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维联文化

《老子的心事》第二十一章 恍惚无执中的光明历历

时间:2022-04-03 20:57:59  作者:雪漠  来源:《老子的心事》  浏览:   评论:0  
内容摘要: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相;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相;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壹 被误读的得道者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相;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在这一章里,老子讲的仍然是道体。他说,最高明、最完美的道德,是以道为本体追求的,“惟道是从”就是这个意思。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是客观的存在,它是一种恍恍惚惚的境界。在现代人看来,这种境界是捉摸不透、把握不住、迷离不定、似有似无的。这种解释跟恍惚真正的意思有距离。

  我们先按最常见的理解来解读,然后再从实修角度解读,后者可能会推翻前者,但不要紧,两种解读之间的矛盾,也许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道德经》。

  “窈兮冥兮”,它深远而幽暗,包括道家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文化,其实都非常深奥。跟几位科学家交流时,我认为,现代医学有个重大失误,就是忽视了人的生理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也就是宇宙中某种功能性力量对健康的干预。现在的医学研究,多局限于人,却忽略了人类个体与大自然之间的某种联系。为什么同一种病、同一种治法,但有的人能治好、有的人治不好呢?为什么有些人得病后可以自愈,有些人不能自愈呢?为什么有些人可以通过某种神秘的方式改善病情,有些人却不行呢?说不清,这需要研究。我觉得,这是目前医学界的很大一块空白,也是一个很需要突破的区域。比如八字,传统文化认为,八字显示了人类的某种生命密码。通过对八字的演算,就能知道你哪一年的健康状况肯定不好,哪一年又会很好,其中有一种规律性的东西,其中的奥秘,会不会对现代医学有启发?

  “其中有精”,很多人认为,“精”是精微的物质,也有人认为是情感的情。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种精微的物质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验证的。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从今天追溯到远古,道一直没有离开过,它也一直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甚至将一些外来文化也给同化了。儒释道有很多相通之处,儒释两家也有被道家影响的地方。因为,我们接受了道的本体,也就接受了道的概念。就连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它们在传入中国后,也受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有些地方把“甫”作“”,“众甫”就是万物的起源、来源的意思,我如何知道万物及各种显现的起源呢?“以此”正是依托对道的认识。

  上面是人们对这一章的普遍理解,下面,我针对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再详细地讲解一下。

  最近,老有人给我提建议,希望我讲得通俗一点,多讲一些其中的哲学,别讲着讲着,就讲到超越智慧上了。我明白他的意思,他说得有道理,但大家想想看,《道德经》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对道、对得道的境界、对超越智慧的表述,如果没有这部分内容的话,《雪煮〈道德经〉》就没有意义。

  老子和庄子代表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因为有了他们,所以中国文化一点也不逊于印度文化。我们很难说他们跟佛陀相差多远,因为,老庄和佛陀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事业,而不是境界。虽然很多人可能更推崇佛教,但这是因为很多人对道的理解都出现了偏差。这不怪道教本身,也不怪很多误读道教的人,只能怪道教的鱼龙混杂。

  道教的衰微,远比佛教严重,道教已经没落了,基本上处于衰亡的状态,多流于道术的层面了,关心道、想要证道的人已经不太多了,学到老子《道德经》核心层面的人越来越少。一些很有名的道教领袖人物,也不讲道,只讲道术,一见人就打卦算命,再高一点的,就把内丹作为一种生命科学在训练,这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很多人并不了解道教,有些人甚至以为道教只有道术。其实,道术根本不能代表道教,也不能代表道家。能够代表道家的,是老子和庄子所讲的本体的道。你可以看看《逍遥游》和《齐物论》,至少在表述上,庄子的境界不在老子之下。因为,《道德经》还有一种即时性、格言性的味道,毕竟它是在别人的要求下诞生的,而庄子是系统地著书立说。所以,庄子对证道的表述更加圆满,庄子的境界不会低于老子。有人一提起禅宗的开悟者,就觉得庄子可能不如他们,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老庄的境界,超越了很多高僧大德。

  老庄和佛陀的区别在于事业,即影响力。老庄活着的时候,其思想的影响力没现在大,经过了几千年的流传和积累,他们才形成了今天这么恒久的影响力;而佛陀活着时,就已经开宗立派,创建了佛教,整个印度半岛很快就接受了佛陀的思想,无论是佛陀本身,还是佛教,影响力都非常大。佛陀培养了很多优秀弟子,在这方面,老子和庄子是不如释迦牟尼的。

