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维联文化

《老子的心事》第三十三章 知人与自知的标准

时间:2022-04-17 22:59:19  作者:雪漠  来源:《老子的心事》  浏览:   评论:0  
内容摘要: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壹 知人善用的六条法则  知人者智  《道德经》中承载的,是典型的东方智慧,它是中华民族智慧宝库中最为瑰丽的一...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壹 知人善用的六条法则

  知人者智

  《道德经》中承载的,是典型的东方智慧,它是中华民族智慧宝库中最为瑰丽的一颗钻石。与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学说、任何一种思想相比,它都毫不逊色。老子本人也是如此,无论跟哪一位思想家相比,他都毫不逊色。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如果不系统地研究他的思想,就容易对他产生误解,将他作为虚无主义的代表。我小时候读过的很多历史书上,一谈到老子和庄子,就会出现一种批判色彩,后来我才明白,很多人虽然讲《道德经》、讲老子,但并不了解老子,更没读懂老子的思想。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批判和否定老子,其实对老子很不公平。

  要知道,老子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思想家,而且他的伟大是发自内心的、由人格与智慧铸就的伟大,绝不是炒作出来的。所以,世界上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都很喜欢老子。我们前面谈到了托尔斯泰的“勿以暴力抗恶”和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这些思想就是在老子思想的启迪下形成的。所以,老子看起来虽然是消极虚无的,但事实上他非常积极地影响了整个世界,也非常积极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所以,对老子思想的研究,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对老子思想的弘扬,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承担的责任。

  虽然《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的“圣经”,但我们仍然要看到,提起《圣经》,任何人都知道,提起《道德经》却不是人人都知道,而且,抓住几个词就否定老子者,还是大有人在,所以,我们的任务非常艰巨。

  这一章也很重要,老子在这里点出了成功的另一个关键:知人知己。我们先讲知人。

  “知人者智”,了解别人需要智慧。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这种智慧,所以在交朋友、创事业的时候容易出问题。因为,有些人你视之为很好的合作伙伴甚至挚友,但你根本不知道,他到底会在你的生命中扮演什么角色——在你全力前进时,他会给你制造障碍,还是帮助你成就一番事业?当你陷入困境时,他会落井下石,还是会拉你一把?如果你不能知人,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世界变得太快,是非成败转头空,每个人只有在盖棺之时才能被定论。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失败或成功,都肯定源于他缺少或拥有一种东西。假如我们尽量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更有智慧,就定然会减少一分失败的可能。

  不知人者,根本不知道该把大事交给谁,谁才是最值得信任、也最有能力承担重任的人。这时,他很容易就会所托非人,所信非人。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比如,孙膑为什么会被魏王处以膑刑,变成残疾人?就是因为错信庞涓。他那么聪明也会不知人,何况我们一般人呢?所以,知人的智慧太重要了。如果你知道如何了解别人,能够穿透表象去衡量别人,知道他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他的个性到底怎么样,遇到冲突时他会怎么选择,遇到困难时他会如何处理,你就会知道什么事该跟他交流,什么事不该跟他交流,什么事该交给他做,什么事不该交给他做,你就必然会成功。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刘邦,他之所以能得到天下,莫定汉朝几百年的基业,就是因为知人善用。他知道萧何擅长行政工作,运输粮草、安抚百姓可以做得非常好,就把管理工作交给萧何,让萧何担任类似于国务院总理的角色;他知道韩信擅长打仗,精通兵法,又有魄力,领兵打仗能做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国防部长之类的人才,就让韩信去带兵打仗,当大将军;他知道张良擅长谋略,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军师、总参谋长之类的人才,就让张良当自己的参谋,为自己出谋划策。事实证明,刘邦将这三员大将用得恰到好处。

  刘备也有知人的智慧,他不但知道什么人有什么才能,也知道什么人没有才能、不能重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谡,他在白帝城托孤时告诉诸葛亮,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是一个能做大事的人,不要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但诸葛亮不听,后来还是把大事交给了马谡,而马谡果然像刘备所说的那样,不听安排,炫耀个人才能,结果打了败仗。所以,诸葛亮虽然计谋过人,但在知人方面还是不如刘备。仅仅是这么一点缺憾,就足以让他失败,可见知人有多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犯类似的错误,只有在失败的时候,我们才会知道自己用错了人。所以,我们应该多向古人学一点知人的智慧。

  知人的第一步是知人之智。刘备和刘邦都有知人之智,他们既知道对方有多少智慧,有什么才能,也知道对方不擅长什么,做什么很可能会失败,但这还不够,还要知人之德。就是说,知道对方有多少智慧和才能之后,还要知道对方的德行究竟怎么样。这是知人的第二步。

  司马光说过,德高于才是君子,才高于德是小人,才德皆无是庸人,德才兼备才是最好的,有才而无德则是最可怕的。因为,一个人越有才能,越有力量,越是精进,干的坏事就越多,而且完成得越好,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越大。比如那些诈骗犯,还有那些研发三聚氧胺奶粉之类有毒食品的人,正是因为他们很有才华、很有想象力,却无德行,才会害了那么多人。所有大奸大恶之徒,都有有才无德的特点,要是没有才能,他们干不出多大的坏事。所以,有智无德之人不可用,再有能力也不可用。一旦用了,他就必然会成为害群之马。

  第三步,要知人之用。有时,德才兼备也不够,你还要能用得好他。很多人,你用好了就是人才,用不好就会坏你的事。比如那些不懂如何配合的人。人分很多种,有些人天生就适合与人合作,有些人天生就适合单打独斗,前者还好说,后者就有点麻烦,因为他可能不守规矩、不能好好配合别人的工作,我行我素。这种人不好用,有时甚至不可用。

  比如三军仪仗队,仪仗队最讲究配合,越是配合得默契,越是遵守规矩,越是大家都差不多,整体效果就越好。如果有一个人不愿跟别人一样,不愿听从指挥,老是跟队长对着干,哪怕他格外优秀,也会显得特别扎眼,而且会破坏整体效果,那么这个人就不可用。我打个比方,三军仪仗队里有一个佩剑的人,由他来发号施令,大家就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表演,如果除了他还有一个人也佩剑,也发号施令,会怎么样?大家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该听谁的,而且他们会打架,争夺指挥权,这时,仪仗队表演就变成击剑表演了。对一个团队来说,这种情况是最麻烦的。所以,就算一个人的德行很好,能力也很好,只要他不愿配合,不服从指挥,就不可用。

  一定要注意,知人必须从“德、能、用”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缺一不可。

  很多人都是在“用”上出问题的,要么是用不好他,没有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不能让他发挥自己的才干,要么是他不愿跟别人配合,不愿安分守己地做事。总之,很多人单个来看时很好,的但聚在一起时,却会非常麻烦。你折腾我,我折腾他,他再折腾你,互相抗衡,互相掐架,整个团队都乌烟瘴气。这是很不好的,会造成这种局面的人也不可用。

