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壹 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这一章是《道德经》的分水岭,前面属于《道经》,从这一章开始则属于《德经》。前者侧重于道,而后者侧重于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最上等的德行是看不出有什么德行,自然而然。因为,德行已经融入他的生命,成了他生活的方式、生命的本能,他不需要遵循什么规范,一言一行自然能利益别人。所以,上德是一种无为的境界。进入这种境界的人,有大德而不执著,能让万物得到利益,却不觉得自己了不起,一切都顺其自然。他勤修德,但行为中没有勤修德的痕迹,已经跟德行融为一体了。所以,真正的上德接近于大道,证道者的行为便是上德。其中,道是本体,是内在的,我们称之为内证功德。上德则是内证功德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外在的,是证道者对社会的贡献。
《菜根谭》中说:“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神神道道的人不是证道者,没有达到最高境界。真正的证道者看起来很寻常,没有证道者的样子,跟寻常老百姓差不多。但是,跟他相处的时候,你自然能感觉到他的不同。因为,他的言行总会像春雨润物那样滋养你,你会觉得非常舒服。他没有一点架子,也没有一点机心和功利,做什么都会为人着想,对人很好,总会让别人觉得舒服开心。这种人就是上德之人,他必定成功,必定能做成大事。
上德不是“要怎么样” “该怎么样”,那些规则都只是表述,目的仅仅是告诉你方向,告诉你如何辨别是非,告诉你如何趋向大美,它们并不是真正的德行本身。有些人看不出有什么德行,但他的一言一行无不合道,所有人跟他在一起时都很舒服。有些人虽然严守道德规范,用有意的、有相的戒律来约束自己,你看不出他有什么道德上的毛病,但你跟他在一起时就是不舒服,这就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他也有一定的德行,但他的德行更像是——种知识,还不是得道者的德行,不是他的生活方式,不是他生命本有的东西,也不是我们心中真正的德行。简言之,一看就知道很优秀、德行很好、非常高尚、值得学习的人,实际上不一定合道,不是上德之人。
禅宗强调“扫除悟迹”,我也写过一首偈子专门描述悟境:“俗女即素女,扬尘在俗途。惬意三潭月,不求契如如。”其中的“契”是向往的意思,那种惬意朗然的境界本身就是如如之境,不用再去向往和寻找另一个如如之境。前面讲到的“善行无辙迹”也是这个意思,最好的行为看不出痕迹,看得出,就没有达到最高境界。
还有一种人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总是以德压人,这种人的德行也不够。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让人不舒服,不能让人觉出一丁点的企图和挤压,否则就不是上德。反之,如果做任何事都让人很舒服,觉不出任何的企图和挤压,却仍有合道的智慧,就是上德。
当然,有时也有例外。比如,有些得道者有特殊因缘,必须站出来倡导一些东西,必须成为榜样和典范,让人们向他学习。这时,我们就不能说他们“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了。因为,他们的目的是改善社会风尚,这要另当别论。老子的“上德不德” “下德不失德”,一般是针对个人修养的。老子否定的,只是那些作意地对自己进行道德约束,希望自己的某种德行能成为社会标杆的人,因为他们执著于名相,执著于德行的概念,执著于别人的评价,他们的德行还不是从心而发的。
贰 上德与下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树木在生长,但它不会说“我在生长”;天地在运行,但它不会说“我在运行”;日月在照耀万物,但它不会说“我在照耀万物”。这就是无为,无为就像大自然。“无以为”就是,我们感受不到“为”,但他一直在“为”。万物都能感受到他带来的利益,但他并不在乎自己做过什么贡献。他既不讨巧也不邀功,从来不说“我为你做了什么,你要给我什么”或者“我为你做过什么,你要对我如何”之类的话。这样的人就是上德之人。
按老祖宗的说法,做了好事不告诉别人,隐藏自己的功劳,你积累的就是阴德;做了好事告诉别人,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功劳,你积累的就是阳德。阴德和阳德都很好。一般来说,积阴德更好,但社会如果倡导一种行为,需要你把自己的行为展示出来,你也可以随缘。因为,你的展示会感染一部分人,激活他们的热情和想象力,让他们向你学习,也去奉献。这时,你的展示不是为了邀功,不是为了个人的名气和利益进行炫耀,而是为了改善社会风气。这也是上德,属于法布施,是一种对真理和大善精神的传播。佛家所说的菩萨精神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反对的是功利心,是执著,而不是形式本身。
哪怕贡献社会,我们也一定不要有功利心,有功利心,故意为之,有企图,就不是上德。
过去,我很注重与人交往的结果,因为我的时间有限,不能浪费在无用的交往上。我说的无用,指的是跟我的交往不能让对方升华,不能改变对方的本质。当我发现自己和他的交往没有意义时,就不再跟他来往,不在他的身上花时间。但是,后来我渐渐发现,这是不对的。
我去美国考察的时候,参加过一次聚会,为了让聚会中的朋友看到我的文章,我让陈亦新加了他们的微信,但后来,他们都把我删了。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我可能有企图。这时,就算你有一个很好的企图,也会让别人有另一种想法。相反,很多我没有任何目的——包括一些善意的目的——任他们自来自去的人,直到今天和我的关系都很好。所以,一切都要自然而然,勉强很难有什么好结果。
