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维联文化

《老子的心事》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者天下往

时间:2022-04-18 22:30:59  作者:雪漠  来源:《老子的心事》  浏览:   评论:0  
内容摘要:  【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壹 转轮圣王般的境界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

  【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壹 转轮圣王般的境界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这一章主要是在赞美道和得道者。

  “执”是守住; “大象”是道和真理,也是做人的准则。因此,“执大象”便是守住真理和向往,守住大道之象,守住做人的准则。从修行的角度看,则是一个人达到某种境界之后,安住于那种境界。只要正确地训练,将来就会得到一种智慧,如果能安住于这种智慧,达到很高的境界,就能得道。得道之后,不要丢失得道的境界,就叫“执大象”。

  经常有人问我,书中写的某些不好的人是不是他?我的回复是:不要把我想得太复杂,我心里没有他所认为的一些东西,因为,我一直处在自己的境界之中,做当下最该做的事情,不会去在乎那些不该当下做的事情,甚至想不起它们。有时,我的孙女陈清如对着我叫了半天“爷爷”,身边的人也一次一次地提醒我,但我仍然没有回应她。为什么?因为我在自己的境界里,不在乎外界的一切,包括一切的现象和得失,也不在乎自己和别人的取舍。这是一种超越的境界,也属于“执大象”。

  对自己来说,能做到“执大象” ,就是最好的境界——当然,这不是不尊重别人,而是不去执著,不被任何现象干扰当下该做的事情。比如,应该做个好爷爷的时候,我就会做个好爷爷,好好地陪伴孙女陈清如;应该做事的时候,我就要首先做事,不会为了让可爱的孙女开心,就放下一切去陪她玩。在这一点上,我永远不是一个浪漫的人,但我也有我的浪漫。我的浪漫是什么呢?是用全部生命去做只有我能做的事情。不过,这种浪漫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的,只有同样拥有那种热情、那份梦想的人,才能体会这种取舍之间的浪漫。

  “执大象,天下往”,当一个人能守住大道、守住真理、守住大道之象时,天下人就会帮助他。“往”是帮助、归附的意思。当然,归附的对象,必然不是一般人,而是君主、王侯等掌握权势的人。现在,我们大多理解为帮助。因此, “执大象,天下往”相当于“得道者多助”。得到真理、守住真理、一切行为都合乎真理的人,全天下都会帮助他。相反,远离真理的人,天下人都会背弃他,不会帮助他,就连亲人也会背叛他。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按孟子的说法,得道者必然战胜失道者,因为前者得到了全天下的支持,而后者连亲人的支持也得不到。

  这种说法虽然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世界上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朋友送了我一本书,叫《仁者无敌:林肯的政治天才》,那本书的主人公是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他的人生经历就证明了孟子的“得道者多助”——林肯出身于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他之所以能成为州议员,然后一步一步成为美国总统,就是因为他的和平思想。如果忽略林肯对待印第安人的态度,他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甚至称得上君子和圣人,因为他身上有一种道气、大象,永远都能宽容别人。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他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比首任总统华盛顿更加伟大。当然,因为《宅地法》而遭到屠杀的印第安人,对他肯定有另一种评价。不过,有哪个政治家手上没有异族人的鲜血呢?政治就是残酷的,面对一个民族时的伟大,也许就是面对另一个民族时的残忍,要想洗净这种残忍,就要超越民族主义,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所以,我们尊重为美国做出杰出贡献的林肯,但我们不得不说,他并不是佛家所认为的仁者、圣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拿枪上战场的医疗兵戴斯蒙德·道斯,或许才是真正的圣人,因为,他虽然尊重那些用杀人来捍卫国家的人,自己却选择用爱来拯救,他不但救了很多战友,也救了跟美国人打仗的日本人。关于他的故事,你可以去看电影《血战钢锯岭》,那真是一部让人热泪盈眶的好电影。

  “往而无害,安平太”,很多人都会归附大道,而且不会互相侵害,大道也不会侵害归附它的人,这时就会“安平太”。其中,“安”指的是平安、健康、圆满、保全; “平”指的是平安;“太”相当于“三阳开泰”的“泰”,是吉祥的意思。因此, “安平太”就是一派平安、吉祥、和谐的景象。假如把大道换成君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下人都归附有道明君,四海之内一派平安、吉祥、和谐之象。这有点像佛经中所说的“转轮圣王”。

  在过去的印度,很多国王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转轮圣王,即使自己做不了转轮圣王,也会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儿子能做转轮圣王。因为转轮圣王是印度传说中的世界之王,非常吉祥,任何人见到他,都会想要归附他,为他效力。有人曾经预言,佛陀假如不出家,就一定能成为转轮圣王,这个预言让佛陀的父亲净饭王非常振奋,但佛陀后来并没有成为转轮圣王,而是选择了出家,成为一位大圣人,创立了光照千古的佛教——这位打碎父亲梦想的儿子,给人类带来了希望之光,你觉得他到底是孝还是不孝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佛陀这样选择的,但每个人都不会否定佛陀对世界的贡献,而且,所有人都必然认可一个事实:佛陀后来的贡献,是转轮圣王也做不到的。