  所以,用人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也是最难的学问。现在,每个单位都有人力资源部,所有人才都由他们来选拔和培训,他们有没有知人的智慧,能不能知人之智、知人之能、知人之用,让一群有用的人才按成一股绳,共同为公司或单位效力,几乎是整个公司成败的关键。

  第四步,知人之机。我的理解是,有些人你这个时候用很好,过了这个时候再用就不好了,这就是用他的时机。把握好用人的时机,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样的人,这也很重要。无论用人、做事、交友还是修道,都讲究“时机” ,佛家称之为对机。任何事都要对机。对机,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不对机,就会事倍功半,有时还会徒劳无功。

  老子太精通用人之机了,他知道尹喜的胸怀很大,能力很强,德行也很好,会把一也能把他教给自己的东西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所以老子才会跟尹喜讲《道德经》。如果换了另一个人,他还会不会这么教?不一定。事实证明了老子的判断,他没有看走眼、用错人。我们要向老子学习。

  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人与时俱进地成为国家栋梁,为什么?因为他们把握住了时机。反之,如果他们把握不住时机,或生不逢时,哪怕能力再强,也很可能没有大的作为。比如,西汉时期的李广,他的骑射功夫很好,射箭几乎百发百中,一辈子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在小型战役中建了许多奇功,匈奴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飞将军”,非常害怕他。而且他人品也不差,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司马迁用“桃李不言而成蹊”来评价他,他死后,为他哀悼叫屈者大有人在,说明他做人至少不算太糟——当然,也有说他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因为,他借打仗之机,杀死了醉酒后侮辱过他的霸陵尉——奇怪的是,他始终没有被皇帝封爵,其原因让后人讨论了很久,却始终没有定论。汉文帝曾说过,李广生不逢时,假如他生在汉高祖刘邦的时代,封个万户侯是不在话下的。因为,汉文帝见过李广打仗,对他的武艺和勇猛印象很深。但汉武帝时的战争,大多是汉人和匈奴之间的作战,而且以大型战役为主,他的个人武艺再高,也不可能在大战中凭个人取胜。汉景帝、汉武帝时期,他一次次带着大部队出去,一次次铩羽而归,有一次寡不敌众还被匈奴俘虏。最后一次参加决战匈奴的大型战役时,他还迷路耽误了军机,而且他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深知自己再也没有办法建立军功了,又怕审他的官员侮辱,就饮恨自杀了。后来,他作为“命运多舛”的代表广为人知, “李广难封”甚至作为成语流传至今,专门形容一个人命运坎柯,一生不得志。

  不过,虽然一部分原因在于李广没有遇到能让他施展才干的时代,我们也不能忽略他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他缺乏统帅才能。他可能是一个举世无双的神箭手——据说他能拉开三百斤的大弓,是匈奴人的两倍——也是一个很好的战将,但他绝不是一个帅才。他缺乏霍去病那种出奇制胜的才能,也缺乏卫青那种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一旦需要大兵团的配合,他就必然会失败。这些原因都会导致他不得志。当然,也有一些不如他的人仍然得到了封爵,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还是那句话,对机,能够适应那个时代、生而逢时的人,即便很平庸,也有可能会得到皇帝赏识。但得到赏识真的那么重要吗?我觉得不一定。李广的堂弟李蔡很早就得到了赏识,在汉景帝时期,他的俸禄就达到了两千石,后被汉武帝封侯,甚至当上丞相,但后来也犯了错误,又不想受审对质,就自杀了,他的封国也被取消了。这样看来,能不能得到赏识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赏识本身就是无常的,此时得到了,过一段时间就会失去,何必为了它郁郁寡欢一辈子呢?不如学习苏东坡,即便被贬官贬了一辈子,也仍然活得有滋有味、快活无比。

  你看他的《定风波》写得多好,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活到这个份儿上,即便没有得到封侯,其实也够了。不过,我们今天讲的是知人的智慧,侧重于告诉你如何用人,苏东坡的智慧先按下不表,以后我会专门讲一讲他。

  在知人之机方面,武则天做得非常好——但是她的手段相当卑鄙,有一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味道,我们不提倡——她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样的人,也知道什么时候不该用什么样的人。比如,刚刚掌握政权,局势还不稳定的时候,她就重用了一些酷吏,让酷吏帮自己把一部分政敌给收拾掉。政局稳定之后,她又找了些理由,把这些酷吏也给收拾掉,安定民心。虽然这是过河拆桥,不厚道,但武则天想当皇帝,所以她必须这么做——她不可能一开始就用君子、贤臣,因为君子对付不了小人和恶人,她必须尽可能地消除一些危险因素,所以她需要酷吏。但酷吏只能帮她铲除异己,不能帮她治国,治国安邦需要德才兼备,所以她不能一直重用酷吏。

既能看清这样的局势,又能下得了狠心做这样的事情,在女人中实在太少见了。可见权力欲对人性的摧残达到了什么程度。

  我们不提倡大家像武则天这样做,因为过河拆桥确实很不地道,如果你是一个过河拆桥的人,以后还有谁能死心塌地地为你做事呢?谁都会担心自己没有利用价值之后被你抛弃。所以,我们不能过河拆桥,这是做人的底线。但是,我们仍然要有知人之机,对用人来说,这一点太重要了。比如,有些人这时候能重用,但过上一段时间,时局变了,需要变了,你对他的用法也要改变,假如不对机,用不对,就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会坏事。

  第五步,知人之毁。你要知道这个人会在什么事情上毁了自己,也毁了你的事业。这就叫知人之毁。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其中有些人虽然有才有德也对机,但如果你用不对他,他就容易毁掉你的事业。中国的老祖宗经常强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在提醒我们注意这一点。许多时候,一个人用不好,就会把一切都毁掉。

  而且,不但用人要知人之毁,交友也要知人之毁。老祖宗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就是因为君子知道危墙肯定会倒塌,站在危墙下面肯定会受伤,甚至丧命。所以,对有些人,你从一开始就要敬而远之,因为他就像一个定时炸弹,迟早就会爆炸、自我毁灭,如果你与他靠得太近,他在摧毁自己的同时,必然会把你也给毁掉。赵括的母亲就有这个智慧,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只懂纸上谈兵,一旦带兵打仗,就肯定会打败仗,还会连累整个家族,所以她就告诉皇帝,你最好不要用他,如果你执意用他,打了败仗就不要怪到我们赵家头上。中国历史上有太多因为偶然相交遭到连累的例子,我们一定要引以为鉴,不要觉得这样太现实、太世故。当你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就会明白有些事只能这么做,有些朋友并不值得你舍命相交。

  第六步,知人之败。一定要明白这个人会在哪些方面失败。失败比毁灭要好一些,因为失败之后可以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而毁灭是全盘皆输,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了。所以,即使一个人必然会在某些方面失败,你也仍然可以与之相交,不需要对他敬而远之,可你如果决定用他,就不要让他做那些他不擅长、必然失败的事情,比如,你不要让李广统领大部队,也不要让张良做先锋,让每个人做他最擅长、最容易成功的事,不要让他们做他们最不擅长、最容易失败的事,你的事业就更有成功可能。