当然,我们反对的是功利,而不是方向,方向和功利是不一样的。功利是你想实现某个结果,方向是你这辈子要做什么、要怎么努力。人不能没有方向,如果没有方向,你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没有取舍的参照系。在朝那个方向行走,做你该做的事情时,你只要不企图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或者不期待别人会帮你做什么,就是非功利的。比如,我从来不管别人做不做事,做多少事,他们想做事,我就随喜,不想做事我也不勉强。我从来不会求着某个人,让他跟我一起做事。当然,有时我也会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有一种选择的可能性,但也仅仅是提供一种机会而已。他可以接受我提供的机会,也可以不接受,我不攀缘,也不着力地倡导什么。
老子认为,真正的上德是随顺因缘地做事,而且只管自己做,不去号召、煽动或勉强别人,他甚至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个人修养。任何一个有功利心的人,都一定做不了大事,后来,我交往过的很多人也证明了这一点。为什么?因为所有人都很聪明,他只要发现你有功利心,你对他有某种企图,就会提防你。这时,你所有的善行他都会怀疑。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虽然上德是最好的德行,但下德也很好。因为,下德也是德,也是在努力地做事,只是在做事的同时,在乎自己做过的事而已。换句话说,它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我发现,很多人做事都有目的,刚开始你可能看不出他们的目的,但时间久了,他们的目的性就会非常明显。这时,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你心中都会大打折扣。同样,假如你和别人的交往、对别人的帮助是有目的的,别人对你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做事不要有目的性,最好一辈子都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攀缘地、勉强地做一些不该你做的事情。
我每天很忙,早上三点就起床了。起床之后,我就开始写作,一直写到必须处理其他事务。我现在一般不会见人。为什么?因为我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管有什么样的事情,我都在做自己该做的事。
与人交往时,不要有功利心,不勉强别人,就是无为。任何人最重要的事,都是做好自己,而且,要做最好的自己。这样,世界就会帮你。但帮与不帮,都改变不了你的本质,你就是你。所以,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并有利他的行为。只有这些东西,才能代表你的价值,也才能代表你的本质。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但你愿意做事,这也很好。有些人做了一点事情就沾沾自喜,唯恐别人不知道,这就是下德。这样也不是不好,只是不如上德那么好而已,因为他们毕竟在做事,而不是懒洋洋的什么都不做。老子对下德的否定,也是针对上德而言的。在现实生活中,没多少人是上德之人,大部分人即使愿意付出,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回报,哪怕这种回报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精神层面的。所以,如果别人做了好事,你就夸夸他,表扬他一下,说几句好话。
我们不能否定下德,因为很多人都是下德之人,包括很多慈善家也是下德之人,他们可以付出很多,但他们不会默默无闻地付出,他们追求排名,追求世界对他们的赞誉,假如得不到,他们就会生起烦恼。中国有个慈善家用钞票码了一堵墙,拍了照,把这些钱捐给了灾区的老百姓。很多人看了都不舒服,骂他在作秀,但我不这样认为,我告诉学生,他的行为也很好,哪怕是作秀也没啥,因为,不管他是不是作秀,老百姓都得到了益处,所以,我们欢迎这样的作秀,甚至希望有更多的人这样作秀。这样看来,下德也很了不起,也值得赞美。
在佛家的说法中,没有功利心地奉献,会有功德;有功利心地奉献,会有福德。佛家既提倡功德,也提倡福德。功德是无相的,在达到无相境界之前,做一些有相的善事也很好。不管有相还是无相,只要人家做了对社会有益的事,我们就要由衷地生起欢喜心,同时赞美他们、夸奖他们。佛家称之为随喜。佛家认为,随喜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行为,也有功德——当然,佛家不是提倡大家为了功德而随喜别人,而是告诉大家随喜很好,也是一种善行。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能由衷地为别人感到高兴的人也不多,很多人或是不甘心,或是不服气,或是嫉妒,因为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道德经》中之所以有那么多谋略,就是因为人性很复杂,不然,老子就不用花那么多力气,传授很多应世的技巧。所以,就算你不能做很大的善事也不要紧,力所能及地做事,同时随喜所有行善的人。不要在别人行善的时候嫉妒他们,更不要障碍别人的善行。佛家在乎的是心,而且是由衷的、真诚的心,而不是造作的、虚假的心。佛家之所以接受造作和作秀,是允许每个人都有一个过程,但你至少要知道方向,要向佛菩萨学习,要努力让自己有一天能不造作、不作秀,因为,你能作秀一时,却作秀不了一世。
那么,人什么时候才能不造作、不作秀,真正地具有上德,真正地清静无为呢?明心见性、证得空性之后。清静无为的境界是自然而然的,任何人都做不到有意的清静无为,只要“有意”,就不是清静无为,就是有为、勉强。只要“有意”,也做不到上德,因为上德是超越名利的,只有在真正清静无为的时候,才可能做到这一步,不能勉强,也不要着急。你只管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天一天地训练自己,训练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达到那种境界。到了那个时候,你眼中的世界就变了,以前觉得名利很重要,无论如何都放不下、不甘心,但现在你觉得无所谓了,因为你明白自己执著不了,无论怎么执著,该走的都会走,于是就不再执著了。真正地不执著,才可能清静无为,才可能有上德之行。
