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维联文化

老子的心事》第二十二章 人生需要「曲则全」

时间:2022-04-08 23:01:07  作者:雪漠  来源:《老子的心事》  浏览:   评论:0  
内容摘要: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漥则盈,敵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漥则盈,敵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壹 因为委屈,得以周全

  什么是曲?弯曲就是曲,妥协就是曲,受委屈就是曲。老子认为,圣人做事圆融,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委屈自己,最后反而能做到周全,这就是“曲则全”。

  在这一章里,老子讲了一种相对性——看起来是这个样子,但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相反的。比如“曲则全”,看起来是在受委屈,是在吃亏,但最终却把事情处理得更加圆满。这就是对立统一。

  庄子的《逍遥游》中有这样一句话:“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这是惠子对庄子的讽刺,意思是,我的领地上有一棵大树,别人说是樗,也就是臭椿,树干粗大,而且疙里疙瘩、弯弯曲曲的,树枝也都长得歪歪扭扭,圆不中规,直不中矩,虽然长在路边多年,但工匠们没正眼看过它一下。为什么?因为它不好用。惠子讽刺庄子,说他就像那棵大树,散发臭气,且大而无用。那么庄子是怎么回答他的呢?庄子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仿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天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意思是,你既然觉得这棵树没用,为何不把它移植到广阔寂静的土地上,然后逍遥自在地躺在树下,享受荫凉呢?你笑它无用,但它就是因为无用,才不会挨刀短命,不会受害遭灾,才会活了千年。你如果也像它那样,就能活得自由自在,不会再遭遇世上那些艰难困苦了。庄子说得很对,他非常有智慧。惠子只看到大树没有受到工匠的重视,不受人关注,却没想过受到重视的树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

  人也是这样,有一句话叫“能者多劳”,一个人要是有才干,想成才,就必然要受苦,必然要经历无数的磨难,但最后能不能真的成才,还不一定。你可以回想一下,你们单位里最辛苦的是什么人?肯定是那些最能干的人,他们什么都会做,而且很多事情别人都代替不了他们。相反,混混们总是活得最轻松,也最滋润,因为他们什么都不行,不受重用。过去,我就属于最辛苦的那类人,因为领导知道我文笔好,专门让我写材料。要写的材料总有很多,而且别人写不来,只能我写,所以我当时非常辛苦。

  人生就是这样,你想要这个,就会损失那个,想要那个,就会损失这个,很难两全其美。不要想着既受重视又不操劳。人家重视你,就是因为你可以操劳别人操劳不来的东西。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轻轻松松地过日子,就不要指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所以,很多东西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个角度看很好,那个角度看可能就不好了;这个角度看不太好,换一个角度看,也许会发现也挺好。

  当然,老子不是在建议我们做混混,不求进取地过一辈子,他只是在说明一种奇怪的现象,也是在告诉我们,世界很奇妙,不要在乎一时一地。因为,有时的委屈不一定糟糕,有时的刚直也不一定很好。明白这一点,懂得在该“曲”的时候“曲”一下,最后反而能得到周全的结果。圣人面对世界的时候就是这样,他不会做一般意义上的忠臣,他的做法可能会被所有人误解,让人以为他是个软骨头,但他的“软”,或许能带来一个相对周全的结果。

  五代十国的名臣冯道被后人称为汉奸,因为他经历过多个朝代,担任的始终是将相、三公、三师之类的职务。所以,后世有很多人骂他是奸臣,觉得他没有气节、不忠君——但不会有人说他不爱国,因为,每逢改朝换代,他都会想方设法让当朝的国君不杀老百姓,因此从不跟君主对抗。正是因为他的委曲求全,改朝换代时少了一些生灵涂炭,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才得以保全。所以,在很多人都骂冯道的同时,也有很多人称赞他。比如,北宋名相富弼认为,冯道是孟子所说的“大人”。明代文学家李贽说:“孟子曰:‘社稷为重,君为轻。’信斯言也,道知之矣。夫社者,所以安民也;稷者,所以养民也,民得安养而后君臣之责始塞。君不能安养斯民,而后臣独为之安养斯民,而后冯道之责始尽。今观五季相禅,潜移默夺,纵有兵革,不闻争城。五十年间,虽历经四姓,事一十二君,并耶律、契丹等,而百姓卒免锋镝之苦者,道务安养之力也。”清代史学家赵翼也认为,在五代乱世时期,只有冯道能解民于倒悬,以救世拯时为念。

  我看过一些写冯道的书,发现这个人很有意思,他非常爱老百姓。老百姓受灾,他会变卖家产去救助百姓;老百姓家里没人干农活,他也会趁着天黑悄悄地帮忙干活,不让别人知道。所以,他的品质非常好,绝对是个好人,甚至称得上是圣人。我觉得,很多后人——包括欧阳修——对他的批评不一定对,因为他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委曲求全。在他心里,皇帝是谁都无所谓,只要对老百姓好,就是好皇帝,他不在乎名誉。现在想来,他或许是对的。历史认为对的,其实不一定对;历史认为不对的,也不一定不对。比如,丈夫死了妻子要陪葬,君主死了嫔妃、宠臣、侍女都要陪葬,这种传统就非常残忍。因为类似的观念,南宋灭国时,十多万军民一起投海殉国,赢得了千古以来的一致敬仰——当然,我也很敬仰他们的选择,甚至敬畏他们的选择,但我觉得不一定要这么做。七百多年过去了,中原大地的主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保全老百姓的性命意义更大。

  冯道的委曲求全是典型的“曲则全”。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典型的“曲则全”,历史上称之为“公卢讽赵简子”。

  《说苑卷九·正谏》中说:“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见简子大笑;简子曰:‘子何笑? '对曰:“臣有宿笑。”简子曰:“有以解之则可,无以解之则死。’对曰:‘当桑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还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也。’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于是罢师而归。”意思是,赵简子想举兵攻打齐国,而且意愿非常坚定,谁敢劝阻就杀谁。虽然大家都觉得齐国比较强,不想跟齐国打仗,但谁都不敢进谏。后来,有个叫公卢的士兵就想了个办法——赵简子经过的时候,他故意望着赵简子大笑。赵简子非常生气地问他,你笑什么?公卢说,我遇到了一件很好笑的事情。赵简子说,什么事这么好笑?你现在就说给我听,说不出来我就杀了你。公卢就对赵简子说:“我的邻居本来有个漂亮老婆,后来他看上桑林里遇到的一个美丽女子,就追了上去,结果不但没有追到那个女子,连老婆也给气跑了。”赵简子一听就明白了,如果自己带重兵攻打齐国,邻国就会趁机占领自己的国家,那么他就有可能既攻不下齐国,又失去自己的土地。于是,他马上就改变主意,不打齐国了。所以, “曲则全”不一定是委曲求全——既然直路走不通,不能开门见山,就绕上几圈,只要能到达目的地就行。