  贰 「观色识人」与「以心知人」

  虽然诸葛亮在对马谡的判断上出错了,但他比起很多人来说,还是比较会用人的。他曾写过一篇叫《知人》的文章,里面讲了七条知人的法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问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看看他的胸怀怎么样,有什么理想,志向如何。他暂时没有志向也不要紧,只要他是可造之才,就帮他立志。只要能将志向立起来,也会很好。古人在三十岁前必须明白这辈子的使命,也就是“三十而立”。如果他三十岁还立不起志向,没有大境界和大格局,这辈子就不会有出息,不可用。大家一定要明白,心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所以,你如果不想做平庸的人,就要建立人生志向,而且这个志向的格局要尽量大一些。

  我经常谈到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醋栗》,那部小说的主人公有一个很小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座种满醋栗的庄园。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拼命地赚钱,还娶了一个很有钱的寡妇,最后真的拥有了这样一座庄园,每天都因为能吃上醋栗而幸福得发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算是一个知足的人。他为这个欲望化、个人化的梦想付出了人格上的代价,实现这个梦想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麻木冷漠的人了,他的“妻子”也因为受到冷落而抑郁地死去,但这一切他都意识不到,也意识不到自己的变化。契诃夫写他的时候,用的是一种非常悲痛的语气,让读者也觉得很沉重。不过,读者之所以会觉得沉重,或许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人物并不独特,他是很多人中的一员——很多人也有自己的“醋栗”,比如房子、汽车、女人、地位、权力等等,不过,他们就算得到“醋栗”,或许也不会像这个人物一样幸福得发抖,他们也许会继续追逐更大的欲望。但是,对《醋栗》的主人公来说,知足常乐不一定就是好事,因为他的人生已经到头了,他不再思考人生,不再思考生命,不再思考自己的灵魂需要什么——也许他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否则他的梦想就不会是醋栗。当一个人将感官享受当成毕生的梦想时,他的心灵是多么苍白啊。因此,他才不能体会到自己的可悲。对他来说,这说不清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他毕竟活得很幸福。但是,一旦他厌倦了醋栗的味道,幸福人生的假象就会顷刻间崩塌,他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不完美,很多让他接受不了的东西,比如他的孤独。这时,他又该怎么办呢?当我们将个人化的欲望当成毕生的梦想,有一天却厌倦了这个“梦想”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如果我们还年轻,那么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但如果我们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我们还有从头开始的机会吗?或许也是有的,人只要还在呼吸,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有可能改变自己。这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念头。

  瞧,我又扯远了。还是回到今天的主题上来吧。

  诸葛亮认为,识人之初,就要看看他是否有远大的志向,是否有博大的胸怀和格局。因为,如果他没有大志向、大目标、大格局,他的心里就装不下多少东西,只能装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就像曾国藩在家书里虚构的形象一样。为什么清政府一看曾国藩的那些家书,就对他放松了戒备?因为,没有远大志向、只在乎鸡毛蒜皮的人,不会有伟大的行为,甚至不会有大的欲望。做皇帝、治理天下也需要大格局。成就任何一个大的事业,都需要大胸怀、大志向和大格局。只有格局够大、心够大,你才可能跟人类的命运发生关系——当然,我不是教你好高骛远,我的意思是,做人需要有大局观,没有大局观的人,心胸难免会狭隘,难免会纠缠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之中,围绕着自家的柴米油盐过一辈子。在我看来,这样的人生有点苍白,但或许它也是一些人的快乐吧。

  第二,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跟他交流一下,甚至要跟他辩论一下,看他的应变能力怎么样——诸葛亮的知人法则并不是最高明的,我之所以分享给大家,只是让大家多一种借鉴和参考而已,不要把它们当成金科玉律。要知道,诸葛亮用了很多人,但仍然不能跟曹操相比,像魏延和马谡就没有用好。所以,我们在接触他的东西时,要保持一种辩证的眼光,不用全盘接受。尤其要注意的是,他对道不够重视,基本上都是在术上下功夫,这是他最致命的地方,我们也要避免犯这个毛病。

  第三,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问问他对战局有什么看法,请他提供一些计谋,目的是看看他的见识怎么样。这也是我的习惯,我经常会请教朋友们一些问题,除了想学一些东西之外,也是在观察他们的品质和境界。如果他们讲得很好,我就向他们学习,他们就是我的老师;如果他们讲得不好,我就会找出他们的不足,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那么他们仍然是我的老师。所以,要经常请教别人,在请教的过程中,你不但能学到一些东西,也能发现一些过去你也许忽略了的东西,还能判断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可不可用,适合用在什么地方。如果他见识不够的话,也不会有大出息。

  第四,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告诉他即将有灾祸和磨难出现,看看他有没有承担的勇气,是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如果胆3小怕事的话,他就不可用。有些人老是怕这怕那,什么都怕,老是想护着自己那些鸡零狗碎的东西,不想打碎,这样的人如果不改变自己,最终就会一事无成。许多时候,世界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博大,不要因为自己的患得患失,而不敢做事。要知道,胆小怕事也是一种人格缺陷,一方面自己不要做这种人,另一方面也要远离这种人,无论做事业还是交朋友,都不要选择这种人。胆小怕事是最糟糕的,很多人之所以会告密,就是因为胆小怕事。所以,告密者大多是胆小怕事的人。你想想看,如果你把某人当成可以交心的朋友,他却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在别人的威逼利诱之下,把你告诉他的很多秘密都说了出去,你会怎么样?所以,我们自己不要做这种事,要对得起别人、对得起良心,也不要用那些有可能出卖自己的人。

  第五,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和他喝酒,看看他醉酒之后有什么表现。有些人醉酒之后会痛哭流涕,有些人醉酒之后会打人,有些人醉酒之后会说出很多秘密,总之,大部分人醉酒之后,都会原形毕露,如果他的本质是小人,那么他就会露出小人的嘴脸。但是,有些人即使喝了酒,也仍然有一定的格局、规矩和底线,这说明他的自制力很强。另外,开车的人如果喝酒,也不可用,你要记住这一点。酒驾非常危险,很多车祸都是因为醉酒驾驶造成的。如果他明明知道自己一会儿要开车,还要送别人回家,却仍然喝酒,那么这个人就绝对不可交,更不能用。因为,他连自己和别人的生命都不放在心上,还会把什么放在心上?你坐他的车都有可能会出事,更不要说别的了。所以,对一些本性、本质上的问题,我们绝对不能妥协。

  第六,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给他一点好处,看看他会不会接受。如果他接受,就说明他是贪财贪利之徒,不是廉洁之人,将来一旦有机会,他就有可能成为腐败分子,至少会追名逐利。不过,很多人也会用一些追名逐利之徒,蒋介石最早的时候就重金收买过一些人。当然,这与他的用人习惯有关。