我经常开玩笑,说我们都是一堆量子和念头——其实也不是开玩笑,科学就是这么认为的。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任何存在都是由量子构成的。这样一想,就觉得自己也没多么特别了。自己的独特,仅仅在于组合方式的独特,但无论如何独特的组合,到头来都会散掉的。人就是一个巧合,任何人都是一个巧合。所以,阿罗汉修到最后,就把我执破了,再也没有了那个名叫某某的自己,只有地水火风构成的肉体,分解到最后,他们就再也生不起执著了。那时,他们自然会实现上德,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终究得不到什么,也不会失去什么。于是,他们就不再受执于烦恼和习气。
所以,要从内心深处慢慢改变自己,让自己得到一种大快乐,在大乐中忘记忧愁、在大乐中忘记恐惧、在大乐中忘记迷惑,让生命拥有一种大明白和大快乐。这时,你自然会进入上德的境界。
叁 上仁、上义、上礼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仁”的仁就是“仁者爱人”的仁,分为几种:第一,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喜欢杀生,这就是上天之仁;第二,子女对父母的孝敬,这是子女之仁;第三,朋友之间的关爱,这是朋友之仁;第四,对整个人类、所有生灵的博爱,这是人类之仁。此外,还有很多种“仁”。“仁”就是慈悲心。因此,上仁就是最好的慈悲心。
上仁者即使在关爱别人,也不觉得自己在关爱别人,而是觉得这是自己的本分,本来就该这样。因为“仁”是他的本能,而不是他对自己的要求。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他的心就会柔软。如果不为别人做点什么,他就会觉得不舒服。这是一种非常值得学习的品德,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就一定要向他们学习。他们对别人好,不是因为别人对他们好,而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对人好,对人好是他们的本能。比如,经常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某某说你坏话你还给他寄书?我告诉朋友,因为,我寄不寄书跟他怎么样没有关系,他读不读也跟我没有关系,哪怕他把书扔掉、烧掉或者送人,都不要紧,也跟我没有关系,我只在乎自己寄不寄书。所以,我们要学会既对人好,又不执著结果,甚至不要觉得自己对别人有多好。一旦你觉得自己对别人好,就会计较和衡量,如果对方对你不好,你就会抱怨,觉得他忘恩负义,还会充满怨恨。很多人之所以抱怨,就是因为这种心理。如果他们不觉得自己对别人好,就不会觉得别人应该对自己好,那么他们得不到回报时就不会生气,更不会仇恨、抱怨。要明白,抱怨损伤的是自己。所以,不要抱怨,甚至不要衡量、不要计较。
当你把善待别人当成自己的品质时,你就会自由很多,因为你不会在乎别人对你好不好,也就不会被对方的态度所影响。因为,善不善待别人是他的品质,应该在乎的是他,而不是你。这时,你的付出和他的付出就没有可比性了。有可比性的不是品质,而是生意——你给我一元钱的好,就希望我给你一元钱的好;你给我五元钱的好,就希望我给你五元钱的好,如果我给了你三元钱的好,你也会觉得我不是东西。这不是生意是什么?比如,有些人给对方封了红包之后,就会开始算计,觉得我给你送了这么多礼,你只给我回了一点点,然后心里就耿耿于怀。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佛家不追求等价交换,佛家追求“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追求无条件地对别人好。当然,佛家追求的是境界,而不单纯是这样的行为本身。其中, “无缘”是无条件、无关系, “同体”是永远觉得我和别人是一样的。
其实,人与人真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念头而已。直到今天,科学家发现的元素就那么几种,构成人体的元素也就是那么几种,每个人都一样。如果谁发现一种新的元素,他就可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发现一个新的粒子,就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新的元素和粒子是很难被人发现的。
构成我的粒子和元素与构成你的粒子和元素差不多,因此,佛家认为大家都是一样的,是一体的,提倡同体大悲。当然,真正能做到同体大悲时,人就能进入一种无我的境界。这时,自己和别人的区别才会真正消失。一旦这种区别消失,人自然会对所有人都好。所以,上仁就是自他区别消失之后的慈心、博爱、孝敬,是一种巨大的悲悯之心、侧隐之心。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性。所以,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里的“义”是“义气”的义,它是人与人交往时的一种重要准则。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义”,不需要解释,所有人都知道。做得到这种准则,就叫讲义气;做不到这种准则,就叫不讲义气。大家都知道“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刘备、关羽、张飞在一个叫桃园的地方一起结拜,确定并发誓遵循一个行为规范: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他们都遵循这个行为规范,就叫义。义是衡量他们是不是哥们儿,守不守诺言的准绳,也是对他们行为的一种约束——当然,更多的是对一种精神的认可——整个人类都认可的“义”比桃园三结义的“义”更大,超越了哥们儿义气的境界,叫作正义。正义是一种社会必须遵循的、有益于人类本身的准则。如果一个国家遵循这种准则,就叫正义之邦;如果一个国家不遵循这种准则,就叫失义、没有正义。