  “曲则全”的智慧太重要了,历史上有很多过于不屈、过于耿直、过于坚强的人,最后都被杀害了。活下来的,往往是那些能够委曲求全的人。而且,许多非常成功的人,尤其是政治家,都很善于委屈周旋。有些人就是因为运用“曲则全”的智慧,最后做成了很多大事。冯道和公卢都是很好的例子,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越王勾践的复仇等等。不过,有“曲则全”智慧的不是越王自己,而是他当时的重臣范蠡。越王不听范蠡劝阻,出兵攻吴失败之后,范蠢献计让越王诈降,等待卷土重来的机会。后来,越王的另一个重臣文种又献了七条计——也有人说是九条计——越王只用了三条,就打败了吴王夫差。越王获胜之后,范蠡悄悄派人送信给文种,告诉文种,越王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文种虽然相信范蠡,却因为没有“曲则全”的智慧,也不懂功成身退的道理,没有辞官退隐,结果,没过多久就被赐死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杀功臣的例子,从秦始皇开始,几乎所有朝代都有功臣被杀。为什么?因为他们太厉害,太有威望了,君王都怕他们像帮助自己那样帮助别人,更怕他们起兵谋反,所以总会先发制人。人心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心。谋求复位的君主,眼中很难有不觊觎江山权势的人。现代社会也是这样,在每一个单位里面,领导最喜欢的,都不是最能干的人,而是最平庸听话的人。为什么?因为,太能干的人会对他构成威胁。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更是如此。所以,很多皇帝都会趁自己活着,就把功臣给杀掉,免得自己的孩子收拾不住他们。比如,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就把韩信给杀了,还杀了其他的一批功臣,以及好几个异姓王,原因都是害怕别人抢他的江山。还有朱元璋,朱元璋是最典型的杀功臣的君主,他几乎把所有功臣都杀光了。因为,他想传位给孙子,又怕孙子收拾不住这些如狼似虎的臣子。如果不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帮孙子摆平一切,万一他们谋反,弱小的孙子肯定没有招架之力。

  当然,中国历史上也有不杀功臣的皇帝,比如宋太祖赵匡胤。

  我对赵匡胤的印象很好,在我看来,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现在的史家对宋朝的评价不高,认为宋朝积贫积弱,这是不对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虽然它的国土面积不大,但它创立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制度和传统,这些制度和传统至今仍影响着世界。比如,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皇帝旨意“非经二府者,不得施行”,因此,宋朝基本上制止了女主、外戚、宦官窃柄乱政和身边人操控的现象,很少发生内乱。据说,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军政军令分离、军队国家化也是借鉴宋朝的。宋元之际的史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记载:“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所以,宋朝的制度非常先进,已经达到了近代的水平,尤其是不必动用残酷的刑罚,就可以避免腐败和内乱等问题,这一点非常伟大。而且,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朝代,它设有专门的言官制度,不杀文官也不侮辱文官,鼓励进谏。此外,宋朝还有很多过人之处,值得后人借鉴,所以,用“积贫积弱”来定义它实在是有失偏颇。实际上,在欧美和日本,学者们对宋朝的评价都很高。比如,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费正清认为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英国学者李约瑟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焦点就在宋代。

  赵匡胤能开启和奠定这样一个伟大的朝代,能创造一个适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环境,让哲学、伦理、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医学、工艺百花齐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是了不起。不过,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这一件件“大事”,而是一件一件“小事”。比如“杯酒释兵权”。这个故事很简单:有一天上朝,赵匡胤装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大臣们问他,陛下,您为什么这么发愁啊?他说,不当皇帝的时候想当皇帝,当上皇帝之后就睡不着觉了。大臣们又问他,您为什么睡不着觉啊?他说,你们想想看,如果有一天,部下把黄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能不当皇帝吗?赵匡胤很聪明,他不说部下有可能谋反,而是说如果黄袍加身的主角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做?虽然他没有明说,但部下们一听就明白了,一个个心惊胆战,觉得要大祸临头了,于是回答赵匡胤说,陛下,我们都是粗人,不知道该怎么办?请陛下赐一条明路吧!赵匡胤说,不要紧,你们也辛苦一辈子了,不如交出兵权,我给你们一笔钱,你们回乡去做个闲官,好好地享享福吧,也能给子孙们留点家业。要是有缘,我们可以结为亲家,互不猜疑,何乐而不为呢?大臣们一听,就把兵权一交,享福去了。这个办法很好,不跟那些掌权的大臣们正面冲突,也不去伤害他们的性命,而是用一种委婉巧妙的方法来处理,迁回地保全了一些功臣。这也是典型的“曲则全”,用现代人的说法,也符合现在所说的人道主义。在中国历史上,这是非常罕见的。

  据说,赵匡胤还给子孙留下了三条遗训,写在太庙里的一座石碑上,每个新皇帝即位时都要拜碑,并默诵誓词,其中前两条大意如下:第一,保全柴氏子孙,除谋反外,有罪不得加刑;第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

  赵匡胤之所以要保全柴氏子孙,是因为他抢了周世宗柴荣的江山,他觉得柴荣对他很好,他这么做是不厚道的,不想再去欺负柴家的孤儿寡母,也希望子孙后代不要欺负柴家后人。所以,他不但留下遗训,还赐给柴家“丹书铁券”,除非柴家子孙谋反,否则不能判他们杀头之罪——即使柴家子孙有谋反行为,也只能在监狱里赐死,不能在大庭广众下行刑,而且不能株连其族人。《水浒传》中就有相关的细节:小旋风柴进把很多罪犯藏进柴家,官府就不敢过问了,这是当时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后来,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赵匡胤这样的皇帝了。为了皇位,兄弟之间都能自相残杀,而且毫无愧疚之心,更不会善待死者后人,甚至会将其满门抄斩,以免留下后患——赵匡胤同样不想留下后患,所以他不能把那些大臣留在身边,他也怕那些背叛过周世宗的人背叛自己,但他选择了以德服人,而不是斩草除根,这就是赵匡胤跟其他当权者的区别。不过,他好像也在不得已时杀过一两个功臣。所以,想做圣人,就不能当政治家,只要当了政治家,就必须遵守政治家的规则,否则就会被排斥出局。

  至于第二条遗训,最后也变成了北宋最大的特点。宦海浮沉,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尤其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很多官员都被贬官罢职,包括苏轼,但不管怎么贬官,怎么罢职,皇帝都不会杀文官的头。这就是赵匡胤的遗训对宋朝的影响,而宋朝也因此成了中国思想最自由的朝代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第二个皇帝会像赵匡胤这样,留下这样的遗训,还要求每一个新皇帝都在即位时发誓。赵匡胤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委曲求全、互相包容。

  本章讲的是老子对立统一的哲学观,在表述这种哲学观的同时,告诉你得道者、圣人是如何面对世界的,并且为那些想要成为圣人者提供一种行为规范。《道德经》中有很多类似的表述,老子总是会告诉你圣人怎么做,圣人怎么想,圣人怎么选择,其目的,就是做出表率,希望别人也这么做。当然,我所说的圣人不一定是得道者,主要是德行很好又有影响力的人。