  第七,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请他做事,并约定好完成的时间,看看他讲不讲信用。不讲信用的人,也不可用。

  《庄子·列御寇》中谈到了孔子的“识人九征”,“远使之而观其忠”,让他离你尽量远一些,观察他的忠诚度; “近使之而观其敬”,把他放在身边,看看他会不会因为亲近而失去恭敬心;“烦使之而观其能” ,交给他一些复杂的事务,看看他处理事情的能力如何; “卒然问焉而观其知” ,突然问他一些事情,看看他的应变能力如何;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看他能不能在关键时刻或紧急情况下守信,是否会推三阻四; “委之以财而观其仁”,给他一点好处,看看他是不是一个廉洁的人; “告之以危而观其节”告诉他目前面对的困境和危险,看看他能不能在危难时刻有所担当,能不能坚守自己的底线; “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把他灌醉,看看他的本性如何;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把他放在复杂的环境之中,看看他是否能应付自如。诸葛亮的知人七观跟它很是相似。

  说实话,我不太认可这些方法,而且我觉得庄子也不会关心这些小术,更不会用它去识人、择人,仅仅是记录而已。因为,其中充满了功利性,包括后来的很多著作,如《韩非子》《人物志》《冰鉴》等书,它们都是在教人如何识人观色,给阴谋家、政治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从这种现象就可以看出,中国人自古就注重权谋。所以,我们既要把它作为一种应世智慧,汲取其中的营养,学会在红尘中做事,也要明白它是一种机心,不是大智慧,不要让它污染自己的心。换句话说,这种文化现象有其两面性,我们要批判地对待。

  其实,最好的识人之法应该是自知。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永远高不过自己的心,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会例外。真正地了解自己之前,知人往往会出现错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

  管仲二十多岁就认识鲍叔牙,两人一起做小买卖,因为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所以鲍叔牙出资比管仲更多。赚到钱后,管仲常会私自拿钱出来偿还自己的欠款,到了年底,鲍叔牙与他平分红利,他也不加拒绝地接受,别人都替鲍叔牙打抱不平,觉得管仲太喜欢占便宜,不可交,但鲍叔牙却说,那是因为他家里很穷,需要钱,如果有钱,他就不会这样了,还叫别人不要再提这件事。

  后来鲍叔牙让管仲去处理一些事情,管仲老是完成不了,别人都觉得管仲不可信任,鲍叔牙却仍然相信他,觉得他不是不可信任,而是运气不好。再后来,管仲一会儿当官一会儿辞官,一会儿被人罢官,很多人就觉得他不行,不可用,但鲍叔牙还是理解他,觉得他是时运不济。他们一起当兵时,管仲冲锋总是比别人慢,撤退却总是比别人快,别人觉得他是贪生怕死之辈,领导甚至想处死他,警告其他贪生怕死的士兵,又是鲍叔牙站出来替他说话,说他家里有八十岁老母亲,需要人照顾,他必须爱惜自己的生命,这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在尽孝道。公子纠死后,按过去的传统,管仲作为军师应该自杀殉主,才可大节不亏,但他却没有自杀,苟且偷生地活了下来,别人说他闲话,鲍叔牙仍然不在乎,觉得他是胸怀大志,在等待报国的时机。管仲最后能成为一代名相,也是鲍叔牙极力向齐桓公推荐的。所以,鲍叔牙是管仲生命中的大贵人,无论管仲看上去多么不堪,多么不可用,鲍叔牙作为朋友都相信他、谅解他,从来不会因为表面现象质疑他。这才是真正的知人,也是最好的知人,但这种知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尤其在眼前这个社会,每个人面对别人的时候,都会保持戒心和距离,很少有人会像鲍叔牙宽容管仲这样对待别人,光是做生意时管仲的“占便宜”,就会让很多人对他生起戒心,怀疑他的人格。所以,真正的知人,是需要修心、扩大心量、像大地一样包容,才能做到的。也是因为鲍叔牙的包容和等待,管仲做齐国的相国时才会那么尽心,最终帮助齐桓3公成就了霸业。

  我的一个朋友丢了东西,怀疑是某个认识的人偷了,非常生气,我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两个美国士兵被困在森林里,食物快要吃光了,只剩很少的一点鹿肉,根本不够两个人吃,却还是没人来救他们。就在其中一个士兵去捡柴火,准备烤鹿肉的时候,一颗子弹突然从他耳边飞过去,差点打到他。他以为是流弹,其实不是的,是另一个士兵开枪打了他,那个士兵家里有年老的母亲,正在等着他回家,他不愿跟战友一起饿死在森林里,但开枪之后他马上就后悔了。幸运的是,第二天他们就被救了出去。因为战争结束了,他们退伍回到了家乡,做了一辈子的朋友。开枪的士兵临死前向被打的士兵忏悔,后者才告诉他:“不要紧,其实我早就知道是你开的枪,因为你扶我起来的时候,我摸到你的枪管是热的。不过,就算知道开枪的是你,我也相信是枪走了火,你不是存心想杀我。”这也是真正的知人,而且是非常了不起的知人。所以,真正的知人是一种胸怀。

  《菜根谭》中说过:“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能洞察一切不是最高明的,真正高明的,是能察而不察。所以,一定要明白,跟朋友交往时要留一点清醒留一点醉,难得糊涂。因为,只要是人,就有人的毛病,你要允许他有人的毛病,包容他的毛病,同时把他当成朋友,从他身上寻找你没有的优点,然后欣赏他、学习他。这才是真正的知人。

  要想真正做到“知人者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假如你能通过升华自己,做到真正地知人,不管你的事业成不成功,不管朋友能不能成为你事业上的助缘,你都会在做人上获得成功。

  316

  叁 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知者明

  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人很有意思,他们就是林则徐和左宗棠。林则徐被流放到新疆的时候,收集了大量关于新疆的资料,后来遇到只是举人、非常落魄的左宗棠,认定后者将来必定是国家栋梁,是能拯救新疆的人,就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全都给了他。而几十年后,左宗棠真的成了民族英雄,带着湘军浩浩荡荡地走向新疆,将已经分裂出去的新疆又收复了回来,重新划入中国版图。一直以来,我们更关注的都是林则徐如何慧眼识英才,实际上还有一个问题也很重要,那就是左宗棠的自知之明。

  左宗棠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跟其他读书人不一样,他读的很多书都非常生僻,最近,我看了一些他看过的书,发现那些书大多关于历史、地理、税收、山川风貌和风土人情,都是一些经世致用之学,不是应试的学问。他从来不在诗文上下功夫,只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显然是在为将来的当官做准备。那么,他怎么知道国家必定会用他,而且他必然会成就一番功业呢?因为他有自知之明。韩信也有自知之明,过去,他在别人眼里一直是个没有用的人,人人都看不起他,曾经有一个壮汉欺负他,让他从自己胯下爬过去,换了别人,可能会将那壮汉痛打一顿,但韩信没有这么做,他从壮汉的胯下钻了过去。后来他得到重用,建立了战功,才说出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忍受胯下之辱。原来,他知道自己将来一定会成就一番317事业,到了那个时候,自然可以一雪胯下之辱,不值得为了逞一时之快,制造不必要的麻烦。这也是自知之明。那么,这种自知之明到底是如何建立的呢?怎么才能确保自己是自知,而不是自负呢?