推崇义,人们就会觉得有义,也就是“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时,人们会执著义的概念和形式。比如,桃园三结义之后,无论是刘备、关羽还是张飞,心里都有了一种规范,他们觉得既然结义了,就不能破坏兄弟之约,必须守护这份义气。因此,在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他们会以义气为先。最后,刘备为了守住义气,给关羽报仇,还打了一场明知会输的仗。所以,上义虽然比不上上德,也比不上上仁,但做得到上义也很了不起。
中国人常说“为朋友两肋插刀”,过去的人真是这样的。过去的一些帮会中有一种规矩,如果有人守不住盟约,做了对不起兄弟的事情,就是失义,要受到“三刀六洞”的惩罚,也就是在身上桶三刀,而且每刀都必须穿透整个身体,桶出两个洞来。有时,一些人犯了严重错误,希望别人原谅自己,还会自己行使“三刀六洞”的刑罚,受过这种刑罚之后,一般都会得到原谅。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上礼”是最好的礼物, “攘臂”是伸出胳膊推出去。送了最好的礼物却没有得到回应,就会舍弃这个朋友。
过去的人是很在乎礼节的,别人送礼给你的时候,你必须回礼,不回礼就不合礼节,有些人还会觉得你不值得交往,因为你不重视他。所以,中国有“礼尚往来”的说法——我今天拜访你的时候提了一包茶,你明天来看我时也要提上一包茶,这就是礼尚往来。如果你老是看望、问候某个朋友,老是给他送东西,他却从来不去看你,从来不问候你,更不给你送礼物,你会怎么样?时间久了,你就会非常失落,因为你觉得他不在乎你,慢慢地,你就会疏远他。孔夫子也是这样,他曾经说过,过于吝啬的朋友不值得交。
某本书最初出版时,我打算连工本费也不收,直接送给别人看,但心印法师反对,坚持让我们定价。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如果一个人连十几块钱的工本费都不肯出,您值得跟他交往吗?她的意思是,人对待自己珍惜的东西,付出多少都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一个人连一本书都不想买,他会珍惜他得到的机会和善待吗?她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后来,我们在海南的一个茶馆里聚会,那个茶馆的茶位费很贵,每位要一百元,我问老板为什么把茶位费定得这么高,难道不怕别人嫌贵不来吗?他说,嫌贵不来的人正是我们要拒绝的人。这就叫礼。想要进人某个圈子,就必须遵循它的礼节,否则你就进不去。这就是“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大家一定要明白这种规则。社会上流行送礼,本意也是这样,也是用物质来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
过去我不懂这个道理,很少在这方面下功夫。有一次准备出国,一位朋友问我有没有给国外的朋友买礼物,我说没有,人家不需要。朋友提醒我说,他们需不需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意。他还教我,礼物不要买得太大太贵,否则人家会很有压力,只要买一些小玩意就好,这样,对方既能感受到你的心意,又不会有什么压力。那时我才知道人有这种心理,很有意思。过去,我对这些礼节是一窍不通的,同学们无论请我参加什么活动,我都不去——包括葬礼和婚礼——所以同学们都不高兴,我得罪了很多人。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我实在没时间陪他们玩,但是,知道这种规则之后,我觉得自己不对,应该尊重他们的需求和规则。于是,后来如果有朋友请我参加孩子的婚礼,我就算没时间去,也会随礼。
遵守礼节,大家都会非常开心,所以礼也是好东西。唯一的局限是,如果礼送出去之后得不到回应,关系就被破坏了。
说到礼节,山东这边很有意思。过年时有很多人来看我,凡是山东人,都会带上很多礼物。齐鲁大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这里还是鲁国的时候,曾被人们称为礼仪之邦。所以,这块土地上的人很注重礼节。
有时,他们的注重礼节,是很让人感动的。比如,宽容师有一次想给我送海蜇皮,问我要不要,我说要,她说那我多送一点,我说好,她就把海蜇皮寄到樟木头给我——那时我还没到山东,还住在樟木头——大家知道她送了多少海蜇皮给我吗?一百箱。后来,我分享给了老师和朋友,光是快递费就上万元了。这就是典型的山东人的作风。山东人的特点就是非常大气,却不一定求回报。这已经不能算是老子所说的上礼了,而是一种德行。因为礼是讲究回报的,如果没有回报,双方的关系就会疏远。所以,上礼不是老子所认为的高境界——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礼节是必要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失礼。
现在,我开始学习孔子和老子,用某种方式来表达一份好的心意,同时也这样训练我的学生。比如,学生想见我时,我总会让他们带上一本好书,还会告诉他们,要是你们不带好书,我就不见你们——过去我从不要求别人,后来我发现这样不对,因为,如果见我的时候你都不懂礼节,那么你见其他人也会这样。所以,我是在培养他们的一种习惯,让他们学会遵循这种社会规则。另外,书的价格不贵,学生在为我挑书时还可以多看点书,养成看书的习惯,这是一举三得。
当然,我真正在乎的是,你见我的时候,是不是带来了你的真心?如果你一片真心地来见我,对我来说,也就收到了最好的礼物,有没有物质都不要紧。