  你也可以把这些表述当成处事做人的谋略,这样理解也对。那么,“曲则全”就是道家一个非常重要的谋略,它不提倡刚直、僵硬、硬碰硬,道家从来不会这样。你看太极拳的动作,看起来柔到极致,却能四两拨千斤,这才是最厉害的。它代表了道家智慧的特点一圆融。道家认为,很多看似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换一个角度就能解决,而且能做到周全。

  所以,你想知道一个人能不能做大事,就要看他是不是锋芒毕的ه露。如果他锋芒毕露的话,就必然做不了大事。所有做得了大事的人,都是厚德载物、能委曲求全的。换句话说,如果你想成就大的事业,想实现更大的价值,就要成为一个厚德载物、能委曲求全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道家智慧。

  贰 教育不能硬碰硬

  “枉”是弯曲的意思,正是因为弯曲,才有直的可能。这句话看起来有点矛盾,但同样是对立统一的。懂得种树的人就知道,想要矫正一些弯曲的东西,就要顺着它,一点一点地让它变直,不能硬掰。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这样,不能跟孩子硬碰硬。如果你老是跟孩子硬碰硬,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发展到最后,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会跟你作对,你就会越是教育越是糟糕。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我认识一个很爱美的女人,她特别喜欢打扮,而且个性很强,听不得别人说她不好,谁的意见都不会接纳。不过,她的老公很有智慧,很懂得如何教育她。每次她想做什么,她的老公都随顺她;她想要什么,老公也都随顺她,从不跟她冲突。但她老公也不是没有原则的,他的原则是,觉得她有什么做得不对,就不说话;觉得她有什么做得对,就夸奖她。简言之,就是赞美她,同时用另一种方式指出她的错误,不明说她不对,因为一说她不对,她就会对抗,两个人就会产生冲突,于是他索性不说话,不发言,只是淡淡一笑。我发现这样很好,因为,这样他老婆就不会跟他对抗,又能知道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对,然后回去反思,如果觉得自己确实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以后就会改正。接受她的弯,接受她的不圆满,用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她,让她慢慢地顺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枉则直”,一边随顺一边引导,让弯的地方慢慢变直。

  这个过程很像我们老家用树枝做篮子,只不过用树枝做篮子是让树枝由直变弯,而“枉则直”——即人格修炼,则是让不完美的人格渐渐变得完美,也就是“由弯变直”。用树枝做篮子时也要慢慢来,一边加热树枝,一边轻轻地揉它,让它弯曲,容许它有一个由直变弯的过程。所以, “枉则直”的重点在于:第一,接受最初的弯曲;第二,随顺最初的弯曲;第三,逐步改变它。换句话说,既不能矫枉过正,也不能忘了最初的目的一接受弯和随顺弯本身不是目的,让它变直才是真正的目的。如果你忘了这个目的,一味地接受和随顺它,就不叫“枉则直”,也永远不会“直”,只会“一枉到底” ;如果太执著这个目的,就会矫枉过正,要么让它弯到另外一边,要么干脆把它给折断了。

  比如刚才的例子,假如那个男人没有“枉则直”的智慧,会怎么样?他会经常批评老婆,经常跟老婆发生冲突,经常跟老婆闹矛盾,甚至会和老婆打架。两个人会老是你说我不对,我说你不对,谁都觉得自己很委屈,谁都觉得对方不讲道理。到了最后,谁也没有改变,谁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谁也不知道这样生活在一起有什么意思,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局面什么时候是尽头,最终就只能不欢而散。所以, “枉则直”的同时也要“曲则全” ,接受不完美,让自己慢慢变得完美。

  叁 让自己低到尘土里。

  “漥则盈”,当你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百川人海那样,把你看到的一切好的东西都学过来,让自己的人格和智慧变得圆满。

  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生活中那些人缘非常好的人都很低调,跟谁在一起,他都比别人的姿态要低,这样就不会让大家觉得他扎眼。树大会招风,人低才为王,扎眼的存在没有人会喜欢,谁都会觉得跟他在一起不舒服,因为他总是高人一等。没有人喜欢那些总是高人一等的人,所有人都喜欢低调的、没有火气和棱角的人。

  历史上有很多“漥则盈”的例子,比如周公的“握发吐哺”周公礼贤下士,非常害怕失去天下贤士,每逢有人才来拜见他,他必然马上迎接,哪怕当时在洗头吃饭,也会握起头发、吐出口中之食,先见了贤士再说。儿子去鲁国受封时,他也告诫儿子: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为的是及时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这说明周公很有智慧。那么他成不成功呢?成功,但他的成功更多的是一种人格上的成功——他为后世树立了人格的典范。

  武王在世的时候,周公两次辅佐武王讨伐纣王,武王死后,他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封国,而是留在年幼的成王身边,辅佐和教导成王治理国家。他爱护成王就像爱护自己的儿子,成王重病时,他割下指甲向河神祈祷,希望能代替成王承受病苦,纵死无悔。成王长大后听信谗言,冤枉了他,他也没有记恨成王,后来依然留在成王身边,呕心沥血地帮助后者治理国家。因此,成王对他非常尊重,他去世之后,成王就把他葬在了文王墓的旁边。

  周公一辈子没有得到太多的东西,更多的是在奉献自己,但正是因为仁爱和无私,他赢得了后世的敬仰。孔子代表的儒家学派以周公作为人格的典范,孔子终生倡导的礼乐制度,其制作者就是周公。

  曹操也是礼贤下士的典范,《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听说许攸来见他时,衣服鞋子都顾不上穿,马上就出门迎接,可见他的求才之心有多么急切。陈琳曾经著文批评他,甚至侮辱了他的祖先,但他俘虏陈琳之后并没有趁机报复,反而因为爱才将其收为己用,这种不计前嫌的心量非常让人佩服。所以,有很多曾经与他为敌的人,最终都做了他的部下,为他效力。这也是曹操虽然那么多疑,却仍然能将天下贤才纳于魔下的原因,也是他能成就霸业的原因。

  当你低调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成为不择细流的江河,无论多小的水流你都会接纳,因为你永远比其他的水源低,不用你去招揽,无数水流都会流向你。许攸离开袁绍归顺曹操,为曹操献计的时候,袁绍的军队是曹军的十倍,如果没有许攸的建议,曹操几乎是必败无疑的,但这样的情况下许攸依然愿意归顺曹操,跟曹操联手对付袁绍,除了袁绍不用他,让他受了委屈之外,曹操对他的重视和信任定然也感动了他。曹操虽然多疑,却能接纳敌军的人才,还能听从对方的建议,这一点也很是难得。虽然曹操不像周公,他不是为了国家社稷而礼贤下士,纯粹是为了个人利益在招兵买马,但他确实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功,就一定要低调,不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这一点我做得很好,跟小学生在一起,我也不会高高在上地对他,而是努力忘掉自己,从他身上学东西。但我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过于明察秋毫。《菜根谭》中说过,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就是说,善于洞察一切算不上真正的聪明,明明能洞察一切,却不去洞察一切,永远留一点清醒留一点醉,这才是真正的聪明。换句话说,能洞察一切虽然听起来很厉害,但事实上却并不是一件好事。《列子·说符》中也说“察见渊鱼者不祥”连河里有几条鱼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人是不吉祥的。所以,2009年之前,除了几个老朋友之外,我几乎没有朋友。有时候,我把别人当朋友,但他们不一定把我当朋友,因为他们觉得我让他们不舒服。