  第一,自知之智。要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智慧,知道自己人格中有什么优势和劣势,知道未来朝哪个方向发展最好。这是最基本的。

  老有人问我,您知道我的天分是什么吗?我总是回答他们,你喜欢什么,什么就是你的天分。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孩子喜欢什么,你就着重地培养他做什么,因为,那很可能是他的天分所在。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很漫长,好几十年,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如果你一直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肯定会非常痛苦,而且基本上不可能成功。还有另一个可能,就是你根本做不长。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一天可以,两天可以,一年就有点难了,两年更难,十年几乎不可能。所以,很多人虽然觉得什么事很好,想培养自己在那方面的能力,但他坚持不了——刚开始还能坚持,慢慢地,他就会觉得焦虑,觉得烦躁,觉得这样的生活怎么没个尽头。这样的心态,你觉得他有可能成功吗?所以,人必须自知,不要在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的事情上面着力,要在自己擅长、喜欢、有可能做好的方面着力。明白这些,就是自知。

  第二,自知之志。你要知道自己这辈子有什么志向,必须做成什么事情,如果做不成那件事,你就会觉得自己白活了。这就是“志”。如果一个人到了三四十岁,还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该做什么,仍然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这辈子就不会有出息了。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志向。比如,孩子们如果说自己长大要做什么,这个“什么”就是他的志向,而且很可能是他的天命。许多时候,家长如果不认可孩子的这个想法,不允许孩子向这方面发力,就有可能把一个天才给埋没了。孩子本来可以在某面做出一番成绩,但是因为家长不允许,被迫去做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却是家长觉得合适的东西,最后孩子就被折磨成了保儒,庸庸碌碌地过了一辈子。世界上有太多这样的孩子了,很多大人都曾经是这样的孩子,他们在小时候都下过决心, “将来我一定不要跟爸爸妈妈一样,我一定不能强迫自己的孩子,要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力”,但是当他们当上父母之后,想法立刻就变了,他们不再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只会站在家长的角度,用一个成年人的功利和世故来考虑问题。这时,孩子的天性就被扼杀了。被扼杀了天性的孩子,就像被折断了翅膀的小鸟,每当他看到天空,都会觉得忧郁,因为他也想在天空里翻翔,他的灵魂向往天空,但他却只能待在大地上的一个鸟笼里。哪怕那个鸟笼再精美、再舒服,它也是一个鸟笼;哪怕天空中有很多猛禽在翻翔,哪怕天空中充满了危机,那也是天空。所以,不要让孩子一辈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对他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第三,自知之失。一定要明白自己有哪些不足,容易在哪些方面出现过失,哪些方面需要弥补。比如,在我小的时候,村庄里没有书,没人告诉我唐诗、宋词、元曲的存在,等我长大一些发现它们的时候,已经过了最好的背诵年龄。当时我就知道,这是我很难弥补的人生营养,但我必须把它们补上,因为,一旦我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就再也没有时间弥补这个缺失了。于是,我就做了一些小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抄着一些唐诗宋词,随时带在身上,走路的时候就背诵诗词。我记住的大部分诗词,都是在散步的时候背下的。这就是“自知之失”。西部文化是有缺陷的,传统文化中很多优秀的东西,在西部生长的孩子都学不到。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有缺陷,就是自知之失。

  第四,自知之得。不但要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也要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优势。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有什么优势,就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得,什么时候不该得,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不该进。这些都是自知。进的时候,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天而行。

  知道“势”,也是一种自知,是自知之明的第五个方面,自知之机。“势”就是“机”。得势,就是机缘到了。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对上时代之机,到了该发力的时候,就是自知之机。发力就是进取。该进取时,就要积极进取;不该进取时,就要收敛一下,沉下来读读书,学点东西。我们既需要进,也需要收,更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收。所以,自知太重要了。

  关于自知,有个故事很有意思:战国时期,齐国有个美男子叫邹忌,他同时也是朝廷里的一名大臣。有一天他照镜子,发现自己长得很漂亮,就问自己的老婆,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城北徐公也是当时非常著名的美男子。他老婆说,当然是你比徐公美啊。他不信,又问小妾,小妾也说他比徐公美。刚好有客人来拜见他,他在闲谈中又问了客人一遍,客人也是这么回答。第二天徐公来拜见他时,他细心衡量了一番,觉得徐公比自己美多了。然后,他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妻、妾、客人说他比徐公美多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妻子爱他,所以觉得他更美;小妾怕他,想讨好他,所以说他更美;客人有求于他,也想讨好他,所以说他更美。于是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不能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要学会自知,否则就很可能会受到蒙蔽。后来,他把这个经验告诉齐威王,齐威王觉得很有道理,就须布了一项奖赏进谏者的决议,广开言路,齐国因此变得越来越好。

  自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埋怨别人。

  袁世凯刚做大总统的时候不敢复辟帝制,但杨度等人制造了各种舆论,都在怂恿他当皇帝。袁世凯一看,以为天下人真的希望他当皇帝,于是就复辟帝制,自己做了皇帝。结果,他一当皇帝就受到全天下的反对,各地的护国军都要起兵讨伐他,连他自己的军队也背叛他。最初他很生气,觉得杨度误他,让他做了错误决定,后来才慢慢地清醒过来,知道是自己把持不住,不能怪别人。后来,有朋友为他打抱不平,说那些人把袁公害到这个地步,简直可杀。

  袁世凯却说,不怪他们,是我的问题。他的意思是,如果他没有私欲的话,别人怎么做他也不会动心,更不会付诸行动的。所以,只要他做了这样的事,错的就是他,而不是推动他这么做的人。这就是袁世凯的自知之明。如果没有自知之明,他会怎么样?他会仇恨那些把自己推上皇位的人。假如这样,就是不明。不过,如果袁世凯能自知之失,知道自己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失败,然后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的话,他就不会受到诱惑,在关键问题上犯错误,而且不听儿子的劝告。所以,他还做得不够。

  我们每个人都要记住,遇到困难、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老是埋怨别人,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你控制不了别人,你能控制的只有自己。就算别人有心想害你,如果你的心属于自己,又怎么会让他们得逞呢?所以,人遇到挫折的时候,首先要反省自己,找出自己的问题之后,再一步步推敲整件事的各个环节,明白以后该如何对人对事。但最重要的,仍然是自知。自知者既不怨天,也不尤人。