  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转轮圣王之类的人物,即使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也不是靠人格的力量,而是靠武力和征服。在老子的话语体系中,他也是典型的“胜人者有力”,没有达到“自胜者强”的层次,而且他四十多岁就去世了,没有将“有力”维持多久。印度历史上好像也没有出现这样的君主。所以,转轮圣王更像是传说中的统治者,是统治者的一个梦,有点像佛教修行者对佛陀的向往。区别是,希望自己能成为转轮圣王的人,最终都成不了转轮圣王;希望自己成为佛陀的人,最终却有可能成为佛陀。为什么呢?因为,想要成为转轮圣王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君临天下,这是一种巨大的贪欲,也是杀戮和征服的源头,这种人很难拥有转轮圣王那样的人格魅力。而拥有那种人格魅力的人,往往不会选择君临天下,而会选择出家修行,或者像庄子那样道遥自在地活着。所以,转轮圣王的梦想,更像是一个悖论。或许,这正是世上没有出现转轮圣王的原因。

  我打个比方,老子懂得那么多帝王之术,为什么他自己不当皇帝?假如他做帝王的话,会不会成为转轮圣王?这个假设看起来有可能成立,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老子是一个智者、得道者,在他的境界中,用生命去统治一个国家——不管这个国家有多大,他的权力将会有多大——是没有意义的。他更愿意做一个图书馆馆长,看看书,听听风,回答一些人的问题,解答一些人的疑惑,告诉一些人什么是道、如何修道、如何得道,他跟庄子一样,也不愿做一尊被供奉在殿堂上的木雕,更愿意自由自在地活着。而且,得道者的心是和谐的,没有任何冲突,他不会在乎那些小术——老子之所以在《道德经》中谈了那么多术,是因为世人需要术,传播真理也需要术,对他自己来说,术没有意义,因为他的心是圆满的,什么也不缺。

  当然,中国的历代统治者中,虽然没有人达到“执大象”的层次,但也不乏宽厚之人,比如赵匡胤。赵匡胤的宽厚,首先在于他不对柴家赶尽杀绝,然后体现于他的尽量保全功臣。中国历史上充满了赶尽杀绝的故事,也有太多的皇帝习惯于杀掉功臣,偶尔出现一个不赶尽杀绝功臣的皇帝,我们就觉得非常感动,这难免让人觉得有些悲哀。你想想看,人家出生入死地跟着你打天下,帮着你把政权建立起来,结果怎么样?你不赏赐也就罢了,还把人家给杀掉,这合理不合理?如果你不杀他,只是把他的权力给剥夺了,逼着他告老还乡,就已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人家也会觉得你很难得,这是不是很荒谬?太荒谬了。这种被扭曲的价值观,说明忘恩负义已经成了常态,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我们回忆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就会明白老子说这番话时的心情。当时,天下一片大乱,目光所及,一片血光,到处都一塌糊涂,到处都是人间地狱。不但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伤害,大臣与大臣、君主与大臣、君主与君主之间互相伤害,老百姓也在互相伤害,所有人都在互相伤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子非常希望能出现一个执大道的人,让天下人都心甘情愿地归附于他,那么这种互相残杀的局面就会消失,中国就会出现“安平太”的景象,老百姓就能活得和谐安乐。

  后来,确实有一些君主从这番话中得到了启发,比如齐桓公。在周天子统治天下的时代,中国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其中以“公”的等级最高,被周天子册封为“公”者,会有自己的封国。后来,天子改称“帝”,爵位中就出现了“王”, “王”的等级比“侯”更高,也有自己的封国。齐桓公与哥哥公子纠争位时,管仲为了让当时的老板公子纠即位,曾经想一箭射死齐桓公,但齐桓公即位之后,不仅没有找管仲报那一箭之仇,还听从鲍叔牙的劝告,将管仲任命为相,非常信任和重用管仲。这种胸怀让管仲极为感动,后来管仲才会殚精竭虑地辅佐齐桓公,帮助他九合诸侯、成就霸业。这就是“得道者多助”的典型例子。

  汉代文学家刘向编过一本叫《说苑》的书,书中记载了一个关于秦穆公的故事:“秦穆公亡马,岐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乃饮之酒。其后穆公伐晋,三百人者闻穆公为晋所围,椎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穆公获晋侯以归。”意思是,秦穆公在宫外丢了一匹马,这匹马被岐山下的三百多个老百姓给杀掉分吃了。官吏查出此事,想要将那三百多个老百姓判刑,却被秦穆公阻止了,因为秦穆公觉得有德行的人不该为了牲畜伤害别人。因为秦穆公听说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又送了一些酒给那些分吃马肉的老百姓。三年后,秦穆公攻打晋国,反被晋国大军围困,那三百多个老百姓听说之后就拿上武器,为秦穆公拼死作战,报答秦穆公当初请他们吃肉喝酒的恩德。最后,秦穆公打了胜仗,俘虏了晋侯回到秦国。这也是宽厚待人得到善报的例子。

  贰 平淡无味,却天下归心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乐与饵,过客止” , “乐”是妙音,好听的音乐; “饵”是美食,诱人的食物。小鱼总是被鱼饵吸引,因为鱼饵是小鱼无法抗拒的美食,小鱼就算知道吃了就会没命,也抵不过它的诱惑。