  我总是过于清,过于明,什么都能干,也什么都看得出来,对方动了一点小心机,我就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太聪明不是一件好事。水至清则无鱼。而且我还有一个毛病,就是不但看出来,还要说出来,从来不知道低调一些,总是很高调。虽然现在好了一些,但总的来说还是这样,有时装不了糊涂。

  《一个人的西部》出版之后,里面有些语气惹恼了一部分人,让我失去了几位朋友。比如,我在书中说有些人从小混混变成了老混混,有人读了之后很不高兴,觉得我把他们说成老混混了。我还谈到了“吊吊灰”,有些人也觉得自己变成吊吊灰了,也很生气。

  其实,我不是在说他们,是他们自己觉得我在说他们。不过,出现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人之常情。出版前,正是因为担心会伤害别人,我删掉了书中很多类似的表述,但还是留了一些,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内容,就不能引起大家的反思。如果不去提醒大家反思过去,这本书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虽然我有时候太明,而且也太高调,但我在学习上永远是低调的,我会向所有比自己强的人学习,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所以,我和很多朋友在一起时,都会问他们一些东西,问的过程就是我学习的过程。日积月累,很多东西我也就明白了。

  虚心向别人学习,也是一种“漥则盈”。

  肆 不断转化的世界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敝”就是陈旧的意思,当你发现某个东西已经破烂不堪的时候,其实不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将会有新的事物出现。比如,任何一个朝代如果糟糕到极点的话,变革就会出现。物极必反也是这个意思。

  同样道理,如果发现自己已经很落后,自己的知识体系已经很陈旧了,就要学着去变化。所谓“推陈出新” “古为今用”,就是要在旧的东西里提取出精华,同时融人新的东西,让它适合当下的时代,而不是说一定要把旧的东西扔掉,把旧的东西割裂。割裂旧的也不好,让旧的东西与时俱进是最好的。如果说新东西是莲花,那么旧东西就是池塘,莲花只能从池塘里长出来,新东西的诞生也必须吸收旧知识、旧经验中的营养。

  现在有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是过于强调“新” ,把传统的东西割裂了。这样一来,整个文化就会出现断裂,这是不对的。新东西是从旧树枝上抽出的新芽,中国文化尤其是这样。我之所以讲解《道德经》,主要原因就在于让老子智慧这棵千年老树在这个时代抽出新枝,结出这个时代所接受的智慧之果。这也是一种“敝则新”“少则得”,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反而就会在这方面有所收获。

  最明显的例子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把支援我们的专家都撤走了,我们国家陷人了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一穷二白,什么都缺,非常困难。但是,没过多久,我们就度过了这个困境,在很多方面都能自给自足,甚至制造出了原子弹、氢弹等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东西,而且国民经济也发展得不错-当然,这个不错指的是相对之前而言还不错,在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你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衡量那时的经济——为什么?因为,什么最紧缺,我们就会铆足了劲去生产什么,无助和困境反而会成为我们的动力,让我们比过去更快地成长。

  我的生命中发生过很多这样的故事。比如,我之所以写字画画,就是因为曾经托一个朋友帮我向一位书法家求字,用于杂志的封面题字,结果他拿到字之后,却舍不得给我了。于是,我就想,索性自己写吧。刚开始,我只是胡写,但写着写着,突然就有了感觉。画画也是这样,觉得与其请别人帮忙,不如自己画,后来也就有了一些涂鸦之作。此外,很多东西也是这样,都是因为自己缺了,我才开始学,但很快也就会了。

  很早的时候,有个很出名的网站搞了一个知名作家评选,每个省选出一位作家,作为该省的代表展示在网上。当时,没有选我。

  这事,让我意识到,网络是展示作品和文化的平台,应该重视它,而且,如果你始终依靠别人的平台展示自己,你就是被动的。因为,别人的平台是否选择你,是否对你开放,决定因素有很多,不一定是你有足够的能力、足够优秀,就能得到这个机会的。那么,与其依赖别人,我不如自己打造一个平台,在那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展示我想传播的文化。于是,我开始学习做网站。我先请朋友做了个简单的网站。我再从源代码开始摸索,白天看代码,晚上也看代码,大概知道每个代码代表什么之后,我就试着修改一些代码,然后上传,上传之后,页面就会变化,通过页面的变化,会更加明白每一段代码的含义。就这样,我慢慢学会了基本的网页制作。

  当时的雪漠文化网很简单,内容不多,但看的人很多。发展到今天,雪漠文化网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很多文章的点击量都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早已超过了那个不太公正的著名网站。而且,雪漠文化网有一批固定读者,海内海外都有。这就是典型的“少则得”——当我明白网络的重要性时,就意识到自己在网络方面的不足,于是开始学习,反而学会了做网站,学会了用QQ跟无数的读者交流。你可以去看《慧心》,里面有我过去在QQ群里回答读者提问的记录。现在想一想,我仍会非常感动。因为那个时候,我每周都会空出一个晚上,和各地愿意了解一些人生道理、佛教文化的朋友交流,那段日子很温馨。而且,正是因为多年来我一直对读者和学生很好,帮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慢慢地,我才有了今天这么多这么好的粉丝、读者和学生。

  后来,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通信工具也越来越多,我就陆续学会了微信、微店、微吼等。我每天都会发文章,发完文章再做别的。因为我知道,很多人都关注着我的微信朋友圈,他们每天一早起来,就有人等着我发文章。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在读我文章的过程中,慢慢地解除了很多痛苦。这些,都源于最初的“少则得”。所以,当你发现自己有某方面不足的时候,或许就是你在这方面有所收获的时候。

  此外, “少则得”还有另一种解释:选择很少、很专一的时候,往往可以得到一些东西;贪得太多,反而什么都得不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读书。十八九岁的时候,我没有多少好书可读,但我找到了《庄子》和《道德经》。于是,我就用录音机把它们录下来,每天早上一边收拾房间,一边听录音,非常享受。虽然三十多年过去了,但我仍然能背出里面的很多句子,可见它们给我留下了多深的印象。这也是因为“少则得”。现在的很多人就是因为好书太多,反而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更不会像我读《道德经》和《庄子》那样读书了。这就是“多则惑”换句话说, “多则惑”跟“少则得”相反,选择过多,拥有更多,诱惑就会更多,反而会让自己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很多人都是这样。比如,如果你觉得做什么都能成功,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才好;如果你只有一种成功的可能性,心反而会更加安定,能专注地做好这一件事。