২
肆 退而求其次的无奈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故失道而后德”,如果得不了道,就追求德。当然,得不了道,达不到无为的智慧境界,就不可能实现上德,这时,做下德之人,在行为上体现出德行也很好。
有些人就是这样,智慧不是很高,但行为很好,能利益很多人。
这样的人虽然不是高僧,但是大德。因为,高僧代表了智慧,大德代表了行为。所以,被人们称为大德的人也许智慧不高,但他们的行为一定很好。而且,就算你心里不舒服,有各种贪嗔痴慢妒,只要你能经常做善事,做着做着就会有一定的德行,渐渐的,你的境界就会提升,心里的烦恼也会越来越少。很多人从不做善事到热衷于做善事,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将小爱化为大爱,并且用行为去实践你的大爱,本身就能让你走出痛苦和阴霾。
我常对学生说,如果你想超越我,只有一种可能:行为。为什么?因为我的使命是著书立说,这也是我的利众行为,除此之外,我很难有时间去做其他的利众大行。如果有谁想超越我,就去做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承载德行、有益社会的行为非常重要。
“失德而后仁”,如果不能用行为体现你的德行,就保持一颗仁心,对人宽厚一些、仁慈一些,变得更加博爱一些,让心调柔,学会爱人,用温柔的心对待别人。简单地说,就是对别人好一点。按孔子的说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不要怎么对待别人。
儒家特别强调仁。除了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照顾自己的父母时,不要忘了善待那些跟你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照顾自己的孩子时,也不要忘了善待那些跟你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希望自己老了之后别人如何对待自己,现在就如何对待身边的老人;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就如何对待别人的孩子。这就是儒家所认为的仁。这两个观点的影响很大,甚至传到了国外,成为外国人的行为规范之一。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比起佛家的“同体大悲”和道家的“上德不德”,或许儒家对仁的定义会更容易实践。
“失仁而后义”,如果连仁也做不到,就只能用义来规范和约束自己了。所谓的义,就是对身边的人好一点。它比仁要差一等,因为仁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悲悯之心,而义是有条件、有范围的。注意,包括义在内的社会规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相当于道德伦理,大家都必须遵循,如果不遵循,就会遭到社会的非议,以及舆论的惩罚,但它不是法律。法律是国家为了制止道德的全线崩溃而制定的最低规范,如果你触犯了这个最低规范,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法律之外的部分,就只能用道德伦理来约束。比如,如果一个人对身边的人都不好,不讲义气,别人就会骂他是无义之人。
人民解放军在“义”方面做得很好,被认为是仁义之师。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进入一些城市时,要是在晚上,他们为了不扰民,就在街头睡觉。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景象时,都会肃然起敬,说这样的军队必然天下无敌。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要求士兵们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借东西必须归还、损坏东西必须赔偿、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等。这些规定看起来简单,却足以打造一支钢铁般的队伍。刘邦打败秦军后之所以能很快赢得民心,也是因为他跟士兵们约法三章,一不扰民,二不夺财,三不杀人,光是做到这三点,项羽的军队就难以望其项背了。所以,在“仁”不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强调“义”,让大家都遵循“义”也很好。
在民国的那么多江湖人物中,杜月笙是最讲义气的一个。他的个人修养好,外表温文儒雅,清瘦谦和,即使再热,长衫的最上面一颗扣子都不会解开。不知道他身份的人,绝对猜不到他是黑帮头目,只会把他当成清贫的教书先生,其实,他在当时的上海滩几乎是一手遮天的。他做过很多不好的事,比如年轻时吃喝嫖赌,后来贩卖鸦片、杀害共产党人等,但他也做了很多好事。尤其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他表现出了一种非凡的气概,不但坚决不跟日本人合作,还为抗日事业做出过贡献。另外,他也是一个慈善家,大量赚钱的同时,也大量捐钱,而且借助自己的影响力为贫苦百姓募捐,帮过很多人,非常仗义。所以,虽然挣过很多钱,但临死的时候他没什么钱,连发丧费都没有。
不可否认,杜月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他身上有很多相互矛盾的东西,但杜月笙对文化一直非常敬畏和向往,也非常尊重文人,经常宴请和帮助文人,每逢文人向他张嘴,他都会给钱,不会让人空手而归。他跟国学大师章太炎的交情广为人知。章太炎为人狂傲,连蒋介石、袁世凯、孙中山等人他都敢撰文批判,和杜月笙的关系却很好,杜月笙的“笙”字,也是他帮改的。杜月笙经常接济章太炎的生活,而且每次给钱都不会当面给,而是把钱压在杯子底下,这样就不会伤到对方的自尊心。从这个细节,你就可以看出杜月笙的细心,以及他对文人的体恤。