  我在长篇小说《无死的金刚心》中讲过一个故事:有个修道者修得很好,有宿命通,他知道自己有一世是一条有神通的鱼,也知道那一世是如何结束的——当渔夫将鱼饵投到它的面前时,它明知自己一旦吞掉鱼饵就会送命,变成饭桌上的一道菜,却还是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最后果然送了命。最近几天,我们很多人也是这样,大家都说“今天晚上绝对不吃饭”,可一旦别人做了饭,把美味的饭菜端到我们面前,我们就会觉得饭真香,还是吃饭比较好。这时,谁都忘了自己说过“绝对不吃饭”。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他平时上班很忙,但非常向往佛家的闭关,有一次听说佛家有八关斋戒,可以在家里守持,就找了仪轨,打算周末在家守八关斋戒。我问他,八关斋戒不能闲聊,你又有老婆又有孩子,能做到不闲聊吗?他信誓旦旦地说可以。几天后,他又联系我,我问他八关斋戒的情况如何,他很不好意思地告诉我,虽然他跟家里人说好了,除非必须征求他的意见,否则不要逗他说话,家里人也答应了,但答应是一回事,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不但他的家里人没有履行承诺,他自己也忘了不能闲聊。聊天的当时,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破戒,第二天晚上临睡前,他才发现自己在八关斋戒时跟平时没什么两样,只是吃得比平时少了一点而已。我们都容易犯这个毛病,总是给自己找借口,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我现在是如何如何,似乎有着天大的理由犯错,但真是这样吗?不是的。有些错误,我们完全可以避免,只要自己的心坚定一点,头脑清醒一点,想清楚为什么做这件事、为谁而做,很多做法自然就会不一样。这就是用智慧指导人生。如果你的“知道”不能指导你的行为,不能成为你人生的坐标, “知道”再多也没有意义。

  不过,遇到美食就想吃,这是人的天性,交流也是人的天性,没几个人能拒绝这种近乎本能的欲望。谁都知道怎么回事,谁都知道心应该强大一些,但谁都忍不住。面对金钱时也是这样,谁都知道钱够花就好,太多也没用,但谁都希望钱越多越好,只要有赚钱的机会,大家都会抢着去赚钱,很少有人能在财富面前后退一步。面对房子时同样如此,那些贪官难道不知道房子太多很麻烦吗?当然知道,但他还是要炒房,还是要给自己找麻烦,还是要为了这些留不住的东西触犯法律、超越底线,最后家破人亡身败名裂。还有婚外情,谁都知道婚外情不好,会让家庭破裂,会伤害自己的孩子,但很多人仍然会搞婚外情。最明显的,就是那些搞婚外情的明星,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是公众人物,婚外情容易招来舆论攻击,让他们身败名裂吗?当然知道,但他们还是忍不住。还有现在流行的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毒品、赌博、整容等等,谁都知道它们的危险和危害,但很多人还是忍不住。毒品和赌博不知道毁了多少人、多少家庭,但很多人对它们还是没有“免疫”。为什么?因为欲望。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大道没有味道,不像美食和音乐,讲道理、传播真理的人也不像艺术家和讲故事的人,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都没什么吸引力,至少不会诱惑他们。

  世界那么大,有那么多人,看到公益讲座的公告之后,有多少人会来听?没几个人。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有些人即使来了,也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想来听课,如果孩子不想来,他们也不会来的。对他们来说,在这里坐上一整天,他们受不了的。他们向往的,是灯红酒绿的世界,是缤纷多彩的生活,而不是千篇一律、少欲知足的生活。当然,有些人即使不是为了孩子,也会来听讲,而且会听得很认真,但是,相对于全世界那么多人来说,这样的人太少了。相对于心灵苦闷需要解脱的人,这样的人也太少了。很多人虽然痛苦空虚,却不愿洗净铅华、踏实求道,他们更愿意发泄,因为发泄更加轻松。他们借助发泄度过情绪危机,一次又一次地回避,但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危机始终都在。有些人甚至在一次又一次地回避之后,走向了更深的深渊。在这个五光十色的时代,没多少人会走向简单纯粹的大道。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道的载体,并不像美色、美声、美味、金钱、权力和爱情那么吸引人, “执大道”的人在很多人眼里,也可能是很无趣的。因为他不喜欢玩,不贪恋享受,不愿像很多人那样挥霍生命、做一些欲望化的事情。他跟很多人一样,也跟很多人不一样。他的和光同尘,是一种不贪恋的和光同尘。在这种和光同尘的背后,是深切的理解,是心酸的温柔,也是深入骨髓的悲哀和无奈。

  “视之不足见”,你看不见道,也找不到道,任何人都不可能抓住道,然后展示给别人看,告诉别人这就是鼎鼎有名的道。真理也是这样,因为大道就是真理,真正的真理就是大道。它包含了一种规律,但更多的是一种境界。你只能在寻找真理的途中不断地接近这种境界,在无数次碰得头破血流、将在乎的东西一样一样放下之后,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那是波涛汹涌后的风平浪静,是烟火升空后的万簇俱寂,是掌声与喝彩消失之处,是绚烂的夕阳隐没的地方。那里没有灿烂的颜色,没有激情的水声,只有平淡无味的、空气一样的静。它“听之不足闻” ,你听不见它,它不会用声音向你展现自己的存在,但声音中有它。

  “用之不足既”,用之不竭,没有穷尽,“既”有很多种解释,不只是穷尽,你也可以理解为触摸、触碰。那么,“用之不足既”就是,你可以运用大道的智慧,但你碰不到它,它是无法触及的。

  得道者就像大道一样,非常朴实,没有取悦别人的美色、美音和妙触等等,但他的言行举止之间,无不透露着大道的智慧,平淡无味,却令人震撼。因此,你一旦得道,一旦成为道的出口,天下人就会归附于你。

  叁 用道的智慧建立家庭文化

  禅宗三祖僧璨有一首《信心铭》,头两句是“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意思是,大道很简单,修道也很简单,人们之所以觉得修道很难,主要是因为妙用没有定法,应时而变,再者,人们的选择太多,总是挑挑拣拣,定不下心。所以,选择过多的人,修道是很难成功的。如果你没有其他选择,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修道就太简单了。