  小时候,村里的老人讲过一个故事:有个财主的邻居是个卖豆腐的,财主很有钱,但整天都非常痛苦焦虑,卖豆腐的老两口很穷,平时就靠给这个财主做豆腐赚一点点钱,但他们很快乐,整天都开开心心的。有一天,财主的儿子终于忍不住问自己的父亲:“爸爸,你看人家那么穷都那么快乐,你这么富有,为啥还这么痛苦呢?”财主说:“你懂什么,他们那是穷开心。”儿子不信,财主就说:“好,那我就让你看看什么叫‘穷开心’。”说完之后,财主就往邻居的屋子里扔了一个金元宝。老两口忽然发现院子里有个金元宝,当然很开心,但很快就开心不起来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金元宝。藏起来吧,家徒四壁,也没个适合藏宝的地方;用掉吧,两个卖豆腐的有这么大的一个金元宝,太不合理了,别人一定会怀疑他们偷来的。怎么办?思来想去,还是不知道怎么处理。于是,老两口整天忧心忡忡,就再也没有心情欢歌笑语了。

  现代人就是这样,没钱的时候不要紧,知足常乐,一旦有钱,就开始为怎么投资而发愁。谁都知道通货膨胀率远远高于存款利息,把钱给高利贷又怕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很多企业家都被高利贷吸收了大量资本,最后血本无归。报纸上还老是出现一些香港豪门自相残杀的事情,起因都是遗产分割。财富越多,诱惑就越大,所以越有钱就越忧心。

  权力也是这样,权力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可怕的诱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那些皇室之争。比如,李世民是公认的一代明君,但他和哥哥李建民、弟弟李元吉之间的争斗同样让人心寒——先是哥哥和弟弟排挤他,甚至想杀了他,后是他抢到先机,反而把哥哥和弟弟给杀了。而且,李世民不但杀了哥哥和弟弟,还把他们的儿子都杀了,几乎是满门抄斩。所以,在权力面前,李世民同样是一个可怕的人,他同样战胜不了人性中黑暗的那一面。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当然,他面对那些孤儿寡母的时候,内心肯定也有过“杀还是不杀”的挣扎:杀吧,心里不舒服;不杀吧,那些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肯定会找他报杀父之仇。挣扎到最后,他还是选择了铲除潜在危机,让自己能相对安全一些。在这一点上,李世民比赵匡胤要差得远了。他也许是一代明君,但他并不是一位贤主。不过,历史上又有多少人能战胜自己,超越权力和机遇勾起的贪婪欲望,不做赢家做圣贤呢?

  千百年后,社会还是这样,人还是很难战胜人性中黑暗的一面,甚至连战胜的心都生不起来。大部分人都是拥有的越多就越贪婪,越贪梦就越困惑,最后,不管物质条件怎么样,他们都永远地失去了心灵的家园。

  伍 圣人执一为大下式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

  圣人如何应对纷繁的世界呢? “执一”。

  什么叫“执一”?所谓执一,就是遵循道的规律。跟上一本书中提到的“守中”相若。不去管那么多的分别,只安住在自己该安住的境界中,守住真理,守住道,坚守住那种消除了二元对立的境界,不在乎得失、曲全、枉直、漥盈,一切都随它去。因为一切都是相对的,都是对立统一的,都是不断转化的。苏东坡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描述的就是这种境界。这是一种消除了分别心、达到对立统一的境界。真正进人这种境界,能安住在这种境界之中时,就已经是圣人了。

  “紫金莲”是道的境界,是“一”。圣人安住于这种境界,不在乎世界的变化,只关注自己的智慧,因为他知道控制不了,该变化的怎么都会变化,所以不去控制世界,只管控制自己的心,守住自己的那个智慧本体。这就是“执一” “守中”前几天,朋友谈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他发现,用我的四本书的书名,刚好可以解释圣人“守中”的境界。哪四本书呢? 《世界是心的倒影》《让心属于你自己》《世界是调心的道具》《参透生死》(全名为《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

  第一,圣人明白“世界是心的倒影”——任何人所认为的世界,都是他的心对世界的反映和看法。他诞生到这个世界上,就带来了属于他的那个世界;他走的时候,属于他的世界就消失了。每个人都是这样,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他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独有的世界,这个世界绝不会跟别人一样,更不会是别人的世界。因为,它是你的心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而你的心又是独有的。所以,我们说“世界是心的倒影”明白这一点之后,圣人会“让心属于自己”,这是第二步。

  所谓让心属于自己,就是不在乎世界,只在乎自己的心;不控制世界,只控制自己的心。明白这个道理,就慢慢通过“执一” “守中”的方式,把心定住。如果你喜欢道家,就像道家那样意守丹田、炼内丹,以达到定心;如果你喜欢佛家,就按佛家的念佛、观想来训练自己,实现定心;如果你喜欢儒家,就“养吾浩然之气”,最后也能定心。颜回之所以能安贫乐道,就是因为他经过了严格的定心训练。王阳明的“致良知”,追求的也是这种境界,希望把心定住,让心属于自己。

  第二步达成之后,就进人第三步:“世界是调心的道具”他知道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所以把一切都视为调心的工具,通过历练红尘来检验自己,看自己的心会不会摇动。当你在世界中调心时,心仍然属于自己,仍然如如不动,不断变幻的世界改变不了你的心,也就实现了最高的目标-“参透生死”,把生死都给超越了,连生死的二元对立也没有了,那么你的心就彻底自由了。

  所有圣人都会经历这四个步骤,首先明白“世界是心的倒影”,然后“让心属于自己”,之后“世界是调心的道具”,最后“参透生死” ,实现“执一”和“守中”,以自己的行为为天下人做出表率,让天下人可以对照他们的行为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天下人做出表率,就是“为天下式”老子前做出表率就是圣人影响世界的方式,圣人不是靠权力、势力和力量来推广自己的理念和主张的,圣人是用自己的行为来感动世界的。这也叫“王道”,而且它是真正的王道;如果与之相反,用权力和暴力来控制世界,就叫“霸道”。前者以人为本,主张爱人,是对内的,主要目的是升华心。升华了心的本质,用行为来感动世界,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后者努力的对象则是力,通过提升自己的力量来战胜世界,霸占世界,因此我们称之为“霸道”。所有通过力来侵略和征服的,我们都不称之为“王道”。

  通过改变心来缔造行为规范,让天下效仿他,从而改变世界,就是“王道”这是老子关于“圣人”的标准。按这种标准来看,孔子不是圣人,因为他不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他极力推广自己的主张,强烈地希望别人接纳和实践他的主张,这就不是老子所认为的“道”层面的圣人。但是,在中华文明的格局中,孔子也是圣人。因为,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之中,孔子对中国的影响肯定比老子大。

  老子纯粹是个思想家,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思想,他并没有推行自己的行为,也没有思想之外的贡献世界的行为,但孔子既有思想,也有行为,所以他既是思想家,也是行动家。所以,虽然老子比孔子的境界更高,他思想也更超越,但孔子对中国的影响更大。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孔子在中国的影响力就非常大,儒家文化、孔子学说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根。后来,所有读书人基本上都是孔子的门生,因为他们学的都是儒家的东西。所以,虽然道家的智慧比儒家的智慧更高,但是,在中国,儒家学派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道家。一定要明白这一点。还要明白,老子活着时其实也可以像孔子那样做行动家,在不在乎的心态下极力推广他的思想,那么他就有可能是释迦牟尼这样的人,为世界培养出大量的得道者,也会有释迦牟尼那样的影响力,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当然,老子的行为,也是符合他自己倡导的哲学的。他同样是自己哲学的实践者,也很了不起。