  佛教衡量一个人的成就时,通常会看身、口、意、事业、功德这五个方面。身,就是他的生命境界,也就是他的修证到了什么程度,这需要他用行为来展示。口,也就是语,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般若的境界到了什么程度,能不能把他证到的东西表达出来,要是表达不出来,这说明他的成就不圆满,就像禅宗开悟后,要对机锋,看看能否生起妙用。意就是思想境界。功德是利益世界的程度。事业就是影响力。如果其中哪一项缺了的话,就说明他的成就不圆满。

  我看了很多对《道德经》的注解,从东汉到现在,很多人对“恍惚”一直解释得不到位。事实上,老子对道的证悟是非常清晰的,他没有那种不清晰、含含糊糊的东西,他所说的“恍惚”和现代人所说的“恍惚”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对智慧本体的解释和体验不清晰的话,他就不是得道者。

  所以,在今天这段非常有限的时间里,如果我能把“恍惚”给解释清楚,就是对老子最大的贡献了。

  贰 被误解的恍惚

  在整部《道德经》中,“恍惚”是被歪曲得最严重的一个词。

  直到今天,很多人还以为老子所说的“恍惚”,就是我们今天所认为的“恍惚”,也就是不清不楚、模模糊糊的意思。实际上不是的,相差太远了。当时,老子没有其他的词可用,所以才用“恍惚”来表述,他当然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后来会发生异化。

  我先讲一讲“觉悟”。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比如,觉悟的“觉”是学字头下面一个见,可以理解为“见”;“悟”是竖心旁加一个吾,指的是“我的心”或“我的本元心”。“觉”“悟”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见到我的本元心”“见到我本来的心”,所以,觉悟就是“明心见性”。如果把“觉”理解为“得到正见”“拥有正见”和“正见”,那么觉悟也可以理解为“我的心有了正见”。总而言之,觉悟指的是一种智慧境界。觉悟一词,体现了中国文字的一种特征:字形代表了字的本意。

  “恍惚”也是这样,它们也都是表意字。某先生讲道家的时候,说道家不如佛家,因为道家还有“恍惚”等东西,佛家把这些全都给破除了。他讲得也许有道理,但我觉得“恍惚”应该是另一种含义。如果按时下人们对恍惚的理解,老子的境界就被弱化了。

  我说说更符合实修层面的理解。

  在汉字里面,所有竖心旁的字都跟心有关,也就是跟心性有关系,“恍”和“惚”也不例外。其中,“恍”是竖心旁加一个光,指的是心中有光、心光焕发。注意,心光焕发、心中有了光明,就叫“恍”。大家常说“恍然大悟”,这个“恍”也是心光焕发的意思。

  那么“惚”呢?“惚”是竖心旁加一个忽,“忽”又是勿下面一个心。后面的心可以理解为心或者念头,那么竖心旁加勿再加心,就是没有自己的心,或者心中没有念头了。心中无念的状态,就叫“惚”。这两个字的本意就是这样的。比如我们现在说:“哦,我恍惚了一下。”这个恍惚虽然不是老子的恍惚,但它也是没有念头的意思。

  老子的很多表述,写的是自己的亲身体验。他的表述跟佛经非常相似,他的境界跟佛家的某种境界也非常相似。老子证得的,是道的本体,不是细枝末节的东西,不是术。他已经超越术的层面了。如果一个人没有证得道的本体,对道的理解就难免会出错,对老子境界的判断也可能会出错。

  我们继续从修道的层面讲一讲“恍惚”。

  “恍”是心光焕发,它属于“有”,有一种观照的、明的东西;“惚”是没有念头,所以偏于“无”,也属于“空”。有和无合二为一就是中道,有无相生就是中道,所以,“恍惚”也是中道,“恍惚”就是明空双运,是在有中观察无、在无中发现有,但发现有时也不执著。换句话说,有觉悟但不执著,无为中有智慧,无执无念中有智慧,就叫“恍惚”。只有“恍”,或只有“惚”,都不对。它是心光焕发之后才有的明白境界,非常像佛教所说的“明空”,有一种光明的秘密妙用,是说不出来的,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人你说了也不知道,所以叫“密”。

  正是因为“密”,才有后代很多的误读。但老子也没办法,证量毕竟不好表述,他只能用那个时代人们能理解的文字,去勉强地表述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汉字没有现在这么多,词汇也没有现在这么丰富。老子要表达自己的境界,还要让别人能理解,实在是有些困难。而且,更重要的是,老子说完这五千言之后,就出关去了——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他并没有对《道德经》进行更多的诠释。后世解释它的人,大多是一些没有得道的人,他们只能在自己的境界中理解和解读。如果老子自己讲一遍,也许好一些,但也说不清,很多东西讲不了,所以,他不讲也是有理由的。跟佛陀不回答涅槃的问题有点相似。因为,“恍惚”的境界,怎么说都说不清,我也只能告诉大家,它是得道之后一种无执的智慧境界。但具体怎么样,你只有自己去修证了。常人所能理解的语言,是描述不了这种超越境界的。所以,到了后来,道教中出现了很多非常伟大的人物,他们也证得了这个东西,但他们不直接解释“恍惚”,他们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跟我刚才的解读有些像。