  2009年之后,我才开始写文化类的书,至今已经七八年了。在这七八年里,我写了好几个系列的作品,仅“光明大手印”系列,就有十本书,此外我还有很多很多的作品,已经出版的和等待出版的作品,加起来已经五六十本了。但是,很少有人从2009年一直陪伴我至今,更别提一直跟着我做事了。这七八年来,我接触过太多的人,但其中的绝大部分是过客。他们曾经想要选择和我一起做事,也曾经付出过一些时间和心思,但是,能坚持到最后,始终如一地追求者,很少。各种各样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离去了,留下来跟我一起做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扎扎实实、非常质朴,不注重花里胡哨的东西。所以,我这些年的经历刚好印证了老子的这句话:“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无论是真正的求道、修道之人,还是真正的大道,都是这样。它们不可能是花里胡哨的、贴着各种标签的存在。

  大道是一种平常心,是一种质朴无华的生活方式。

  今天,有个朋友跟我谈了他的烦恼——他想建立很好的家庭文化,也为此想过很多方法,比如把考勤表贴在墙上,要求孩子每天都要打考勤,还制定了很多奖惩制度,但最后还是没有成功。所谓的没有成功,就是没有改变孩子原有的生活方式,家里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氛围。一切都像是一种暂时的要求,大家都在造作地遵循一种规则,不知不觉之间,这种规则就被大家遗忘,谁都不愿再去执行了。他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家庭文化是淡然无味的,不是强化训练。我的意思是,它不是考核制度,不是一种脱离生活的标签和存在,而是生活本身。或者说,它是一种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很难概括和归纳,但大家都不知不觉地这样活着、这样思考、这样选择。所以,虽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奖惩制度,让孩子们学会选择、养成习惯,但那仅仅是手段而已,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养成一种习惯,将这种习惯变成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存在本身来营造家庭氛围,用这种氛围来熏染和影响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这种生活,不需要你用奖惩制度去刺激他。这就是道的妙用,因为没有固定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是非与对错,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很难。但是,当你修到最后,真正地改变了自己时,智慧自然就会生起妙用。比如,你遇到可怜的人自然会生起悲悯心,自然会去帮助他们,不需要思维、判断和规劝。

  陈亦新曾告诉我一件事:有个孩子对他的妈妈说,你想让我看这本书,就要给我十块钱,否则我就不看。你觉得,家长应该满足孩子,还是不应该满足孩子?或者说,奖罚制度如果出现这种效果,还应该继续这种制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家长不能让孩子养成这种习惯,更不应该认可这种态度,还要告诉孩子,你不是为我看书,是为你自己看书,不要用看书来要挟我。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享受,它不是一种工具,也不是一种手段。告诉大家,我最好的享受就是读书,所以,就算得不到任何东西,我也愿意一直读书。我多么希望能什么都不做,一心一意地看书啊。可惜,对我来说,这太奢侈了,我花不起这个时间成本。当然,对于不喜欢看书的人来说,看书就不是享受,而是任务了。所以,将读书变成孩子的生活方式,这需要一种正确的引导。

  如果奖励制度不能让他从潜意识中认可读书,反而让他有了另一种功利心,就要换一种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引导他。不过,适当的奖励还是很好的,只是不一定要用金钱的形式,跟孩子分享读书心得,陪孩子一起读书等等,都是对孩子的奖励。至于具体怎么做,你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摸索,慢慢地寻找适合他的方式,慢慢地帮助他建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体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要爱上读书,不要光读一些工具性的书,要读一些有正能量的、非功利的书,最好是承载了真理的书,比如《道德经》《庄子》等等。

  另外,还要找到孩子不爱读书、抗拒读书的原因,只要孩子不抗拒读书,读书就不会变成他“赚钱”的方式,也不会变成他要挟的条件。比如,你要反思一下,看看自己过去买给他的书,是不是适合他这个年纪?是不是符合他的喜好和口味?你不能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去读《尤利西斯》,否则,你就会摧毁他的阅读兴趣,也是在逼着他要挟你。所以,我们不要片面地裁判和分析孩子,有时,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三十岁之前,我也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过托尔斯泰,我那时读托尔斯泰,更像是蜻蜓点水,品不出其中的滋味。三十岁之后,我有了一定的积淀,心变得沉稳了,也有了对生命的感悟,再也不是初那个追求新鲜和快感的孩子了,这时,我才读得进托尔斯泰,还越读越有味道。而且,就算一个人已经三十多岁了,如果他夜夜笙歌,混迹于名利场,你叫他看托尔斯泰的作品,他也肯定读不进去,翻开第一页,读上几行字,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打呵欠。他也知道托翁是世界级大文豪,托翁的作品肯定很好,但他就是读不进去,一读就会瞌睡。这就是心境的影响。所以,处在什么样的人生阶段,你就要看什么样的书——不过,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书,它都必须充满正能量,不能充满负能量,也不能怂恿你去满足贪欲、不能将贪婪和罪恶合理化,否则,你就没有必要读它。只是,正确地判断同样需要智慧,而智慧是需要实践,需要一点点去验证的。所以,你需要多一点耐心,更需要守住自己的向往。向往就是你前进的方向。

  一些朋友告诉我,俄罗斯文学已经很少有人读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惊讶,但还是感到非常遗憾。世界就是这样。世界在向一个我们并不随喜的方向发展,但走向这个方向的人,却不一定明白自己对人类的影响——他们以为自己只代表了自己,只选择了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可他们不明白,自己是发展潮流中的一分子,无数个他们,就构成了这样的潮流。同样,对自己没有要求的个体虽然仅仅是个体,但不求升华的群体和文化,也正是由这些个体构成的。他们看起来也许很善良,也许无害,但是,当他们变成一个群体、一种趋势的时候,却会让世界走向一个令人担忧的方向。