  有些人做错一些小事,就要从身边的人身上找原因,埋怨别人,这就是不自知。不要老是追问为什么别人要这样,为什么社会要这样,要追问自己,看看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追问自己,就是反省、自省,自省能力越强,烦恼和痛苦就越少,因为你对他人、对环境会少了许多怨恨。怨恨别人、怨恨环境、怨恨社会,是最让人心累的事情。所以,不要用折腾别人的方式来折腾自己,也不要用折腾自己的方式来折腾别人。记住,自知者不怨天不尤人。一切变化都是自然规律,你心中的那个“老天”,其实也是自然规律,是你行为的反作用力。所以,不要埋怨。如果你老是埋怨,慢慢地就会失去所有朋友,有一天甚至会走投无路。这就是“怨人者穷”。

  自己的人生要自己担当起来,自己的使命也要自己担当起来。苟子说,怨天者无志,因为,有大志的人不在乎眼前,他永远看着未来的那个可能性,永远为了未来的那个可能性而努力,永远积极地学习、积极地自省、积极地进步。他没有时间去空虚失落,也没有必要去怨天尤人。反之,没有大志的人总是原地踏步,才会始终怨天尤人,而不积极地改变自己。

  要做一个坦荡荡的君子,永远自省,永远将刀剑对准自己;不要做患得患失的小人,不要“长戚戚”。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德行。

  肆 高能就是强者吗?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人者有力”,以力胜人的人很强悍。这个力,可以是暴力,也可以是能力、力量。无论以什么战胜别人,都是以力胜人。老子不提倡以力胜人,提倡以德服人,这就是老子了不起的地方。他永远不着力,永远注重柔弱胜刚强。他认为,天下最柔的是水,而水无坚不摧;还认为,舌头柔,但长存,牙齿硬,却早早地掉光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智慧。

  我有个朋友人缘很好,谁都喜欢他,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示弱。他永远显得很弱,永远不显出强悍来,永远不用力量去战胜别人,永远不做别人眼中的强者。因此,所有人都向着他。当然,这不是刻意的。如果刻意这样去做的话,就成了一种“伪”。伪装的东西,谁看了都不舒服,也不会喜欢。所以,示弱是内心的谦和,也是一种不争的态度,而不是表现出弱的姿态。这也符合老子的思想。

  按老子的眼光来看,总是战胜别人的人虽然有力,但不是真正的强者。总是战胜别人,也不是多好的事情。当然,世界和历史不一定这么认为。历史上很多“光辉”故事都是暴力故事,很多暴力故事都是“胜人者有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成吉思汗,他太有力了,灭国四十。他十几岁就开始打仗,打到六十多岁去世,基本上整个人生都在战场上度过,而且,他攻打的很多国家都没有招惹他,但他还是要打。每次想到他,我总会想到这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这样?一辈子打来打去,有什么意思?蒙古帝国已经很大了,他还想要多大的江山?他这样做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他非要让每一块土地都血流成河?而且,蒙古人喜欢屠城,每次攻城,都会派使者去喊话,逼城里的军民投降,假如不降,蒙古大军就屠城。很多城市不肯投降,最后就真的被屠城了。整个城池有多少老百姓啊,就这样被杀光了。但你不能说成吉思汗是天性残忍,因为他收养了好多个战争孤儿,把那些被战争夺去父母的孩子养大,说明他也不是没有悲悯心的。那么,他是在什么样的文化的推动下,一次又一次地屠城,一次又一次地侵略?他已经得到了那么多东西,早就不用在战场上拼命了,但他六十多岁时还是要上战场,为什么?为什么他不能像康熙大帝那样,看看圣贤之书,种种试验田,研究一下科学和数学?是什么造就了成吉思汗?又是什么造就了康熙大帝?当然,康熙大帝的光环背后同样隐藏着血迹。成吉思汗是“胜人者有力”的典型代表,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也许,构成了他的复杂的,除了人性,还有文化。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复杂的,因复杂而包容,因复杂而博大,但我们不该——也无法——忽视其中那种暴力基因的罪恶。这种基因让一个本该很优秀的人征战了一辈子,永远在生与死之间较量,永远把恐惧和痛苦带给别人。

  老子在《道德经》中不断地明确提出,暴力基因是不值得提倡的,真正的强者、智者和君子不会给人民带来灾难,只会战胜自己。反过来说,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不管属于哪个民族,不管继承了哪种血脉,不管拥有哪些知识,不管使用什么语言,人到最后都会认识到同一个事实:自胜者强。能战胜自己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智者永远跟自己较劲,永远不跟别人较劲。任何人只要跟别人较劲,就一定做不大,我没有见过哪个跟人较劲的人最终能成就事业。因为,最终能成就事业的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胸怀和智慧,他肯定认可老子所说的,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所以,我们不要跟人较劲,要把自己的心量扩大一些,让自己的格局尽量大一些,眼睛朝着更广阔的空间看,不要盯着你身边的人,更不要跟身边的人对立。否则,你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出息。

  年轻的时候,我在床头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战胜自己”,那就是我的座右铭。我从小就时时提醒自己,生命宝贵,不要用它来跟别人较劲,要把它用在升华自己、跟自己较劲上面。这样,我才会一天比一天强大。人的强大和成功都需要积累,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

  你们都知道我写了几十本书,但你们知道这些书是怎么来的吗?是一天一天地写出来的。我每天都写作,不管有没有时间都写作,日积月累,才有了这么多书。红军长征也是这样,一天走上若干步,经年累月之后,就走完了上万里路。所以,只要每天都做完自己该做的事,每天都让自己比昨天好一些,强大一些,你就做到了自胜,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伍 既知足,又强行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知足者富”,什么人最富有?知足的人。什么人最穷?贪婪的人。富足是一种心态,生存的基本条件满足之后,所有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你如果追求身外之物,就永远没有止境。比如炒房子,炒上一套你就会满足吗?不会,你还会再炒第二套、第三套…十套八套都不会满足的。报纸上公布了一些腐败分子的家产,他们有成百上千套房子,在这些地方投入这么多,我实在觉得没有意义。住又住不了,出租也很麻烦。如果一不小心生个病、遇上意外,命没了,这些房子就更没意义了。就算人还活着,还健康,还能享受,贪污腐败事件一旦曝光,这些房子也会立刻被国家收回去。他永远丧心病狂——相对于心能自主而言——就会永远贪婪,永远追逐欲望,永远因为不满足而感到贫穷,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好不知足的呢?

