成了呼吸,或者衣食住行那么自然的东西,也是我必需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的很多东西,对我们的生命本体来说,其实没有意义。很多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太在乎身外之物,也把自己放得太高,不知道进退,命运中才会出现很多糟糕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学会做人,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都要学会一些道理,要慢慢把老子的智慧跟生活结合起来,让自己形成一种习惯,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改变。 (007225220409)

Tags: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