  比如,在你常去的网站和书店里,你也许能看到很多看书甚至看好书的人,在你经常来往的圈子里,你也会认识很多喜欢看好书的人,你会以为这个世界是充满希望的——当然,我不是说这个世界令人绝望,而是说,这个世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需要我们做出任何努力,就自然会向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相反,我们必须付出努力,而且,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付出努力,而是无数个群体不断地付出努力。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让人泄气的现象,一次又一次地感叹世界上有太多混混,甚至,我们很多人在某些生命瞬间,也会不知不觉地扮演混混的角色,但我们还是要努力。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那个结果,而是一个方向。我们在做该做的事情。仅此而已。

  有一次,我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要去很久。朋友建议我多带几本书,也有人建议我带上电子书阅读器。这个建议提醒了我一个事实:电子书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正在代替纸质书,甚至会让纸质书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想到这一点,我有点黯然,但我明白这是一种趋势。只是,在明白的同时,我还是会用自己的行为支持纸质书,并且呼吁大家支持纸质书——不管我的努力能不能影响这种趋势。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不一定能实现某个目的,但不代表我们不能为之努力。努力就是目的,做就是目的,人其实不需要更多的目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世界上充满了混混,充满了混日子的人,但我们还是提倡不做混混,同时自己不要做混混。换句话说,混混不读托尔斯泰,不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我们对此没有任何办法,也不用去想什么办法,我们只管提倡阅读,只管在阅读中升华自己,世界自然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哪怕这个答案不能完全达到我们的期待。

  其实,从老子、孔夫子的时代开始,世界就是这样了。无论在什么时代,人类中的混混都绝对多于非混混,而且多了不止一两倍,而是无数倍。在孔子生活的年代,甚至有很多国君都是混混,否则,他们就会把孔子当成圣者一样供养,而不会让他像丧家之犬一样活着。但历史告诉我们,他们没有这么做。相反,孔子到哪里都不吃香,到哪里都得不到话语权。因此,他不得不周游列国。家一定要明白,孔子和少正卯同时讲课的时候,很多人选择了少正卯,抛弃了孔子,包括孔子的很多老弟子,只有颜回等人始终如一,没有被少正卯所吸引。我跟朋友们谈到此事时,曾经开过玩笑说,连孔夫子都吸引不了他们,说明那个时代的混混很多。不过,这虽然是玩笑话,却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一定要明白,世界本来就是这样。以后也会这样。因为,人是一种动物,动物的天性就是满足欲望。换句话说,喜欢偷懒、睡懒觉,喜欢吃好的穿好的,喜欢美色美声,这些都是人类的天性,并不是不能理解的,但人类还是应该有一种高于动物性的追求,有一种对抗天性中的动物性的行为,我称之为“战胜自己”。

  明白这一点,理解这一点,你才有可能建立一种好的家庭文化,否则,你的孩子不会听你的话,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熏陶。比如,你要让他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让他觉得读书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任务或外来的要求。具体地说,就是提供一些适合他读的好书,培养他的阅读兴趣,让他养成阅读的习惯。

  平常心是道,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要太刻意。要明白,最好的东西、最好的做法,永远都是让人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但也用不完的,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子还有另一种说法是,道治的国家,君主从不刻意地教育和规范百姓,但百姓自然能升华,还会觉得自己本来就是这样,因为,某种规范已经成了他们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管理家庭也是这样,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我也是这样教育和培养自己的。

  如果你也这样培养自己的孩子,让他有一天将做事变成生活常态,让某种家庭文化变成生活常态,他就自然会这样活着,不需要你奖励和激励,也不需要你强迫或要求。当然,你也要这样培养自己。如果你自己不愿这么活,却要求孩子这么活,训练孩子这么活,你就肯定不会成功,因为他不会愿意的。他会觉得你言行不一,心里会滋生出无数的疑问和不满。他也许会告诉你,也许不会告诉你,但他心里肯定有这样的潜台词:既然这样很好,为什么你自己不这么活?为什么你说的话,跟你的行为有那么大的区别?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责怪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却很少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之间的差距。每当我们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时候,孩子就会盯着我们,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同样道理,当你要求自己的同事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到底是规范的遵循者,还是规则的破坏者。如果你将自己制定的规范遵守得很好,你的同事就有可能心服口服地按你的要求去做,相反,如果你要求别人这样,自己却不是这么做的,甚至说一套做一套,就没有人会认同你——或许仍然有人会照你说的去做,但他们遵循的也许不是你的话,而是规则本身,对他们来说,你只是规则的出口而已。当然,只要能达到维护规则的目的,这样也行。但是,假如你一方面提出规则,一方面破坏规则,规则又怎么能得到维护呢?所以,要求孩子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自己,像自己所说的那样活着——哪怕暂时做不到,也要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并且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向往和努力。否则,你的孩子也会变得像你一样言行不一,甚至阳奉阴违——在你面前规矩本分、知足常乐,在你背后则贪图美食、美音、美色,并且不以言行不一为耻。

  时刻都要记住,我们是孩子的镜子,家庭文化的本质,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肆 一种简单的静心训练

  下面,我们专门讲一下训练自己入道的方法。

  它看起来很像单纯的想象力训练,但目的并不仅仅是训练想象力,作用也不仅限于此。如果你坚持这种训练,并且方法正确,就可以慢慢地消除欲望、消除杂念,进入道的境界。什么是道的境界?就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用之不既。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如果你偏重于动态训练,开发的就是想象力;如果你侧重于静态训练,开发的就是道的智慧。