关于杜月笙的故事还有很多,其中有两个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一是黄金荣的夫人对他的考验。杜月笙刚进青帮不久,就到黄金荣的公馆里做事。当时黄金荣的太太是林桂生,这个女人非常厉害,她故意输了一两千块大洋给杜月笙,并且派人暗中监视他,看他怎么花这笔钱。她最初以为杜月笙会去吃喝嫖赌,或是买衣服——如果真是这样,她就会劝说黄金荣,叫他不要培养这个混混——再好一点,可能也只是存到银行,以后开个小店。她根本没有想到,杜月笙一拿到钱,就以两倍的金额偿还了过去的欠款,还酬谢了所有帮助过他的人,甚至把钱分给了一些有缘相识,但既无恩情也无欠债的人。朋友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你看这些朋友平时几角都没有,现在突然手头有了几十银洋,他们得有多高兴啊,别忘了,我们之前也是这样过日子的。”林桂生因此断定杜月笙一定有大用,黄金荣也说,自己死了之后,上海滩肯定是杜月笙的。结果,他还没死,杜月笙就非常厉害了,远远超过了他,后来他有难,还是杜月笙救了他。他抛弃林桂生之后,杜月笙还帮助林桂生渡过了难关。杜月笙非常讲义气,而且知恩图报。
二是他跟著名京剧演员孟小冬的故事。孟小冬跟梅兰芳谈恋爱的时候,杜月笙就对孟小冬很有好感,但他一直没有依仗权势追求孟小冬。直到孟小冬和梅兰芳分手,他才通过老婆跟孟小冬来往,对她关怀备至,最后孟小冬因为感动接受了他,一直跟他在一起。
单纯从江湖义气来看,杜月笙确实有可道之处。比如,1926年时,上海有十多万工人因为罢工面临严重的生活问题,他不仅自己捐了很多钱,还发动工商界的朋友捐款。此外还有很多例子。当然,作为黑帮头目,他是以黄赌毒起家的,还杀过很多人。这似乎又跟他的仁爱之心非常矛盾。所以,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个性中充满了相互冲突的地方。
“失义而后礼”,如果提倡义气也没用,就只好提倡礼节了。你给我什么,我也给你什么,礼尚往来。这也是一种行为。"义”之前,包括“义”本身,都有一种精神层面的认可和奉献,但是到了礼的层面,就没有太多的精神因素,而偏重于物质和功利了。因为“礼”是期待回报的——哪怕得不到回报,礼遇、送礼的这个人值得交往也行,如果得不到回报,他也不值得交往,关系就会疏远或中断。当然,当礼遇而不求回报的时候,实际上就不是“礼”了,而是布施。一定要注意,布施看起来跟礼差不多,但它是超越礼的。因为, “礼”包含了一种对等的交流,而布施则是单方面的,纯粹是一种奉献, “德” “仁” “义”中都有布施的成分。另外,礼不一定是物质,也可以是一种友好的态度。比如,别人对你好,你也对别人好;别人对你微笑,你也对别人微笑,永远知恩、感恩、报恩。
修行最初都是从礼开始的,但这个“礼”不是“送礼”的礼,而是“礼仪”的礼。我们每天修的仪轨就属于一种礼仪。每天按这种礼仪进行训练,心性就会越来越成熟。心性越成熟,人格就会越完善,对身边的人也会越好。慢慢地,将所有人都当成身边的人——佛家称之为“视众生如父母”——就会对所有人都很好,于是就修成了仁心。仁心渐渐化为德行,以后还会慢慢入道。所以,礼也很重要,只是不要推崇功利化的礼,要推崇向上的、有提升意义的礼。
如果连“礼”都不管用了,怎么办?只能强调“智”,也就是知识层面的智慧。如果“智”也不管用了呢?那就要强调“信”,也就是信誉。信誉是最起码的,礼比信还要高一点,如果连信誉都没有,社会就会陷人完全的混乱。老子那个时代就面临这个问题,我们这个时代也面临这个问题。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但价值观有时非常混乱,很多商家为了一点点利益,什么都做得出来,连鸡蛋都可以造假,你说多么可怕?所以,这个时代需要一种正确的文化导向,不能一直让功利文化占据主导地位。
伍 道之华为愚之始,君子舍之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强调送礼,并且强调礼尚往来时,就有了功利性的追求,内心的忠和信就会越来越薄弱,为人也会变得薄情。因为,没有礼尚往来的说法时,我们觉得人家不回礼也没什么,有了礼尚往来的说法,再来看那些不回礼者,就会觉得他没有礼貌,不重视自己。有些人还会觉得,你想让我帮忙,还不给我送礼?你不送礼就是不尊重我,我为啥要帮你办事呢?这样的社会是很势利的。
我在长篇小说《白虎关》中说过农村的一种变化:最初,主人公的父亲老顺总会在家里的沙枣树成熟时,给乡亲们送去沙枣,乡亲们也会开心地接受,但随着商品文化的人侵,乡亲们的心就变了。老顺再送去沙枣,乡亲们就会投来异样的眼光,意思是:你为啥要给我送礼?有什么目的? “有什么目的”是一种很功利的思维。当礼尚往来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时,这种思维就会产生。这时,很多温馨的东西就被打碎了。所以,通过这个细节,老顺感觉到了家乡的变化。老顺的感觉,其实就是我的感觉。
忠信薄了,情义和德行淡了,礼和利变得很重,社会就乱了。所以,礼的盛行,对社会不一定是好事。社会最乱的时候,也许就是最提倡送礼的时候。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因此有了分别心,有了计较心。有了计较心就会出现仇恨,出现嫉妒,很多负面的东西都会出现,比如贪污、腐败等等。
很多亲戚之间不再来往,有时也是因为礼的问题。比如,过年时你看了这个亲戚,没看那个亲戚,后者就会生气;你给这个亲戚送了很好的礼物,给那个亲戚送的礼物却没那么好,后者也会生气,觉得你小看人。我有一次想给每个参加活动的人都送一本书,有人觉得这个礼太薄了,后来我索性就不送了。为什么?因为太麻烦了。
所以, “礼”是乱之首,与其让它引起厚薄的分别心,让有些人开心也让另一些人不开心,就不如不要送,更不要提倡。我们提倡德,德是不讲究回报的。在提倡德行的社会里,功利思想不会变得合理,更不会变成社会共识和集体无意识,人们会随喜无功利的奉献,敬畏无功利的奉献,甚至追求无功利地奉献。这样的社会是向上的,也自然是有序的。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前识”有几种理解:一是先知;二是先见之明;三是某种功利性的规划,比如做这件事必然会产生什么结果。所以,前识者就是有先见之明的聪明人,或者先知。他们善于算计,善于设计谋略,总是可以通过计谋达到某种成功,或者准确地预知将要发生的一些事情。