  当年,庄子饿着肚子也很开心,让他当相邦他都不当——要知道,相邦相当于今天的总理,多少人打破了头地想当,但庄子不想,他觉得,编几双草鞋,卖掉能换碗饭吃,他的生活就很好了,然后就道遥自在地活着,写点他爱写的东西,这就是知足。心态上知足,人就有选择的力量,就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会用生命去填补那个永远都填不满的欲壑。

  “强行者有志” , “强行”就是强迫自己做一些不习惯做,但是跟理想有关的事情,或者勉强自己做到一些目前的力量还达不到的事情。比如,你不喜欢每天学习,但你勉强自己每天学习;你不喜欢每天早起,但你勉强自己每天早起;你不喜欢每天修行,但勉强自己每天修行。总之,凡是勉强自己做一些对人生有益的、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叫“强行”。

  儒家也提倡强行, 《孟子·尽心上》中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意思是,人自身就具备万物之理,只要把心收回来,真诚地反省自身,就能体会到莫大的快乐。推己及人的宽仁之道,要勉强自己为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会无限接近仁的境界。曾国藩也说:“一日强恕,日日强恕;一事强恕,事事强恕。久之,则渐近自然。以之修身,则顺而安;以之涉世,则谐而祥。”意思是,想要做到恕道,就要勉强而行,天天勉强自己,事事勉强自己,最终就会让行恕成为一种生命本能和生活方式。

  实际上,孔子本身就是“强行者”。你想一想,他周游列国舒服吗?肯定不舒服。我们现在有小轿车,有飞机火车,还是会觉得旅途劳顿,何况孔子?那时的车没有座位,路很颠簸,还没有高速公路,长途旅行实在是一种折磨。而且,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之间离得很远,有时要走好几个月,无论严冬还是酷暑,都要风餐露宿,你说他辛不辛苦?他难道不知道,躺在大书房里的热炕上,身旁有老婆,膝下有娃儿,这样的日子很舒坦、很幸福吗?他当然知道,他也肯定喜欢,但他仍然没有留在家里,仍然周游列国传播文化。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自己必须这么做。这就是“强行”看《论语》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一些类似于自我安慰的内容。比如,孔子有时会发牢骚,再这样下去,我就弄一条大船,漂洋过海到外国去。所以,孔子对自己的生活是很不满意的。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虽然不满意,但还是这样做了一辈子,这就是强行。强行者必须有志,没有志,人很难强行一辈子,有时连强行两年都办不到。大家想一想,如果孔子没有志向,不强迫自己周游列国传播他的学说,还有没有今天的儒家?很可能没有。

  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批评孔子,其实中国不能没有孔子,如果没有孔子和儒家,中国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如果没有儒家,中国不会像过去两千多年那么稳定。因为,中国那么大,人那么多,如果没有秩序,根本没办法治理。所以,中国需要秩序。而儒家建立了一整套秩序,所以中国需要儒家。有了儒家的指导,中国就不会陷入无序。无序太糟糕了,如果无序,任何国家都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混乱、犯罪,然后灭亡。群众很容易变成群氓。群众需要好的文化作为他们的生命程序,需要正确思想——哪怕这种正确是相对意义上的正确,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真理层面的正确——的引导。

  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著作《乌合之众》中指出了群体的特点:冲动、易变、急躁,容易受到暗示和轻信,情绪夸张、单纯、偏执、专横和保守,道德既可能比个体高尚,也可能比个体低劣——大多比个体低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在群体中时,容易被集体无意识所影响。这种特点叫“广场效应”。群体会影响个体的判断,包括对道德标准的判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好的环境那么重要——因为,环境在倡导什么,容易形成一种潜意识,影响人对价值的判断。你在追求高尚人格的群体中,就容易追求高尚人格;在追求功名利禄的群体中,就容易追求功名利禄。据说,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为了迫害异教徒,就在宗教广场上建了火刑柱,只要有人坚持天主教之外的信仰,就会被处以火刑。这不仅仅是为了杀鸡做猴、威吓群众,也是为了利用广场效应煽动民众情绪,借助群体情绪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圣经》上耶稣被审判和被行刑,就是广场效应的结果。这也解释了雅典人为什么会判苏格拉底死刑。所以,人群容易变成群氓,群氓是非常可怕的,只要人群中出现倡导暴力的声音,就会形成暴力的集体无意识,暴力的人会越来越多,最后,整个人类群体会变得暴力无比。很多科幻电影中,关于人类未来的想象都是社会混乱,到处有人在犯罪。为什么?因为战争和冲突影响了人群的判断,本可能善良的人,在一种偏激的群体情绪中,容易变得暴力和血腥。各地的种族冲突、宗教冲突,甚至恐怖主义行动,都可以用这种心理学原理来解释。这时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主旋律必须是正面和向上的,高大上为什么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文化为什么必须高于行为。因为,什么样的声音最响亮,社会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那时,围观的人很多,却没有人阻止这种罪行,这是为什么?有一部叫《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电影说出了原因:纳粹利用政府力量教育群众,甚至包括那些年幼的孩子,说犹太人不是东西,就像吃人的猛兽一样野蛮可怕。所以,纳粹对犹太人做出了那么多残忍的事情,却没有人反对,甚至有一些深受纳粹思想腐蚀的人,会忘记犹太人也是人类,觉得这样的行为很神圣。那部电影的结局是什么呢?一个纳粹军官的孩子混同在犹太人里,也被毒死了,而下令释放毒气的,正是这个孩子的父亲。只有在自己的孩子也被毒死的时候,这个军官才能体会到屠杀的残忍和死者亲人的痛苦。这就是战争的可怕,也是暴力、偏执、邪恶的集体无意识的可怕。它会把很多原本可以是人的人,变成没有主体意识的、嗜血的野兽。所以,虽然很多人都说,纳粹之所以仇恨犹太人、屠杀犹太人,是为了犹太人的财富,犹太人太会赚钱了,德国需要犹太人的财富作为军费开支,而最方便的掠夺财富的理由,就是战争和屠杀,但还有一种说法是,犹太人的祖先杀了耶稣,包括希特勒在内的偏激的基督徒想要复仇。这也是有可能的。我的意思是,当宗教群体中出现仇恨的、报仇的声音,而且这种声音很大时,就有可能勾起一种能够啸卷整个群体的情绪。

  所以,儒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提倡的很多东西毕竟是对人类有益的,比如孟子的“强恕而行”,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有儒家和没儒家,对中国来说是不一样的。

  老子思想和儒家思想的不同,在于老子既提倡“强行者有志”,也提倡“无为而为”。也就是说,他既提倡我们勉强自己,最终达到某个目标,也强调不要执著,不要攀缘。这看起来很矛盾,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你既然无为、不执著,为什么还要强行呢?就像有些人不理解佛家,觉得你既然强调出离红尘,就是提倡逃避世间,就是逃避红尘给你的责任。这是不对的。佛家和老子一样,也是强调行为上强行,而心态上无为。就是说,行为上不能随顺自己,要强迫自己形成一种新的习惯,但不在乎这个习惯什么时候才能养成,不在乎自己的目标什么时候才能达成,也不在乎自己能得到什么、结果如何。换句话说,佛家也罢,道家也罢,都不是叫你不要努力做事、努力追求,而是教你如何通过强行,慢慢做到无为——习惯成自然,便会实现无为。如果谁觉得老子和佛家的无为是不做事、当懒汉,就冤枉老子和佛家了。