  不过,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一般都会侧重于动态训练,因为大部分人一开始都入不了静。大人也罢,孩子也罢,如果一开始训练时入不了静,就要从动态训练入手,通过动作——比如太极拳——和动态的观想等方式,渐渐让心定下来。能入静了,再侧重于静态训练,慢慢地诱导他入道。

  现在,打太极拳的人很多,但很多人只懂得太极拳的形式,不明白太极拳真正的含义。实际上,最早的时候,太极拳是一种导引术,它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养生。修道者因为杂念太多,入不了定,过来人就开发了太极拳,借助动作引导修道者,让他们渐渐地静心。说得再具体一些就是,过去的道人开发了太极拳的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会引导人气机的运作,修道者通过关注动作,就会慢慢地梳理好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变得气定神闲,这时,就有可能入道。有些不懂导引术的人,也会借助站桩来静心。站桩的动作不同于一般的站立,它是一种特殊的站立姿势。你用这种姿势站立的时候,手脚会很容易变得酸痛,但久而久之,你又会感受到一种奇异的“舒服”。不管难受也罢,舒服也罢,你都关注它,关注身体一切的觉受,包括气的流动。这时,你的注意力会慢慢地变得集中,你的专注力会越来越强,心也会越来越静。静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入定。不过,这不是佛家所说的深层禅定。至于其中的区别,我在这里不细说,你可以去看《空空之外》等书。总之,你关注身体的觉受,关注气机的运作,借助这种关注达到收摄心神的目的,慢慢地就会达到静心的目的。后来,有人在最早的太极拳中加入了技击的内容,于是,太极拳就不是纯粹的导引术了。但真正的太极拳,始终是以静制动的,是一种修道的方法,既不是一种以击败对手为目的的武功,也不是一种表演。但是,现在的太极拳已经变成表演了,很多人只在乎动作的优美,在乎举手投足间的韵律感,心根本静不下来。这样打太极拳,就起不到太极拳的作用了,也不是真的在打太极拳。我见过一些真正的太极高手,他们的动作不一定好看,但状态非常好,是真正的“周身处处皆太极,一静一动俱浑然”。即使自己没有进入这种境界,只要细心观察,你也一定能感受到其中的区别。

  我们今天教给大家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观想莲花日月轮。而且,你把它观想在不同的位置,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如果你想开发想象力,就把莲花日月轮观想在印堂的位置,我们称之为顶轮;如果你想身体好,就把它观想在肚脐的位置,我们称之为脐轮——准确地说,是印堂内部、肚脐内部,而不是皮肤表层。注意,这跟中国道家的训练不一样,道家一般会把气聚在肚脐往下一寸三分处,我们称之为下丹田,关于具体方法,你可以去看《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一辑》。

  我们的训练以肚脐为主,目的是希望大家的身体能健康一点。肚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人在母胎之中的时候,就是通过肚脐汲取营养的,这儿的神经非常丰富。当你经常关注这个部位的时候,你的生命之气和生命能量就会在这个地方集聚,慢慢地,你的健康情况就会改善。当然,这也是一种修道的方式,当你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静心,能够入定的时候,你也会进入道的境界。

  伍 静极而生动

  在这一章中,老子既讲了“执大象”的功能,也讲了一种境界和心态,比如“淡乎其无味”。当然,关于这种表述的解释还有很多。

  《道德经》中有很多这种类型的表述,比如“大辩若讷”最会辩论的人,往往结结巴巴有点口吃; “大智若愚”,最有智慧的人看起来总是傻傻的; “大巧若拙”,最巧妙的人往往喜欢下笨功夫。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自纪》中也说过“大羹必有淡味”,意思是,最好的汤喝起来味道淡淡的,但回味悠长,所以,大家都喜欢的麻辣烫,在他看来定然不是最好的汤——开个玩笑,不过也未尝没有道理。你想想看,如果在汤里加上很多辣子、花椒、胡椒面,汤的味道怎么样?可能很香,但定然不是那种层次分明的清香。只有那种味道很淡的汤,你才能尝出食材本有的味道,比如萝卜白菜的清甜。所以,真正的美食家,不一定会追求刺激感和重口味,他可能更喜欢在淡中品味食材的百味,正如得道者在极致的静中品味世事百态。

  同样道理,街头那些喧器的舞曲也不是最好的音乐,最好的音乐是古琴曲那样的声音,淡淡的,若有若无,似断似连,声音不大,可以入心。所以,过去的修道者喜欢弹奏古琴,借古琴的声音来入道。你可以观察一下古琴的声音,它非常清幽,不事喧器,平淡而意蕴深长。它的变化也不多,不会非常曲折,不同于古筝版的《十面埋伏》。它一般是《高山流水》,清雅古绝,极个别的才会像《广陵散》那样,突然蹦出一两声杀伐之音。总之,古琴曲的最高境界,就类似于道的境界, “淡乎其无味”,就像流水一样。

  不过,味道也好,声音也好,说到底都是在比喻一种心态。无论什么样的心态,都不如静到极致时的那份淡然——淡而无味,既没有起伏不定的心绪,也没有控制不了的欲望。这时,天地跟你一起沉寂,你不追求静而自然人静,不追求动而生起妙用。按照前面所说的方法进行训练,到了后来就会进入这种状态。无论孩子还是大人,能进入这种状态都很好。尤其是孩子。因为孩子往往过于活跃,静不下来,通过动态的想象力训练,他才能慢慢进入静的状态。当他进入静态,安住于静态,慢慢品味那份宁静时,他的心就会越来越静,产生一种同龄人没有的定力和智慧。我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当然,有些孩子本来就没什么杂念,心干净到极致,很容易静下来。