我们的身边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人,他们能把一切都设计得滴水不漏,但他们往往做不大,只有不设计的人,最终才有可能成就大的事业。
为什么?因为, “前识者”属于“道之华”,也就是一些表面文章、表面功夫,各种算计、设计、谋划,都属于表层的术,而不是质朴的大道,包括我们常说的策划,也属于前识,是一种知识性的术。老子认为它是愚蠢的开始, “愚之始”。因为,人心当中一旦出现计谋和算计,就会产生功利心、计较心、攀比心和执著心,智慧就会因此被蒙蔽。所以,和人交往的时候不要算计,一旦算计,你自己不会开心,被你算计的人一般也不会开心。
老子说得非常好。大道是拒绝算计的,人与人的交往也拒绝算计。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所以大丈夫处事的时候要厚,为人也要敦厚一些,质朴、不张扬、不炫耀、脚踏实地,让跟你交往、合作的人觉得舒服。另外,遇事还要不动声色——这看起来有点心机的意味,其实不是心机——看不出什么机心,也看不出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像大地一样,能藏污纳垢。大地就是典型的“厚”,要做到“厚”,就要向大地学习。污水大地也能忍受,粪便大地也能忍受,腐烂大地也能忍受,一切大地都能承受,你需要什么就在大地里播种什么,大地就会顺应你的需要长出什么。做人如果能做到大地这样,厚德载物,就一定会成功。地藏王菩萨的名号中就有这层意思,非常伟大。
“不居其薄” ,“薄”就是刻薄、浅薄、计较、算计, “薄”的人承载不了太多的东西。有些人非常聪明,心里常有一些鸡零狗碎的东西,看起来非常有心计,人们就会说他福太薄了。不过,刚开始薄一点也没关系,只要追求“厚”,提升自己的修养,慢慢就会变“厚”。这需要时间。
“处其实,不居其华”,注重内证功德、内在修养,不注重技巧。我去上海参加作家研究生班的时候,曾经请一位朋友教我与人相处的规矩,因为我什么都不懂。当时他告诉我,雪漠,不要学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没有用,你保持现在这个样子就可以了,用一颗真心去对待别人,比那些东西不知高出多少。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没有去学习规矩,只管做好自己。直到今天,我也没在春节时拜访过领导,但领导也习惯了我这样,一直在帮助我。
因为,我也有自己的规矩,我的规矩就是不算计别人,永远厚道地对待别人,不求任何东西。
你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总是做好自己、善待别人,他怎么能不成功呢?始终让别人占便宜的人,自己最后肯定能成功。因为,你让一万个人占便宜,一万个人都会继续跟你合作,那么你就有一万个机会。相反,你占一万个人便宜,一万个人都会拒绝再跟你合作,你就少了一万个机会。所以,那些看起来在占便宜的人,其实坑的都是自己。老是坑人,坑到最后就路断人稀、自绝于江湖了。我经常强调,要把51%的好处给别人,自己只要49%,这就是过去的经商之道。我们的老祖宗认为“吃亏是福” “破财消灾”,这些都是很好的智慧。
“故去彼取此”,所以,要把表面的浮华舍去,洗尽铅华,不要那些花里胡哨的技巧,要注重内证功德、内在修养,这才是君子之所为。
陆 儒释道合一的人格修炼次第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老子认为,“道、德、仁、义、礼、智、信”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关系,做不到道才追求德,做不到德才追求仁,做不到仁则追求义,做不到义便追求礼,连礼也做不到,就只能追求智和信。当然,这个“智”不是智慧,而是知识。但我们不提倡这样的选择,我们提倡“信、智、礼、义、仁、德、道”——我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只在信的层面也不要紧,要向上追求智,达到智还不够,还要向上追求礼,达到礼再追求义,达到义就追求仁,仁也实现了就追求德,有了德就追求道。这就叫修行。
老子的思路不是这样,他是用前一个否定后一个,认为后者的境界不如前者的境界。换句话说,老子认为,能做到道与德是最好的,仁义礼智信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儒家在这方面的思路跟我们比较像,他们也肯定“仁义礼智信”的意义,认为“仁义礼智信”是非常重要的人格修炼。所以,“信智礼义仁”也是儒家的人格修炼次第。他们从信修起,完成信的修炼就注重积累知识,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侧重于礼的修行,接着修义气,再往上修仁心。仁是他们的最高追求,他们称之为“仁道”。不过,当他们实现仁道,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博爱之心时,慢慢地就会拥有真正的德行,随着德行的慢慢增长,也会入道,甚至得道。这就是神秀所说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然,修到超越仁心的层次,进入德的境界,甚至入道时,儒家的方法论就不够用了,因此,儒家修到最后,往往会从佛家和道家中汲取营养,然后开始佛家或道家所认为的修道。如果修得很好,最后就会进入佛家所说的无修道。中国历史上有些非常高明的大德,就是这样修出来的。