  我就是典型的“强行”。刚开始,我也不想写作,也觉得睡懒觉、沉浸在睡梦中太幸福。如果每天能睡到十一点,我也会觉得很好,但没办法,按凉州人的说法,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你要想有出息,就必须强迫自己。所以,我还是每天三点起床。我曾把当时的自己比喻成被赶往屠宰场的猪——一边龇牙咧嘴地叹气,一边诅咒自己,一边毫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坐到书桌前面。尤其是写出《长烟落日处》,刚打算写《大漠祭》的时候,我五年写不出一个字,只能每天三点在书桌前坐着。当时,我打定主意要跟自己较劲,写不出也坐着,因为坐比不坐好——坐了,有准一天可能就写出来了;不坐,一辈子都写不出来,一辈子就睡过去了。所以,我宁可像挤牙膏那样,每天写几行字——最初是五百字,无论如何都要求自己要写出五百字,但经常会完不成,因为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好,后来,终于能做到每天五百字了,我又强迫自己每天写两千字,坚持写。这就是强行。强行到什么时候才算成功呢?习惯成自然,再也不需要勉强自己时,就成功了。我勉强了自己五年,五年后的某一天,我的心一下打开了,就再也不用勉强自己写作了,因为,有无数文字都想通过我的手往外涌。所以,勉强是必要的,没有勉强,不会有真正的无为,更不会有后来的无不为。

  所以,我们要学习老子,要从老子点点滴滴的文字中,找到对我们有用的智慧。这一章老子给我们的启迪,就是一定要强迫自己做一些不喜欢做、但有益的事情。

  有些朋友胸中有很多伟大作品,但就是不写,或者在一个地方给困住了,再也走不下去,然后就停了一辈子,放弃了。我跟他们不一样的,不是我比他们更有才华、更有能力,而是我根本不管可不可能,只管每天都去写,每天都往前走,不在乎结果。走上几年,偶然间一回头,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走上一辈子,再回头,你可能已经记不起自己的起点在哪里了。

  陆 老子对「永恒」的叩问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所”是什么?是位置。道家有“法、财、侣、地”的说法,这是修道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法,相当于方法;财,代表基本的生存保障;侣,志趣相投、也想修道的朋友;地,能让你得道的地方,相当于你的位置,也就是“不失其所者久”中的“所”。“不失其所”,就是不要丢掉自己的位置,不要失去自己的位置。“不失其所者久”,不失掉自己的位置才能长久。

  我的好些朋友都有一个习惯:每当产生烦恼的时候,都会想要换一个环境,到别处去。每当他们告诉我的时候,我总会劝他们不要去。如果他们听我的话,没有离开自己的位置,最后都会很好。为什么?因为“不失其所”。

  《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是:"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龙要是搁浅在浅滩上,连小虾都能戏弄它;猛虎如果到了平原上,连狗都能欺负它。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人都不能离开自己得势的环境,否则,哪怕你再厉害也会遭遇挫折,甚至变得非常潦倒。很多在国内名成利就的人,一旦移民出国,就要重新奋斗,其奋斗的艰苦程度,在国内是完全不能想象的,有些人甚至再也起不来,过得非常落魄。所以,一定不能“失其所”。

  就算你还没有找到得势之地,也必须为自己建立一个得势之地,或者说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不在这方面努力,你就不会有出息。得势之地相当于你的根据地,所谓的根据地,就是你比别人更有优势的那个领域。这个领域可以是学科、学问、智慧,也可以是位置、理想。一旦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你就什么都不是。过去,李自成被人称为“流寇”,就是因为他没有自己的位置,打到哪里吃到哪里,从不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他最终的失败就跟这有关。“不失其所者”就能长久,相反,“失其所者”不能长久。

  许多时候,屁股决定大脑,你坐在什么位置上,就会说什么话。而且你必须有个位置,才会有支撑你的东西。比如,我的创作就离不开西部,无论写什么,我都是在写西部,我心中有写不尽的西部,这是我的第一个“所”。第二个所,是作家,因为我是作家,所以我必须写作,必须观照世界。第三是读者,因为有读者,作家的写作才有了意义。这些都是“所”。

  很多人都问过我,雪漠老师,为什么您的读者这么多?我每次都告诉他们,因为我一直在培养读者。没有几个作家会像我这样培养读者,我甚至是陪伴着读者一起成长的。十多年前,我就建立了雪漠文化网,同时用QQ等通信工具跟读者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成为他们的朋友。很多人只看到我的读者很多,对我很好,但他们不知道,这是因为我在读者身上付出了十多年的心血和劳动。而且,我对他们的培养没有任何功利,我只是习惯了善待一切进人我生命的人,尤其是那些跟我有相同的志向,跟我一起努力的人。直到今天,我和读者之间都经常有互动,我也经常举办一些讲座,目的就是培养他们,教他们创意写作,跟他们分享一些人生经验,为他们输送一些传统文化的营养,很多读者因此找到了自己愿意走的那条人生轨迹。

  所以,“所”对我来说,就是我愿意承担,也能够承担的一种使命。每个作家都应当担负一种使命,每个公民也应该担负一种使命,比如传递正能量。这个使命,就是每个人的“所”。只要找对“所”,找到自己的位置,坚持一辈子,就会做出自己的成绩,并且能够长久。

  “死而不亡者寿”,对于这句话,历史上有很多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来自道家,道家认为,通过特殊训练,肉体即使消失了,也会有元神存在。具体的说法道教中有很多,这儿不多讲。我主要讲一讲学者的理解。

  一些学者认为,一个人虽然死去了,人们却永远记住了他,而且一代一代的人都会记住他,因为他的思想留下来了,他的行为留下来了,照耀着一代一代人,向他们输送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叫“死而不亡者寿”。换句话说,老子提倡一种死亡都不会毁灭的、超越死亡的价值。

  我也有这种追求,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从小就追问死亡和生命,做什么都以死亡为参照系,我经常会说:“如果我死了,这件事还有没有价值?有价值,做就有意义,我就去做;没有价值,做就没有意义,我就不做。”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以“死而不亡”作为选择的根据。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所以每个人其实都在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仅仅是每个人找到的答案。有些人觉得,自己死了,房子能留下来,所以他们将财富都换成了房子,但他们死了之后,房子真能留下来吗?也许可以留下来,但已经不是他们的了,短时间内,可能仍然是他妻子——或老公——和儿子的,但很快就会换了主人。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他的房子被推倒重建,要是这样,再建起来的房子,就不知道是谁的了。未来会发生什么,每个人都不会知道,所以,一切我们以为周全的计划,到底是不是周全,根本说不清。

  有智慧的人不会用生命去追求注定动荡的东西,他会学习老子,追求“死而不亡”的东西,因为他知道,“死而不亡者寿”,也就是能超越死亡的东西,才能达到相对的永恒。

  老子很了不起,他在《道德经》中设定了很多标准,他是一个标准制定者。无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在做事方面,抑或在选择事业和人生方向方面,他都明确地提出了选择的标准。他的建议非常有价值,希望大家能好好地学习和品味。 (007234220417)

Tags: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