  老子说“复归于婴儿” ,指的就是这种干净到极致、静到极致的状态, “恍兮惚兮”比喻的也是这种状态。但这种状态不是完完全全的静,当你进入这种状态时,你的身体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道家称之为真气发动。这就是“静极而生动”。就是说,无论你关注的是肚脐,还是肚脐往下一寸三分处,只要关注到一定程度,你的心就会静到极致,而且,你关注的位置会产生热量,你会觉得身体暖暖的,很快乐。这种训练跟密乘的拙火很相似,都是调动生命本有的能量,道家称之为真气。一旦出现这种状态,你就试着安住于它,不要着急,静静地,慢慢地,让自己保持住这种状态。因为,杂念死掉时,心会非常静,静到一定程度,就会跟大道达成共振,接近大道,进入大道的境界。《丹阳修真语录》中说“心死则神活”,就是这个意思。“神”是元神,它是人类最本真的智慧。换句话说,杂念一旦消失,生命中最本真的智慧就会活起来。道家还有“一阳发动” “真气发动”的说法,指的也是这种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进入静态的时候,还要提起警觉,不是昏沉,更不能睡着。想象色彩是保持警觉的方法之一。如果你能想象出特定的色彩,你的大脑就是清醒的,不可能昏沉,更不可能睡着。因为,睡眠的时候,大脑中主宰色彩的部分也进人了休眠的状态,所以梦境一般是黑白的,没有颜色。我们的想象力训练中经常有火焰,也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就是为了激活你的大脑,让你的大脑皮层变得活跃,甚至激发一些处于休眠状态的潜能。

  如果又出现杂念,也不要紧,继续进行动态训练,训练到一定程度,杂念又会渐渐消失,你的心又会平静下来。你就慢慢地延长它,不要用任何事情去打扰它,尽量不要从这种状态里出来,将安住的时间慢慢延长。久而久之,你对心的控制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你调心的技术也会越来越熟练。所以,面对道家的训练也好,面对密乘的训练也好,都不要觉得它多么神奇,或者没什么神奇。因为,神奇也罢,不神奇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调心,而且能通过调心改变你的生命状态。

  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变了,心变得很淡然,没什么欲望,一直安住在那种极致的静中,虽然在接触世界,但外界的一切都影响不了你的心,包括你听到的声音、你看到的景象等等,这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且,你虽然触摸不到大道,却拥有大道的智慧,这种智慧你永远也用不完。释迦牟尼说,大家都说他讲了四十九年法,却不知道他连一个字也没说过。这就是智慧,心中没有智慧的名相,也没有法的名相,众生需要听什么,他就说什么,说完便放下,心中毫不牵挂。

  当然,有的女孩子不一定喜欢这样的人,她觉得这样太冷酷无情了。她也喜欢智者,但智者必须牵挂她,而且只能牵挂她一个人,不能牵挂别人。如果智者牵挂别人,她就觉得智者不是智者,怎么还有牵挂;如果智者毫无牵挂,连她也不牵挂,她也会觉得智者不好,太冷漠。所以, “情”直接障碍了女性对智慧的理解和追求。女性修道最大的障碍,就是情关。

  无论在哪个国家的历史上,女性成就者的数量都非常少。为什么?因为女人天生就在乎情感,对情感的追求是女人的一种非常明显的天性。因此,情执是女性修道者最重要的一个关口,过得了这一关,她才有可能成道,否则就成不了道。这也是“全真七子”中的孙不二一定要离开家乡,远离老公,自己独自一人去修道的原因。能做到孙不二这一步的女性太少了,即使一些女性修行者已经修得很好了,她们也有可能过不了情关。所以, “情”让女性成为一种令人敬畏的存在,也让很多女性活得非常痛苦。

  在“情”这方面,男性比女性要好一些,执著没有那么重,男性更在乎自己的事业,有一种没心没肺的味道。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男性的格局更大。当他们追求一种更大的格局,比如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时,就会放下一些东西,包括感情。任何领域都是这样,不仅仅是修道者的领域。所以,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并没有对错,只有选择,绝对意义上的完美是不存在的。

  不过,虽然情是女性最大的修道障碍,但女性最伟大的也是情,尤其是女人天性中的母性。母性是一种非常接近信仰的情感,它是无我奉献的。母亲为了保护孩子,往往会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所以,如果女性能把众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而且毫不造作,她就会无条件地为众生牺牲自己,就像德兰修女那样,拥有一种巨大的慈悲。换句话说,虽然女性的天性中有一种障碍修行的因素,但只要处理得好,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在《道德经》中,老子多次提到“雌” “母” “婴儿” ,或许有着一种特殊的用意。

  陆 另类『成功学』

  我们简单总结一下这一章的内容。

  在这一章里,老子既像在赞美道本身,也像在赞美得道者,同时也描述了得道之后的一种状态和大用。所谓的大用就是,只要守住道的境界,天下就会归附你——老子太有意思了,他明明得道了,不在乎那些世俗的东西了,却仍然在提倡这些东西。这说明他没有看破。当然,他的没有看破不是自己还要去争,还想得到这些东西,而是教导他的学生如何得到这些东西。他的学生是谁?是帝王,当然也有很多其他的人。那么,他为什么要教学生这些小术?因为他希望人们做好人,希望帝王做个好帝王,希望天下能在好人、好帝王的治理下,变得更加美好。他没有看破的是这些东西。所以,他的没有看破,或许也是他的伟大之处。