  叁 用行为告诉世界你是谁

  德必须是道的载体,得不了道,就不叫大德。所以,佛教真正的高僧大德,必须是得道者。老子所说的“孔德”,就是大德。最高明的道德、最伟大的德行,都和道合二为一,不证道、不悟道,就不是真正的大德。这是老子第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我喜欢提倡做事,有人就问我,雪漠老师,您为什么总是提倡做事呢?我告诉他,因为,你不做事,世界就不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意思是,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自己的名片,都在向世界介绍自己。世界不关心你事实上是个怎么样的人,也不关心你躲在房间里闭着眼睛幻想的那些东西,世界关心你的行为,关心世人认为的那个你。所有我们现在熟知的伟人、智者、君子、小人,都是世界对他们的解读,也都是他们的行为。他们用行为构造了自己。他们死后留给世界的,也是这个行为承载的自己。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东西。包括你的情感,也必须由你的行为、由你做的事情来传递。比如,当刘胡兰英勇就义后,所有的人都会知道她是一个能为信仰献身的人。任何人都是这样。世界认可的,永远都是这样的行为,而不是你心中所想象的那个伟大。所以,所有人都必须用行为告诉世界: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找我的时候,总是夸夸其谈地说些觉受,我一般不予理睬。为什么?因为我根本不在乎这些东西,我只在乎你做了什么。所以,老子这里讲得很好,德必须是道的载体,道必须由德来体现。德是什么?是你做的事情,是你对世界的贡献。这就是我提倡做事的第一个原因。

  张笑颜给我分享过她的一位朋友说的话:“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并不是一定要完成什么项目,也不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之所以在一起做事,其实是寻找一个聚在一起的理由。”

  我告诉大家,我来青岛讲课很麻烦,为了讲今天的这堂课,我早上很早就坐着车到这里来,路上用了三个小时,花了大概三百块的油费,过路费也花了二百多。第二天回沂山书院时,仍要花时间。每次讲课,几乎两天时间就被打成碎片了。最近每个星期都是如此。其实,我不必到这里来,因为有微吼直播,我在沂山讲也一样,大家同样可以看得到。那么我为什么要花上一天的时间,专门到青岛来讲课呢?为了跟大家相聚。讲课只是我跟大家相聚的理由。

  做事也是这样,我们做事时,不要太执著它。要明白,我们不是在解决什么问题,也不是在完成什么项目,我们是在寻找一个大家一起成长的机会和理由。

  当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必须能承载我们认可的道。而且,它必须符合当下的时代。如果不符合这个时代会怎么样?时代就不认可你。到了这个时代,如果你还像耶稣在公元1世纪时那样传播的话,你就必然被当成邪门歪道。

  大家知道耶稣当时是怎么传教的吗?他老是在说,末日降临了,天火要降临了,天父要发怒了,你们要怎么怎么样,如何如何。他的这种说法,让犹太教的拉比们非常反感。但当时有很多人追随他——其中既有富人,也有乞丐等穷人,还有一些妓女,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成群结队——跟着他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大家都在说类似的话。虽然他很伟大,但是在罗马统治者眼中,这是在扰乱社会治安。大家想想看,如果这个时代,你像他那样,在每个城市都说这样的话,然后聚集一大群人,大家都在宣传这样的话,你会怎么样?这个时代需要什么?需要老子这种无为的智慧,不折腾。

  所以,在最初的很长一段历史里,基督教一直被认为是邪教,罗马皇帝到处在屠杀基督徒,几乎血流成河了。那么,基督教后来靠什么赢得世界,后来还成为很多国家的国教?靠行为。基督徒一直在做慈善,做了大量的善行,大量地、不断地贡献社会。于是,人们就被基督徒感动了。

  大家一定要注意,基督教是一个伟大的宗教。有许多地方,值得佛道两教学习。

  首先,基督教为世界贡献了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博爱的文化;第二,它有一种普世性的思想,西方的民主思想就跟基督教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第三,基督徒中有许多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现代科学成果大多产生于基督教的土壤;第四,直到今天,全世界的基督徒仍然在用行为告诉世界:基督教是最伟大的宗教。大家都知道德兰修女,她就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因为她有行为。

  当然,佛都也有超越基督教的地方。佛教真正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超越层面。但佛教也有它致命的东西,有个思想家叫马克思·韦伯,他在一本书中说道,佛教的衰亡源于寺院的出现。他说得有道理。佛教在早期是没有寺院的,释迦牟尼派弟子到处行化,他们不停在某个地方。没有寺院,佛教就是一个整体,没有诸多的教派,也没有诸多的你争我夺、互相折腾、斗来斗去。