  我既强调向老子学习,也强调向孔子学习,甚至更偏重于后者,因为他能经世致用,实实在在地服务社会、贡献社会。

  陆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

  接下来,老子表述的仍然是圣人的几个特点,或者说衡量一个人是否圣人的几个标准。

  首先是“不自见,故明”,也有人说是“不自现,故明”“自现”就是表现自己,自我表现。“自见”除了自我表现之外,还有个人观点、个人成见的意思。不过,不管是“不自见”还是“不自现” ,我们都将这句话解释为:圣人永远不固执己见,永远不以自己的成见和标准来判断世界,因此有真正的智慧。

  老子在对圣人的表述中,非常注重“上善若水”这个特点。他认为,圣人一定会像水那样,水没有自己的形状,倒在任何容器里面,都会随顺容器,变成对方的形状。上善若水的智慧,就是没有个人成见,没有固执的个人观点,因此无论装进什么容器,都能像一面平整的镜子那样映照世界。相反,如果有成见,有固执的个人观点,就必然会存在偏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无数种“主义”之间的斗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本质上就是无数种“主义”之间斗来斗去,大家都认为我对你不对,这就是“自见,故不明”。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一个国家里出现了“三公”,也就是有三个领导人,有三种掌握了话语权的声音,那么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听谁的好。这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吃”。换句话说,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就会造成方向上的混乱,因此大家都有观点就等于没有观点。同样道理,如果一个国家有无数种价值标准,就相当于这个国家没有价值标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的价值,都有自己坚持的观点,每个人都在表述和推行自己的价值与成见,那么社会上就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各种观点之间都在打架,那么社会就“不明”了。如果有一个人站得很高,超越了所有的观点,而且没有自己的成见,能看清整个世界,看清所有的立场、角度和价值,他就有了明镜一样的智慧,那么他就是“不自见,故明”。

  然后是“不自是,故彰”。“不自是”就是不自以为是。相反,自以为是,认为只有自己是正确的,别人都不对,就是“自是”。圣人不认为只有自己是正确的,跟自己不一样的都不正确。

  《尚书·商书·汤诰》中说“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如果天下到处都有过错的话,责任都在我身上。在一个很好的家庭里,如果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说是自己不对,不会觉得是别人做错了。圣人也是这样,他不会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其他人都是错的。而且,圣人总是觉得世上一切都跟自己息息相关,所以他不管做什么,都一定会合乎正道,一定会给社会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而不会给社会带来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子贡赎人,子路受牛”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活着的时候,鲁国有一个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而且把他们赎回来,让他们恢复自由,鲁国就会补偿赎人者,并且给赎人者一定的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次就赎回了一个鲁国人,让他回到了祖国,但鲁国想要补偿和奖励他的时候,子贡却拒绝了。孔子知道这件事时对子贡说,子贡啊,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必须接受补偿和奖励,如果你拒绝了,以后就没有人再去赎奴隶了。后来,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路救了一名溺水者,溺水者为了表示对他的感恩,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了。孔子知道之后就高兴地对子路说,就要这样,以后谁都会救人的。

  在孔子看来,社会影响是高于个人名誉的。假如你的行为对社会无益,就算看起来是高尚的,也没有意义,甚至是不对的。相反,假如你的行为对社会有益,就算有可能遭人质疑,也是对的。

  这就是孔子的价值观。孔子认为,人的言行跟社会风气息息相关,所以,做任何事都必须考虑到对社会的影响。所以,很多时候要学会接受奖励。比如,别人授予你某种荣誉的时候,你不能拒绝,一定要接受。因为这个荣誉不属于你个人,而是属于你的行为,你得到的奖励和认可也是针对这种行为的,而不是针对你个人。当你因为做了善事而得到奖励时,别人就会知道这么做是对的,而且非常好,那么很多人以后就会向你学习,也去做善事。这就是孔子的思路,他的思路跟很多人都不一样。因为,我们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只考虑自己想怎么做,总会忽略自己与世界那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圣人不会忽略这一点。这就是圣人的想法总是跟一般人不一样的原因。

  我再举个例子。很多年前发生过一件事,很让人遗憾,有个年轻人扶起了一个摔跤的老人,老人却把他告上法院,法官也判他有罪,谈到判刑的原因时,法官说了一句很无耻的话:“肯定是你把他推倒的,否则你为什么要扶他?”这种说法等于把人性中那些非常美好的东西——比如慈悲、善心、良知等——都否认了。他这样说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救助摔倒的老人了,因为谁都不想遭受无妄之灾,更不想因为善心而被人冤枉。所以,这个法官是个罪人,他把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都给败坏了。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要强调救人是第一位的,更不该说“你如果不心虚为什么要救他”这样的话。所以,我们要向圣人学习,多考虑一下自己的言行对社会的影响。尤其是掌权的人,他们的言行跟社会风气是息息相关的,他们对事情的处理,很多时候都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选择。

  所以,一定要有基本的智慧和德行,否则,很容易就会因为某个细节处理不周,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

  最好的办法是,永远不要自以为是。

  我们知道,有些人总想为自己树碑立传,于是制造一些形象工程,希望人们永远记住他,但那个建筑是很容易消失的,有时候,他还活着,那所谓的标志性建筑就给拆掉了。有些领导人希望人们忘掉他,但人民永远忘不了他。因为人民记住了他做过的事。所以,“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你的思想和你承载的文化反而能发扬光大。

  接下来是“不自伐,故有功”。古时候把自吹自擂称为伐,讨伐的伐。这一点很有意思,古人认为,自吹自擂、沾沾自喜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做了事,但不执著自己做过的事情本身,才有功。

  张良对刘邦多重要啊,很多次都是他在“运筹帷幄之中”刘邦才能“决胜千里之外”。可以说,如果没有张良,就没有汉朝。虽然韩信也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张良,刘邦就可能失去韩信。

  比如有一次,韩信攻下齐地之后,想当齐王,但他不好意思明说,就要挟刘邦封他为假齐王,代理齐王之位。当时刘邦很生气,觉得韩信这个人不地道,居然趁火打劫,正要勃然大怒之际,张良悄悄地踢了他一脚。这一脚,一下就把刘邦给踢醒了,他知道这时候不能得罪韩信,因为韩信很有实力,要是韩信不帮他,甚至与他敌对,他就不可能成功。于是,他马上改口说:“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齐王,做什么假齐王!”然后,他就封韩信为齐王。这就是“曲则全” ,委曲求全。韩信很高兴,东征西战,为刘邦打天下,但大功告成之后,刘邦又把韩信给收拾了。当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但我们依然要明白,刘邦之所以这么做,除了他不像赵匡胤那样宅心老子仁厚之外,也有韩信自己的原因。相反,张良在关键时刻就处理得很好——人人都知道,是他的谋略直接导致汉朝的建立,但刘邦当了皇帝,准备封赏他时,他却推辞说,我没有什么功劳,一切都是陛下您自己的洪福,感谢您帮助我实现了梦想,让我当了一回帝王之师。不过,现在我只喜欢修道。说完,他就修道去了。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很多功臣都被满门抄斩,而张良不但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子孙。据说,直到现在,民间还有他的子孙。而韩信,没当几天齐王,就被刘邦杀了,他的子孙也早就找不到了。这就是“不自伐,故有功”。不要自吹自擂、沾沾自喜地邀功,永远都要感恩,永远觉得是别人帮了自己,不要觉得是自己帮了别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德。