中国还有个成语叫“道貌岸然” ,现在虽然是贬义词,但最早的时候它是褒义词,意思是,得道之人有一种“道貌”,也就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气质。这种气质是怎么来的?就是修炼仁义礼智信修出来的。武当山戒堂上有一副对联,对联中写道:“天地君亲师,大恩难报;仁义礼智信,至德当修。”所以,道家也肯定仁义礼智信的修炼。而且,你最后修成的道德,也要通过仁义礼智信的行为来体现,只有行为才能代表你的境界,而不是言语的表达。表达不出来也不要紧,因为表达需要文字般若,就算你没有文字般若,只要有承载道德的行为,也足以证明自己的境界。所以,不能否定具体的行为,而要用道的智慧去观照行为,同时用行为来支撑你的智慧。换句话说,超越后的仁义礼智信,是道德的外在表现。所以,它们两者是不能偏废的,有点像福德和功德。
佛家允许信仰者追求福德福报,但那是在明心见性之前,明心见性之后,信仰者就不会求这些东西了。但是,即使不求,他们也会俱足福德福报。为什么?因为不修德不可能明道,修道必须修德——过去有“三千功德”的说法——而德又必然反映在具体的行为之中,所以,通过行为,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明道了。反过来说,假如一个人明道了,他就必然有很好的德行,而有德之人必有福,所以,他也必然俱足福报和福德。大德之所以能赢得千古敬仰,就是因为他有很好的德行,德行让他俱足了福报和福德,有很好的善缘。这时,很多人都愿意接触他、帮助他,他就容易把真理传播出去。
传播是需要善缘的,所谓的善缘,就是一种很好的缘分,也是一种对你有所帮助的外在条件。儒释道都讲究广结善缘,就是这个原因。不过,历史上有很多大德能够通因缘,他们已经超越了因缘。他们在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在利众,因此不求善缘而自然善缘俱足,也就不需要专门去广结善缘。这样的人,只要活着,就会为世界带来巨大的利益。在我心中,他们比高僧更加伟大。
对于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说法。在这里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的老祖宗认为,如果你的德行不够,仁义礼智信修得不够,你的生命就不可能圆满。其中,仁对应肝,仁心修得很好时,肝脏就会很好,三魂七魄中的魂也会非常饱满。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如果仁德不够,就会很容易生气,老是生气,就会肝气不舒、肝气郁滞,严重时肝区还会疼痛。至于义,它对应的是肺,老祖宗认为义修得很好、很讲义气时,肺也会很好。肺还代表什么?代表“金木水火土”中的金,金掌管体魄。体魄好的人,身体就很好。《水浒传》中有很多人都很讲义气,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身强体健。所以, “义好肺就好”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那礼好又会怎么样?礼修得好,心就会很好。这个“心好”,指的是心宽、心大。养成送礼的习惯,而且礼尚往来,他的心就会慢慢受到影响,一般不会很小。所以,礼的修炼有益于心。心代表火。智代表肾,肾水合一,肾代表水。所以,如果一个人很聪明,知识渊博、意志坚定,就说明他的肾很好。不过,你一定要明白,这个肾——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肾——不是器官意义上的肾脏,而是一种先天之气,属于一种功能。最后是信,信很好时,脾就会很好,脾表大地,因此信对应大地。为什么信代表大地?你想想看,我们播下苹果的种子,大地会长出什么?肯定是苹果,所以大地特别守信。
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它认为人的德行对应五脏六腑,修道者必须修炼人格和道德,才能让自己的身体也得到圆满。这就是“身心皆修”的理论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对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世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知道,不认可。比如,科学家现在才发现情志对健康的巨大影响,而中国的老祖宗早就有“仁者寿”的说法,认为有仁心的、憨厚的人能长寿,刻薄的人会短命。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值得我们去传承。
前段时间,有一位读者问我, 《老子的心事》不仅仅是在讲道家、讲老子,也是在讲佛家、讲儒家,为什么我要这么讲?我告诉他,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其实是互通的,它们之中隐含着一种次第的关系,而且,在其侧重之处都有自己独到的长处。
所以,到了这个时代,我觉得我们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体系化地进行学习,不用专门划分出儒释道三种。所以,讲解《道德经》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引子,让我有机会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新的梳理——一将儒家伦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部分,道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部分,佛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部分,让三者结合,互为补充。或许,这会更加适合当下的世界。
在这个意义上看,《老子的心事》这套书就成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而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0072392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