  释迦牟尼跟老子不一样, 《金刚经》中完全没有《道德经》中的那类内容,也是因为这一点, 《金刚经》的影响范围没有《道德经》那么广,但《金刚经》一定比《道德经》更加究竞。为什么?因为,你看完《金刚经》,很多东西就放下了,但看完《道德经》,很多东西你却不一定能放下,还会记住书中的一些小术,准备在日后的做人处事中实践,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命运。

  很难说《金刚经》更好还是《道德经》更好,因为,看破固然没有烦恼和迷惑,因为没有执著了,但也容易走进另一个误区,就是不想做事——既然一切都会过去,众生的情绪和痛苦也会过去,还有什么好做的?很多人这样一想,就没有了进取和精进做事的动力。读《道德经》的人不容易陷人这个误区,因为,老子虽然是个伟大的智者,但他还是会教我们如何在红尘中做事。比如,在这一章中,他告诉我们要“执大象”,只要“执大象”,就会“天下往”,而且“往而不害,安平太”。就是说,你只要守住道的境界,天下就会归附你,并且会出现一派和谐之象,任何存在之间都不会互相伤害。

  释迦牟尼不跟你说这些,他会教你放下。释迦族遭到灭顶之灾后,想选一个新国王,他们找到释迦牟尼,希望释迦牟尼能告诉他们该选谁,但释迦牟尼不予回答。为什么?因为他超越红尘了,已经不管这些事情了。如果他是老子,那么他不但会管,还会告诉释迦族的新一代帝王该如何治理国家。所以,老子和释迦牟尼不一样,老子是一个很有人情味、很接地气的智者。他并不否定众生的追求,哪怕那种追求带着一种功利色彩,他也会帮助众生去追求。

  因此,在某些方面,老子思想比释迦牟尼的思想更有用——不是更好,而是更有用,我们不谈谁更好,因为两者的侧重点不一样。释迦牟尼只关注道,不关注用,所以只跟你谈真理;老子不仅在乎道,也在乎用,因此不但跟你谈真理,也说了很多治世做人之法。换句话说,你有哪种需要,就去读哪部经典。如果你想得到破执的智慧,就去看《金刚经》;如果你不但想知道如何修道,还想知道如何处世、如何读懂人心,就去看《道德经》。

  老子特别懂得人心,这一点非常明显。我们先不谈《道德经》中的内容,只看《道德经》的传播过程,以及现在的影响,你就能看出老子的谋略。最初,只有尹喜一个人知道《道德经》,后来全世界都知道《道德经》,这绝对不是偶然的,几乎是一种必然。因为,读懂《道德经》的人不但能得到大智慧,而且无论在做人、持家、处世、管理方面,还是在治世方面,都能得到大用。

  读现在流行的很多成功学,都不如读一读《道德经》,《道德经》的每一章都是典型的成功学,你只要学会且做到其中的一章,就一定会得到成功,甚至是大成功。不过,虽然有那么多人认可和提倡学习《道德经》,但真正实践《道德经》中所说的很多道理者并不多,最明显的就是统治者。你可以观察一下古往今来的世界,看看有多少统治者能做到“执大象”?最接近的,可能就是文景之治了,但文帝和景帝仍然不是老子所认为的德君,尤其是景帝。

  当然,学习《道德经》有很多种层次,我们更提倡从修心的层面学习《道德经》。如果从修心的层面理解《道德经》,那么“执大象”者就不是国君,而是我们每一个人,而我们“执大象”的目的也不是治天下,而是实现与自己的和谐,让心属于自己。换句话说,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无害,安平太”的意思是,只要安住于大道的境界,守住大道之象,身体和行为就会听你的话,那么你的存在就是和谐的——你的身心是和谐的,你与世界也是和谐的,而且你身边的一切都会是你的助缘,而不会与你作对,不会阻碍你做事。简言之,做人不需要追求任何一个领域的成功,只需要安住于大道的境界,只要安住于大道的境界,万事自然成功,万缘自然俱足。

  古往今来,一直在追求和算计的人,都一次次失败,一个个失败,而大德不求什么,却什么都有了。比如老子,老子求过什么吗?没有。他不去周游列国,甚至不求尹喜,但《道德经》仍然传遍了天下,天下人都知道中国有一个智者叫老子,老子有一本很难读懂的经典叫《道德经》。这就是典型的“执大象,天下往”。学界对孔夫子有诸多非议,众说纷纭,却没有人不承认老子是智者,包括孔子。为什么?仍然是因为“执大象,天下往”。

  建立家庭文化时也是这样,当你“执大象”时,自然“天下往”,就是说,当你成为道的载体,一言一行无不合道时,你的家里人自然会对你很好,自然会向你学习,家庭氛围自然会变得非常和谐,不用你专门去教化他们。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不要在术上下功夫,要在道上下功夫,在自己的精神境界、思想修养、生活状态、生活方式上下功夫,要从平常心做起,让自己慢慢地合道。

  不要执著于美食、美色、美声等心外之物,要安住于道本身。还要尽量让家庭文化变得恬淡一些,一切都以恬淡为上,一切都要从绚烂归于平淡。如果工作太忙、经商太忙,没有时间,也要懂得从容一点,对一些事情学会放手,多一点和孩子相聚的时光,多一点跟亲人相聚的时光,享受“执大象”的滋味,慢慢地把心收回来,慢慢地放下一些外物,静静品尝大象之味、大道之味。这才是真正的幸福秘诀。 (007236220418)

Tags: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