  民国时期,中国佛教界出现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僧人,叫太虚。他一直想要改革中国的寺院、改革整个佛教,但没有成功。为什么?因为,无数的落后势力都不想改革,他们觉得寺庙是“我的”,不愿把寺庙堂变成全民的、国家的。但太虚大师认为,所有庙堂都应该属于社会,不应该属于个人。他想进行一种基督新教那样的改革,改变寺院私有化的现状,但是,落后势力一直在反对他,到了最后,他的改革就失败了。今天,佛教已经开始衰亡了,它处于没落的状态。我专门考察过西部、西方的佛教,当地的佛教界都处于衰亡状态。

  所以,到了今天,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应该回归到文化的本源,用承载大道的、与时俱进的行为,来贡献社会,向社会展示真正的自己,这是改变没落局面唯一的方法。

  肆 大道之用

  德是道的载体,这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什么?因为,真正的德必须能够体现道。这跟有些人的看法不太一样。但中国文化最本源的追求确实是这样的。中国人所说的、真正的德行,就源于智慧的境界。中国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在追求一种智慧的境界,统治者也在追求一种智慧的治国境界,追求一种很高的个人修养。皇帝选皇后时,也要求皇后是母仪天下的,“母仪”就有一种道德的味道。这是第一。

  第二,道是一种存在,虽然难以把握、很难证到,但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就算你主观地否定它,它同样存在。它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产物,不是想象出来的。

  第三,道有四种象:相、物、精、信。“惚兮恍兮,其中有相;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就是这个意思。“相”是显现性的存在,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相”,比如,大至山河湖海,小至蛆虫蚂蚁,无不体现道的存在。“物”是本体性的存在,也就是肯定宇宙中某种客观法则的存在,而道便是这种法则的表现。它是必然存在的。“精”,西方哲学有“意志”的说法,“精”跟“意志”非常相似,其中既有情感、精神的成分,也有意识的成分,这也是道的特点。如果没有精神和情感的成分,道对人类是没有用的。“信”是一种规律,像科学一样严谨,它有规律性、程序性、有序性、全息性的特点。

  如果用手机来比喻的话,手机就像道的“物”,手机的各种品牌、样式、功能很像道的“相”,手机里面的各种程序非常像道的“精”,手机里所有的信息非常像道的“信”。老子所说的“信”,有信息的成分。因为,老子也知道宇宙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而道展示着这个信息场的全息。

  为什么春秋时代的老子会知道这一点呢?因为,当你修到一定程度,破除了执著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在一个巨大信息场中,这个“网络”通向你想通向的任何所在。这就是道的全息性。所以,修道者达成究竟时,其境界就和所有达成究竟者是一样的。它有一种全息性的特点。

  佛教的《华严经》就专门讲了这个信息场,它说,在某个地方,有一个如来,有某个佛国,如果破了佛教的名相,将如来和佛国用信息场代替的话,那么《华严经》的意思就是:宇宙是个信息场,无数的信息作用于无数的人类,每个人的细胞都承载了他的全息,同样,每个人都承载了整个宇宙的全息。这跟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非常相似。

  所以,道的四象还有另一种说法:客观存在性、表现性、精神性和全息性。

  第四,道的重要作用在于认识万物,修道者如果不认识万物、不了解社会、不了解世界、和世界格格不入,他就没有得道。一定要注意,跟社会格格不入的人没有得道。得道之后,他就是和光同尘的,他会像一滴水进入大海那样,进入他所在的任何世界。

  释迦牟尼懂得那个时代所有的规则、规律,但他又有超越性的东西,他汲取了当时九十六种外道——包括婆罗门教及所有合理的思想——的营养,所以他创立的佛教符合那个时代所有的人类,这就是普世性。但他在这之外,还赋予了佛教一种超越性,这源于他进入的那个超越的智慧境界。他的超越是池塘中长出莲花,而不是在空中修建楼阁。

  所以,我们允许一个人发表意见,我自己也喜欢发表意见,但我之所以要发表意见,是因为我必须发表意见,而不是看不惯这个世界。我发表的意见,能够改变听了这些意见后愿意改变的人。当他向往道,追求道,最后得道的时候,他就改变了。

  换句话说,道的作用在于认识世界,并且尽可能地顺应世界,慢慢地影响并教化世界,而不是战胜世界。这就是大而化之。它的教化甚至不是有意的教化,而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改变,也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就像你不用专门教鱼儿游泳,鱼儿既然在水中,不用学习游泳也自然懂得游泳。这就是自然融于世界。 (007219220403)

Tags: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