  在我的生活中,我看到的,永远都是别人对我的好,我永远不会说自己对他有多好。为什么?因为别人没有理由对你好,但他居然对你那么好,你怎么能不感恩呢?就算你对他很好,也是应该的,因为你想有很好的品德,想修行,想得道,所以你必须对所有人都好。别人不是这样,别人只想做一个寻常人,所以,他不是理所当然要对你好的,如果他对你好了,你就该感恩。所以,我总是在感恩很多人,总是抱着一颗帮助别人的心,总是感恩别人给我一个帮助他的机会,这也是他在帮助我完善自己。

  “不自矜,故能长”, “自矜”是骄傲自大、觉得老子天下第一的意思。西楚霸王力气很大,能举起千斤重的鼎,带兵打仗也总是所向披靡。他带领楚军子弟兵和秦国的军队打仗时,诸侯都不去支援,等到他灭了秦朝,如天神般降临时,诸侯们都不敢抬头看他,只能跪行到他跟前,向他认错。所以,西楚霸王非常了不起,但他的了不起,只是匹夫之勇,到死他都觉得自己没错,说是老天要灭他。实际上,他真的有问题,因为他跟曹操、周公等人刚好相反,后者是礼贤下士,他是看不上所有人。他唯一重视的人才,是被他称为亚父的范增,但范增的话他也听不进去,他连范增都不重用。所以,他的灭亡是必然的。他太骄傲、太自负了,总是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这种人是不会长久的。

  要永远觉得自己不好,认为自己入世一无能。

  我的一位朋友,写了一副对联:“避人得自在,入世一无能。”过去,我觉得太消极。现在才发现,它说得太对了。因为,它提倡永远不跟别人比较,永远觉得别人比自己强,永远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无能的人,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这样就不会有敌人,大家都会觉得你很好。过去,我就不是这样,过去我很张扬,十八九岁的时候就非常张扬,一切都外露,所以大家都不喜欢我。后来,我通过修心学会内敛,但别人仍然觉得我是一个张扬的人。所以,至今我仍然到处树敌。我的家乡,总有人在背后议论我,其原因,还是自己没有做好。因为我常常自矜,才老是被人批评。

  我是作家,会有作家的习气。当然,有一些习气,也是我有意为之。因为,屁股决定脑袋,当了作家,就得说作家该说的话。

  柒 不争者无敌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你自己如果不跟别人争,天下就没有人跟你争。这一点我做得很好,从来不和别人争,十八九岁的时候就不争。争,就是争执。别人想和我争执的时候,我是不跟他争的。我总是觉得,大家终究都得死,有什么好争的呢?所以,我永远不争,永远在躲。有什么利益出现的时候,我也总是躲开。评职称你们评去,我不评,连会议我都不参加。有趣的是,即使我躲得远远的,只做自己该做的事,也仍然得到了各种荣誉。当然,我不争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节省生命,我始终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发心做事都来不及,争什么呢?只是,我越是这样,别人越是把一切都给了我。

  我的人生坐标是世界和历史,所以,我从来不跟眼前的人计较得失。

  前段时间,有些朋友参加了我的读者见面会和签售会,发现我有很多读者和粉丝,而且他们非常热情。他们对此很不理解,甚至觉得反感。我对他们说,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很聪明。为什么?因为他不仅仅会听你说话,还会看你的行为。你说得再好,人家也不信,人家只管你怎么做。

  所以,只要做好自己,大家就会认可你,不需要去争。当你不争名、不争利时,世界反而会把一切都给你,因为“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古时候,有很多忍受不公平、忍受“曲” “枉” “漥”境遇的人最后都得到了圆满,这不是假话。为什么?因为“诚全而归之”。“诚”是真心诚意,“全”是全部,如果你真心诚意地按照上面的道理去做,而且全部都能做到,那么你就一定会成功,不可能不成功。“而归之”,就是目的一定会达成。

  捌 静静等待,道会让一切变化

  老子在这一章里讲了守弱、示弱的智慧——其实不能说示弱,因为它不是叫你装出弱的样子,而是叫你不要自视过高,不要自以为是,要发现别人的强,怀有一颗真诚的谦卑之心,认为别人都比自己强,像水一样随顺一切,同时明白一切都可以转化。这时,你就能接受一切的“曲”“枉”“敝”“少”“漥”,在积极的学习中迎来“全” “直” “新” “得” “盈”。那么,你就会不再迷惑,达到圆满,证得大道。

  无论在为人处世中,还是在修道中,这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因为,我们在这方面可能有些不足。尤其是我自己,有些应对世界的姿态,我真的需要向老子学习。比如,这次讲《道德经》之前,我把所有讲《道德经》的讲座都听了一遍,还把解读《道德经》的书都读了一遍,发现营养时,我会马上吸收。发现讲得不好的地方,我也会提出批评。现在想来,这样其实是不对的——我的意思是,我不该批评别人,应该允许别人这样讲。但每个人都需要明白自己有些东西需要改进,所以,以后我或许还是会批评。但即使在批评他们的时候,我也知道自己这样是不对的。

  最近,我发现,中国的大学里有一些教授,社会上知道他们的人不多。他们的学养饱满而深厚,为人又很低调、包容、不张扬,因此有很高的成就,社会上很多名气很大的人根本不如他们。他们就是老子在这一章中所说的那种人。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这一章的重点。

  第一,老子强调了很多对立的东西。为什么?因为社会总是在变,从古到今,一直是这样。而且,所有的变化都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也是修道者、圣人控制不了的。所以,圣人不去管世界的变,只管守住自己该守的东西一自己的心-以不变应万变,静观其变,从来不摄苗助长——这一点很重要-也从来不会计较。因为,他明白变化虚幻,只在乎自己合不合道,是不是在守道。对他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清代金缨的《格言联壁》中说:“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这段话也很有意思。何谓“至行”,曰“庸行”,什么是最高的行为呢?庸行。庸是平庸的庸,庸行就是看起来很平常的行为。最高的德行看起来都很寻常,故弄玄虚的,都不一定是好东西。大家经常会在网上看到这个法师卖弄神通,那个道长卖弄功能,这些都不是圣人,不是得道者。真正证得大道的人和光同尘,看起来非常普通。《菜根谭》中说“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看起来神奇卓绝、神神道道的人,肯定不是圣人。圣人有一颗平常心,光明来了他就是光明,灰尘来了他就是灰尘,永远混迹于世界,不标新立异,不显山露水,所以说“真人不露相”。那些显山露水、标新立异、故弄玄虚者,肯定没有证得大道。

  何谓“大人”,曰“小心”,什么才是“大人”呢?永远小心谨慎,不做张牙舞爪、有悖于社会常理的事。永远小心翼翼地对待的自己,就是大人。何以“上达” ,曰“下学” ,怎样才能达到最高的智慧呢?永远不耻下问,永远虚心学习。何以“远到”,曰“近思”,如何达到远大的目标?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思考当下该思考的事,把握当下。这段话可以看作“静静等待,等着道让事物发生变化”的另一种解释。

  老子强调的第二点是不与人争。在这一章中,除了静静地等待之外,老子特别强调的就是不与人争。老子从来不与人争,他所做的,主要就是自损。所谓自损,就是让自己减少一些东西, “不自见” “不自是” “不自矜” “不自伐”等都是不与人争,接受“曲” “漥” "敝” “少”“枉”,也是不与人争。在不与人争的同时,减少自己的功利心和欲望,不去追逐一些终究会消失的东西,也就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那些有为法的东西,追求道层面的、本体性的东西,因为道既不会变化,也不会消失。

  第三,老子强调“戒”,既要戒掉骄傲,也要戒掉贪梦,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不去争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遵守清净之道。老子很强调这种生活方式,他说过“月满则缺,水满则溢” ,月圆的同时就开始月缺,水满的同时就会流出去,水量因而会变少。所以,老子强调分寸,强调凡事要留有余地,任何时候都不要走极端,留一份清醒留一份醉,留一份精明留一点糊涂,留一份精进留一份逍遥,不要太急,不要太满,从容地、慢慢地、留有余地地做事。雪窦禅师也说:“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凡事不尽处,意味偏长。”意思是,做事要有分寸不要过度,说话的时候不要言无不尽,得势的时候不要过于依仗势力,享福的时候也要懂得惜福,凡事都要留有余地。

  我们和朋友交往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要太近。这一点我做得很好,很小的时候我就不黏人,甚至不黏自己的父母。

  虽然我对他们一直很好,但我从来没有像一般的孩子那样依恋父母,对父母黏黏糊糊的。我和亲朋好友、兄弟姊妹都是这样,都是君子之交。我知道,人与人最好的交往,就是留一点分寸,给对方留一点空间。黏糊到极致,两个人的关系必然会臭掉。好的时候有多好,臭的时候就有多臭。很多人失去朋友,就是因为两个人靠得太近,把对方每个毛孔里的污垢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我和所有朋友都保持君子之交,从不打听他们的隐私,永远不进人他们留给自己的那个空间,永远不干预他们的生活,也永远不会黏黏糊糊。所以,只要我们是朋友,就必然是好朋友,而且一直都会是好朋友。

  社会上有很多人都不懂这个道理,尤其是那些恋爱中的男女,他们一谈恋爱就黏在一起。有些人更是糟糕,喜欢干预对方,总是觉得“你怎么能不接我电话” ,总想占有对方,最后对方就跟他拜拜了。为什么?因为他没有给人家留下余地,人家没法和他在一起。所以,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凡事都要留有分寸,永远不要太满,永远要给对方留一个空间。

  有一次路过湖南,我顺便去参观了曾国藩的侯府。那个侯府是朝廷拨款建造的,直到今天还在。我刚到的时候,还以为会看到一个很有气势的大门,结果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后来问别人,才知道那个寻常的小门就是侯府大门,它很像一般农家的庄门,就一人宽。那所谓的侯府,看起来也很像农家小舍,里面用青砖铺地,没有任何装修,有些墙也是土坯砌成的,非常朴素。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跟他相反,打太平天国时,曾国荃得了很多财宝,修了很大的宅子,据说比曾国藩的侯府大很多倍,但早就不见了,因为里面的东西太好了,当官的都想把它拆掉,把好木头都搜刮走。曾国藩的房子就是因为没什么拆头,只有些青砖土坯,所以才没人想拆,于是保存到现在。可见,老子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老子太聪明了。

  《吕氏春秋》中,有一个“孙叔敖戒子”的故事。春秋五霸老子之一的楚庄王有个非常著名的大臣,叫孙叔敖。这个人很善良,而且非常有智慧。年少时,他曾见过两头蛇,传说见两头蛇者必死,他便觉得自己活不成了,因为不希望其他人也像他这样,就杀掉两头蛇,埋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不让别人看到。回家之后,他一见母亲就哭了起来,母亲问他哭什么,他说自己见到了两头蛇,可能要先母亲一步而去了,母亲问他蛇现在在哪里,他如实回答,母亲说,你暗中帮了别人,功德很大,一定不会死的。后来他果然没有死,还做了楚国宰相,帮助楚庄王成就了霸业,但积劳成疾,三十八岁就死了。他临死时告诉儿子,楚王多次封赏我都没有接受,假如我死了,楚王一定会封赏你,如果给你肥沃的土地,你一定不能接受,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一块叫“寝”的山地,那个地方贫瘠无比,名字又起得不好,有坟墓之意,楚国人敬畏鬼神,越国人事鬼神以求福,可以长期享有的,大概只有这个地方了。孙叔敖的意思是,如果楚王封赏儿子,可以请求楚王赐予寝之丘。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将肥沃土地封给他儿子,但他儿子没有接受,而是向楚王求了寝之丘,楚王答应了。后来,孙叔敖的家族果然世世代代拥有那块土地,即使出现了新的统治者,也没人打那块封地的主意。你想想看,如果他儿子要了一块肥沃的土地,在上面建了很好的房子,会怎么样?肯定会有人眼红。每个有权的人,都想占有很好的土地,修自己的房子。朝代不断更替,掌权的人也不断更换,此时觉得很好的房子和土地,最后还不知道主人是谁。就连紫禁城,都不知道换过了多少主人公。所以,孙叔敖很有智慧,如果他像一般人那样,要上一块肥沃的土地,可能在他儿子那一代就会被人夺走。所以,他只有要上一块鸟不拉屎的土地,才没人会跟他争,没人会赶走他。这是一种智慧。

  老子在这一章中还强调了忍辱。佛家也强调忍辱,不过,世人认为是辱的东西,佛家只当成一种调心的手段,所谓的忍辱,只是一个称呼而已。训练到后来,佛家是无辱可忍的,也就是世界上没什么能辱你。当然,没训练到这一步的时候,辱是存在的。一切自认为不公正的待遇,世人都称之为辱。接受这些待遇,就叫忍辱。所以,忍受“曲” “枉”"敝”“漥”“少”,就是在忍辱。

  当然,老子不在乎辱,他跟佛陀一样,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永远忍辱,永远不去辩解和争论。为什么?因为他知道没有意义。大道会把一切问题都解决,根本用不着你去争。而且就算你不争,一百年后,很多人就消失了,他们争论的一切也都消失了。所有的争,都仅仅是一种情绪、念头、执著和偏见。

  《道德经》虽然很难懂,但经我这么一解读,你就会发现,老子的道理并不难懂,这些道理其实很平实,我们都能听懂,而且对每个人都有用。不过,越是平实的东西,越容易在生活中被人忽略。圣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发现人们发现不了的真理,也能运用人们运用不了的真理。老子有很多应世智慧,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 (007223220408)

Tags: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